【#实用文# #老子观后感汇集#】优秀的影视作品总是相当稀罕的,我们应该将心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写下观后感。观后感要善于总结琐碎和模糊的思想,找出其中突出的部分进行描写。你掌握了多少有关写作作品观后感的格式规范呢?我们根据您的指引,为您整理了一篇相应的“老子观后感”,感谢您的参考,希望它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促进!
老子观后感 篇1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谁只留下五千字,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学?
《老子》读后感(1)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把老子的思想转化为教育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根据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应自然的流动,但过分强调主观意志。
教师权威不应被儿童感知,这是师生之间最好的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应该在我们这个时代得到批判的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能够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
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甚至和老师顶嘴,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万物都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要用共同的心态去做,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透过无为到达有为,透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老子观后感 篇2
老子说过:“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做人就要有水的柔。在现实社会中,人总是逃避不了竞争,只要人不断的向上攀爬,就会遇到与你争锋的对手。而“柔和”,就是需要我们在接人待物的的时候,谦卑而乐于助人,求同存异。因此,“柔”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克刚而柔。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必备境界,一种养生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认为的“净”,是万物都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中,一切事物都毫不遮掩地表现出其本质的真实。《道德经》上说:“净能躁君’,也就是说净能克服一个人身上的躁气。可以说,净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无法净下心来,就无法深入思考,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学习如何一个人独处,使自己领悟“净”的奥秘,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这样为人处世才不会急躁、轻浮。
老子观后感 篇3
13通信1班张扬雪
看了《老子》以后,发现书中很多的言论都是归因于对大同社会的向往,还有是对现实的批判以及消极的思想。结合他生平的经历倒也不难理解。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
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打太子王朝,立他为王。内战持续了五年。公元前516年,太子王朝失败,扫荡周室典籍,逃往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
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随着形势的变化,老子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守礼到反礼。
出于个人夙愿和阶级利益的角度,老子想要回到那个结绳而治小国寡民的时代,就像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希望回到西周的时代,墨子希望回到夏禹时代一般。由于这个夙愿,他对战争深恶痛疾。战争必然会带来一些改革和变动,而这是老子所不希望看到的,他所向往的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是人人安于现状,无欲无求。
他强调的保守是彻彻底底的保守,以至于他在四十七章中抹杀了实践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强调不出室,不窥牖而能知天下事。一切不是实践的问题,而是道的问题。道生一,二,三和万物。这个确实是很难想象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个人的亲身实践的,仅仅是看书并不能得到这些知识。
因此,这在当今时代显然是行不通的,科技文化在交流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推行自己的保守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强调无为是最好的统治原则,任何的积极改革措施都是不可取,甚至有害的。对于百姓,他要求实行愚民教化,
这显然是不可能,毕竟社会不会倒退,但是,他的愿望是美好的,对人民有着美好的希冀,希望所有人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都具备美好的品德,而不需要过分的强调它。然而,联系今天的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宣扬褒奖美德,这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美德正在缺失,这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除了消极的想法,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我觉得老子是一个对成功学很有见解的哲学家,他告诉了我们很多在成功路上必备的东西。
学生签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老子观后感 篇4
如果说,半部轮椅可以治天下,则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
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颗根植于道教的参天大树。可以见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奇葩。
读了《老子》,我只能说是读了《老子》,理解了这部巨著中的皮毛罢了。对于自己,只能说,选出几个特有感想的来说。
《老子》开篇为我们讲述了 “道”,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是非常深邃奥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创生万物的本原。《老子》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混而为一”道。这与古希腊的很多哲学家的想法很不一样,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亚里士多德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乃至后来在科学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说,让我不禁思考: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我们认为道,虚拟的东西,是万物的起源,而不是西方所说的具体的物质。难道是文明的本质性不同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客观世界就是矛盾对立着的,可人们却因为自己的主观,有了所谓的美恶、善与不善,这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可在《老子》里面,“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来体现了。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这是家喻户晓的一句经典了,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呢?老子以水来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就是说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样,那么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却不与之争。这才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会,争权夺利,趋炎附势,哪能体现善呢?
