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最新投诉应急预案七篇#】如何在实践中高效地应用应急预案?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为了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度。应急预防方案需要特别关注人员安全保障和心理疏导,本文将主要介绍与“投诉应急预案”相关的内容,欢迎与我们一同学习,使知识更具实用性。
投诉应急预案 篇1
客户投诉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客户满意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建立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客户投诉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客户投诉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员、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以下是一个完整的客户投诉应急预案:
一、应急机构设置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内部设置一个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管理机构,以协调、处理各类客户投诉事宜。
二、客户投诉流程
在客户接收到投诉后,应及时与对应部门联系,收集投诉信息并记录在案,快速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并尽快处理。同时,建立客户联络网络,实时了解客户投诉信息,及时地向部门转达和反应客户诉求。责令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客户投诉,并做好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处理记录。
三、应急响应措施
1、快速反应
当企业接到客户投诉后,应快速反应,即时处理。对于客户投诉,特别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和严重财产损失的问题,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客户反馈,解决问题,以避免事态扩大。
2、透明公开
面对客户投诉,必须加强对外公共关系的处理。应第一时间向客户给予反馈,说明事态的处理情况,并及时向媒体公布。
3、严格管理
应建立对客户投诉问题的归口管理,明确责任人,保证行动的全面性和严密性。同时,涉及投诉的员工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制度和规定。
4、合理补偿
对于因企业原因造成的损失,应根据损失情况且尽量使客户满意的原则进行合理补偿,以挽回客户的信赖和使用。
四、应急资源调度和保障
建立与维持供应商、厂商、库存、人员等资源库,以及ERP管理体系,确保在任何特殊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调度和保障应急资源。
五、应急预防措施
建立和完善公司的质量体系,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生产行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尽可能地预防客户投诉的发生。
总之,客户投诉应急预案是企业必备的规划和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应高度重视客户投诉问题,及时建立和实施客户投诉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和提高预案的应变能力,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投诉应急预案 篇2
为了保证银行服务的质量和公正性,各大银行普遍设有投诉处理机制,但面对繁琐的投诉工作和客户纷繁的诉求,银行内部的投诉解决机制往往显得不够高效。因此,银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
一、投诉应急预案的概念及目的
投诉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银行客户投诉引发的应急情况进行应对的工作设计和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应急指挥”、“应急处置”、“事后整改”等环节,目的在于确保银行的投诉处理工作的及时性、妥善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银行声誉。
二、投诉应急预案的要素
1.投诉人与投诉途径:明确投诉人的身份、投诉时间、投诉渠道等要素。
2.投诉内容与分类:以投诉内容为基础进行分类,便于快速判断和处理,也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应急处理程序: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包括,前台处理、后台支持、领导干预等环节,快速有效地解决投诉问题。
4.投诉记录和总结:按照规定要求建立归档和记录制度,对投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问题并及时整改,以提高服务水平。
5.投诉处理专用设备:银行应急预案需要配备专门的投诉处理设备,包括电话、传真和邮件等,以便快速高效地解决客户投诉问题。
三、投诉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1.投诉应急预案制定的流程:明确制定投诉应急预案的责任人和部门,负责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投诉应急预案执行的流程:银行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包括紧急调配人力和资源、领导干预或处理等方式,同时也要建立投诉的跟踪和反馈机制。
四、投诉应急预案的评估与完善
在投诉应急预案执行的过程中,银行还应该不断评估,并应当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应急预案,确保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客户投诉问题。同时,投诉应急预案还要与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整体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
总之,投诉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银行投诉处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银行服务质量和公正性、提升客户满意度、维护银行声誉都具有重大意义。银行需要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国家规定的投诉应急预案,并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实施和完善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快速、高效、妥善地解决客户投诉问题。
投诉应急预案 篇3
银行是我们日常经济交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构之一,银行为了保障客户利益、维护金融秩序和运营安全,一般都会制定一套完善的投诉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客户投诉,银行可以快速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制定流程、应急响应流程、实施效果等方面。
