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小学蝌蚪教案15篇

2023-12-03 10:19:13 小学蝌蚪教案 蝌蚪教案

【#实用文# #小学蝌蚪教案15篇#】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蝌蚪教案”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教案和课件都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位教师对于编写教案和课件都非常熟悉。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信息。我们希望您能多多浏览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有用的教学资源!

小学蝌蚪教案(篇1)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组词、扩词。

2.出示课件,填空回顾课文。

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蝌蚪长什么样儿吗?我们来填空吧,看看谁能填得又快又好。

_____里有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的身子,____长长的尾巴,____地游来游去。

多么可爱的小蝌蚪啊!可是,他们的妈妈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帮小蝌蚪找妈妈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图文对照,了解小蝌蚪的外形变化和找妈妈的过程。

(1)出示要求,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要求: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外形的变化。

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用“——”画出来。

(2)交流展示。

①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出示小蝌蚪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图片,找学生上台按顺序摆一摆: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鲤鱼、乌龟的图片)

2.细细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最先长出的是两条后腿,最先遇到的是鲤鱼妈妈。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我们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吧!

(1)出示课文第1幅插图和第2自然段。

预设:引导学生理解时要重点领会“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的外形特点——“四条腿,宽嘴巴”。

(2)结合图片,弄清小蝌蚪先长出的是两条后腿。

(3)请同学们表演一下鲤鱼妈妈捕食和小蝌蚪迎上去的动作,表演理解“捕食、迎上去”。

(4)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指导:要读出小蝌蚪问话时那种天真的语气,读出鲤鱼妈妈回话时那种长辈式亲切的语气。

预设:先找两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或者根据情况范读鲤鱼妈妈的话,再找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鲤鱼妈妈对小蝌蚪的妈妈的外形描述得准确吗?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

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呢?

(1)出示课文第2幅插图和第3自然段,学生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试着学习第3自然段。

(2)结合图片,弄清小蝌蚪后长出的是两条前腿。

(3)小蝌蚪看到乌龟后是怎么做的?体会“迎上去、追上去”的区别。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看图区别:正面主动上前叫“迎”,“迎上去”表明小蝌蚪很有礼貌,也说明鲤鱼妈妈是迎面而来的;“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

(4)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小蝌蚪叫“妈妈”要读出急切、高兴的语气,乌龟的话是亲切中带着微笑。

(5)引申拓展:乌龟确实像鲤鱼妈妈说的“四条腿,宽嘴巴”,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你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

预设:引导学生想一想,小蝌蚪为什么会闹出把乌龟当成妈妈的小笑话?原来是鲤鱼妈妈没有说清楚,她只说了小蝌蚪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但许多动物都有这些特点,这些不是青蛙最主要的特点。这个小笑话告诉我们,描述事物时一定要全面,要说出事物的主要特点,这样才不会闹笑话。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要深入细致,否则也可能闹出笑话。

学习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交流:通过看图和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

地方不明白?

(2)全班交流,品析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理解“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那种高兴的心情。

明确:“游过去”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②读第4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的身体又有了什么新变化?小蝌蚪是怎么认出妈妈的?

明确: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青蛙的样子与鲤鱼妈妈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相符,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③用多种方法感受课文中动词运用的准确。

◆比一比

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

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说一说

试着用“披”“露”“鼓”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示例:春天来了,田野披上了绿装。嫩嫩的小草在雨中露头了。

桃树上的小骨朵儿一天天鼓起来了。

◆找一找

出示课文第3幅插图,读读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谁能找对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语?(“蹬”“蹦”“跳”。)这三个词中哪一个不能和其他词换位置?(“蹬”指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写出了小青蛙发力的姿态,“蹦”和“跳”意思相近,可以互换。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加深理解。)小青蛙这一连串动作是瞬间完成的,体现了小青蛙的什么特点?(动作敏捷、身体轻盈。)

预设:这里通过多种训练方式,让学生理解动词的含义,感知动词的准确和形象,体会青蛙妈妈的美丽、小青蛙的可爱与活泼。二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要采用各种活泼的方式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3)播放青蛙的叫声,学生想象说话。

过渡: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该多高兴啊!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

后面用上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示例: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您啊!妈妈,原来您在这儿呀!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您了!妈妈,您怎么不来找我们呀,我们找您可辛苦了!