又还有多少人做到无私呢?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由天地之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如此无私的奉献着自己。
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由于自己的无私,最终成就了自己,如此都伟大呀。
其实,《老子》里讲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欢的。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为人之道,要求行事须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应该适可而止。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之伟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万物之母呀。
老子的《老子》,是那么深奥,又是那么深不可测,早晨一露珠,夜晚一颗星,都在这伟大的道里面,渺渺众生中的我,是多么想了解这伟大的道呀,只有继续努力地学习着,才能越来越接近“道”。慢慢地了解道,如同数星星般,无穷无尽。 《老子》读后感
《老子》一书作为我国先秦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我觉得有它的独到之处,它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而且它所讲述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文学、为人处事之道等等。我等小辈只能从字面肤浅的理解,其中也许有对也有错的地方,但皆为我个人的想法。
《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可以喻之为高层决策者,常常没有存私心,以百姓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一心向善的人,我也以善心、善意对待他;用心不良的人,我也同样以善心、善意对待他;这就是思想品德向善的表现。诚信的人,我信赖他;不守信用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就是思想品德以信为本的体现。
圣人正处于庙宇的高度,吸气,因为这个世界迷乱了他的思想,老百姓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圣人也害怕。
《老子》当中的治国治民的思想与方法,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当今的高层决策者,我觉得应该从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其有益的成分,博大精深的先秦文化《老子》一书,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古代圣贤都把平民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作为现代高层决策者,更应该关注老百姓,想老百姓想什么,想老百姓想什么。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决策时,不能以公共利益为借口损害人民利益。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诚实的,既然老百姓是如此,作为决策者更不能因为老百姓的善良和诚实而觉得好欺负,在决策时一而再,再而三的牺牲老百姓的利益。对善良和诚实的,要将心比心,对于心不善和不诚信的人,要通过教化,感化他们。决策者要站在庙里,不要高高在上,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要注意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老百姓的注意之下,古人对此都心存畏惧,现在的决策者更应该保持敬畏之心。
联想当下的社会现实,什么城市暴力拆迁、刑讯逼供、城管暴力对待小贩、群x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情何以堪!我试问,这个社会到底为何了?广大的社会民众为我们的这个社会的发展繁荣做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一生和生命。
在有时候,一句公共利益就抹杀了他们的希望和理想,这些决策者的良心何在,责任何在?公共利益是大事,没错。但公共利益的需要不应成为随意损害人民利益的理由。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做顺应民意、解决民忧、赢得民心的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社会不和谐,需要和谐!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你我,更关系到社会和国家。不仅老百姓有责任,决策者也有责任。而且决策者负有更大的责任!
决策者的任何决策都会影响到很多人,而且影响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应该非常谨慎。
老百姓是水,决策者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宜审慎!