一、投诉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着众多的客户和业务,日常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投诉问题。投诉问题的处理,不仅关乎银行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声誉,更关系着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和客户的信任。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诉应急预案就显得异常重要。
二、制定银行投诉应急预案流程
1、 风险评估阶段
风险评估阶段是整个预案制定流程中的起点。银行需要了解自身业务特点、客户画像、市场风险等因素,通过对投诉情况的统计分析和梳理,确定投诉应急预案的方向和重点。具体来说,银行需要制定投诉分类标准和处理流程,以及规定具体的投诉责任人和处理人员。
2、 应急计划制定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银行需要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投诉事件。应急预案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应急处理流程;2、风险预警机制;3、投诉责任分配;4、应急响应措施;5、投诉记录和报告制度。同时,银行应该对投诉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确保其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
三、应急响应流程
银行需要根据投诉预案对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制定和培训,保证响应人员的素质和操作能力。具体流程如下:
1、接听客户投诉电话或处理现场投诉;
2、确认客户身份和问题;
3、及时与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联系,协调解决问题;
4、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并进行后续跟踪及反馈;
5、将投诉记录保存在档案中,并及时提交投诉报告。
四、实施效果
银行制定和执行投诉应急预案能够实现目标更加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保障银行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投诉应急预案对客户服务进行优化和创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结论:银行制定投诉应急预案具有重大意义,是银行安全运营和银行客户服务的重要环节。银行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投诉应急预案体系,并且将预案制度化、标准化、机制化。银行需要把应急预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提升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运营风险和客户服务风险。
投诉应急预案 篇4
银行投诉应急预案是银行机构在处理客户投诉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程序。其目的是在保护客户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投诉处理,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护银行品牌形象。以下是一份关于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详细说明。
1.投诉的定义
银行投诉是客户对银行机构的服务、产品或行为提出的不满和抱怨。银行应该严格认真地对待这些投诉,及时回应客户的要求,切实保护客户和银行双方的合法权益。
2.投诉处理流程
银行机构应该搭建完备的投诉处理流程,包括以下环节:
(1)接收投诉: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投诉接收渠道,并设立专人负责接受、登记和审核投诉。
(2)初步调查:银行应该在接收到投诉后立即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投诉内容和背景,并对客户的要求进行评估。
(3)处理决策: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诉,银行应该制定不同的处理决策,并通过投诉处理系统进行跟踪和管理。
(4)处理通知:银行应该及时通知客户投诉的处理结果,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赔偿和补偿。
(5)处理反馈:银行应该对客户的反馈进行及时跟进,以便完善投诉处理流程。
3.投诉处理的准则
银行机构在处理投诉时,需严格遵循以下准则:
(1)重视客户投诉:银行应该认真对待客户投诉,及时回应客户,并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2)公正处理投诉:银行应该公正独立、客观处理投诉,以达到最终公正结果。
(3)保护客户隐私:银行应该严格保护客户投诉内容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客户信息。
(4)保持线索完整:银行应该在投诉处理过程中,谨慎保持线索完整,确保数据安全。
4.应急预案确认及修订
银行机构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需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银行机构应该定期组织相关负责人进行应急预案的确认和审议,确保投诉应急预案能够得到收录、交流和提升。
5.投诉应急预案和投诉渠道宣传
银行机构应该及时发布和宣传投诉应急预案和投诉渠道,让客户了解客诉处理的流程,方便客户及时反应问题,避免投诉发生。同时,银行机构还应该定期进行对投诉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
总之,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建立对于银行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银行机构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投诉应急预案,保证整个处理流程的顺畅和高效性。正确认识投诉的重要性,将会提升银行机构的企业形象、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投诉应急预案 篇5
医疗投诉纠纷管理
一、医疗投诉纠纷管理的意义
加强医疗投诉纠纷管理,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特别要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切实维护医院的两个效益,将两个效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小事不出科室,大事不出医院”为原则,尽可能把医患纠纷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共建和谐法制文明社会。
二、医疗投诉纠纷原因分析
