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上和下的教案精品

2023-11-26 10:51:59

【#实用文# #上和下的教案精品#】敬爱的老师们,为了每堂课的顺利进行,我们都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在上课时,我们会按照准备好的教案课件进行教学。或许有些老师正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上和下的教案"的精彩文章,希望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知识。感谢您选择阅读,希望您会喜欢这篇文章!

上和下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体会关怀,学会爱,使他们受到爱的教育。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孩子们知道,真正的快乐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之上的。

3、 能正确认读本课15个二类生字,识记本课8个一类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8个一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配音磁带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你觉得自己快乐吗?什么时候你会觉得快乐?你想知道快乐的秘诀是什么吗?学完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1、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

3、 有感情完整地读一遍课文。师注重对朗读的指导。

4、 分自然段理解课文大意,谈谈自己的感受。从第一自然段中,你能看出什么?(小女孩心地善良)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三、学习生字

1、认读二类生字、组词

善:shàn 善良 友善 和善

孩: hái 孩子男孩 女孩

蝴: hú 蝴蝶

捧 pěng 捧腹大笑 吹捧 一捧

刺: cì 刺猬 刺激 刺客 鱼刺

拔: bá 海拔 一毛不拔 拔河 选拔

度: dù 长度 高度 度量 温度

底: dǐ 海底 月底 年底 底下

丽: lì 美丽 华丽 亮丽 丽人

挣: zhēng 挣扎

扎: zhá 挣扎

一、 复习巩固

1、 小组比赛读字、组词。

2、 摘苹果游戏。

二、 作业:读课文、复习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读课文、复习二类生字。

2、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指名读课文。

2、 听写词语。

二、 学习一类生字

关:guān 独体字 字谜:羊头犬尾,加工就美。关心关怀 关键 开关 关门 关税 关节关系

怀:huái 左右结构 字谜:不得偏心。怀抱 怀表胸怀关怀 怀才不遇

久:jiǔ 独体字久远 长久 久留 久仰

仙:xiān 左右结构 字谜:人山不是人海。 仙人仙鹤神仙 仙人球 仙人掌

良:liáng 独体字 善良 优良 良药 良久 良师益友

娘:niáng 左右结构 新娘娘子 爹娘

求:qiú 独体字 字谜:水多一点。要求 请求 求学求救求饶

告:gào 上下结构 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

告别 告诉 告状 告密 被告 原告 劝告

三、 巩固生字:小组比赛开火车读字组词。

小老师领读生字。

四、 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生字、处理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 默写生字。

二、 课后习题

1、 读一读、写一写。

开火车读词语,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响。

在方格本中工整的书写这些词语,看谁写得最好。

2、 背一背。

先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再背一背。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话。

3、 讲一讲,画一画。

把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的词语画出来或写一写。

三、 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听。

上和下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女字旁”、“竹字头”,会写个尺、毛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1.大家搜集了很多食品包装,认识了上面的汉字,请读给的同伴听。

2.将食品包装贴在展示板上。

1.通过生活识字,你认识了哪些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选择识字方法)

2.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小组交流。

(1)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2)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3)怎样记住汉字。“本、笔 奶 场 作牙”?(“本”用“木”字加一横的方法记;“笔”,用出示毛笔引导识记等)

(4)找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5)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7)出示商品图,学生贴商品标签(词卡)。

(8)商品分类。哪些东西摆在同一个货架上?指名摆词卡(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尽子、洗衣粉、火腿肠、作业本)。读词。

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自由决定用怎样的方式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请2个小组的同学读一读。评议。

注意长句的停顿,指导朗读:我和妈妈/从货架上/选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

五、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指名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2.生去展板前认读食品包装上的汉字。

上和下的教案(篇3)

臣闻得全⑴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⑵,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⑶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⑷术也。故父子之道⑸,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⑹。