老子观后感 篇5
读《老子》有感
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08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席文
读《老子》有感
曾经有段时间热衷于**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聆听大师睿智的解读经典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引起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在百家讲坛热播期间,于丹解读的《论语》、刘心武解读的《红楼梦》、易中天解读的《三国演义》这些都给了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也给了我重读经典的兴趣。读《老子》能给烦躁的生活增添些许宁静,给心灵一份安宁。
老子究竟何许人也?老子是春秋末期的哲学家,先秦道家的创始人。《史记·老子列传》说: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苦县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守藏室史实管理王室藏书的史官。传述鲁国孔子赴周,问礼于孔子,两位先哲进行了简练、睿智的谈话,各述其学。
老子见周王室已衰,辞世西行,入函谷关隐居,不知所终,时约周敬王年间。在他将隐去的最后时日,应函谷关令尹喜的请求,“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今本《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
《老子》上篇道经中,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它是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
“道法自然”,它又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无形的道产生了“一”,“一”就是那养育万物的天地,天下万物无不产生于天地,而天地这样的有形之物均产生于无形的“道”。老子之道,乃“大道”,实言之,乃自然主义。
《老子》下篇德经中则包含了老子的人生观、政治观、战争观。老子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德”须服从于“道”,“德”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柔弱和知止。所谓自然,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先。”但老子的无为,并非是无任何作为,而是指人应辅助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逆道行事。
自然规律就是一种无形的“道”的体现,这一切说明人不能违背自然妄自作为。老子反对用智慧和技术来统治国家。他的政治观的核心是服从自然、不作为、软弱和知识。老子赞赏政治上“愚民”,反对“察察”为政。
他认为,最好的统治者不应该自私,把老百姓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敢于献身于治理世界。这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正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的思想是阴柔的处世哲学。有人说:“老子是月亮下最智慧的人。
老子的智慧具有月亮的一切特征——从古到今像月光,从古子里到心底像月坑的影子。”学习老子的智慧是一个历久的工程,须多多思考才能多多感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初读《老子》,无法理解那玄之又玄的“道”的哲学,也不能完全理解老子那深邃的辩证哲学,但是初读《老子》能给我一种阴柔的宁静,一种自然、无为、柔弱和知止的人生态度。
老子教导我们以一种相对变化的方式看待世界,对待变化的世界。《老子》十一章中“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有”和“无”只是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常人只看到了事物之“有”,而不能充分认识事物内含之“无”,却是因为其中的“无”在起作用。万事万物,无论简单复杂,都可一言以蔽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杯子的“用”正是它的“空”(无)所造就的。现下许多人太执着于表象,美丽的外表、华丽的装饰都成为了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殊不知外强中干者甚多。同样是人,有的伟大,有的卑锁,有形的身体仅是便利的工具,形骸之外的精神与知识才更宝贵。
对待人史如此,对待事物亦需要这样的态度。“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内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不能执着于事物的表面,要看到事物的内在变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往往就是在曲曲折折地向前行进,我们谁也无法所前方的路是怎样。安而有危,哀乐相生,福、祸、安危、哀乐总是在不断地波荡之中,这就是人生之大道。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看到幸福的一面;当享受欢乐时,也要告诫自己不可乐极生悲。我们要以一种平和自然地心态,去面对发生的事和遇见的人,遇事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多思考一些相对的影响,尽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说,三思而后行,做到这一点,也能把握住事态变化的分寸和趋势,使自己缺少遗憾。
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是故甚受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这就是说我们要有一种适可而止的人生。
执着于名利之爱,财色之欢者,必可以求之,为此投机钻营,无恶不作,耗费掉数十载宝贵而又短暂的生命。对待贪欲,老子给三言以警:
第一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为了贪欲而作恶犯法者必遭严惩。不要怀着侥幸的心理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满足自己的欲壑,知足常乐,这才是正道。
第二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所有的名利财色都将随着自己丧钟的敲响而不再属于你,不必怀疑,这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不可逃脱。
第三句:“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教我们如水般生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的水才是我们崇拜模仿的榜样,水是阴柔的象征,是谦虚与自然的代名词。