(4)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

过渡: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他们都非常高兴,他们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请男生读小蝌蚪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要读出小蝌蚪和妈妈高兴、激动的心情。

(5)学生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①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做什么?(捉害虫。)

②“天天”这个词语告诉了你什么?(青蛙勤劳,捉的害虫多。)

③出示青蛙捉害虫的资料。(一只青蛙一年至少吃掉一万多只害虫。)

④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青蛙是农田小卫士,我们要保护青蛙。)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过渡:学到这里,我们都替小蝌蚪找到妈妈感到高兴。小蝌蚪真勇敢啊,妈妈不在身边,他们并不害怕,而是问问身边的好心人,终于找到了妈妈。那么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同学们有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吗?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些课文里没有提到的情节?也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三、表演朗读,升华情感

1.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和积累语言。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学生评价和教师指导。

(3)小组分角色表演——戴上头饰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2.拓展说话。

(1)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2)你们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四、课外延伸,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了解青蛙对人类的贡献。

2.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以读促讲,读中感悟(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对照自学要求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小蝌蚪都向谁打听妈妈的下落,是怎么打听的?用笔在书上画下来。

(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好了吗?谁来告诉我们小蝌蚪最先遇到了谁?

生:鲤鱼阿姨!

师:(出示鲤鱼图片,指一生)现在,我就是鲤鱼阿姨,你来扮演小蝌蚪,你来向我打听打听妈妈的下落吧!

生:(比较随意)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只小蝌蚪?

生:我觉得还要更有礼貌一些。

师:那你来礼貌地问一问吧!

生:(礼貌、大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这是一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蝌蚪,声音清晰、响亮。还有谁向我打听?

生:我!我!(抢着答)

师:不急,一个一个来。

(一次接一次地练习)

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出来。

(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来,评价一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动作都表演出来了吗?动作标准吗?

(学生评价)

师:你们评价得都很好,但老师觉得“迎上去”这个动作还做得不够好。怎样是“迎”呢?谁来试试?

(学生表演“迎上去”)

师:哦,原来这样面对面走到一起,就是“迎”。同桌之间表演一下吧!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也可参与其中)

师:非常好。下面看着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边表演边朗读吧!

(师生看着课件,表演朗读)

赏析:本教学片段意在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教师享受教学,学生享受学习,师生共同享受语文课堂带来的乐趣。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枯燥的还是鲜活的`,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创造”。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字词、精读课文时,难免觉得枯燥,创造性地打扮课文,使每个字“立”起来,每篇文章“活”起来,这就要看教师的本事了。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孩子们活泼好动的特征,选择情境创造、表演朗读、互相评价等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无法预知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什么的情况下,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识字、朗读、体会、评价。一句话,教师享受的是“创造”,学生享受的是“学习”,趣味语文由此而生。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谜语、图画、表演等形象直观的教学,为此,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寻人启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创设的情境中。

2.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生字,总结生字识字技巧,从语境和动作中理解生字,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情等形象化的表达,更好地理解新的字词。

3.图文并茂的课件和板书,直观地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层次,了解小蝌蚪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变化。

4.表演朗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了“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披”“露”“鼓”等词语所产生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小学蝌蚪教案(篇2)

【学习要求】

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预习学案:了解蝌蚪长成青蛙 的基本过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披露鼓)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课堂检测: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披碧绿的

两条前腿露雪白的

尾巴变短鼓

尾巴不见了 蹲

小学蝌蚪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虚心求教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观察动物的兴趣,具有热爱生命的情操。

2、学会本科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别;理解16个新词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3、能仿照例句,根据规定的内容,用原来怪不得写一句话。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5、能有条理地写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用正确难得方法读懂日记;懂得获得知识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

从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懂多音字,理解有关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教学过程

1、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不合群是什么意思?

