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毛概实践报告(汇编四篇)#】当我们结束一项工作时,需要编写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项目背景和目标、项目范围与目标、项目资源与预算、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项目进度与时间安排、项目技术与可行性分析、项目经济与收益分析等。编写好的可行性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多篇涉及“毛概实践报告”的内容,希望以下总结能够对有需要的人带来一定的帮助!
毛概实践报告【篇1】
一、物价高涨时居民实际收入增速较其他年份趋缓
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与CPI的比较看,CPI波动周期中出现波峰的年份的收入平均增幅为5.66%,其他年份平均为7.49%,波峰年份收入增幅相当于其他年份的3/4。 当CPI>5%的12年中,收入增幅平均为5.62%,在CPI≤5%的18年中,收入增幅平均为8.03%,CPI>5%年份的收入增幅相当于其他年份的70%三、物价上涨使居民财富缩水
2xx年12月23日定期一年利率由2.52%调整为2.25%。从全国平均水平看,20xx年一年和20xx年1月居民存款享受的是正利率,存入银行的存款是保值的。从20xx年2月开始,随着CPI的逐步走高,居民存款就一直是负利率,后来虽然经过5次提高利率,但负利率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假定20xx年初存款10万元,到期后相当于减少了950元,缩水了0.95%。进入20xx年,负利率的比例更高,各月均在2%左右,6月份更是高达3.2%。也就是说,居民存款被CPI掠夺。
二、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
20xx年上半年,大连市城市最低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68元,同比增长14.9%,比总体增速低1.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5076元,同比增长18.4%,比总体增速高0.9个百分点,但由于物价上涨的影响,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了刚性消费支出,生活负担加重,支出增速明显加快,实际生活质量和家庭储蓄呈下降和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
1.价格上涨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负担,导致低收入家庭饮食质量下降。低收入家庭饮食的消费品种以粮油、肉蛋、鲜菜等日常主要消费品为主,而近期物价上涨又主要集中体现在这些消费品上,因此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负担。20xx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53元,同比增长9.8%,扣除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实际下降0.8%。与去年同期相比,低收入家庭在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粮食消费量下降12.0%,肉类下降8.9%,禽类下降2.8%,鱼下降1.4%,其他水产品及制品下降21.7%,鲜菜下降8.3%,鲜果下降9.3%,鲜乳品下降17.6%。这就必然导致低收入家庭的饮食质量下降。
2.价格上涨影响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费支出的大幅上涨及消费量的较大下降。20xx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39元,同比增长24.3%,但衣着消费量却出现大幅下降,服装消费量和鞋类的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4%和15%。
3.价格上涨导致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储蓄进一步减少。20xx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储蓄款768元,人均提取存款1409元,净存款金额为-6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元,减少266元。低收入家庭储蓄进一步减少。
毛概实践报告【篇2】
防疫调查报告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给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并成功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中国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参与了一项防疫调查,并撰写了防疫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疫情爆发初期,中国政府迅速响应,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中国政府防疫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探讨不同地区在防疫措施上的差异。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样样本来自不同地区的居民和医护人员。共发放问卷500份,最终有效回收473份,访谈了15名医护人员,并结合各地公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三、调查结果
1.政府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我发现在调查样本中有85%的人对中国政府的防疫工作表示满意,其中70%的人对政府发布的防疫政策和指导方针感到满意,75%的人对政府组织的疫情数据发布工作表示满意。此外,调查表明,在疫情爆发初期,政府迅速响应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遏制了疫情的传播,为国家和人民争取了宝贵时间。
2.不同地区的防疫措施差异
通过深度访谈和综合分析,我发现不同地区在防疫措施的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方面,一线城市和重灾区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如封控、限制人员流动和封闭小区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传播。另一方面,相对较为疫情较轻的地区,则采取了更灵活的防控策略,如推广健康码、加强社区管理和提高居民防疫意识等。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防疫调查,我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是有效和可行的。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响应以及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为中国防控疫情赢得了主动,有效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在疫情初期,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透明度还有待提高;在个别地区,部分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供应和工作保障仍然不足。对此,我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信息的及时公开和透明度,加大力度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作为一名学生,参与了这项调查让我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应对疫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有责。在未来的防疫工作中,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防疫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个人也应增强防疫意识,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共同为构建共同防疫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本次防疫调查,我对中国政府在防疫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毛概实践报告【篇3】