这就要我们像水一样柔软自然地保持一份较低的心态,收拢自己的欲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新东方总裁俞敏洪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像水一样生活。不管前面的山有多高,我们都挡不住水的脚步。如水般生活,我们就能想水一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的智慧能给人以无比深刻的教训,也使人洗脱流俗皮相之见,而能洞鉴事务演化的底蕴。浅读《老子》只能略懂老子智慧的只字片言,只有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才能不断地理解《老子》的真义。
老子观后感 篇6
静坐于书桌前,端详着《老子》,感受着其不同于儒家思想的博大与深邃,我在指尖的翻页中嬉戏的品味着那份独有的宁静,淡泊,智慧与哲思。
《老子》以其洋洋洒洒凝结而成的五千多字阐释了朴素辩证法的精华,其对中国哲学思想具有深刻影响。该书在首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它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道”是深邃玄妙隐现不定的。
普通人觉得“道”难于把握,得道之人不同于世俗之人他们样貌独特,品格形态独到;世俗之人比较肤浅,很容易被看穿,而得道之人精密深沉,难于看破。其实,即便跨域了几千年的横渡,《老子》仍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在而今指引我们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文明发展。
众所周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老子以水五体无形的特征来喻人之心法也应具有这样的品行。人受形体束缚而难以达到“无”的高度,只有把握水的自在与博大,人才能无所不能。“不争”即摆脱万物,体现着的心法的最高要求,它和“无忧"都达到了”非常道“的境界,是人精神领域的最高追求。
相顾而言,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我们难免不会被流光溢彩的现代生活迷了眼,失了心,而如何保有各自内心的平静安宁在及各种**腐败,做好事惹官司,人心冷漠等一系列的闹剧后越来越得到**,学者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在这个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时代,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正在接受这种冲击,财富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部分人用贪念,索赔彰显着急功近利,追求金钱的丑陋品行。
众多人的内心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浮躁,寂寞,冷漠,淡化了人情味,而这些都不应成为构建我们灵魂寄托场所的要素。如何平复内心的急躁,保持平和幸福之美,是道家在当下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课题之一。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一切相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既是对我们的劝勉。
“道”与“得”的结合方为“上善”,因“不争”而“利心”,从而实现“超我”。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新旧制度发生了变化,社会风云变幻,奴隶生活越来越奢侈。他认为正常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为腹不为目”,虽讲求只求温饱,不求声色,但他并没有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立起来,没有否定文化发展。
他倡导人们能丰衣足食,保持内在安定知足的生活,摈弃外界物欲**。如果人们过于注重外在的享受,就会越陷越深,内心也会越来越空虚。因此,老子告诫人们要摒弃物欲,保持知足、宁静、纯洁的自然。
有些人只求声色物欲的享受,价值观,道德观变形,做出些“人心发狂”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因此,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应该同步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绝不能以落后的精神文明为代价。中国人经常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社,我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后gdp逐年快速增长的内在补充要求。
我们难以忘却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大个子,“物质”的腿粗壮向前,而“精神文明”的腿细短落后,它在某种程度上讽刺了我们当代的所谓“经济发展,文明进步”,试想一个腿瘸突出的人如何健步如飞?发人深省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子》有着如何跨时代的存在意义。
俱往已,斯人已逝;念今朝,其智尤存!
老子观后感 篇7
篇一:老子的智慧读后感我个人而言是很喜欢和崇尚中国古代的智慧的。有时会有一种感觉,今天的人比不上古代先辈一半的聪明。这样,他们会觉得有点厚和薄,但我个人觉得是这样。
所以我以前还买了一本是关于《 大学》的一本书,里面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方面的道理。但这些书都是翻译过来的,所以看着容易理解,以前只用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出来的意思,现在需要大费篇章来诠释其中的的道理,我有的时候真的有点搞不懂我们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把那么言简意赅的文言文给丢弃掉老发展所谓的白话文。
确实这样,起初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有的地方难以理解,对于我们而言习惯了白话文,再让我们看有文言文的部分的书确实有些为难。一开始,很多道家、佛家、庄子等都被提及。有些时候会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似得。
作为90后的我们。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化了解的太少太少,看书也看看**等等类似的口水书。从这本书里我又恍然大悟了许多,不经感叹古人的聪明,我们经过好久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好智慧也好其实古人早就已经总结出来的了。
我们现在读的很多书,只翻译古人的智慧,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我想为什么不让我们直接学习他们的智慧。我觉得就我们这个年纪而言,对于为人处世方面真的是差极了。懂得太多,就是懂了不该懂的。
对于这方面的书,暂且不说古文学方面的书,就连现当代的书或者散文都难得看,对这些书而言一点都不感冒,可以说完全没有兴趣而言。我想,如果我们从小就多学老子这样的古代文学,吸收前人的智慧,现在还会这样吗?中国的教育还会这么失败吗?