导入: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课文中的两位同学是怎样弄清它不合群的原因的?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任务。

2、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播放全文录音后讨论:

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自学后检查:

⑴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成群结队、闹别扭、调皮、觉得、难道、请教、略微)

⑵字形分析:孤、扭、略

⑶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发现孤独确实

⑷解释词语:别扭、悠闲

4、讲读第一段

播放本段录音后讨论:

⑴、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况?

⑵、看图,说说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孤零零)其它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成群结队)

⑶、闹别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像闹别扭似的?

⑷、齐读。

5、讲读第二段

播放本段录音、讨论:

⑴、为了让它回到大伙儿中间,我们想了个什么办法?(看插图联系课文说一说。)

⑵、用划出写我把这只小蝌蚪拨进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拨了几次?

⑶、我们两次拨蝌蚪,结果怎样?用~~~划出有关句子。

⑷、两次拨蝌蚪,结果是否一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⑸、齐读

6、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2题

课后题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读懂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

3、理解这篇日记时间与事情之间的关系。

4、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⑴、认读多音字,听写词语。

⑵、齐读第1、2段课文。

2、讲读第3段

⑴、我和永明为什么觉得很奇怪

⑵、我们发现独游的小蝌蚪与群游的小蝌蚪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容易看出来吗?为什么?我和永明为什么能发现这些情况?

⑶、为什么这只小蝌蚪不合群?我和永明经过仔细观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怎样的看法?

a、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难道它们不是一家人?

它们一定不是一家人。

b不是一家人指什么?课文中用第一句而不用第二句说明什么?

3、讲读第4段

⑴、他们的假设对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为什么说它们不是一家人?

⑵、我和永明是怎样获得可靠结论的?

4、讲读第5段

这群指什么?

我和永明终于弄清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会怎样?指导朗读。

5、总结全文

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跟时间有关系吗?

⑵、填表

蝌蚪类体形颜色游动情况

青蛙的蝌蚪

癞蛤蟆的蝌蚪

⑶、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6、齐读课文

7、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4、6题。

小学蝌蚪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3.能看单幅图,理解课文意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迎和追的意思,需强化理解。

2.青蛙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第一课时

一、教学字、词。

1.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读)

2.自学生字。反馈:学会了什么

3.师重点教:

蹲右半部笔画。

鲤、蹲左半部最后笔为提。

鼓左上部上横长下横短。

碧王大娘、白大娘,并排坐在石凳上。(谜语)

4.生字连词读。

5.书写生字、指导。

二、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整齐。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生:齐读《小蝌蚪找妈妈》。

师:把题目读得再好一点,《小蝌蚪找妈妈》。

生:再读《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字词。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课文,还记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好,我们来看生字卡片。

生:脑。

师:书空右半部分。

生:点、横、撇、点、竖折、竖。

师:不错,再看

生:袋。

师:书空它的上半部。

生:撇、竖、横、斜勾、点。

师:看,下面一个字可难了!

生:蹲。

师:数数,右半部分有几画

生:12画。

师:它的右半部那么多,我们来写一写吧!(生写,师板书)

生:鲤。

师: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边这个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鲤和蹲有什么相同地方

生:鱼和足作偏旁时,他们的最后一笔都变成提。

师:板书:鼓

生:鼓。

师:给它组个词。

生:鼓气、敲鼓、打鼓、鼓声。

师:说得真好。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你们愿意试试吗

生:愿意。

师:我们来比比,看哪组火车最快、最好。

生:脑袋、蹲着、鼓着、蝌蚪、乌龟、鲤鱼、变短了。

三、引人课文。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小蝌蚪是怎么样的你来说,我来画好吗

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尾巴太短了。

师:噢,那就这样吧,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

生: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

师: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你们来做做看。

生:(做手势)。

师:噢,是这样!你们看(指生字卡片),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我们的中国字多有趣。写一遍好吗

(生写甩)。

师:字写得很不错,老师还有个本领,你想不想学。

生:想的。

师:那好,你仔细看着,不然你可学不会!(举卡片)我会用长尾巴说长长的尾巴。你们会吗

生:会

师:好,你们也试试2(卡片出示)大脑袋。

生:大大的脑袋;

师:宽嘴巴。

生:宽宽的嘴巴。

师:黑身子。

生:黑黑的身子。

师:你们学得可真快!看,老师画了多少小蝌蚪

生:一只!一条!