【防疫调查报告】主题范文
摘要: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加强防疫意识和应对能力,本文对某城市的防疫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收集和分析,本文报道了该城市在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社区居民的认知和配合程度,以及疫情对经济、教育和未来发展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该城市的防疫工作相对较好,社区居民普遍具备较高的防护意识,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不配合防控措施的情况。疫情对经济、教育等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和应对未来疫情的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
自2020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防疫措施,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防疫工作的实施情况和社区居民的配合程度,为今后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篇报告旨在就某城市的防疫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分析该城市的防疫工作和社区居民的配合情况,最后提出建议,以期加强防控工作。
第二部分: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学术文献查阅等多种方法,旨在全面了解该城市的防疫情况。在实地走访中,我们深入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医院等单位,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获取了一手资料。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此外,我们还查阅了相关学术文献和政府发布的公开数据,为调查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的分析
1. 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该城市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控疫情重点地区、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免费的口罩和消毒液等。在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中,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为全市的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社区居民的认知和配合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具备了较高的防疫意识,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他们主动遵守防疫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向社区反映疫情信息,做好自我隔离。但也有一部分人对防疫措施存在疏忽,缺乏对疫情的认识,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不够强烈。
3. 疫情对经济、教育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对该城市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封控期间,许多企业暂停营业,导致大量员工失业。教育方面,学校停课,学生需要进行网上学习,但由于线上教育资源不足,给教育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然而,疫情也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社区居民逐渐购买生活必需品,推动了电商等行业的发展,也促使教育机构探索线上教育的方式。
第四部分:建议与展望
根据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加强防疫措施的宣传和落实,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加强社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备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加大力度排查可能的风险。
3. 持续关注疫情对经济、教育和未来发展的影响,积极探索应对策略,推动经济复苏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4.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共享抗疫经验和资源。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某城市的防疫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城市的防疫工作相对较好,社区居民普遍具备较高的防护意识。但同时也存在一部分人不配合防控措施的情况。此外,疫情对经济、教育等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和应对未来疫情的建议。
毛概实践报告【篇4】
摘要:本调查以城镇住房情况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城镇住房情况,从不同类型的城市,不同年龄层与收入层的住房情况与购房需求的角度探究如今城镇住房的基本情况。我们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减少房地产的过度开发,避免居民盈利性买房,兴建经济适用房和福利房,合理推行旧城改造,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利益。
关键词:城镇 收入 购房需求 考虑因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单位解决,各级政府和单位统一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90%主要靠政府拨款,少量靠单位自筹。住房建好后,单位以低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住房成为一种福利。应该说,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较低水平的消费层次上,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福利分房制度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住房供给不足矛盾的突出,促使我国政府必须寻求解决途径。随着94年的城镇居民住房改革,建立了新的住房制度,实现了商品化与社会化。
一、调查设计、对象及方法
1. 问卷的编写 本问卷主要调查城镇居民住房的基本状况,设计包括两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二是对被调查者在城镇购房意愿、在城市的住房状况、不买房的原因、买房考虑因素,以及对房价居高不下解决方法的调查。
2、问卷的采集及分析 本问卷是通过在校大学生暑假回家的机会进行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20份调查表,调查对象为当地不同需求的居民。由每位组员通过询问被调查对象后直接填写,每位组员完成问卷5份。问卷来自4个城市,分别为河南周口、河北唐山、河北邯郸、四川乐山,其中河南周口属于农业城市,河北唐山属于工业城市,河北邯郸跟四川乐山属于旅游文化城市,而四者都属于中小城市,相比在大城市房价已升至天价的时候,中小城市更能反映民生跟实际,并且随着一线城市房产现象白热化,这股楼市风波也正转向中小城市,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差异化人群的调查反映具体问题与真实情况。
二、 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城镇居民当前住房状
表1.城镇居民住房面积
表一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其中100-140居第一位,50-70居第二位,70-90居第三位,而50及其以下和140及其以上占很小比例。表一说明居民住房50-70户型与100-140户型居大多数,而50-70户型家庭人口多为3人,100-140户型多为5人,反映出城镇居民人均面积水平基本持平,但与每人30平米还相差一段距离。
