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医院应急预案经典

2023-11-26 11:01:01 医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实用文# #医院应急预案经典#】竭诚为您展示令人激动的“医院应急预案”内容,以提高抗震意识、增强抗震技能,进而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为了有效应对地震、火灾、洪灾等不同类型的事件,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相信通过阅读,您会获得新的启示和灵感!

医院应急预案 篇1

医院火灾应急预案

摘要:医院作为人们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必须具备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的能力。本文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提出一份针对医院火灾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医院内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和安全撤离。

1.引言

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之一,拥有大量病人、医护人员和设备,其火灾风险不容忽视。通过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医院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反应,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火灾风险评估

针对每个医院的具体情况,必须进行火灾风险评估。这涉及到医院的建筑结构、设备布局、病房分布、病人数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评估的结果将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基础。

3.预警系统建设

医院应配备可靠、高效的火灾预警系统。系统应当包括可感知烟雾、火焰和温度的探测器,以及喇叭、LED显示屏等用于警示人员的设备。预警系统应与医院的监控室和消防通讯中心联系紧密,以确保及时报警和准确的火灾发现。

4.人员培训与演练

医院内的所有员工都应接受火灾应急培训,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急程序。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路线的认知、火灾报警按钮的使用等。另外,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检验人员的培训效果和应急反应能力。

5.安全疏散通道布置

医院的安全疏散通道应合理布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通道应按照规定的尺寸进行设计,并保持畅通无阻。在通道两侧应放置指示标识和安全出口指示灯,以便人员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6.医护人员和病人疏散

在火灾发生时,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迅速行动,将正在治疗的病人移到安全区域。医护人员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帮助他们按照预先规定的疏散路线撤离。同时,医护人员应当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区域进行人员清点,以确保无人被火灾所困。

7.应急物资与器械准备

医院应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火材料和应急物资,如灭火器、灭火器车、安全逃生绳等。这些装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医院还应确保紧急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以支持照明和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8.与消防部门的合作

医院应与当地消防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消防部门可以提供火灾防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同时负责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灭火和救援。医院应与消防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以增进双方的配合能力。

9.事后总结与改进

每次发生火灾事件后,医院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后总结与改进。通过分析火灾的原因和应对情况,医院能够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同时,医院还应建立一个火灾事故记录系统,以便未来参考。

结论

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医院火灾应急预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火灾风险评估、建设预警系统、人员培训与演练、布置安全疏散通道、与消防部门的合作等措施,医院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设备的保障。同时,医院还应不断完善预案并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变化。

医院应急预案 篇2

ICU应急预案与程序 第一部分 ICU 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 一、【气管套管导管滑脱应急预案与程序】 ⒈ 发生气管套管导管滑脱时,立即清理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⒉ 给予氧气吸入。

⒊ 备齐气管套管、无菌手套、气管切开包等物品。

⒋ 配合医生重新更换气管套管。

⒌ 气管套管更换完毕后,再次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⒍ 密切观察气管切开处有无渗血,有无皮下气肿。

⒎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⒏ 做好护理记录。

⒐ 填写导管滑脱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应急程序】:气管套管导管滑脱→清理呼吸道→通知医生→氧气吸入→配合 医生重新更换气管套管→ 再次清理呼吸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气管切 开处有无出血、皮下气肿→做好护理记录→填写导管滑脱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二、【气管插管导管滑脱管应急预案与程序】 1. 发生气管插管导管滑脱时,立即清理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2. 给予鼻导管氧气吸入。

3. 抢救车推至床旁,实施抢救。

4. 配合医生重新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

5. 据病情准备呼吸机辅助通气,调节呼吸机参数。

6. 气管插管成功后,再次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7.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8. 有效约束患者。

9. 做好护理记录。

10. 填写导管滑脱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应急程序】:气管插管导管滑脱→清理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 鼻导管氧气 吸入→ 抢救车推至床旁→实施抢救→ 配合医生重新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 再次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准备呼吸机→据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 密 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有效约束患者→做好护理记录 填写导管滑脱登记表→上 报护理部 三、【深静脉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1. 发生深静脉导管滑脱时,立即按压穿刺部位,同时通知医生。

2. 临时建立浅静脉通路。

3.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 穿刺部位有出血时,遵医嘱予以处理。

5. 周围皮肤发生变化时,立即予以处理。

→6. 据病情重新置入深静脉导管。

7. 做好护理记录。

8. 填写导管滑脱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应急程序】:深静脉导管滑脱 按压穿刺部位→通知医生→临时建立浅静脉通 路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穿刺部位有出血时,遵医嘱予以处理 周围皮肤发 生变化时,立即予以处理 据病情重新置入深静脉导管→做好护理记录 填写导管 滑脱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1.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断电时,护士应立即携带简易呼吸 器到患者床前,同时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 吸机工作情况。

2. 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医务科、医院办公室、护理部、医院总值 班等,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通电。

3. 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 情况。

4. 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5. 遵医嘱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来电后,重新将呼吸机 与患者呼吸道连接。

6. 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

【应急程序】:突然断电→使用简易呼吸器→立即联系有关部门→通知值班医 生→尽快恢复通电→调整患者呼吸→观察病情变化→ 随时处理紧急情况→遵医 嘱给药→来电后重新调整、→应用呼吸机→ 准确记录护理记录单 五【 患者感染绿脓杆菌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患者感染绿脓杆菌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1.接到通知后在床旁提示卡上插入“床旁隔离” ,并准备隔离衣、专用消毒器具(泡手桶、消毒桶、污物桶等)及各种生活用品。

2.协助医生了解病情,判断疾病传播情况,特别是气管插管和气管 和切开的病人是否被传染,采集化验标本送检。

3.工作人员进入病室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进出病室应随手关门,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应彻底洗手。

4.物体表面、地面、门把手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患者呼吸 道分泌物、痰液经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

5.病室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 2000mg/L 的含氯消毒 液适量倒在污染地面 2 小时后,用墩布拖干净,墩布用 2000mg/L 的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6.无菌物品用后使用黄色垃圾袋双层结扎,并注明感染类型,送供应 室消毒处理。

7.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 病室内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床单位用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地面、门把手用 2000mg/L 含氯消毒 液擦拭,病室内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4. 协助医生做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

5. 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嘱患 者禁饮食。

6.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室内安 静、清洁、空气新鲜。注意为患者保暖。

7. 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皮、注射术前药物,待手术。

8.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陪伴病情危重的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听取 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应急程序】立即通知医生→开放静脉通路 配合抢救→监测生命体征→腹穿 胃肠减压 绝对卧床休息→ 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 。

十二、【接诊膀胱破裂患者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接诊膀胱破裂患者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膀胱破裂患者的应急 1. 立即通知医生,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如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加 快、面色苍白,提示有休克发生,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 尽早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保证输血、输液的通畅,同时应用止血药物。

3. 较重的膀胱破裂和有复合外伤者,应及时进行手术,做腹膜外膀 胱造瘘, 并引流膀胱周围间隙渗出。

开放性膀胱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 行膀胱造瘘术,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观察血尿和腹膜刺激症状,判断有无再出血发生,记录 24h 引流 尿液的颜色、形状、量,鼓励多饮水,增加内冲洗作用。

5. 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 好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6. 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 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 化的食物,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7. 伴有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卧硬板床,长期卧床者,应经常按摩受 压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伴有尿道断裂的患者,需行尿道牵引,会 引起疼痛不适,可适当应用止痛剂。

8. 及时、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和护理记录。

【应急程序】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保护引流管通畅 记录引流量、观察其颜色性状→做好心理护理→需手术者做好术前准 十三、【接诊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接诊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1. 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应尽早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号针头,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2. 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 706 代血浆。如患者继续 出血,出血量>1000ml,心率>120/min,血压

3. 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三腔二囊管、负压吸引器等。如为肝硬化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同时 准备 100∶8 冰盐水正肾素协助洗胃。

4. 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滴速,防 止速度过快而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

5. 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生理盐水维持在 4℃,一次灌注 250ml, 然后吸出,反复多次,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对于采用冰盐水洗胃仍 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100ml 冰盐水内加 8mg 去甲 肾上腺素),30min 后抽出,每小时 1 次,可根据出血程度的改善, 逐渐减少频度,直至出血停止。

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大出血期间每 15~30min 测量生命体征一次,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7. 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量、颜色,同时准确记录出 入量。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的颜色,警惕再次出血。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血时头偏向一侧, 避免误吸。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9.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及时更换污染的被褥。注意为患者 保暖,避免受凉。

10.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 流食,逐渐过渡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的少渣食物。注意保持口腔 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1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听取 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应急程序】立即通知医生→ 开放静脉通道→ 配合抢救→ 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绝对卧床休息→ 清除血迹、污物→做好心理护理→准确记录出入量 十四、【 接诊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应急预案与程序】接诊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自发性气胸患者 1.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通知其他医护人员。

2. 用 12~16 号无菌针头于锁骨中线第二肋穿入胸膜腔,简易放气。

首次放气不要过多、过快,一般不超过 800ml。

3. 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4. 遵医嘱,给予镇咳剂和镇痛剂。

5. 观察病人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血压的变化。

6. 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指导病人:1)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新。

2) 注意用氧安全,指导病人勿擅自调节氧流量。

3) 咳嗽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咳剂。

4) 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 指导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管勿高于穿 刺点,引流管勿脱出等注意事项。

5)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告知气体一般 2~4 周内可吸收。

【应急程序】立即吸氧→排气抢救 吸氧、→静脉用药→ 继续抢救→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 十五、【 患者发生高渗昏迷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患者发生高渗昏迷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1. 发现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速、神志不清时首先协助病人卧 床,做好安全防护。