还至于为要背诵文言文而死记硬背,对它产生厌恶感,到了大学之后恨不得把以前的文言文书给烧掉,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现在的人只是为了读大学而学习,等到读了大学之后摸都不会摸一下下这类的书。搞不懂。所以读《老子的智慧》这类的书,从林语堂先生眼中来了解老子的智慧。
不经会感叹我们为什么这么晚才接触到的。你为什么扔掉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说,知道如何与人接触的人太少了。是真的。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读这本书,我不能说我懂了许多许多,但是对我个人而言会有很大的帮助的。篇二:老子的智慧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子关于水的智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
而不打仗,打仗就是为了利益而战,所以水到渠成不打仗,就是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
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
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所以你不仅要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别以为如果有人得到你的青睐,你会傲慢自大。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
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这上述是老子的道德经所记载的关于水的看法,老子把水比作君子,形象而突出地把水的存在升华。水是世界上最温和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暴力的东西。
水是刚强的。一滴水是无所谓的,可是由百川千湖汇聚成的大江大河就是刚强的,坚硬的,充满力量的,它能覆盖一切,能移山倒海,能波涛汹涌,能所向披靡。在田间,看那流水哗哗的流进田垄里,大大小小的土块随之被瓦解,我不知多少次被它吸引,呆呆地瞧那水流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篇三:老子的智慧读后感也许现在读这些书的人很少是自愿的,包括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我之所以会选择《智慧的老子》这本书,一个原因是我这个学期选修了《读老子》这门课,清风老师讲得非常好,所以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再之,《读老子》这门课只能选修半个学期,所以老师也没办法把所以的内容传授给我们,由于读了一部分,我深知老子思想的重要性,所以我毅然而然的去图书馆找了这本书,迫切地想要把老子的思想了解。先让我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
《智慧的老子》一书的作者是湖北枝江张起钧,他1916年生于北平,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他曾经到华盛顿、夏威夷和南伊利诺伊大学讲学。他是世界著名的老子哲学专家。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河南周口鹿邑人,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教的道祖,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来自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思想自古就有,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后代影响深远,这是不可否认的。老子《道德经》一书不过五千字,却涵盖了宇宙人生,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在作者的眼中,老子是智慧的,其用智慧二字足以彰显老子《道德经》之精妙绝伦。
我记忆最深的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无中生有,老子说的非常的巧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原来都是没有名字的,正因为没有名字,所以才出现了名字,还有,一个房子正是因为是空的,才发挥了它是一个房子的作用,才可以住人,才可以存放东西,如果它是实心的,是结实的,那根本发挥不了它的用处......这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生动,一句一解都是那么的精辟!二是老子以柔克刚。老子说,在我们的身体里,牙齿是最硬的,可以称之为“硬”,舌头是“软”。
但是,等人的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了,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呢?大树比小草坚强得多,但是,但台风来时,大树经常被连根拔起,而小草全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最后一个就是心中无岸,所到皆岸。这里的岸,本人理解为目的地。()心中没有目的地,但所到的每一处地方都是目的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提倡要有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目标就会有欲望。
当人们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时,难免会失望、失落,给自己带来烦恼。当人们达到目标时,他们的愿望会得到满足吗?也许这会暂时地满足他目前的欲望。
但在那之后,他会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一个更大的愿望。人的欲望是满足不了的。而《智慧的老子》所说的心中无岸,所到皆岸。
在我看来,做人的目的并不那么强烈。只要你用平常心去做,尽力去做,你得到的每一个成就,无论大小,都会带给你幸福。你在工作中也很享受。你不必一直被你的目标压着。然而,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奈,以至于我们不知所措,不得不走向极端。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运用作者在《智慧的老子》中的精辟见解来理解,都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道德经》一书带给我们的哲理和启发实在是太多太多,这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能领悟和接受的,这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味,慢慢去体会,等我们真正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那么我觉得我们的人生也就不会有雨天了!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老子观后感 篇8
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那本书只讲到老子八十一章的前二十六章,那时候很希望能读到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全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直到2010年6月,东方出版社才出版了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算是将南老先生讲解《老子》的功德圆满。
奇怪的是,这本书买来后,一直断断续续没有读完,全然不像以前读南师作品时的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元旦前后,醒悟到追逐知识的虚妄,发见智慧的难得,于是准备系统学习南师的著作,首先做的,就是重新拿起这本《老子他说(续集)》,竟然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喜欢,用了三四个晚上就读完了。