师:看(打开投影),这儿有多少啊

生:十二只!十三只:

师:有好多好多,数也数不清,我们可以用个什么词呢

生:一群!

师:真能干!还有一道题,你会做吗

生:什么题

师:仔细看着!(师出示)池塘里有一群()、()、()的小蝌蚪。

生:池塘里有一群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的小蝌蚪。

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就读第一段。

生:(读)

师:听老师读一遍,好吗(读)你们也像老师一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回读得不错,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师画)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师:好,请你们自己研究下面的课文,想想,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都用笔在书上划出来。

生:(边读边划)

师:学好了吗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师:(出示鲤鱼)我现在来当鲤鱼妈妈,你们做小蝌蚪,你们向我打听。

生: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谁向我打听

生:我!我!(抢着答)

师:不急,一个一个来!

生:(一次又一次地练习)

师:交换一下,你们念鲤鱼妈妈,我念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

生:(表演)

师:来,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动作都到位了吗

生:迎还没有做出来。

师:怎么样是迎谁来试试

生:(表演迎)

师:嗅,原来这样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出示黑板)

师:再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生演)

师:他们这回表演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来: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会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他们的妈妈呢

生:因为它们看见

师:快看看书上的图吧。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他们也想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了!

师:你说得真好!小蝌蚪在想念自己的妈妈了。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

师: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谁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余的小朋友在书上画。(请一人上来画)

师:画对了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

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称为又长出两条腿。

师:你真会学习。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划出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念。

生:(学习)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我看,有好多小朋友已经在表演了,老师念一句,你们跟一句,边读边演,行吗

师:连忙追怎样才是连忙追。最后的那位小朋友你来追前面的这位小朋友。(生演)

师:谁上来表演这一段(学生表演)

师:你们演得真好。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师: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阗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捉虫还顶呱呱呢到底谁说得对

生:都对!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通好了。

师:那你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生: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被着绿衣服,捉起虫来顶呱呱。

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

生:青蛙。

师:刚才,你们帮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老师、同学帮你解决的

生:(提问)

师:请大家在课题下面写上蝌蚪的特点,在课题上面写上蝌蚪妈妈的特点。

(第三课时略)

小学蝌蚪教案(篇5)

教师: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段,谁能提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一:小蝌蚪遇到了谁?怎么想的?

学生二: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学生三:小蝌蚪遇到了鲤鱼妈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学生四:鲤鱼怎么回答的,从它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和老师想到一块了,(出示整理好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学习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教师:哪一个组愿意汇报,先找一个代表说,说不好小组其他成员补充,然后别的小组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老师领着回答问题)

教师:剩下的段和这一段形式一样,相信你们能自学好,是不是(看黑板上的问题,小组自学)

教师:同学们自学的很好,下面哪一组愿意汇报,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完了,别的小组再提出不同的见解,听懂了吗

(师指一名同学按顺序回答完所有问提,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余组提出不同的看法.)

评:

《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原本是二年级的课文,课文长,知识点较多。过去对于相同段落的学习,都是由扶到放,但是说真的,感觉老师们在检查自学时还是一问一答,领学时较碎,所以这一课我就避免自学后的一问一答,让学生把所有的问题全说完后再让其与小组成员补充,一方面锻炼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听时动脑的习惯,也培养了小组合作的好习惯,体现了团体精神。但是这一课也存在许多不足,问题全给学生是否妥当,学生是否答的出来,但是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是很有潜力的,能表达清楚一大段话。

小学蝌蚪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学蝌蚪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摹和临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3.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

2.3.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根据提示记住课文内容。交流并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

(1)师提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课后的生字、词语。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交流板书)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认识部首目字旁和月字旁。

学生交流:“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一散与身体有关:

4.给词语找朋友。

5.指导书写。眼、睛、肚、胆

小学蝌蚪教案(篇8)