2. 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 测量血糖、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意识状态。

4. 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

5. 密切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用药后反应。

6. 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

【应急程序】患者发生高渗昏迷→ 通知医生→卧床保证安全→ 测量血糖、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遵医嘱治疗→ 病情观察→ 记录一般护理记录

医院应急预案 篇3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的有关精神,防止疫情传入我市建筑、市政、轨道交通等工程施工现场,现就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落实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对疫情要严把输入关、预防关、应急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防止疫情在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和传播,确保广大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成立防控工作指挥体系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工作指挥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专人专责,落实防控措施,全面组织开展防控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

各施工现场要全面启动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

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一)节后复工拟进场外地人员

节后复工拟进场外地市人员(含管理人员、劳务工人)

到青后,企业需安排在工地外固定场所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隔离,到期无发病症状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非企业安排固定场所隔离的,需持其暂居地街道办出具的已隔离证明方可进入建筑工地。

(二)春节期间未停工工地的人员

已在工地内人员,不得外出流动。对人员做好登记和健康监测,每天2次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高体温人员,立即采取隔离、送医等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三)外来配送材料、物资等人员

配送材料、物资的外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四)加强项目内部管理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各工地要迅速完成本工地全体工作人员的登记造册工作。要对进出工地的全体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做好生活保障工作,生活保障物资由专人外出采买,外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出入时间、路线做好登记备案。

医院应急预案 篇4

医院各类应急预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渐增多,医院成为了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护者。然而,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对医院的应急处理和预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医院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以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以下将对医院各类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火灾应急预案

火灾是医院发生的常见紧急情况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将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医院制定了火灾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疏散和灭火。

火灾应急预案首先明确了火灾发生时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明确疏散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组织进行定期疏散演练。其次,预案中规定了火灾报警的方式和程序,包括医院内部报警系统的使用和报警流程。同时,预案还明确了火灾扑救的方法和流程,包括使用灭火器、火灾应急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

面对突发传染病的疫情,医院需要有明确的应对方案来应对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预案明确了对可疑病例的识别和报告流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传染病的疫情。其次,医院需要有相应的隔离设施和隔离措施,以确保可疑病例和确诊病例与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有效隔离。同时,应急预案还明确了病例的处理和治疗流程,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传染病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面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等,医院需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预案中明确了自然灾害发生时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包括疏散人员、救援人员等;同时,预案还规定了疏散和救援的流程和方法,确保能够高效地组织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另外,应急预案还明确了医院内部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和使用方法,包括应急用电、应急水源等方面的内容。

四、恶性事故应急预案

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恶性事故的发生时有所闻,如恶性伤害、暴力事件等。面对这些恶性事故,医院需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来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恶性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预案中明确了恶性事故发生时的报警和求助流程,确保能够及时报警和求助,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其次,预案规定了恶性事故现场的处理和保护方法,包括现场封控、保护现场证据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应急预案还明确了恶性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流程,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医院各类应急预案对于保障医院正常运营和患者生命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预案,医院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人员的安全。因此,医院应持续完善和强化各类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医院应急预案 篇5

标题:基层医院地震应急预案及其实施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制定和实施地震应急预案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实施步骤和建议进行详细阐述,力求展现出专业的知识和态度。

一、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

1. 队伍组成:应急预案需要设立主要领导、预案策划组、指挥部指挥员和应急响应小组等,确保系统与完整的组织架构。

2. 风险评估:通过地震活动区域的历史数据和专家评估,进行地震风险评估,为预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应急资源准备:确保医院应急资源充足,包括应急物资、应急设备和应急人员等。

4.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灵敏可靠的地震预警系统,以便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 细化流程: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制定与地震相关的各项操作流程,确保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二、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

1. 预案启动:一旦接收到地震预警信号,预案中的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人员撤离:迅速组织医院内人员的有序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3. 物资准备:按照预案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应急物资开箱就用,确保医疗救援的连续性。

4. 通信联络:启动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医院内部和外部与其他机构之间的有效联络。

5. 伤员救治:基层医院应及时组织救援队伍,执行伤员救治任务,并开展必要的紧急手术和救护措施。

6. 核心区域保护:根据预案规定,划定出医院的核心安全区域,确保关键设施的保护和运行。

7. 后续处理:地震发生后,预案中的负责人要组织人员清理现场,修复设施,并为震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地震应急预案的建议

1. 定期演练:基层医院应定期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让医护人员熟悉应对流程,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2. 信息分享:加强与地震预警机构以及其他医院、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预警信息的及时转发。

3. 宣传教育:开展地震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减少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

4. 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院地震应急预案的资金支持,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5. 技术升级:基层医院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设备,如自动应急灯光、音响系统等,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结语:

地震应急预案是基层医院保障医疗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预案制定和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受损。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建设和完善,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医疗救援的顺利进行。

医院应急预案 篇6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全镇地震应急体制机制,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临泽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临泽县地震应急预案》等法规、规章和工作要求。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鸭暖镇遭受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应对工作。

1.4 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依法处置的工作原则。

1.5 地震灾害分级

按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震灾害划分为一般地震灾害(Ⅳ级)、较大地震灾害(Ⅲ级)、重大地震灾害(Ⅱ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级)4个等级,具体是:

一般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5—4.9级地震时,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5.9级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5—4.9级地震时,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6.9级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5.9级地震时,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时,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以上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第二章  组织指挥体系

2.1 镇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地震灾害发生后,镇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协调开展镇级层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并负责上级派到现场的指挥部及各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引导救灾和后勤保障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镇政府镇长担任、副指挥长由镇分管防震减灾工作和地质灾害预防的副镇长担任,成员由镇政府领导干部、镇属机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见附件1)。必要时,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由镇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镇抗震救灾指挥部设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组7个工作组(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见附件2)。

2.2村社两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震时立即组织群众开展紧急避震和自救互救,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地震受灾情况(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情况,以及其他大的次生灾害和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引导上级应急救援队开展紧急救援。

第三章  灾情报告

3.1 灾情报告

3.1.1地震灾害发生后,村“两委会”要立即向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地震受灾情况。主要报告人员伤亡情况,牲畜死伤情况,房屋倒塌和受损情况,通讯、供水、供电、交通受损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次生灾害等情况。

3.1.2地震发生后,镇政府立即启动全镇灾情速报网络开展灾情搜集,并速向县地震局、县应急办报告灾情,加强震情值班,视受灾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第四章  应急响应

4.1 响应分级

对应地震灾害等级,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为Ⅳ级(一般地震灾害)、Ⅲ级(较大地震灾害)、Ⅱ级(重大地震灾害)、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四个级别。Ⅰ级、Ⅱ级响应由省政府决定启动应急级别和领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Ⅲ级、Ⅳ级响应由市政府决定启动应急级别和领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县、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立即开展先期处置。

4.2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职责。

(1)收集汇总全镇震感情况和受灾情况,速报县地震局、县应急办和县民政局,并持续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和上报。

(2)向村上派出工作组,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动员群众到安全区域避震。

(3)向县政府提出需要紧急救援的具体事项。

(4)配合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现场考察和监测。

(5)配合民政部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调运发放救灾物资。

(6)配合公安部门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控,加强重要目标警戒,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在灾区设立临时派出所。

(7)配合引导抢险救援队伍抢救被埋压的人员。

(8)配合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救治受伤人员,开展防疫工作。

(9)配合上级派来的通讯、交通、供电、供水救援队行动,尽快恢复灾区通讯、交通、供电、供水。

(10)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监控和排险。

(11)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

(12)协助宣传等部门开展应急宣传,稳定人心,维护稳定

(13)完成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4.3响应措施

4.3.1召开政府会议,研究启动鸭暖镇地震应急预案,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指挥全镇抗震救灾工作。

4.3.2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向各村派出工作组,由包村领导带队,奔赴各村,收集核实地震受灾的情况,速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并持续做好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动员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紧急转移至空旷地带避震,组织民兵开展人员搜救。

4.3.3搜救人员

协调配合解放军和上级派来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搜救被压埋人员。

4.3.4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协调配合上级派来的医疗救护队伍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设立现场临时医院救治,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尽量减少伤员致死、致残。

及时对灾区饮用水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

4.3.5 安置受灾群众

在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协调解决供水、供电等设施,解决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等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在受灾区域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中心学校、卫生院、卫生所的需要;优先安置老、幼、病、残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协调配合民政部门实施救灾物资调配、转运、登记、发放一条龙式管理,由镇、村、社及县干部共同研究制定救灾物资发放方案,公示救助情况,“四级”干部签字发放,并接受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防止发生物资发放混乱情况。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校复课。

4.3.6 抢修基础设施

协助有关部门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道路交通,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4.3.7 防御次生灾害

协助国土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防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必要时组织涉险区域人员转移。

协助安监、工信等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管道、输配电线路等重点设施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3.8 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室,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3.9 加强志愿者现场服务管理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志愿者现场接收、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抗震救灾。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4.4 响应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人员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供水设施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应急响应启动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第五章  保障措施

5.1 队伍保障

镇政府成立由年轻干部组成的应急队伍,主要担负灾情信息的快速调查核实,通讯中断情况下的信息报送,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的快速下达,号召群众紧急疏散撤离和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等工作任务。

镇武装部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在上级应急救援队未到达之前,主要担负先期抢救生命的任务;在上级应急救援队到达之后,协助和配合各救援队开展抢险救灾。