由于《老子》这部书本身就是大智慧的结晶,加之南怀瑾先生学问和智慧的博大精深,在讲解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从《老子他说》中可以看到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和一些具体方法指南,也体会到儒、佛、道以及世界上各种宗教和哲学,在最高处都有其相通之处。
虽如此,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每个人的理解,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知是行之始,要真正知行合一,更需在事上磨炼。
老子观后感 篇9
在老子看来,德性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性事物由道而得,能成为物的原则。“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到了极致,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他教导强者克制光明,生活在弱者之中。
这是老子的正反相变理论的应用。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开始,逐步消除肤浅的偏见、坚持和错误,并渗透到深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进而逐层追寻真理的内在本质。
三、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中有孝心,国乱中有忠臣。”意思是说: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只有有智慧,才会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
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只有在道路荒芜、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节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
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四、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
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然是事物不受外力影响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遵循的前提是认识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古人的智慧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老子观后感 篇10
【篇一】
第一次读《老子》是高三语文老师的推荐,还记得他说:“读《老子》就像澄水,可以把自己内心中的杂质一层一层地过滤出来。”细细品读之后,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也正是老子对于“水”的看法。
面对滔滔江水,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老子却从中悟出水的真谛,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在老子看来,水或许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事物。
水往低处流,最能守弱,但是水的强,也同样无法想象,就像金遇到水会锈、木遇到水会腐、火遇到水会灭,甚至石头也会被水滴穿……同时,水滋养万物,有承载万物之德,却又始终保持平常心态,不但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低往**流,**洼在**聚,进而显得更加深邃、更加安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但在今天,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去追求更好的成绩、更高的位置、更多的荣誉……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淡泊宁静的初心,像水一样从容面对任何情形、应对任何处境呢?
基层工作这六年多来,我重温了很多遍《老子》。与年轻时相比,他有了更多的接触和经历,对老子的水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基层工作,要有如水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定力。
身处基层,我们就像一条条普通的小河小溪,或许不如大江大河那般波涛汹涌、名扬天下,但正如古希腊谚语所说,“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只要我们甘于吃苦、善于沉淀、勇于担当,更加坚定勇敢自信地为自己“打call”,同样能汇聚起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在实实在在的基层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在基层工作,要有如水般“避高趋下、兼容众生”的谦和。泉水、河水、湖水、江水、海水,无论源自何处,相融即为一体。
同样,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更重要的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水**融”般的情感共鸣是干部与群众之间最坚固的纽带,所以我们要打心底里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真正实现情感交流、精神交融。
老子观后感 篇11
阴柔的第二个例子是中国的太极拳。太极拳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拳击。电视剧里的表演,运动场上的比赛,公园里随处可见的拳击手,都是这项拳击运动的当代表演。
元末明初,武当道人张三丰开中国“内家拳”之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为太极拳原型。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
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太极拳和老子的阴柔之说是一脉相承的,它的核心也是以柔克刚,强调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因此,太极拳不仅体现了中华武术的一种拳法,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结晶和文化瑰宝。
既然老子所说“道”是世间普遍存在的、最高的规律,那么它应该广泛适用。所以,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的其它角落,也有着“柔弱胜强”之案例。读《老子》时,我不自觉地想到了著名的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1955年12月1日,黑人女裁衣工罗莎.帕可斯夫人下班后在乘坐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时,因拒绝给白人让坐而被拘留。12月5日法院以“擅占白人专座”违反隔离法而被判处监禁14天。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黑人运动。与流行的暴力不同,金提倡非暴力抵抗。
非暴力抵抗的具体方式是和平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礼貌地要求,绝不能不请自来。这是南方大学生深思熟虑运用“非暴力抵抗”的直接后果。
参加“运动”的大学生事先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包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服装整洁,头发一丝不苟;在进入“运动”时,以最有尊严的目光请求服务。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西红柿酱。
把他们带走,打他们,他们不走;他们跑向公共汽车,被人撞倒,他们没有走,他们只是忍受着残酷的殴打。面对这种屈辱,居然不动手。他们既不谦虚也不傲慢,既不快乐也不愤怒。他们从学校出来时,带了足够的书和文具,得不到服务。他们坐在那里做作业和学习知识。
有许多大学生在“运动”中**。马丁.路德.