1、社会与患者方面:①法制建设的完善,权利意识的觉醒;②群众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形式获取各种医学知识和医疗纠纷案例的报道,给了人们疗效不佳均是医疗过失所致的误导,从而对比和效仿;③社会变革的加剧,价值伦理的变化,动机不纯;④对诊疗活动以外的服务硬件和措施过于苛求,院方一时难以满足,易产生矛盾,诱发纠纷;⑤对疗效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心理承受准备;对病情发展估计不足或过于乐观,遇到病情骤变和意外的短期内死亡,就无法接受现实,误为院方未尽力及诊疗不当;⑥社会转型时期,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加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加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医院成为发泄场所;⑦在追求“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往往偏面同情死者家属,造成现场处置不够及时果断,助长了闹事者的嚣张气焰,闹事之风愈演愈烈。
2、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原因:①医学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诊疗护理技术的局限性和两面性;②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违反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违反诊疗护理操作常规和临床核心制度开展诊疗活动并引起不良后果。我院个别医生连必要的体格检查都未做,滥检查,滥用药;③部分医务人员应有的服务不到位,如态度生硬、作风散漫等,如果治疗效果不能达到其主观的期望,就常会把服务与诊疗效果联系起来;④部分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事业心不强,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缺失。我院个别医务人员存在盲目自信、思路狭窄、警觉意识缺失等严重影响安全医疗的行为;⑤部分医务人员言语不当、沟通不到位、评价不恰当、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
施落实不到位;⑥迫于多方面压力和考虑,医院往往采取息事宁人态度,花钱买太平,助长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不良风气。
三、医疗投诉纠纷处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化解医患矛盾,依法处置医疗纠纷为目标,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切实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建立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2、处理原则:沉着冷静、积极面对、不卑不亢、快速反应、科学分析、实事求是、依法治理、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妥善解决、平衡利益、维护稳定。
四、医疗投诉纠纷应急处置机制
1、医患纠纷预警机制:①突然死亡病例或病情恶化;②产生较重并发症、后遗症病例;③迁延不愈病例;④长时间诊断不明病例;⑤大额医药费超过病家心理及经济承受能力病例;⑥有诊疗护理服务缺陷病例;⑦对技术质量、护理服务、诊疗环境有过高要求病例;⑧对交通、工伤、治安事故受害者费用支付有争议的病例。
2、医患纠纷风险分级:根据患方的人数、情绪、态度、行为以及医疗不良结果的程度,将医患纠纷风险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患方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患者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拒绝在重危病人通知单、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材料上签字;患者及其家属向科室讨要说法等情形;
二级风险:有死亡可能,有较重的并发症、后遗症,迁延不逾或长时间诊断不明的或存在诊疗护理缺陷差错的,且病家有不满情绪和言行的;
三级风险:病人突然死亡未知情告知的,或虽然告知病家仍有不满情绪和言论的。
3、启动应急预案
⑴报告:
发生一级风险:当事医务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同时向医教科报告。医教科负责议定并落实应对措施;
发生二级风险:医教科接到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后,应当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医教科负责讨论分析病情,会同业务科室规范落实诊疗措施及安全防范措施,报告业务院长议定应对纠纷的处置意见;
发生三级风险:临床立即报告医教科(总值班),医教科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及院长,由业务院长负责当天内及时立即召开死亡病例讨论,分析死亡原因,科室分析诊疗急救措施,统一原则性地解释应对意见和措施。
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和分析(即时、当天、3天内)。
⑶投诉答复:1-7天内回复。
⑷纠纷答复:根据讨论分析结果,按照分级原则处置。
五、医疗投诉纠纷分级处理机制
1、医疗投诉三级处理机制(当事人可不回避):
A级:当事人同事一级;
B级:科主任同事一级;
C级:院部、科主任一级
2、医疗纠纷两级处理机制(当事人回避,但屡教不改,严重违规违章违德的医务人员要全程参与):
A级:科主任同事一级;
B级:院部、职能科室一级
3、补偿性医疗纠纷处理机制:①万元以下按纠纷两级处理机制医患双方协商处理;②万元以上在市医调会参与下协商处置;③调解失败的按医学鉴定司法程序处理。
六、医疗投诉纠纷处理分级责任科室
1、当事业务科室:科主任、同事、当事人
2、职能科室:医教科、外联部、保卫科(2014年配2名特种安保人员)
3、院部:分管院长、联系领导、院长
七、医疗投诉纠纷分级预防
存在一至三级医疗投诉纠纷风险的病人在未正式向业务科室、职能科室、院部投诉之前,预防工作尤为重要,业务科室应做好如下工作:
1、根据院部、职能科室的分析讨论意见,统一病情解释告知口径;
2、自查并完善医疗、抢救、手术记录等医疗文书;
3、医疗、抢救、手术现场井然有序、语言严谨,抢救现场要隔离家属,医院全力诊治和抢救;
4、医生告知要艺术有力,底气十足,不卑不亢,挖掘并强调病情、体质等自身因素;
5、医患沟通艺术:10%的“失望”+90%的“希望”;99%的“朋友”+1%的“敌人”;50%的“表扬”+50%的“批评”。
八、医疗投诉纠纷处理四用原则
1、用智:①快速及时调查分析病情,掌握诊断、辅检、治疗的合理性及缺陷;②分析病家不满意后果与诊疗的因果关系;③了解病家掌握多少医疗缺陷;④了解病家社会关系、社会“能量”,有哪些人将会以何理由制造纠纷,将采取何种措施、手段;⑤启动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统一应对解释原则及措施,积极面对;⑥忌:麻木迟钝、毫无准备;分析不全,漏洞百出;政出多门、自相矛盾。
2、用勇:①积极面对、快速反应、不卑不亢;②敢于反复承认病家掌握的与受害后果无因果关系的医疗缺陷;③绝不回避、遮掩、话语吞吐、底气不足;④对影响结果的医疗缺陷未经鉴定,未讨论分析前决不承认,采取疏导、解释、迂回方式应对;⑤对于无明显过错缺陷,而病家无理纠缠无理取闹者要反向提问和反向推理,提升法制道德的正能量和气场。⑥忌:胆小心虚,言行猥琐;底气不足,逃避躲闪;条理不清,思路紊乱。不要“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有时要学会“猪八戒倒打一钯”!