镇卫生院成立医疗救护分队,在上级医疗救护队未到达之前,主要担负先期抢救生命的任务;在上级应急救援队到达之后,协助和配合上级医疗救护队开展医疗救护。

镇供电所成立供电抢修队伍,镇水管所、供水站成立供水抢修队伍,负责抢修和向县有关单位报告供电、供水设施的受损情况,协助上级抢修队开展紧急抢修工作,尽快恢复灾区供电、供水。

5.2 物资与资金保障

镇政府按照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通讯、供电等应急设施,通过协议代储等方式建立大型救灾设备、车辆保障机制,确保紧急状态下能够开赴现场,支援救灾。储备必要的救灾工具,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

5.3 避难场所保障

镇政府在人员密集地方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必需的交通运输、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等设施设备。

在学校、卫生院、卫生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第六章  恢复重建

镇政府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协助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章  其他地震事件应急

7.1  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

当鸭暖镇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事件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镇政府要快速收集受灾情况,并速报县地震局、应急办,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组织召开村社干部会议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防止发生地震谣误传事件,保持社会稳定。

7.2 地震传言事件应急

当鸭暖镇出现地震传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各村“三网一员”人员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镇政府,镇政府视情上报县地震局、应急办,并根据有关要求采取措施平息地震传言。

第八章  附  则

8.1 预案管理

镇地震应急预案与县级预案实行同步修订与完善,在县地震部门指导下,建立上下协同,分级负责的应急联动机制,并将修订完善后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县地震局备案。

镇水利、电力、卫生、公安、土管、食药监管、畜牧、司法、学区、法庭等单位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或专项救援方案,报镇政府和县地震局备案。

鸭暖中心小学、华强中心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疏散预案和措施,报县地震局、县教体局和镇政府办公室备案。

各村委会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方案,报镇政府办公室备案。

8.2 预案演练

镇政府及镇相关单位、学校、卫生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地震模拟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查找预案漏洞,完善预案措施。

8.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医院应急预案 篇7

1.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有哪些内容

1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湖南省实施办法》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2组织指挥体系一旦发生和流行传染性疾病,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疫情的类别、波及范围及严重程度,决定启动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和成立益阳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部(组成单位及名单见附件)。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

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的实施。益阳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部下设益阳市传染病应急办公室,该办设在市卫生局,卫生局领导担任应急办主任,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和办公经费。

应急办主要职责:负责拟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组建和管理专家评估委员会,组织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组建监测、预警系统;指导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及有关培训、演练工作;监督检查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等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指挥调度,组织对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以及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对事件进行资料归类、留档、评价,并总结经验和教训。登陆看看!细则太多了。

2.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保障信息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和管理。一、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制定本规范。

二、基本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人员对本规范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核实、确认和分级。

具体分级标准详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系统的技术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网络人员的指导、培训。

(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或其他专业防治机构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业务管理工作、网络直报和审核工作,定期汇总、分析辖区内相关领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报告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或其他专业防治机构接受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负责收集、核实、分析辖区内来源于其他渠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四、报告范围与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一)传染病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9、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15、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

3.医院安全应急预案

医院安全疏散预案

火灾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险事故,全国每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此类事故就达数万起,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并造成巨大的损失。成熟优化的火灾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不仅可以做到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而且可以发现预防系统的缺陷。为了更好的认识与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突发火灾的危害程度,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从而保证全院职工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让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慌张,听从医院的指挥,做到安全疏散,为此制定紧急情况安全疏散预案。

一、疏导原则

当初期火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有蔓延扩大趋势,应组织起火部位、起火点及上层人员进行疏散。先从起火部位、起火楼层的人员疏散,如火势得到控制,负责人应立即下达停止疏散命令,停止疏散。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火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二、指挥系统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XXXXXX

三、疏散路线

疏散命令下达后所有在楼区内需疏散人员都通过楼梯向下层向院内疏散。二楼如遇楼梯、过道被烟气所阻或污染,不得已情况下二楼人员可关紧门打开窗户等待救援。平房区所有需疏散人员一律向院内疏散。

四、注意事项

1、火灾发生后,医护人员均有组织患者安全疏散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坚守岗位稳定患者,做好疏散准备和组织好疏散。

2、因医院属于特殊场所,除遇特殊情况外,在疏散命令下达前医护人员不得擅自组织疏散。

3、医护人员在组织患者疏散过程中,一定遵守程序、维护秩序,防止挤压和意外损伤发生。

4、医护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组织患者跳楼,应按本程序组织安全自救,安全逃生。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紧急状态,有效地预防事故、处置事故,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管理程序,预案确定了应急工作的原则,即服从指挥安全第一的原则;分级、分部门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紧急处置的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安全防火人人有则,全院职工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认真旅行职责,不漏岗,不脱岗,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事故的要追究其全部责任。

【医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医院应急预案 篇8

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1篇

一、工作原则

1、生命至上、主动抢险

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要把救助人员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施救助,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尽最大可能展开救援工作。

2、迅速报告、及时处理

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出现后,当事人、目击者及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及时开展应对灾害事件工作。

3、依法管理、强化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4、预防为主、保护财产

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提高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抢救财产,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领导

1、有效开展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幼儿园突发疫情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处室,成立现场指挥部。

2、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根据突发疫情灾害发生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核实灾情,制定救灾方案,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并落实救灾措施。

3、幼儿园成立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园长:董芹朱负责全部工作

副园长:赵纪灵全园保教工作信息网络上报保育员:史严严李瑞婷学生生活工作保健医:梁留春负责园中保健工作

成员:各班教师负责各班幼儿的信息收集上报

4、职责范围

抢险行动组负责发生灾害时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营救,尽力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疏散引导组负责指挥师生转移到安全场所;

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对外的信息沟通和上报工作;

人员救护组负责为现场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护,并在第一时间就近送至镇级以上医院;

后勤保障组负责妥善保管从现场抢救出来的物品,对贵重和危险物品要派专人看管并逐件登记造册,以免重复损坏、丢失;为现场救护工作提供车辆、水、食物等物资服务工作。

三、预警预防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幼儿园成立幼儿园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并明确人员具体职责;平时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卫生常识教育,学会自救的措施和技能,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师生演练。

2、建立预警,信息收集

关注上级疫情预报,落实迅情预警预报措施,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正确应对。

3、落实值班,及时报告

强化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白天、夜间专人负责看守,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领导小组成员保证通讯畅通,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如实、详细地向上级做出汇报,确保报告数据详实、可靠。

4、建立队伍,保障供给

建立应急抢险救援队,随时待命,听候调遣,准备处理突发事件。购置保障物资,确保用得上、足够用。

5、安全自查,规范管理

学期始末,对幼儿园进行拉网式安全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还要经常对建筑物、树木,排水,供电、厕所等组织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食堂、教室、宿舍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常抓不懈,养好习惯

(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

(2)少去或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

(3)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洗手。

(4)加强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四、监测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建立突发疫情灾害事件的监测系统。健全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校医,幼儿园要进一步排查,将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患病病人,进行登记,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疫情灾害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幼儿园突发疫情灾害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瞒报、缓报、漏报突发事件。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个人,要严格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查处,追究责任。

五、处置流程

班级处置流程:

1、日检:每早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出勤人数。

2、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告知年级、校医。

3、劝说:发现身体不适或发热学生,必须劝其看病,在家休养。

4、记录:及时统计患病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上报幼儿园。

5、跟踪:每天知道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跟踪观察。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家访工作,经常保持联系。

7、消毒:做好班级室内外消毒工作,停止集体性活动。

8、观察:对痊愈后返校学生及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

幼儿园处置流程:

幼儿园一旦发现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应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1、事故发生。幼儿园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并组织教职工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2、紧急救援。根据事故性质向公安、交警、应急、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救援,使灾情较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事故现场。幼儿园领导及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抽调抢险队伍、物资,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就近送医院治疗,并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六、善后处理

1、应急状态解除由幼儿园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宣布。

2、突发疫情灾害事件处理工作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

3、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幼儿园和社会的稳定。

4、对在突发疫情灾害事件中,隐瞒不报、行动迟缓、贻误战机,抗令不遵等事件与责任人,将严肃处理!

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2篇

为进一步做好2021年秋冬季疫情防控准备,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综合防控工作职责,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措施,扎实有效防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批示,以及国务院、省、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疫工作的统一指导,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加强对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疫病,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工作原则

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做到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领导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有: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排查报告组、疫情处置组、宣传组及后勤保障组。

(一)防控指挥办公室

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指挥和报告工作;收集汇总各防控处置组的调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报告,包括镇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动态、趋势、防控措施、防控效果评估、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建议等;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业务指导、防控知识及医疗常识培训等工作;统筹安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密切接触者标本的采集及包装运输送样工作。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发生态势判断及对突发事件进行决策,负责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各防控组成员,部署防控处置工作。(党政办公室、卫生院)

(二)疫情排查报告组

负责组织对疑似患者、重点区域返(来)广人员、上级推送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排查,掌管报告和审核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向防控指挥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向区卫健局等上级部门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动态。(应急管理办公室、党建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三)疫情处置组

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对疫点或疫区进行管控并随时和终末消毒处理,负责培训各院卫生室消毒处理,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危害评估等工作;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负责及时提出需要储备的药品、消杀用品等应急物资品目录;对不配合接受隔离治疗的患者,必要时由我镇派出所依法协助采取强制措施。(综合行政执法队、卫生院、派出所)

(四)维稳宣传组

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新闻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方案,负责镇微信公众号、微信矩阵宣传管理,指导及相关部门做好疫情的信息发布、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负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及防控技术支持;消除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以利于疫情的控制。(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五)后勤保障组