金早已向他的同胞发生了号召——“填满监狱”。他们在汽车旅店的走廊上“入睡”,在公园“入游”,在公共图书馆“入馆”,在电影院“入观”,在赌场“入赌”,在土耳其浴室“入浴”。他们最后赢得了胜利。
这是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在美国发起的反对种族隔离法的非暴力就座运动。
结果,南方社区的几十家联合商店分别在1960年和1961年被迫废除小吃部的种族隔离制度。细细一品,这不就是老子所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绝佳例子么?在那个时候的美国,黑人是弱势群体,白人是强者,这次非暴力运动摒弃了以往“硬碰硬”的策略,转向“柔弱”。
白人对黑人欺辱、谩骂,看似白人赢了,实则这项运动为美国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黑人地位的提升提供了铺垫。
以上三个角度,一是《道德经》中老子自己对“水”的见解,二是中国之瑰宝太极拳,三是美国的非暴力抵抗运动,都体现了柔弱的力量。这也是这本“至柔”的著作想要传达的思想。三个例子串联起来,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可适应,这表明了伟大思想之普适性,不受时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
因此,只有更深入地研究老子,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老子观后感 篇12
韦朋飞s3*******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道经与德经。道与德的关系在生命缔造过程中有很显著的体现,“道生之,德畜之。
”大道缔造了万物,即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缔造万物的自然是道了。
美德养育万物,承担一切养育呵护理工作:动物,长寿,成熟和遮盖。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与人打交道的思想、政治和养生。
同时,书中的各种事物,如水等形象,也给了人们极大的启迪。作为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的著作,《老子》一书确实很难读懂,“道”的虚无缥缈,没有具体的指向性,使人很难把握它的具体含义。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们生活的不同方面。
1、“道”的概念及意义。关于“道”,本书开章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解释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本文所能描述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永恒的概念。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原初状态是鸿濛宇宙的原貌;用语言定义的概念是自然界万物的生母。
这就说明了“道”是虚无缥缈的,无法用语言具体的表述出来,但是“道”却蕴藏于宇宙,包含于万物之中。它是处于玄秘的最高玄秘,那就是一切奥妙产生的根源。
老子的哲学观认为,“道”才是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于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释义:
大道的本体是空的,但它的功能是无穷的。多么渊深啊!它仿佛是万物的宗主。
不知道“道”是如何产生,由谁生出的,但是“道”却有很大的作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是可以消磨万物的锋芒,化解万物的纷杂,协调万物的光辉,混同了万物的尘垢,而自己仍然深不可测,永远存在。
关于符合“道”的事物中,老子利用“水”来说明这一点。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与世无争。身居众人之所厌恶的卑湿之地,所以更接近于道。
故老子认为的道是利万物的,对于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泰然处之,它与世无争,保持良好的态度,功成而身退,所以不会遭到怨恨。因此,我们也应该遵循“道”,这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2、辩证思想。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明确表达对立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的人。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艰难与容易相互完成,修长与短绌相互比较而显现,尊高与卑下相互倚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和谐而成乐曲,先进与落后相互追随而成列队。针对这种辩证关系,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功成而不居。”这种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无疑对任何人改善人际关系,增进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老子的政治主张也是颇为奇特。他反对重用和提拔优秀人才和财富宝藏。 他的目的是防止人民为名利而竞争并成为小偷。“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要推崇贤德,以使民众不争名夺利;不要看重难得的珍宝,以使民众不从事盗窃;不要让人们看到能诱发欲望的东西,这样人们的思想就不会混乱。我认为,老子还是利用他的辩证思想来对待政治,使民不争就不要尚贤,使民不为盗就不要重视珍宝。但是他只看到尚贤与重视珍宝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只是把其积极作用抛弃了,这是非常片面的。