3、用法:①无明显差错的,经反复多次原则解释后仍无理取闹者;②有过高赔偿要求的;③对医务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干扰其正常工作、生活的;④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坚持原则,决不让步,强化安保力量建设,维护医院及医生的尊严。⑤忌:胆小怕事、软弱无能、任人宰割;医院不能花大钱买贼做,花大钱背黑锅,尽量不做冤大头!
4、用心:①充分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分析病家掌握病情及医疗
缺陷情况;②留意观察用心交流分析纠纷的影响因素,瓦解分散患方纠纷势力因素,团结拉拢第三方有利于医方的影响势力因素(如明事理亲属、村民、老乡、雇主、殡葬车主、风水先生、政府部门、公检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明之以害。③了解纠纷目的、手段、赔偿的心理期望值,用各种措施应对,杜绝不良事件发生。④忌:麻木盲目,应急无力;措施单一,应接不暇。
投诉应急预案 篇6
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处理程序、流程图
1、医疗投诉发生后,科室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引起的一切后果。
2、由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科室应先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治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
3、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投诉处理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的材料;然后找有关责任人调查了解问题的详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4、对医务科己接待,但仍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当事科室在一周内备齐所需病案摘要、原始病案、有关资料及科室意见。
5、当事科室指定专人出席医疗事故鉴定会。
6、患者及家属向法院起诉后,当事科室指定专人和我院律师代表医院出庭,必要时医务科陪同。
7、医务科根据医疗纠纷的性质对科室和个人提出行政处理意见,并提请院办公会决定。科室负责人:各科主任 医务科主管 主管院长: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
医疗纠纷通常是由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除了由于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有时,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单方面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这类纠纷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无道理的责难而引起的。亦有人称之为医疗侵权纠纷,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侵权责任的争议。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文件精神,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09-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
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
1、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上报医务科,已有纠纷苗头的上报安全医疗办。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科。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后勤科。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报纪检办。
8、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
(一)书面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略)说明:
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具体见附件),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职能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职能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3、涉及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血反应的实行双重填报。
4、以上处理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报医患关系协调办备案。
六、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予以200~500元现金奖励。
2、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0元的处罚;由此引发纠纷或事故的另按本院医疗纠纷处臵办法处罚。
3、医患关系协调办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公示处理结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4、每年由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不良事件报告中的突出个人和集体提出奖励建议并报请院务会通过。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院领导接待日制度
1、为更好地改进医院工作,直接听取院内、外来访人员的意见,及时解决医院工作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院领导接待日制度。
2、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为院领导接待来访人员时间,地点设在门诊大厅,分别由医院院长和职能科室领导接待,办公室做好排班工作。
3、院领导应认真听取来访人员的意见,做好记录,进行必要的解释,对来访人员的意见认真解决,对需解决的问题向来访人员说明,并积极协调催办。能当场协调处理的要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协调处理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转办和督办,一般投诉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
4、来访人员应听从安排,如人多需按顺序接待。
5、院办公室定期总结,汇报接待情况。
首 诉 负 责 制
一、为规范医疗机构投诉管理,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根据《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投诉人可以到任何部门对医院及其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护理等服务不满意,以来信、来电、来访等各种方式向医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投诉人向有关部门、科室投诉的,首次接待人为首诉责任人,必须先作好解释疏导工作和首诉记录,尽量当场协调解决,并将投诉及处理情况报告投诉管理部门。
四、首诉记录内容包括:投诉人一般情况(姓名、姓别、年龄、职业、住址、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等)、投诉事由及投诉要求。
五、涉及收费、价格问题的投诉,应当第一时间查明情况。确属收费、计价错误的,应立即纠正。对于情况较复杂,需调查、核实的投诉事项,一般应于3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相关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涉及多个科室,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投诉事项,应于10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