打开记忆的闸门,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令我难忘,因为这件时的发生转变了我对学生的观点,它时时在提醒我,不要轻易给学生定位,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

记得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我讲的是《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当我讲到文章最后一部分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时请同学们讨论:你们喜欢青蛙吗?为什么?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说:我喜欢青蛙,因为青蛙的样子很可爱。有的同学说:我喜欢青蛙,因为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有的同学说:我喜欢青蛙,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卫士。还有的同学说:我不仅喜欢青蛙,还自觉保护青蛙,我从不捉青蛙,还劝我的同伴不要捉青蛙呢?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很满意。同学们不仅说出喜欢青蛙,还说出了保护青蛙。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自己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我和同学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突然,王鹏站起来,我心一惊,王鹏同学平时沉默寡言,说话吞吞吐吐,启而不发。在这种场合,是一个被我遗忘得角落,不知这时他心血来潮,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只见王鹏满脸胀得通红,结结巴巴的说:我我不喜欢青蛙。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他却持否定的态度。同学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听课的教师也面面相觑.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有些不知所措。心想,这个孩子真是异想天开,也不看场合,瞎说什么呀!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我故作温和的说:老师很喜欢你与众不同的见解。我没有深挖他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像他这样的孩子也不能说出什么,会越问越乱。这节课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我感觉半路杀出一个陈咬金,使这节课没有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课下我找到王鹏,我想知道他为什么那样说,如果他是随意说的,我想告诉他有听课的教师时,就不要乱说。当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青蛙时,王鹏红着脸,略带激动、声音发颤地说:我想小蝌蚪是多么可怜呀!没有妈妈的疼爱,还要到处找妈妈,我认为青蛙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所以我不喜欢青蛙。听了他的话我感到震惊,多么有心计的孩子呀!虽不善表达,但心里有数,我被他的话所折服。

是啊,孩子的话不无道理,孩子的内心是真实的,他从母爱的角度衡量青蛙。正如一千个读者读《哈雷姆特》,有一千个哈雷姆特的形象

。王鹏与众不同的见解,不正是学生独特的个性的表现吗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创造更多更广的自由空间,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因为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成千上万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人格的学生,更需要具有丰富多彩、有创造的学生。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第二节课,我因势利导的对王鹏说:青蛙忙着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青蛙的母爱是无私的,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工作上,同时也锻炼了小蝌蚪的独立性。王鹏听了我的话,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我又顺势引导说:假如青蛙听了你的话,不知有多伤心呢青蛙会怎么说呢为内容把后面发生的故事写出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写的很好的。课后,我在指导王鹏所写的内容时,王鹏充分发挥了想象,写的想当成功,稍做修改,就发表在《读写辅导》刊物上了。

小学蝌蚪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虚心求教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观察动物的兴趣,具有热爱生命的情操。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别;理解16个新词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3.能仿照例句,根据规定的内容,用原来怪不得写一句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能有条理地写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继续练习用正确的方法读懂日记;懂得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2.难点:从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朗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虚心请教的求知态度,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的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本课的多音字,能用原来怪不得说话。

3.初步训练学生研读词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揭题,复习日记的格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不合群的小蝌蚪》,请同学们看课文:课题下为什么写着如期?这是哪一天写的日记?如果今天写日记该怎么写第一行?请学生试着写一写。

2.初读课文。

(1)定向。这篇小同学的日记告诉我们什么事?请你自由地读一遍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或默读,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2)自学。自由读课文。

(3)反馈。告诉大家日记说了什么事?先自由说,然后用句式说:不合群的小蝌蚪是。目的是让学生谈第一感受,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的能力。

3.学习第1自然段。

(1)课文里说的不合群是什么意思?

(2)不合群的小蝌蚪地游。谁能从第1自然段中立即找出这个词?孤零零怎么读?请你从图上找找看,哪只小蝌蚪是孤零零地游的?在它的边上写上孤零零。和孤零零意思差不多的词,在第2自然段中找找看,还有没有?(孤独、单独、自个儿)找到的请写到黑板上来,

小学蝌蚪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读准多音字,能写出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训练研读词句的能力。

一、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雷锋叔叔写的一则日记,大家知道读日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板书: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什么意思?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呢?想不想把它弄懂?