同时,不尚贤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倒退,老子是以牺牲社会的进步,来保持社会安定,这是显然违***本性的,也是不可能做到了。难得之货被重视的原因并不是盗贼产生的原因,难得之货之所以贵是因为价值规律的作用;但小偷的原因不能归结于此,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这里也能够看出来老子对人性的假设,因为尚贤带来的是争,因为贵难得之货带来的是盗,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对于所有事物都将变成自己的对立的原则,老子的讲话比任何人都将得透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曲折的东西,才能保全;弯曲的东西,就会伸直。
低洼的地方,水就盈满;破旧的器物,就要更新。追求的目标少一点,才能得到;注视的对象太多了,反而眼花缭乱。老子的意思用“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放到做人方面,老子主张“不自见,不自明,不自伐,不自矜”,。可以说都是“曲则全”的具体体现。所以,“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抱定最简单的东西作为天下的楷模。
3、有与无之争。关于实有与虚无,老子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提及。有与无,老子更倾向于虚无。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生成功,修身禁欲。“尚贤”与“贵难得之货”都是有为的做法,因此老子主张不
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一整杯水不能长时间盛而不溢;锻造的尖尖的
锥子不能长时间保持锋利而不被损坏。因此要想长久保有财富和权力而不致丧失,只有“功成名遂身退”,不要骄傲自满,不要锋芒毕露,即“韬光养晦”。老子认为物质享受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灾难,所以应该节制。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使人眼花缭乱;急迫的管弦乐声震耳欲聋;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使百姓难以分辨;雕刻追鹿、骑马打猎,让人疯狂;金、银、珠宝、钻石和玛瑙使人们违法。因此要节欲,保持淳厚朴素。
老子观察问题的角度很独特。车辆、器皿和房间的空间正好反映了这些器皿的使用价值。老子从这些现象中,概括出来一条结论: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拥有器物,是作为财富;然而,它们的有效性在于它们的空虚。这句话能够很好的体现老子对于虚无的推崇。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体制是一治的。当时农民的负担主要**于国家强加给自己的税负和徭役,所以,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的理念治理国家,能够使得农民做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效果。因此,“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王朝建立初期有很大的市场。国家采取的与人民休戚相关的措施能够很好地改变战争造成的损害。
4、对道德规范的批判。老子反对提倡仁义,因为这是社会缺乏仁义,这是合理的。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初,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废了,才出现仁义;智慧出现后,就产生了诈伪。只有在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睦的情况下,才提倡孝道和爱;国家昏庸混乱,才有忠臣应运而生。
因此,老子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使我疑惑的是,事实上,社会上缺乏什么,就会强调什么,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缺乏仁义,采取放任的态度,公众是否有可能回归仁义状态?
我想,这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认为美转化为恶、善转化为不善的条件,竟然是“天下皆知”!看似荒谬,却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老子认为德是一个历史范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丧失大道以后才有德行,德行丧失后才有仁爱,仁爱丧失后才有正义,正义丧失后才有礼仪。
老子认为以道为中心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以道德为中心的社会,正是人们刚刚成名、了解血缘关系的时代。由于道和德为老子所尊,老子认为历史的发展时落后的,仁、义、历史道德沦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