表2.房屋类型
表二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购买房屋的类型中商品房占绝大多数,经济适用房跟福利房比例很小,此外,其他类型的存在说明城镇城市化进程还未完备,仍需开发。而商品房占绝大多数也说明了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同时经济适用房过少,也说明政府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方面要做得更多。
表3.住房地点
表三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住房地点大多在市中心和外环以内,城郊跟镇中比例较小,这跟此次取样的城市多为中小类型城市有关,同时也说明中小城市中心地带的房价跟大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势必房价又会大幅上涨,市中心又会出现一定程度地萎缩,居民居住地会远离中心发展。
(二)城镇居民购房意愿及考虑因素
表4.对住房情况的满意程度
表四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如今住房情况满意的占少数,绝大多数持一般和不满意的态度,而正是由于大多数人的态度才造成如今房地产市场如此火热的原因。
表5.买房意愿
表五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大多出于对住房现状的不满意,绝大多数有买房的意愿,反映出如今的房屋市场不能让城镇居民满意。
表6.买房原因
表六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占一半的居民购房的原因是因为住宅面积太小,其次是环境不满意,而盈利性买房与其他原因所占较少,说明居民如今购房多是出于自身需求,而盈利性买房很少的原因也是由于房价居高不下,居民也没太多闲置的资本购房了。 (三)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
表7.受教育程度
表七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占五分之三的受访者学历在高中及其以上,也说明随着教育的普及与社会主力构成的变化,70、80年代的人成为购房的主力军,也从侧面反映出时下年轻人的购房压力。
表8.收入水平
表八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收入2500以上的占绝大多数,由于受访者来自中等城市,收入水平一般,而如今城市房价也多在40000-5000,购房压力可见一斑。
三、 调查结果及建议
综上所述,由于住房需求量大,房地产市场火热,甚至一些暗箱操作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如今房地产市场的畸形,房价居高不下,城镇居民买房难,在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难以应付高房价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让老百姓住的起房。
1. 减少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兴建经济适用房
对房地产开发商征地卖地进行更为严格的要求与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炒地皮、哄抬房价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一些棚户区进行妥善地旧城改造,提高对有限土地的可利用率,将可利用土地尽量多建成经济适用房,减少商品房的审批和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税收,避免房地产的过度开发。
2. 提高房屋买卖过程中的税收,减少盈利性买房
对当前房价居高不下,很多选择买房作为给固定资产增值的最佳手段,也造成了很多商品房有人买却没有人住,也造成了房屋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在房屋买卖中合理增加对卖房的税收,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现象,同时在开发商在房屋售卖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有益与此政策的强制性协议,让屯房卖房的盈利性大打折扣。
3. 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福利房,同时政策上给予适当补助
对于企事业单位集资建设福利房,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减免一定的税务,让员工可以以比市场价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房,同时对这类福利房的售出应做好合理的监督体制,防止企事业单位向非企业或单位员工出售,以此牟利,切实把优惠落到实处。
4.调整拆迁政策,加大对城市改造的力度,保障居民利益的同时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跟环境。
在拆迁过程中,政府应起到联系调节开发商跟居民的作用,而不是以往的暴力拆迁强制拆迁,并改善政府在拆迁工作中的形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从旧城改造中得到实惠,而不是政府跟开发商合伙牟利,欺诈百姓。对于那些享受国家低保实在难以购房的居民,应及时给予廉租房的优惠,同时也做好此政策的监督,防止廉租房没有用到实处。
5.保证住房质量
在建设新楼盘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群众着想,建设安全质量一流,设计规格适宜,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型住房。避免造成土地浪费,拆除重建利益损失的尴尬局面。
四、实践调查感想
这次实践调查对我们来说着实是一个挑战,不论是从开始调查表的设计还是到最后结果的整合跟报告的书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可能对一个人而言这次实践真的很困难,但是我们做到了明确分工、互帮互助,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汗水跟热情,而笔者有幸主笔写此份报告,也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感到自己的责任。
过程是艰难的,而调查的结果也让我们感到生存在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压力,作为有理想有抱负踌躇满志的大学生,面对着不可名状的社会现实,不觉让人心生怯意。房价真的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民生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几年或十几年后
社会的中坚力量都为一套房子***,那居民的幸福感还怎么提高呢?那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是否有点偏离轨道呢?透过调查结果,我们坚信政府一定能够在引导房价上有所作为,俗语讲,民以食为天,而今天就要换做“衣食住行”,老百姓也仅仅想有所安定的房子而已,所以在此方面进行新一轮政策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为GDP攀升而自豪,而我们也希望千千万万的中国居民能够切实从身边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时通过此次实践,我们也感受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面对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应当从自身出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要努力,做到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让自己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也为国家关系民生的事业做出努力。与此同时,我们仍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坚信历史的进步是曲折前行的,但只要拥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坚定的信念和整个民族共同的努力,全民的幸福事业就在那里。最后感谢每个组员在整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还有受访者的积极配合,没有你们就不会有这篇报告和此次实习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