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控制所需设施、设备、药品、检验试剂、现场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以满足疫情处置需要。(党政综合办公室)

四、防控措施

(一)提高意识,落实责任

各科室、有关部门及要进一步提高意识,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落实好排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二)积极宣传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在岗值班制度,做好防疫护具、消毒药品等采购和储备。发现疫情地区人员和车辆要及时上报镇排查报告组及组织部。二是加强区域防控信息宣传。各院要密切关注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及时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微信矩阵、广播等多种渠道,宣传疫情预防等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强化消毒清洁防控手段

加强卫生保洁、病媒消杀工作,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对公共场所及高频次接触的设施设备要重点清洁和定期消毒,强化人员流动密集公共区域通风消毒杀菌,确保空气流通。医院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控,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勤洗手,接触生活垃圾的清洁人员应戴橡胶手套等,以身示范做好疫病防范工作。

(四)强化应急值守与应急保障

要切实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接听和处置疫情举报信息,确保信息畅通,有效应对,规范处置。

五、工作要求

今年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各科室、镇直部门要切实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发现有疫情及相关情况要立即向镇排查报告组、指挥办公室报告,扎实做好防控工作,务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医院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3篇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医院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组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①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②技术专家组,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指导(名单附后)。

③及时报告请示: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时间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时,同时对突发事件情况的.处理措施和现状进行简要汇报。

④及时对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收集信息基础上,计划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灵活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⑤重视与公众和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医院态度;通过媒体树立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好形象。

二、具体措施

1、强调分工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调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诿,做好人员、财产、设备等筹备工作。

医疗组: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2、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①认真进行教育以提高防护意识:进行全院动员,请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专题讲座及重点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强化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②准备防护用品预防用药:筹备和购买防护用品及预防药品。

(1)、基层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演练方案(三篇) (2)、消防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3)、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总结怎么写(三篇) (4)、公司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 (5)、物业公司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6)、幼儿园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7)、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范文 (8)、社区防台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9)、小学生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10)、2021年学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三篇)

③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要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成立发热门诊,并对传染病病人和重点可疑病人进行疫情上报。建立隔离区,对病区进行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配备必要的设备。

④对病区医务人员实行隔离管理和重点保护。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治疗期间,严禁离开隔离区,同时,为他们在病区提供必需生活用品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⑤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病区楼内污物通道与医疗通道严格区分,各病区的污物和垃圾直接从专门通道送到固定地点,能焚烧的立即焚烧;需要重复使用和不能焚烧处理应进行消毒浸泡处理直接通过专门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加大污水的消毒剂量。

⑥加强消毒管理:对全院医疗工作地点和病区,每天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检查,工作人员接触每一病人后都要洗手更换手套。对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物品要进行严密消毒。

⑦保护易感人群:为全院人员发放预防用药。对重点科室及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除发放预防用药外,还要配发隔离衣、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物品。

医院应急预案 篇9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划定区域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快速高效管控疫情,规范全员核酸检测组织、采样、检测、报告等工作流程,统筹调配核酸检测资源,提高核酸检测质量。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应当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通过省(区、市)内统筹保障。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在3-5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二、组织实施

按照“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突出重点、组织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科学划分责任网格至最小单元,全面摸清动态掌握网格全员底数,根据疫情涉及范围和严重程度,落实市域、县(市、区)域、中高风险网格内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各项措施。

(一)党委政府负总责。各级党委政府对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负总责,统筹各级各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二)统一调度指挥。成立大规模核酸筛查检测指挥中心,对全员核酸筛查检测工作进行统一调度,科学划分责任网格,规范筛查流程。以居民小区楼宇、自然村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市场、宾馆等为最小单元,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做好全员核酸筛查检测物资的统一购买和统一调配。

(三)组建工作队伍。组建各级核酸采样、样本运送、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技术保障和相应的应急等队伍,明确采样和检测责任区域,全省任一地方启动全员核酸筛查检测时,能立即投入开展工作。各应急队伍保证24小时在岗待命,做好随时出发的各项准备。

(四)统筹调配资源。建立省内核酸采样和筛查检测片区支援机制,动态全面掌握各地各核酸检测机构基本情况和日(24小时)检测能力,根据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地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调配。必要时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申请支援。

(五)制定应急预案。各乡镇、社区组建工作专班,配足配齐工作人员,全面摸清、动态掌握网格全员底数,做好采样场所的合理规划和物资准备,明确采样点布局及人员配备等。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保证一旦启动,能够迅速组织到位,有序开展现场采样。

三、工作准备

(一)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地要以公安户籍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预登记,摸清辖区人口数量和分布,准确掌握特殊人群情况、检测机构能力、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区域采样和检测队伍、样本运送人员和车辆需求等相关情况,建立工作台帐,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根据核酸检测任务量,对照现有储备,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出现突发疫情时,可及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合理划片,科学布点。各地应当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科学规划采样点布局。参照2000-2500人设1个采样点的标准(各地可按照社区、街道、乡镇、农村、城郊实际人口数量统筹设定),明确采样点位置。在固定检测点的基础上,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社区采样为主,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形式细化完善布局,方便市民采样、提高采样效率,采样点应当在4-6小时内完成规范建设和启用。根据疫情实际,加强研判,第一时间科学划定风险地区并动态调整,第一轮检测可以全部采用10混1检测技术,尽可能快速筛出感染人员。之后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可以按照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单采检测,中低风险地区混采检测的方案进行。混采检测可以采取10混1或者5混1混采检测技术。根据筛查结果综合研判,确定筛查检测轮次,必要时可对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多轮次筛查检测。各地要完善采样、运输、检测、结果报告、阳性样本跟踪等全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保证指挥调度高效、畅通,确保阳性病例得到及时监控和治疗。

(三)配齐人员,备足物资。各地要根据采样人员数量需求,强化对辖区内所有医护人员的核酸采样培训,确保随时执行采样任务。根据采样点的设置,建立包括采样人员、公安民警、机关干部、志愿者等若干采样工作小组,提前划分到采样点。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雨雪、低温、高热等特殊天气情况的基础上,储备全员核酸采样检测所需的各类物资,就近就便保管。

四、工作内容

(一)完善信息登记。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准备阶段,以社区(村)为工作单元,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对辖区内居民采样信息进行收集、登记,至少包括居民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具体到门牌号)和联系电话。同时,要做好居民信息安全保护。

(二)规范设置采样点。一个采样点可由多个采样单元组成,一个采样单元应包含采样人员、信息采集员、志愿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必要物资。

1.人员准备。

(1)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负责前期采集人员信息录入,引导人员分组、分时段有序采样,避免人员聚集,严格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合理设置等待采样区域或人员通道,加强现场秩序维护,采样区域中每个采样单元每次进入人员不超过10人。

(2)每个采样单元应当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原则上每2-4小时轮岗休息1次。

2.空间准备。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保证人员单向流动。

3.物资准备。

(1)基本设施:帐篷、桌、椅或凳等保障采样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物资。

(2)采样物资:专用的采样拭子、合格的采集管、足量的试管架、运输车辆和运输箱(B类包装)以及采样人员防护物资。

(3)信息采集系统:各地应当建立专用信息采集系统,提高采样效率,加强核酸采样信息化管理,避免出现人工填报的情形。

4.采集方法: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13号)执行。

5.相关要求:

(1)人员要求。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采集的人员应当为医生或护士,熟悉样本种类和采集方法,熟练掌握样本采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做好样本信息的记录,确保样本质量符合要求、样本及相关信息可追溯。

(2)采集管要求。管帽和管体应当为聚丙烯材质,螺旋口可密封,松紧适度,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管体透明,可视度好。试管外径(14.8±0.2)mm×(100.5±0.4)mm,管帽外(15.8±0.15)mm,高度(12.5±0.5)mm。容量企业定标10mL,内含3mL(单采和5合1混采)或6mL(10合1混采)胍盐(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或其他有效病毒灭活剂的保存液,首选含胍盐的采样管。保存液应当带有易于观察、辨识的颜色(如粉红色),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方便取样。

(3)采集拭子要求。宜选用聚酯、尼龙等非棉质、非藻酸钙材质的拭子,且柄部为非木质材料。折断点位于距拭子头顶端3cm左右,易于折断。

(4)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13号)执行。

(5)信息采集系统要求。样本采集前,采样人员应当对受检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信息采集系统应当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信息和功能:

①受检者信息:受检者(患者)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居住地址、联系电话。

②采样信息:采样点名称、样本编号,样本采集的日期、时间、采集部位、类型、数量等。

③信息反馈:对接检测单位和疫情信息上报单位的信息系统,尽快反馈疑似阳性样本的受检者信息。

(三)采样人员配比。采样点因故需采用手工登记信息时,采样工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待检人员配备比为“1:4:100”,即每100个待检人员,需要配备1组采样工作人员、4个服务保障人员。在采样点采用信息化扫码方式登记信息时,采样工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待检人员人员配比为“1:3:130”。

(四)样本保存与转运。样本原则上应当低温(2-8℃)保存,如不具备低温保存条件的,在采样点放置时间不超过4小时。样本采集后应当在4小时内按批转运,6小时内上机检测。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样本,应当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非灭活样本按照WHO《感染性物质运输规章指导》中UN2814的A类感染性物质以PI602进行规范包装,灭活样本按照UN3373的B类感染性物质以PI650进行规范包装。样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用75%酒精或0.2%含氯消毒剂消毒容器表面。