三、自学字词。

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词语意思,读准读音,特别是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互相讨论。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下列词语

孤零零队伍单独悠闲略微确实

2、读词语。

3、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悠闲什么意思?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检查多音字的读音(课后第三题)

调皮觉得奇怪难道说别扭

五、学习一、二段,进行词句训练。

1、自由读一、二段,要求:圈出一、二段中四个写不合群的词。(板书:孤零零孤独单独自个儿)

2、小黑板出示上面四个词语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

3、弄清上面四个词的差别。

4、练习:选词填空。

(1)丁丁是我们班的运动员,()参加学校的跳高比赛。

(2)小鸟失去了妈妈,()地飞着。

(3)妈妈对我说:我很忙,你()去外婆家吧。

(4)在家里,奶奶感受到更多的是欢乐,而不是()。

5、与不合群意思相反的词是哪个?

(板书:成群结队)

6、我和永明用了什么办法想使小蝌蚪合群,用了什么动作?

(板书:拨)

大家拿出笔当树枝,拿出橡皮当蝌蚪,做拨的动作。老师读句子,同学们做动作。

7、小蝌蚪是怎么表示的,做了什么动作?

(板书:钻)

8、我拨了几次?课文用了什么词?(板书:又)小蝌蚪钻了几次?课文用了什么词?(板书:仍旧)

9、看到小蝌蚪不合群,我心里怎么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1)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读句子,给闹别扭换词。(合不来,赌气,吵架,不团结)

(2)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合群呀!

读句子,给调皮换词。(淘气,贪玩,顽皮)

学生边做拨的动作,边把我想的句子说出来。

10、齐读一、二段。

六、看着这只这么不合群的小蝌蚪,我和永明打算怎么办?

(观察)

七、课堂作业: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青蛙蝌蚪与癞蛤蟆蝌蚪不同的地方,能用原来怪不得等词说话。

2、学习仔细观察,虚心请教的求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我和永明观察时发现什么?提出什么疑问?把写发现什么和写疑问的句子分别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

2、读写我发现的句子。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句子来写的?

(2)是从哪两个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的?

(板书:体形颜色)

(3)独游的小蝌蚪与群游的,体形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呢?

(板书:略微大一点青灰色)

小一点黑色

3、我们发现这种情况,提出了什么疑问?

4、朗读第三段,你如果是书中的我和永明。向老师请教这个疑问,应该怎么说?

5、说话练习向老师请教

(1)每个学生进行练习。

(2)指名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二、学习四、五段,进行说话练习。

1、老师是怎么回答的?读老师的话。

2、听了老师的话,大家明白了吗?表示明白了,应该怎么说?

3、练习:

出示:

学校来了杭州客人。

校园里那么热闹。

用原来怪不得说话练习。

4、齐读3、4、5段。

5、说话练习。

一学生当老师,一学生当我和永明。

6、学习了这则日记,大家都弄清楚了青蛙蝌蚪与癞蛤蟆蝌蚪的不同之处,同学们指着书中的图给听课的老师介绍一下好吗?

三、我和永明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观察仔细虚心请教

四、作业:作业本4、5题。◆

小学蝌蚪教案(篇11)

这学期我的实验题目是合作学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都尝试着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很适合表演。那么表演就要在小组内合作进行,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只有七八岁,说得再明白其实也不一定懂,示范,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底是怎么合作的。让学生表演前,我就先挑了几位学生和我一起合作,让他们知道如何分工,怎样试着去入情入境。让全班学生观看.明白怎样合作表演。表演之前的准备至关重要,由于平时我就注意培养小组长,这时候就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了,组长很快分好工,让表演水平高的当主要角色,不善于表演的当配角或者当提词,如果都争角色时候组长就要注意了,调控好,这次你主角下次他主角。在表演排练时,大家要集思广益,可以说都做导演,互相指导,注意表演时的上场,下场以及面向观众,还有就是要创造性的表演,加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演开始了。注意千万不要笑场,第一次不笑以后就不笑了,组织大家当评委,分析讲评,每次表演都要时间充足,最少进行两组,这样有竞争,有时表演完我们都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所以学生表演的积极性特高。我觉得我班学生表演起来不拘谨,有创造性,这不,我讲《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分好工,稍作准备就进行了表演,还是很令听课老师满意的。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低年级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就会导致学习纪律散乱,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因此,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次的表演就是这样,如没有组长的组织,将会出现学生争着抢着演的混乱,或谁也不愿演的尴尬。