夫以一缕之任⑺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⑻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⑼;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⑽。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⑾。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⑿,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⒀,弊⒁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⒂逾疾,不如就阴⒃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⒄,一人炊之,百人扬⒅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⒆。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⒇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太山之霤21穿石,殚极之绠断幹22。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23使之然也。夫铢铢24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25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26,足可搔27而绝,手可擢28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砻蹐底厉29,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30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上和下的教案(篇4)

《莫高窟》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6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文章。前接世界一流的《香港夜色》,后接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城和运河》。所有这一切都那么美丽迷人,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本课描述了莫高窟姿态各异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飞天壁画,那栩栩如生的卧佛向人们展示着迷人的风采。这一奇观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

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的,第一段总写莫高窟所处位置和环境;第二、三段着力描写了彩塑和壁画,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中运用了生动准确的四字词和排比等描写神态,将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画展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用词造句,还神态描写,表达方法,结构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侧重训练点,教师有必要深挖;第四段总结全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篇文章描述的内容极具鉴赏性,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展示图片和音乐相结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让学生读读吧,从读中孩子定会有不少收获。

上和下的教案(篇5)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含义和喻意,看问题要全面,不做“井底之蛙”。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的意思。

3.渗透学法“四读法”。

1.挂图一张。

老师给你们画一幅图,请看是什么?

板书:

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见天是什么样的。我们学完了课文就知道了。

展书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注意读准字音。

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地方?

导读 第一小段读出它们的位置。

青蛙坐在井里张着嘴正在和小鸟说话。

青蛙和小鸟对了几次话?

导读 读出青蛙疑问的语气。

小鸟从天上来为什么落在井沿上?

导读 读出天很大的语气。

这时候,青蛙和小鸟开始争论了。争论什么呢?

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

板书 天有多大?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

导读 读出青蛙自信的语气。

小鸟听了青蛙的话,怎么说的?

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一个认为井口大,一个认为无边无际。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读第六、七小段

青蛙为什么把天看成井口那么大?

试验 当一次小青蛙,把书卷成一个圆筒,举起来看天有多大?(天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为什么你看到的天,只有这么大呀?

通过这个试验你知道小青蛙为什么说天有井口那么大吗?

(因为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只能看见井口大的一块天,所以它说天有井口大。)

为什么小鸟说得对?

从第六小段哪句话说,青蛙不知道自己错了?

小鸟说青蛙是你错了,说明什么?

小鸟为什么让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

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读第三次对话。

小鸟也笑了,为什么笑呢?

分角色读全文。

小结:

坐井观天是个成语,现在人们把它比喻看问题、目光狭窄的人。称那些见事不多,却自以为是的人为“井底之蛙”。

三、找出易错难写的字。

观,就是( )的意思。

坐井观天,就是( )。

际,就是( )的意思。

无边无际,就是( )。

[坐井观天(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上和下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能够流利地阅读和背诵诗歌;明白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交流与合作,了解诗歌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学习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要点】

情感朗读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排期】

一课时。

【教与学的交互设计】

1.我会说

老师让学生介绍作者和背景,介绍新课: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历史上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奠基人,俄罗斯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声的艺术力量。俄罗斯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称赞普希金的诗:“语调和语言的力量令人惊叹:它像大海的煤蝶一样柔美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明亮,清静如水晶,芬芳如泉,威武如武者手中的剑。”但“诗不可译”,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也只能通过翻译诗来学习和欣赏。我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这首诗的美妙之处。这首诗写于普希金流亡时期,作为礼物送给邻居奥西波娃的女儿叶夫布拉克西娅·尼古拉耶夫娜·沃利夫的纪念册。 .当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并没有失去希望和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理解,相信光明终会到来,正义终将到来。

2.我会阅读

师生共同阅读诗歌,总体把握: 1.教师作曲朗读,学生听读。

师生共同理清朗读节奏。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伤心,不要/不耐烦!