指挥中心应当准确掌握采样情况和检测能力,精准匹配采检量,要配备足够的车辆和专业人员,保证专人专车对样本进行转运。承担转运任务的车辆应办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准运证书。车辆承担转运任务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转运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要协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样本如需送往外省(区、市)检测的,应当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申请,根据回复意见实施。

(五)规范样本接收。实验室建立样本接收专业队伍,并制定科学、规范、高效的收样流程,开展培训。

(六)保障检测能力与质量。各省(区、市)应当加强统筹,根据人口数、医疗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做好人员和仪器测算和配备,在此基础上增加20%人员、设备配置作为检测能力储备,并指导辖区内市级政府制定完成全员检测任务时限以及样本采样策略。每日检测1万管(单管为1万人份、5混1为5万人份,10混1为10万人份)所需要准备的检测能力如下:

1.检测人员和设备:新冠核酸检测人员24-25人,相关辅助人员15人,96孔核酸提取仪器4-6台,96孔PCR扩增仪器10-12台,A2型双人生物安全柜3个。配套使用的八通道移液器、板式离心机、涡旋混匀仪。

2.检测试剂和耗材:按照混采或单采准备相应数量的试剂。除常规检测试剂外,还应当准备有1-2种灵敏度更高的与常规检测的扩增靶点不同的其他试剂用于结果复核。配备相应数量的耗材,如PCR扩增板、加长型吸头、试管架等。

3.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头戴式)、外科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鞋套,面屏或护目镜,帽子、洗手液等,按每人每天一套配置2-3天用量。应按人员体型配置不同型号防护用品。

4.相关要求:

(1)人员要求。按照《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相关要求执行。

(2)提取仪和扩增仪器要求。若使用核酸提取仪,核酸提取试剂应与核酸提取仪配套使用,选用扩增检测试剂盒指定的核酸提取试剂和扩增仪。所有设备应经过必要的检定/校准,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检定校准的程序文件,并按照程序文件严格执行。

(3)试剂要求。试剂要与检测仪器相匹配。推荐选用包含针对新冠病毒开放读码框1ab(openreadingframe1ab,ORF1ab)和核壳蛋白(nucleocapsidprotein,N)基因区域的试剂。扩增试剂盒应当选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有注册文号的试剂盒。建议选择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检测试剂盒(检测限≤500拷贝/mL)。所有试剂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条件妥善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七)规范检测、及时上报结果。

1.样本检测。实验室接收样本后,应当立即进行检测。检测前进行充分震荡洗脱,之后进行核酸提取及扩增实验。

2.质量控制。性能验证、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按照《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相关要求执行。

3.检测报告。新冠病毒核酸定性检测报告应当包括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未检出/阴性)、方法学及其检测限、检测时间等。依据所用扩增试剂说明书,判断检测结果为未检出/阴性或者检出/阳性。

4.明确时限。检测结果应当及时上报,重点地区重点人群6小时、其他人群12小时,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

(八)规范阳性病例报告处置程序。

1.单采检测样本结果阳性报告处置程序。检测样本结果为阳性的,检测机构应当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由法定报告机构在2小时内将相关信息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第一时间派出负压救护车将阳性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组织开展流调、环境消杀和密接追踪。

2.混采检测样本结果阳性报告处置程序。混采检测结果为阳性、灰区或单个靶标阳性的,由检测机构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混采数量第一时间派出相应数量应急采样队(如5混1同时派出5支应急采样队,10混1同时派出10支应急采样队),同时对样本涉及人员进行复采,并通知疾控部门对该采样管所涉人员暂时单独隔离。复核单管核酸检测如均为阴性,则按照阴性结果回报,暂时隔离人员即解除隔离;如检测结果阳性,锁定阳性人员,其余人员解除隔离。同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派出负压救护车将阳性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组织开展流调、环境消杀和密接追踪。

3.应急保障措施。各区县应当成立至少10支应急采样队,对混采阳性结果及时进行复采复检。应急采样队应当由采样人员、信息采集人员、司机组成,并配备车辆。公安、社区(村委)等相关人员应当配合应急采样人员入户采样,采用鼻咽拭子方式,所采样本送原检测机构检测。

(九)医疗废物处理。核酸检测各环节均产生医疗废物,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存、交接和转运等工作,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有效封口,确保封口严密,确保医疗废物包装无破损、无渗漏。

1.基本要求。新冠病毒样本采集场所和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医疗废物处置流程。所有的危险性医疗废物必须按照统一规格化的容器和标示方式,完整且合规地标示废物内容。应当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性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的处理措施。医疗废物的处理是控制采集场所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充分掌握生物安全废弃物的分类,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

(1)在采样场所,应设置医疗废弃物收集装置,做到及时清运,对场地定时消毒,杜绝环境污染。由各街道(乡镇)组织人员,按每个采样场所3-5人配备,负责采样场所的终末消毒和医疗废弃物转运。

(2)实验室废液、固体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相关要求执行。

(3)样本检测完成后,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需将生物安全柜和实验核心区的医疗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如检测结果为阴性,确认检测结果无误后可立即将阴性样本检测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包装,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置,可不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基因扩增检测结束后,扩增后反应管不要开盖,直接放于垃圾袋中,封好袋口,不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按一般医疗废物转移出实验室处理。

(5)实验室每次高压均需采用化学法进行消毒效果验证并保存消毒和验证记录。根据生物风险评估,可以每月或每季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一次高压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

3.医疗废物清运。

(1)确定管理单位。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可以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单位承担医疗废物的清运、无害化处置任务。但当卫生健康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大量增加核酸检测任务,导致医废运输能力与产废量发生矛盾时,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可以根据辖区医疗废物收运企业现行收运路线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合理分配收运任务,提高收运效率。

(2)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当与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协商签订服务合同,服务价格执行发改部门指导价。若未能与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签订合同的,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指定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负责收运医疗废物并与检验机构签订合同。

(3)确保及时清运。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根据暂存场所医疗废物贮存情况与收运单位预约清运时间,清运应避免大风、雷雨天气。收运单位要优化运输车辆调度,合理安排收运路线,做好医疗废物清运保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当大量增加核酸检测任务时,应适当增加清运频次。

(4)强化清运防护。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划定医疗废物搬运专用通道,使用专用货(楼)梯。医疗废物清运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搬运普通医疗废物前应穿戴工作服,搬运涉疫情医疗废物前应穿戴防护服),并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清运人员按约定时间将医疗废物沿专用通道送至指定场所,应确保医疗废物不落地,不得丢弃、遗漏医疗废物。清运交接过程中要明确告知该批次医疗废物是否属于“涉疫情医疗废物”。

每次医疗废物清运工作结束后,应对清运人员的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后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且应对门把手等清运人员接触部位、转运区域环境(如搬运专用通道、货(楼)梯、暂存场所清空处)、设施、转运车及容器等进行全面消毒。

(5)落实台账与联单制度。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台账制度,及时登记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清运量、清运单位等情况。医疗废物转移应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并按要求存档备查。

六、核酸检测支援队有关要求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可根据本省份情况,至少成立10支核酸检测支援队,每支核酸检测队按照日检测能力1万管储备相关物资,以承担支援本地区或其他省份的全员检测任务。核酸检测支援队所需物资应当单独配备,不得占用核酸检测支援队派出单位物资储备。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的工作部署,可将国家公共实验室、城市核酸检测基地优先确认为核酸检测支援队,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其他核酸检测支援队。

每支核酸检测支援队应当至少配备以下人员及物资:

(一)人员。

1.数量。26人(按三班倒,每班8人,检测能力1万管/24小时计算)。

2.基本要求。具有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岗位培训证书,职称不限,有2年以上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经验,并有新冠核酸检测经验,身体健康。其中领队1名,要求有团队管理经验,综合素质好,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协调、沟通能力。领队助理(兼联络员及检测机动)1名。其中至少有1-2名队员具备仪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校准和信息网络调试能力;至少有4-6名熟悉核酸检测质量控制以及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人员。至少有1名队员具备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知识和能力。至少有1名队员接受过高压灭菌容器使用培训并具有资质。

(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包装尽量选择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包装。以备仪器设备的多次打包运输。

1.核酸提取仪(96孔):6台。

2.荧光PCR扩增仪(96孔):12台。

3.微量可调加样器:单通道(1-10μL、5-50μL、10-200μL、200-1000μL)4-5套;8通道3-4支。

4.辅助设备:单管掌式离心机2-3台;8联管和/或96孔板离心机各2-3台;小涡旋混匀仪2-3台;多管旋涡混合仪1-2台(用于采样管的整板振荡混匀);加样器架5个。

5.仪器备用配件:一定数量的易损耗配件如提取仪磁力棒、保险丝、灯泡等。

(三)试剂。

1.核酸提取试剂。可供2-3万份样本检测。核酸提取试剂应当与核酸提取仪配套。

2.扩增检测试剂。至少两种,其中一种日常检测用试剂应当与提取试剂配套,分析敏感性(检测下限)≤500拷贝/mL,可供2-3万份样本检测。另外1-2种试剂应与日常检测试剂的扩增区域不同,且分析敏感性应当较日常检测用试剂敏感,如100-300拷贝/mL,用于日常检测试剂出现阳性时的复检确认。扩增试剂应当使用冷链运输箱运输。

3.其他。仪器校准用试剂盒;用于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和室内质控的假病毒颗粒质控品等。