如何在平时培养小组长呢?通过理论学习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我想可以这样做: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1、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合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2、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会演的先说先演,不会说不会演的后说后演,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3、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时,组长应带头起表率作用。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四、留足时间,进行合理调控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最深。而这种发现,是需要时间的。在我这表演的环节足有25分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学习,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表演欲和编诗欲,教师也有时间在每一组进行引导点拨,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否则,就容易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给人以假、浮的印象.

当然,从这一次的合作表演,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小组长的能力还不够,组内表演纪律不够好;由于学生自由选择,导致每组人数相差太多等,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进行完善。

小学蝌蚪教案(篇12)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一课时,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青蛙生长的自然科学知识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小蝌蚪身上所表现出来人文知识。

一、学习小蝌蚪正确地对待困难和失败

1.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主动的而且很有礼貌的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小蝌蚪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它们想找到妈妈,它们就主动而且很有礼貌地去问鲤鱼阿姨,希望得到鲤鱼阿姨的帮助。

2.在失败面前不气馁。

为了寻找到妈妈,小蝌蚪经历了失败,但它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寻找妈妈的信念,继续为寻找妈妈想方设法,最后终于战胜了困难和失败,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学习小蝌蚪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

为了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们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团结在一起的(从插图中可以看出,五只小蝌蚪从蝌蚪长成青蛙始终都是在一块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即使在没找到妈妈时,也没有一个退却,它们一起生活一起想方设法寻找妈妈,直到找到了妈妈,它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在一起。

三、学习小蝌蚪勤于观察、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妈妈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

第一次找妈妈:小蝌蚪逻辑思维发生错误,没能找着妈妈。

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因为:乌龟有四条腿,所以:乌龟就是我们的妈妈。

结果:判断错误,乌龟不是我们的妈妈。

原因:青蛙妈妈不光有四条腿、宽嘴巴,还有碧绿的衣裳、头顶上还有一对大眼睛、第二次找妈妈: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妈妈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鲤鱼阿姨说的,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乌龟说的,荷叶上蹲着的那只大青蛙就和鲤鱼阿姨、乌龟说的差不多,只不过它还有雪白的肚皮呢──小蝌蚪观察到的。

不过,我们现在也是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也有白白的肚皮,我们和荷叶上的那只青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小蝌蚪们自己观察到的。

荷叶上蹲着的那只大青蛙就是我们的妈妈!──小蝌蚪的判断。

结果:判断正确──大青蛙就是我们的妈妈。

四、学习小蝌蚪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哲理:不光是爱妈妈才去找妈妈,更重要的是要向妈妈学会生活的本领

你看:小鲤鱼有妈妈,真幸福!鲤鱼妈妈还在教小鲤鱼捕食,让小鲤鱼学会生活的本领呢!那我们的妈妈呢?我们不应该自个儿在这里游来游去,尽管我们十分自由和快活。我们也应该找妈妈去,让我们的妈妈也教我们捕食,我们也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否则,我们长大以后就无法生存。于是,小蝌蚪们费尽了千心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并跟着妈妈开始了学习捕食(最后一幅插图上,三只小青蛙在看着妈妈捕食──在领会捕食要领;另外两只小青蛙,一只也学到了捕食本领──正捕到一只小昆虫,而另一只小青蛙则正准备试用自己学到的本领──试着捕捉一条飞着的小昆虫。)。

小学蝌蚪教案(篇1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写好“有、在”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贴图、朗读视频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两只小动物,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小蝌蚪、青蛙(师贴小蝌蚪、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课题

初读课,认识生字

1.看视频范读。

师:这篇课文没有注音,我们来听听范读。

自由读

师:听完范读同学们也试着自己的把课文读一遍,读完以后再把生字用笔圈起来。和同桌一起拼读生字。

师:和你的同桌,“你指我拼”。

闯关拼读(小老师带着闯关拼读)

师:同学们生字拼得怎样能不能闯过三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闯关?(通过追和迎的动作来教这两个生字,“姨”是和什么有关?)