六、对于涉及医疗质量安全、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的投诉,应当立即采取会诊等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患者损害的发生。
七、对于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告知投诉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调解、诉讼等途径解决,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八、匿名投诉按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等有关法规办理。
九、对于不能够当场协调处理的投诉,首诉责任人应主动引导投诉人向投诉管理部门投诉,并将首诉记录移交管理部门处臵。
十、首诉责任人不履行职责或处臵不当,按医院有关管理规定处罚。
医院病人投诉处理制度
为使我院投诉处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完善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保障病人在医疗服务中的合法权利不受到损害,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在门诊大厅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号码(8336433);在门诊服务台设立投诉接待处,有专人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
二、凡有患者或家属采用书信、电话、直访等形式向我院提出投诉意见的,均属投诉处理范围。
三、实行首接负责制,做到谁接待谁负责,及时受理患者任何形式的投诉。各科室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处理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事项,对不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事项,以及情况复杂、涉及多个科室的投诉事项,应耐心作出解释,并尽快移交院办公室,由院办公室协调有关科室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四、各科室办理投诉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理,及时、恰当、正确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办理投诉的工作人员与投诉事项或被投诉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五、凡患者或家属直接向院办公室的投诉,或由科室移交的投诉,由院办公室做好投诉的受理登记,认真记录投诉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和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并根据投诉内容所涉及的部门拟定承办科室,经分管领导批转至相关科室调查处理。
六、各科室对院办公室转办的投诉事项,应当在规定时间办结,并将处理结果报院办公室。对推诿扯皮,查处不力,致使投诉人向上级有关部门投诉或被新闻媒体公开批评,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承办科室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建立投诉处理反馈机制。投诉受理后,能当场协调处理的,尽量当场协调处理;不能当场协调处理的,一般问题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严重问题或涉及多科室的问题,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对应当依法通过医疗事故鉴定、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对投诉有出入的投诉事项,要做好与投诉人的沟通解释工作,取得投诉人的理解和满意。
八、院办公室要认真做好投诉的转办、督办、反馈、回复和归档立卷等工作。要督促、检查、协调各科室按有关规定调查、处理投诉事项。对上级部门和领导批示需要调查的重要投诉信访件,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认真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结果和处理意见按时上报。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说明情况。
九、院办公室要定期梳理、分析投诉信息,提出加强和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及改进服务工作的建议,并在院周会上予以通报。
投诉应急预案 篇7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之一,为大众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但在服务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这时候银行投诉应急预案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实施过程。
一、预案制定
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制定是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的,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投诉情况。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详尽的投诉处理流程,在流程中规定具体的投诉渠道以及处理时限,确保对每一个投诉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同时,需要把应急预案与各种相关的政策法规联系起来,做到法规合规。
二、预案实施
银行投诉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依据预案制定的具体流程进行。首先,在投诉咨询中心设立一个接待员或售后服务人员,对来电或在线投诉进行接待和分流。其次,根据投诉的内容和渠道,对投诉进行初步处理,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给出回复。最后,对未能妥善解决的投诉,需经由投诉协调员,定期的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不同的投诉情况,银行投诉应急预案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1. 投诉员工的专业培训:服务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投诉处理技巧和方法,以及政策法规和各种银行规定,使服务人员增强专业素质。
2. 投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信息收集及整理系统,并定期对投诉信息进行分析,便于及时识别问题及改进服务质量。
3. 投诉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银行应建立投诉数据及时记录与分析体系,定期发布投诉情况的汇总报告。
4. 投诉信息公开透明:银行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及时公布并反馈投诉情况,增强信任与透明度。
总之,银行投诉应急预案是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制定一个科学的应急预案,能帮助银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感,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另外,我们认为需要更注重的是,除了应对投诉,银行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客户保障工作,在服务质量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做好投诉预防工作,我们期望能够借此推动银行业在服务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服务好每一个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