(四)耗材。

1.加长型带滤芯吸头。规格10μL,100μL,1000μL,无DNA和RNA酶,数量与检测试剂对应。

2.八联排管、配套的96孔板及封膜、封口袋、加样槽。与检测试剂数量对应,并与扩增仪配套。排枪配套的加样槽10个、八连管用板架20-30个。

3.试管架。4*8或8*12试管架50-100个(大孔,能放下5合1及10合1混采的核酸采集管)。

4.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头戴式)、外科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鞋套,面屏或护目镜,帽子、洗手液等,按每个队员每天一套配置2-3天用量。应按队员体型配置不同型号防护用品。

5.其他。

(1)对讲机4-5部,用于实验室各区和实验室外部沟通。

(2)智能手机一个。用于实验室内及时向外部传达图像信息和结果及时上报。

(3)电脑1台。除扩增仪配套电脑外,额外配置电脑一台用于实验室外部数据处理。

(4)移动硬盘或大容量U盘1-2个。

(5)共享软件。有条件的可在所有电脑上预先安装共享软件,如:teamviewer等,便于领队或质量负责人在实验室外可随时查看、审核阳性结果。

(6)急救箱一个,配置常用药品和急救用品。

七、核酸检测实验室储备及保障

5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应当储备2处以上可供核酸检测支援队使用的实验室或可改建的区域;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储备5处以上可供核酸检测支援队使用的实验室或可改建的区域。每个实验室或可改建的区域应当至少可容纳5支检测队(每支队伍日检测量按1万管计算),并储备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和耗材。每处支援核酸检测实验室应当配备的人员、场地和物资具体如下:

(一)人员。

1.样本接收、灭活及整理样本人员:20-25人。

2.清洁及医疗废物处理人员:4人。

3.医院联络人:1人,负责核酸检测支援队与对口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络。

4.政府联络人:1人,负责核酸检测支援队的当地政府的沟通联络。

(二)场地准备。

1.样本接收及灭活(适用时)处理。样本接收空间应当在50平方米左右,配备双人A2生物安全柜2-3台,人员四班倒,每班次5-6人。前处理室至少要配备大号样本转运箱、冰柜、空气消毒机、空调、大量试管架、货架等。大批量样本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灭活的,可选择通风、宽敞、相对偏僻且方便样本转运车辆通行到达的场所接收样本并灭活处理及编号。

2.核酸扩增检测实验室。应当至少有试剂准备区(大于20平方米)、样本制备区(大于40平方米)和扩增及产物分析区(大于40平方米)等三个在物理上处于完全分隔状态的工作区域。如实验室有机械通风系统,各区域通风换气应当大于10次/小时;如无通风系统,则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及产物分析区必须有通向外面的窗户,可在窗户上安装1-2个向外的强力排风扇。相应各实验室区域内应当有足够摆放提取仪和扩增仪等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台。同时,实验室的用电量负荷应达到摆放仪器数量的负荷。

3.休息室。应当为每支核酸检测支援队配备一间清洁的房间,供人员办公及休息使用。

4.库房。应当为每支核酸检测支援队配备专用库房,放置所携带的各种耗材、仪器设备包装等。

(三)仪器设备。

1.生物安全柜:A2型,双人,4-5个。前端样本接收及灭活(适用时)处区2台;样本制备区2-3台。

2.灭活用温箱:3-4台。

3.超净工作台:1台。放置于试剂准备区。

4.-20℃冰柜2台,放置于试剂准备区。2-8℃冰箱2台,放置于样本制备区。

5.可移动紫外灯:8个。

6.空调:各区域应有良好的空调,室内温度维持在18-20℃。

7.内排式高压灭菌器:≥80立升,2-3台。

8.空气消毒机:3-5台。

(四)试剂。

1.核酸提取试剂:与拟筛查检测人数相应的检测量想匹配的数量。

2.扩增检测试剂:与拟筛查检测人数相应的检测量想匹配的数量。

(五)耗材。

1.加长型带滤芯吸头(盒装,无DNase和RNase,要与所用加样器配套)(10μL、200μL,1000μL)。

2.锐器盒:中号。

3.个人防护用品:N95口罩、外科口罩,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无粉乳胶长手套,无粉乳胶手套,鞋套,靴套,护目镜,面屏,防起雾的喷剂、分体衣、长筒胶靴。

(六)消杀用品。75%酒精(500mL规格,6箱)、84消毒片(1箱)、喷壶(大中号10个)、垃圾桶(大中号各6个)、带桶拖把(5套)、抑菌洗手液、免洗手消、医用垃圾袋(大中小号)、捆扎带、医疗废物标签、1250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干手纸、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

(七)办公用品。对讲机5部、电脑1台、打印机1台、A4纸、剪刀、镊子、记号笔、中性笔、宽胶带、长尾文件夹。

医院应急预案 篇10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医院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组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①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②技术专家组,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指导(名单附后)。

③及时: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时间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时,同时对突发事件情况的.处理措施和现状进行简要汇报。

④及时对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收集信息基础上,计划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灵活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⑤重视与公众和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医院态度;通过媒体树立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好形象。

二、具体措施

1、强调分工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调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诿,做好人员、财产、设备等筹备工作。

医疗组: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2、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①认真进行教育以提高防护意识:进行全院动员,请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专题讲座及重点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强化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②准备防护用品预防用药:筹备和购买防护用品及预防药品。

(1)、基层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演练方案(三篇) (2)、消防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3)、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总结怎么写(三篇) (4)、公司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 (5)、物业公司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6)、幼儿园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7)、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范文 (8)、社区防台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9)、小学生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三篇) (10)、2021年学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三篇)

③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要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成立发热门诊,并对传染病病人和重点可疑病人进行疫情上报。建立隔离区,对病区进行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配备必要的设备。

④对病区医务人员实行隔离管理和重点保护。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治疗期间,严禁离开隔离区,同时,为他们在病区提供必需生活用品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⑤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病区楼内污物通道与医疗通道严格区分,各病区的污物和垃圾直接从专门通道送到固定地点,能焚烧的立即焚烧;需要重复使用和不能焚烧处理应进行消毒浸泡处理直接通过专门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加大污水的消毒剂量。

⑥加强消毒管理:对全院医疗工作地点和病区,每天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检查,工作人员接触每一病人后都要洗手更换手套。对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物品要进行严密消毒。

⑦保护易感人群:为全院人员发放预防用药。对重点科室及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除发放预防用药外,还要配发隔离衣、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物品。

医院应急预案 篇11

火灾(huǒzāi)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医院失火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失火应急预案

全国每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此类事故就达数万起,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并造成巨大的损失。成熟优化的火灾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不仅可以做到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而且可以发现预防系统的缺陷。

为了更好的认识与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突发火灾的危害程度,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从而保证全院职工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让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慌张,听从医院的指挥,做到安全疏散,为此制定发生火灾紧急情况安全疏散预案。

一、疏导原则

当初期火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有蔓延扩大趋势,应组织起火部位、起火点及上层人员进行疏散。先从起火部位、起火楼层的人员疏散,如火势得到控制,负责人应立即下达停止疏散命令,停止疏散。

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火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二、指挥系统

总指挥:

副总指挥:

三、疏散路线

疏散命令下达后所有在楼区内需疏散人员都通过楼梯向下层向院内疏散。二楼如遇楼梯、过道被烟气所阻或污染,不得已情况下二楼人员可关紧门打开窗户等待救援。平房区所有需疏散人员一律向院内疏散。

四、注意事项

1、火灾发生后,医护人员均有组织患者安全疏散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坚守岗位稳定患者,做好疏散准备和组织好疏散。

2、因医院属于特殊场所,除遇特殊情况外,在疏散命令下达前医护人员不得擅自组织疏散。

3、医护人员在组织患者疏散过程中,一定遵守程序、维护秩序,防止挤压和意外损伤发生。

4、医护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组织患者跳楼,应按本程序组织安全自救,安全逃生。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紧急状态,有效地预防事故、处置事故,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管理程序,预案确定了应急工作的原则,即服从指挥安全第一的原则;分级、分部门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紧急处置的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安全防火人人有则,全院职工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认真旅行职责,不漏岗,不脱岗,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事故的要追究其全部责任。

医院失火应急预案

一.科室消防应急救救援组

科室负责(明白)人:主任

科室管理人:

护士长

疏散引导员:

2名

疏散救援组:

灭火救援组:

(科室人员30%是科室义务消防队员)

二.职责

(1)科室负责人、管理人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科室消防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科室消防安全情况。

2、督促病房工作人员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对病员入院安全教育和经常性防火巡查工作任务。

3、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在场工作人员开展灭火自救和组织伤病员安全疏散,确保病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4、科室消防安全明白人就是科室懂消防管理、消防知识、熟悉本科室情况、会操作消防设备器材,解消防检查和隐患整改、火灾扑救、消防宣传教育等程序。

(2)疏散引导员职责:

1、熟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走向、本楼层疏散预案。

2、发生火灾时,组织人员就近疏散,始终坚守岗位。

3、防止疏散过程中病员及家属出现惊恐和骚乱,确保快速安全疏散。

4、提醒被困人员,利用毛巾、衣物等捂口鼻低姿快行

(3)灭火救援组职责

1、熟悉掌握本单位消防道路、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并达到熟练使用。

2、加强平时灭火技术训练,掌握灭火方法,

3、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火警地点,迅速有效扑灭火灾或援助消防队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以减少火灾损失。

(4)疏散救援组职责:

1、针对楼层人员情况对人员、物资进行疏散。

2、明确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根据火灾发生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疏散路线。

3、疏散引导人员要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疏散措施(先生命后物资)。

三、发生火灾具体处理办法:

1、护士发现或接到患者及家属报告有火情时,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通知消防监控室人员,迅速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时用就近灭火器器材尽可能扑灭初期火灾。