忧郁/天/需要冷静,

相信,快乐/天/会/来。

我的心/永远/渴望/未来;

现在/但总是/忧郁。

一切/是/即刻,

一切/将/通过;

而那个/通过了,

将变成/种/怀旧。

2. 学生一起阅读,讨论阅读,交流经验:

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要积极向上,昂扬向上,坚信未来是光明的。因此,作者的语气是雄辩的,带有一种亲切感。

3、我会品味

读诗,一起讨论:

1、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清晰:这首诗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难过,不要急躁;难过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一切都会过去的,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没有痛苦和悲伤是不可能的,快乐不会永远被悲伤所掩盖,幸福的日子会到来。

2.诗歌最大的特点是用意象说话,最忌直接推理。这首诗自始至终没有形象,但在推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应品尝全诗。 ,想想原因?明确:

⑴这是送给邻家小姑娘的礼物诗,是一首哲学诗,但诗人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教诲的语气,而是平等地说话。语气亲切委婉,真诚坦率,仿佛诗人与你交心; 2)诗句清新流畅,感情温暖深沉,富有人情味和哲理。

3. 这是一首著名的诗。许多人把它写在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读完之后,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

4.如何理解“过去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旧”?

这两句台词表达了一种生活经历中很常见的感觉。诗人强调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的体验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积极的和乐观的。各种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有利于把握人生。

第四,我会写

学生模仿第一节的形式,写四行诗,如:

如果生活误会你,

p>

不要失望,不要急躁!

平淡的日子需要冷静,

相信,破天荒的日子总会到来。

5. 我会背诵

学生背诵全诗。

上和下的教案(篇7)

数学教材教法教案

经验:感谢的人很多,这次试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没学过的东西。非常感谢在前几节课上努力教书的同学们,让我们这群学生有了可以参考的榜样。

超级谢谢系上有一些同学热情相助,告诉我们一些试教的小技巧,也谢谢班上的其他同学给的回馈以及老师的指教。试讲之所以仍然成功,是因为感谢了很多人。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同学与老师回馈:

强处:1. 台风稳

2. 音量适中

3. 概念讲解清楚

4. 鼓励同学

5. 板书够大

6. 有复习旧经验并与该堂课融合

7. 有巡堂

8进行练习,观察学生是否跟上了

缺点:1. ***字太小

2. 板书要再练习

3. 对同学的疑问没有解释得很清楚

4“最简单的分数”可以留在黑板上→重要的概念不需要匆忙擦掉。5多激励学生

更正:1。简报的字眼要大而清楚

2. 对笔画还有字迹更加要求

3. 要临机应变,若是对同学的疑问没有解答清楚,需要在下一堂课的时候更正

4思考课程的重要概念,并把它留在黑板上。5多与学生互动对话,鼓励学生思考同侪试教经验

经过上次的课堂试教,对试教时要注意的事有更深的了解,也比较知道要怎么引导学生并澄清学生概念。相信刻上还有同侪试教时所学到的小技巧都能够很确实的被善用于未来的课堂上。

上和下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2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1出示“我会想”图标,讨论“天有多大?”。(生自由想象天有多大,并大胆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入课题:“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信你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听音乐范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交待读课文的要求。(生给新词作上记号。)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有选择的读通,再听听伙伴是怎么读的。

2生板书简笔画“水井”。

3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并读给学习伙伴听。(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在全班交流。)(出示生字卡,请两位学生上台玩游戏—猜猜我叫啥?检查全班学生识字情况。)

4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熟。

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学生悟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板书贴画。)

3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

2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第四次对话:假如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说出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小组续编对话,全班交流)

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或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学习课文前,我先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再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动画进行配音,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上和下的教案(篇9)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老师想和同学们欣赏一下,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师引: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多读几遍。

3.把自己认为美的读给同桌听听。

4.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留心、在意等)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3.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上和下的教案(篇10)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1比鲜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蹦芊纸巧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狈⒒酉胂螅初步理解寓意。

一、导入: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1蓖嘉慕岷希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弊远恋诙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备形虻诙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北热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备形虻谌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辈椴樽柿匣蛘呦虮鹑饲虢蹋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坐井观天(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上和下的教案 | 下架币上架 | 不上教案 | 鼓上教案
上一篇:学生周记九篇 下一篇:七一文艺汇演活动方案精选9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