第一关:摘一个生字带大家读准。

第二关:摘三个生字带大家读准。

第三关:摘四个生字带大家读准。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开火车比比读

师:小火车哪组来开……

指导书写“有”“在”

过渡:接下来我们要静静的写字了。

读要写的生字

师:我们来读读这两个我们要写的生字

用生字宝宝来组词并说一句话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师:谁最会记。

观察生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谁最会观察。

书空生字笔顺

师:小手举起来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再自己写两个。师巡视指导

生上台书写

师生评价。

轻松一刻

12点点头;34伸伸手;56扭扭腰;78就坐好。

读课文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段读。

3.学生评价

4.指导正确、流利的读长句。

5.齐读课文

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课文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图图

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

小学蝌蚪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内容,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启发法、朗读法、表演法。

四、教具准备:图片、vcd光碟、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板书:

(二)放动画片,激情引趣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它们在路上都遇上了谁?教师板图。(鲤鱼乌龟青蛙)

(三)学习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板图(小蝌蚪)

(2)指名读,全班同学做动作表演。体验快活含义。

(3)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它们看见谁了?同桌一块儿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板图(小蝌蚪长后腿)(迎)放幻灯演示。

(4)指导朗读。

(5)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汇报你读后知道了什么?板图(小蝌蚪长前腿)(追)放幻灯演示。

(6)指导朗读。

(7)听了乌龟妈妈的话,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师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这时的小蝌蚪有什么变化?找到妈妈后它们是怎么做的?板图(小蝌蚪尾巴变短,)(游)放幻灯演示。

(8)指导朗读。

(9)齐读第六自然段。小蝌蚪长成青蛙后每天都干什么?

(三)戴头饰表演:

(四)引申扩展,进行思想教育:出示图判断对错。

(五)练习、巩固: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腿,又过了几天,____变短了,成了_____。

2.青蛙四条腿,____嘴巴,鼓着_____大眼睛,披着碧绿的______,露着雪白的______。.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探究一下,一只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虫?

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板书设计:

小蝌蚪

长后退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小学蝌蚪教案(篇15)

一、说教材:

《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文内容比较简短,先写了小蝌蚪的样子,然后通过鲤鱼妈妈、乌龟的介绍等一步一步的写出了青蛙的特点及其与小蝌蚪的区别。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教学这篇课文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1、教学要求:

(1)、观察插图,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朗读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二、说教法学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是直观性,针对课文内容,根据直观性原则,我采用演示法教学,边讲读课文边在黑板上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图画,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讲读法,充分发挥不同形式读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理清作者思路,突破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法教学,把小蝌蚪变化的句子用幻灯机展示出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起到巩固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我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好奇的特点,先创设一个场景: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小蝌蚪,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大家一起帮它找妈妈,从而引出课题。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读课文: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让大家思考: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课文第一段具体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小蝌蚪的特点认真去读,加深印象。

第二段第五段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通过鲤鱼、乌龟的回答,了解青蛙是什么样子,以及蝌蚪和青蛙的区别。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鲤鱼、乌龟、青蛙时用的三个词语不同,都含有“游”,但表示蝌蚪游的方向和位置不一样,让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如何准确使用词语。随着事情的发展,小蝌蚪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了解的妈妈的特点也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而它自己这时候也已经变成了青蛙。一边让学生朗读课文一边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样子,学生在朗读和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和青蛙的特点,懂得了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和表演,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回顾,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4、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书本知识转化到社会知识,让学生保护青蛙、爱护益虫,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 小蝌蚪找妈妈小班教案 |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 | 蝌蚪日记
上一篇:听课评语推荐13篇 下一篇:店员辞职报告书(汇总10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