2、科主任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调动全科人员到现场,组织灭火组人员灭火及疏散病员,疏散组进行疏散工作,派专人对起火房间进行搜索。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负责全科指挥工作

3、在保卫科人员(即义务消防队人员)到达火灾地点后,科主任或护士长介绍火灾现场情况,并安排灭火组人员把灭火工作交给保卫科人员,全力疏散病员。

4、火灾扑灭后:

⑴应保护火灾现场。公安消防机构划定警戒范围是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尚未划定时,应将火灾过火范围以及与发生火灾有关部位划定为火灾现场保护范围;

⑵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移动火场中任何物品;

⑶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⑷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查找有关人员,协助火灾调查;

⑸做好火灾伤亡人员及其亲属安排、善后事宜;

⑹火灾调查结束后,总结火灾事故教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

5、注意事项:

疏散患者或家属时,应把危重病人或特别行动不便病人通过消防电梯进行疏散(仅限于着火层),其他病人和家属往消防楼梯进行疏散。

医院失火应急预案

为确保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小、危害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结合我院消防环境建设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1.医院防火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坚决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火灾发生时,要抓住火灾的初起阶段,全力扑救,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防止其蔓延。

2.坚持自防自救的原则,门诊楼、住院部每名医护人员都负有积极扑救火灾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人员疏散工作的责任,要开展自防自

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灭火自救和人员疏散工作需按照预案各自负责,各司其职,不得相互推诿,延误时机。

二、消防安全应急工作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防火委员会,全面负责领导、协调全院的消防安全工作。防火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院保卫科,办公室承担防火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各科室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消防应急预案和演练,按照防火委员会要求,传达贯彻、研究部署、协调落实、检查督促消防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医院防火委员会人员组成:

主任:李延峰

副主任:周长来王龙会潘玉印孙月琴

成员:任培奇王玉山许建伟许成文秦树德周新华

宋文江刘书亮孙启忠赵立安刘启珍朱宝俊徐晋

齐志田肖立群刘丽周瑞兰张莉张云庆

三、消防安全应急工作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分工

防火委员会主任负责定期召集委员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

副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院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

各委员具体负责火情发生时各种情况的应急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

发生火险时,院防火委员会可在消防控制室成立指挥小组,并组成通讯组、灭火组、抢救组、疏散组,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

织灭火、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等工作。

1.通讯组:组长:孙月琴,成员:消防控制室人员。火险发生时,负责立即用电话报告院防火委员会办公室各成员,以快速得到指示,视火情拨打119,火警报出后要指派专人到路口接迎消防车和指引消防水源,用消防广播告知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陪人及时疏散。

2.灭火组:组长:周长来,成员:保卫科人员和着火楼层义务消防员。利用灭火器和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必要时切断电源。

3.抢救组:组长:王龙会,成员:内科、外科医护人员。负责火险发生时受伤患者及救火人员伤痛的紧急处理和救护。

4.疏散组:潘玉印,成员:保卫科和着火楼层工作人员。按照明确的疏散途径,有序组织患者、陪人和医护人员疏散与逃生。

四、灭火工作预案

1.发现火情,医护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手报按钮、电话、手机等形式将火情通报消防控制室,与此同时各楼层义务消防队员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并根据火势发展情况立即打开就近消火栓,展开水龙带进行灭火。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消防控制室接到火情通报后,立即将情况通报院领导及保卫科,保卫科接到报告后,马上派人员赶到火灾现场,利用消防插孔电话或对讲机向控制室通报火情,并根据实际情况拨打“119”火警电话报火警,同时协助着火层的医护人员组织疏散。

4.消防控制室在接到不断传来的火情后,根据需要开启强排烟系统,打开送风机进行送风,放下天井周围的防火卷帘避免天井的烟囱效应,所有电梯落底,同时电梯前室的防火卷帘落下。根据需要启动消防泵和喷淋泵。

5.消防控制室通过消防广播,指挥各层人员按指定路线迅速疏散,抢救组在各疏散集结地对疏散过程中受伤的人员进行救治。

6.保卫科在接到消防控制室报告后,要立即通知院防火委员会各成员,防火委员会成员得到通知后;要及时赶到消防控制室,并按预定分工展开工作。

7.出现火情的科室在5分钟左右时间内如不能将火及时扑灭,火势就有猛烈发展的可能,必须拨打“119”报火警(报火警时要向诮防队说明着火地点、位置、方向、着火源、火势情况,并将联系电话留给119报警台以便后续联系),另一方面要立即按预定疏散路线组织紧急疏散。

8.在现场参与组织疏散的保卫科人员及时将各层的疏散情况、火势情况、火情的控制情况通报消防控制室,指挥小组根据反馈过来的各方面信息全面协调、组织疏散。

9.疏散过程中要打开疏散通道附近的消火栓,用水枪控制火势蔓延,为疏散争取时间和空间。

10.灭火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处灭火,并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湿毛巾、湿被子、湿衣物等。

11.灭火中发现受伤者,应该现将其背到安全的地点进行救护。发现易燃易爆的物品,要迅速搬到安全的地方,防止爆炸。

12.护卫队员要始终在火场维持秩序,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有人“混水摸鱼”或“趁火打劫”。

13.人员疏散完后,消防控制室关闭强排烟、送风、升起防火卷帘,电梯恢复正常使用。

14.消防队进入现场后,其他灭火人员要一切服从消防队统一指挥和安排,提供一切条件和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影响阻碍消防队灭火。

15.火灾扑灭后要保护好火灾事故现场,以便消防部门查明失火原因。

16.尽快恢复秩序,保障患者和陪人的基本生活,并做好有关患者的转院和安置工作。

五、疏散及逃生预案

1.发生火灾时,防火委员会、消防中心和医护人员要迅速打开楼上楼下安全出口门,保证安全通道畅通,并组织患者、陪人和医护人员疏散。

2.疏散要在相关人员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进行,不要在楼道内停留、观看,要尽快离开火场,保卫科要派专人前去疏导和领路。

3.楼道内充满浓烟时,应用湿毛巾掩住鼻口,在浓烟中弯腰或爬行离开火场,应防止有害气体吸入体内使人窒息。

4.当楼道底层起火人员无法通过时,应向楼顶疏散;中层起火,由上下安全通道疏散;上层起火,由下层安全通道疏散。

5.楼道内火势猛烈,人员无法离开出门时,应紧闭房门,用湿水的毛巾、被单等堵住门缝,防止浓烟入室,等候消防人员救援,切不可采取跳楼等错误的方法逃走。

6.为了控制火势,当最后一名人员撤离过火区域后应关闭门窗,以减少空气流量,防止火灾迅速蔓延。

7.受伤后无法离开病区时,就大声呼救,尽量向火灾上风方向转移,采用俯姿式呼吸,延长等侯救护的时间。

8.全体疏散人员要顾全大局,把国家、集体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可因抢救个人的财产影响疏散工作,造成国家、集体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9.发现人员被困在火场内,要及时向消防救护人员提供情况,以便组织抢救。

10.疏散时要优先安排受火势威胁最严重最危险的区域内的人员,在疏散中要按照先病人和陪人,后医护人员,最后为救助人员的顺序。

11.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楼梯被火封住,可采取有关办法下楼,不要盲目跳楼;当人在三楼(含三楼)以上时,千万不要跳楼,要冷静处置,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可利用高空救生缓降器或等待消防救援。六、对几种情况的处置

1.发现纵火和破坏消防器械或乘火打劫的违法分子应立即将其扭送公安部门处理。

2.对见利忘义、趁人之危、见死不救、非法取得财物的人要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追究其责任。

3.当有爆炸危险的可燃物或产生剧毒气体的可燃物燃烧时,应立即组织救火人员和群众撤离现场,防止造成人员伤亡。

4.在保证人员撤离的情况下,尽可能抢救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和资料。

5.在灭火自救和人员疏散时,出现其它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

医院应急预案 篇12

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医院提供地震紧急处置工作依据,促进医院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保障迅速有序地进行地震紧急处置,减轻或避免地震次生灾害损失,保护患者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条  编制依据。根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医院地震紧急处置(GB/T33743--2017》等法律法规和预案,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三条  编制意义。我省地处华北断块区、下扬子断块区和秦岭~大别山断褶带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全省,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医院作为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除具有一般人员密集场所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收治病人的行动能力有不同程度缺陷,地震时需要帮助;医疗设备繁多,诊疗过程中涉及使用多种危化品,地震时易发生次生灾害;同时,医院还须在抗震救灾中担负紧急医疗救援职责。因此,震时医院开展紧急处置,对于提高医院的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条  病人行动能力分类。病人行动能力(patientmobility)病人平均24h内的最低活动能力,分为能行动、有限行动、不能行动和不可移动四类。

1.能行动(mobile)无需他人帮助,能够很快起床、打开房门,并能以和健康成年人接近的速度采取避险行动。

2.有限行动(limitedmobility)具有能行动的人的能力,但行走速度缓慢。

3.不能行动(notmobile)单靠自己的努力无法从危险中解脱出来。包括完全卧床不起的病人;需要帮助才能下床并移动的病人;受到管制并被锁在房间里的病人。

4.不可移动(notmovable)如果没有极端的生命危险和严重的伤害,严禁移动其位置。包括那些依附于生命支持系统的病人或正在接受外科手术的危重病人。

第五条  紧急处置准备工作。

一、编制医院地震紧急处置预案。医院编制地震紧急处置预案,每年组织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修订时间间隔不宜超过5年。

二、排查医院建筑基本情况。(待完善)在上级地震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的指导下,排查包括门诊和住院规模、建(构)筑物类型、建(构)筑物的抗震能力(建筑设计验收的抗震标准或专业房屋鉴定机构做出的抗震等级评定),水电气结构类型、次生灾害源分布等,明确地震疏散场地、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方式。

三、地震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分工。医院成立XX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地震应急和医疗救治等工作任务。

组  长:党委书记、院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

成  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

医院各部门负责人和各业务科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地震应急处置第一责任人,在医院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医院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人事科、宣传科、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组成,办公室牵头。负责制定和定期修订医院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掌握震情发布信息,提出具体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贯彻领导小组的决定,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督促落实;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起草相关文件、简报和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疏散抢救组:由保卫科、基建科、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信息中心、五官治疗中心等部门组成,保卫科牵头。日常负责排查医院建筑抗震能力、水电气结构类型、次生灾害源分布等基本情况;明确指定地震疏散场地、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方式;重点围绕紧急避险、岗位处置、次生灾害源处置、震后疏散等环节组织演练;要以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为契机,结合《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制订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好不同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培训与演练的重点应包括:人员的躲避、撤离和疏散,危重病人的救助,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的紧急处置及次生灾害的预防;以适当形式向患者宣传地震紧急处置知识,告知躲避、撤离、疏散区域和路线标识。震时负责组织疏散和抢救工作。

医疗救治组:由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门急诊部等部门组成,医务处牵头。负责组织、指导伤员现场医疗救治和转运工作,提出伤员转送异地和资源需求建议;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制定伤情判定标准(包括极危重、危重、重症、轻伤)、相关诊疗方案及出院标准;及时统计伤员救治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至综合协调组。

物资保障组:由总务处、设备科、药剂科、财务处、医务处、护理部、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组成,总务处牵头。负责协调地震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急需物资的采购和调配。

新闻宣传组:由宣传科、办公室、人事科等部门组成,宣传科牵头。日常负责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地震紧急处置教育,对新招聘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地震紧急处置教育;通过“以学代训,以练代训,演训结合”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培训、宣传贯彻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震时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宣传报道、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收集并保存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第一时间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

四、紧急处置设施设备管理

1.医院建(构)筑物内应设置疏散通道,疏散通道设置、日常管理、标识应符合GB/T303532013的要求。

2.医院建(构)筑物内宜减少悬挂物,必须悬挂的应有加固措施。

3.医院宜规划或设立地震应急医疗场所,因场地等因素无法规划设立的,医院应提请主管部门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在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内划定紧急医疗专用区域。

4.医院宜储备适量必要的医疗救援用药品、器械和设备;配备应急通信、广播和照明设备。

第六条  震时紧急处置。

一、震感识别与紧急处置启动。当感到强烈震感时,医院各岗位的职工应按预案开展紧急处置工作。强烈震感主要有下列特征:

1.室内人员感觉到明显甚至剧烈的晃动,站立不稳,梦中惊醒。

2.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未固定的器具物品倾倒或掉落。

二、震时紧急避险。

(一)建(构)筑物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可引导就诊人员就近躲避在避险缓冲区、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以及桌椅、病床下面和坚固物体旁边。

(二)建(构)筑物未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可按下列方法引导避险:

1.引导所处位置不超过二层且能行动的人员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视具体情况帮助所处位置不超过二层且具有限行动能力的人员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

2.引导帮助所处位置超过二层和不能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的人员,就近躲避在避险缓冲区、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以及桌椅、病床和坚固物体旁边。

(三)岗位紧急处置。

1.病房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应严密监测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在内镜、磁共振、放射检查或治疗、高压氧舱、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岗位的医护人员,应按照紧急事件处置预案,使病人与设备脱离,就近躲避;并关闭设备,打开(舱)室门保持开放状态,以便病人疏散;放射检查或治疗应同时保证同位素放射源等处于紧急处置状态。

3.正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应暂停手术,按无菌原则将切口覆盖,采取措施防止坠落物砸伤病人,或将病人抬放在手术台旁边;同时严密监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待地震停止,继续实施手术或将病人转移到紧急处置的地方完成手术。

(四)次生灾害源紧急处置。有关部门、岗位的职工应根据操作规程采取下列紧急处置措施:

1.整体或区域性切断电源,在必须连续供电的岗位启用EPS应急电源或UPS不问断电源,或启用自备发电机组;

2.整体或区域性切断医用气体供应,并对相应的制、供氧装置予以处置;切断管道供氧时,应立即转换为气瓶或袋装供氧;

3.切断燃气、油通路;

4.关闭锅炉,特别是蒸汽压力锅炉,由市政热力管网供应热力的应立即切断热力供应;

5.解除门禁联动装置,将所有门禁打开、电梯停运降至首层;

6.关闭压力消毒锅,并采取适当措施降压;

7.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保证实验室、化验室的生物紧急处置,特别是保证危害性生物样本处于紧急处置控制状态之下。

第七条  震后紧急疏散。

一、疏散程序。

1.灾害性地震发生后,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根据具体情况发出疏散通知或警报,适时组织疏散。

2.接到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发出疏散的通知或警报后,岗位、责任区职工应用疏导用语引导人员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顺序以及划定的出入口和疏散场地,进行有序疏散。疏导用语参见GBiT30353-2013。

二、疏散原则。按下列基本原则组织疏散:

1.能行动能力的病人可引导自行疏散;

2.有限行动能力和不能行动的病人应在医护人员监护或其他人员的协助下疏散;

3.不可移动的病人应根据医院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指令决定是否疏散;

4.注意维持心脏病、高血压和其他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三、疏散要求。疏散时应遵循下列要求:

1.适当错开时间,分片、分楼层疏散,安排职工维持秩序;

2.在楼梯、拐弯处、楼门口应安排职工值守,引导安全疏散,避免拥挤、摔倒和踩踏造成伤亡;

3.疏散完成后,员工应清理病区,确保除不能移动的病人外无人滞留;并将氧气筒等可能倾倒的物品放平在地上,关闭仪器设备电源,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4.到达疏散场地后,各科室应清点登记疏散场地上的患者,分类集中管理,迅速恢复医疗和护理工作。

第八条  震后紧急救援。

一、灾情上报。地震灾害发生后,医院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将灾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应急主管部门,根据情况提出支援请求。

二、组织本单位职工自救互救。并与所在社区、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借助社区志愿者或民兵组织,开展救助;救助的程序和方法及要求见GB/T23648-2009;

三、开展搜索。

1.搜索埋压人员应采取下列方法:

(1)喊:呼喊幸存者名字,问废墟中是否有人,发出救援信号;

(2)听:倾听幸存者发出的信号,包括呼救声、呻吟声、敲打声等;

(3)看:察看幸存者活动痕迹、血迹;

(4)问:问询家属、同事、邻居等知情者;

(5)判断:根据地震发生时间、地区、房屋结构等分析;

(6)犬搜索:采用搜索犬搜索,其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确定搜索范围、初期表面搜索、迸一步细致搜索。

2.对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建筑物,应重点搜索下列部位:

(1)门道、墙角、家具下;

(2)楼梯下的空间;

(3)地下室和地窖;

(4)没有完全倒塌的楼板下的空间;

(5)关着且未被破坏的房门口;

(6)由家具或重型机械、预制构件支撑形成的空间。

3.搜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搜索区域应戒严,并最大可能保持安静;

(2)使用固定、醒目的符号对已经完成搜索的区域进行标识;

四、开展营救。

1.营救的基本原则:

(1)统一布置,分片组织;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老人、儿童及医务、消防等救援人员;

(2)营救时应注意被埋压人员和自身的安全,对难度和危险性较大的救援任务,应等待专业救援队伍的到来,再进行营救,防止方法不当和余震造成新的伤亡。

2.挖掘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1)采用锹、镐、撬杠、斧子、钢锯等简单工具清除埋压物,营救幸存者;

(2)采用顶升、剪切、挖掘等器械或者工具挖掘、支撑,构成通道、空间,结合简单工具清除埋压物,营救幸存者;

3.可采用下列措施挖掘、支撑,构成通道、空间:

(1)在楼板上打洞,利用梯子靠近并救助幸存者;

(2)推倒一面墙或者割断一块楼板;

(3)用支架支撑有倒塌危险的墙体和楼板;

(4)用千斤顶顶起重机等重型设备,清理部分建筑废墟。

4.营救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1)挖掘时,应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埋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理阻挡埋压物;不宜触动倒塌物,不宜站在倒塌物上;

(2)接近幸存者时,应用手一点点拨,不应用利器刨挖;应首先找到被埋压这的头部,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并依次按胸、腹、腿的顺序将被埋压者挖出;

(3)对不能自行出来的伤员,不应强拉硬拖;应查明伤情,采取措施后,再行搬动;

(4)对营救出的伤员可以让其喝点水,但不能多喝;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伤员应注意保护眼睛;

(5)对暂时无法救出的伤员,应使其所在的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并递送食品、饮水,使其静待时机再次进行营救。

7.组织员工抢救被埋压医疗救援所必须的设备、药品;

8.启动和开辟应急医疗场所,接收地震伤员,进行医疗救援。

五、医疗救援工作内容。医院医疗救援工作包括:对伤员进行急救,并进行检伤分类;对轻伤员进行处置,配合对重伤员进行转移;协助外来支援的医疗队,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第九条  责任与奖励。

1、责任。对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中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2、奖励。对参加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晋升职称及晋级时优先安排。

第十条  附则。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医院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并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 | 医院电梯应急预案 | 医院火灾应急预案 |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精选
上一篇:试用期简单总结 下一篇:教师成长历程演讲稿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