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品13篇)

2023-11-18 11:36:49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实用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品13篇)#】通过精心策划,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今天带来了备受期待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阅读可以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本作品让无数读者感叹不已。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这个网站可以为您解答问题!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

第一次接触《静静的顿河》时候,我在读高中,当时我们学校竭力创办着属于我们自我的期刊《青苹果》,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同学投稿。但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投稿了。可是怎样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很多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我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此刻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此刻最终有和它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最终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悲痛的事,先是自我哥哥的战死,然后自我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我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我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终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之后他有投身红军。将自我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本事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经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我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非常精彩的读物,让人感受到了顿河流域的美丽和神秘。这本书让人深刻地领悟了生命的可贵和河流的伟大,更让我们对自然和文明产生了深思。

书中描述了河流在自然中的微妙变化,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顿河,一个在北方平原上流淌的黄土肥沃之地,它的水流缓慢,平静而温和。河水到达冬季之后,就会冻结成冰。而当春天到来时,冰渣乘风飘荡,仿佛在为迎接新的季节欢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河流对生命的支持和引导,人们依赖河水生存,同时也受着河流的启发和感召,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和目标。这本书通过眼前的自然景观,启迪我们探索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意义。

读完《静静的顿河》,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书中精彩的插图和流畅的文字,还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想法。书中描述的河流的美丽与荒凉,呼唤着我们不断探究自然的奥秘,不断感悟世界的美好。

最后,我想说,阅读这本书要静下心来,品味其中的意义和感觉,更要保持比书中所描述的“静静的顿河”所凝聚的安宁和祥和。因为在静静的顿河的背后,是河流在漫长岁月中一步步形成的达成,在读者沉思追溯中,也能慢慢体悟到它的力量与深度美。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3

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支持苏联、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人类真理称为其作品的主题之一。

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的青草和泥土的浓郁味道让读者难忘。对主人公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作者寄了深深的同情。。。格雷葛利的不幸命运,真正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哥萨克思想和意识。

在书中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亚一波三折、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爱情是全书最精彩的篇章这种“第三者”的爱情如果给我们的一些作家来写他就会得心应手地烧出一道自然主义的**大餐。这在我们这几年来发表的“巨著”中都可以看到。但是肖洛霍夫写得多么干净爱情是奔流不息的顿河爱情是熊熊燃烧的晚霞读者在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情中感受到的

不是本能让人性奋,而是人性的纯洁、爱的美丽和灵魂在爱的幻灭中的绝望。

在《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痛斥了战争中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残酷,无论是白军还是红军。最详细的描述是,彭竹在担任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革命法庭执法队队长时,每晚都出去处决犯人。。

有一次他歇斯底里地对女友安娜说“”后来彭楚克离开了执法队他的精神和肉体才恢复了正常。

。。也正因如此这部作品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光彩夺目十分耐读具备了史诗的品质。在我读过的一些书中有些作家模仿过《静静的顿河》但他们不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天才的写作能力他们的作品虽然被评论家廉价地称为巨著和史诗遗憾的是无法和《静静的顿河》比差得太远经典就是这样你可以模仿但思想无法模仿。

《静静的顿河》是不朽的名著。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部很有影响的重要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百度百科)

以上,**。

我看到了很多的人,葛利高里、婀克西妮亚、娜塔莉亚、妲丽亚、彭楚克、安娜、潘苔莱、珂赛伏依、彼得罗、米沙特卡,那些冗长的俄罗斯译名实在很难记得住,再加上那些电报啦、日期啦,说实话,我对这个宏大的背景什么印象也没有,我只是记得葛利高里加入白军,加入红军,再加入白军,又加入红军,加入土匪。

我记得最深的是葛利高里回家,是在互相残杀的间隙里的温情岁月,彼得罗帮葛利高里剃头,娜塔莉亚高兴的迎接自己的丈夫,可爱的老头子满镇子炫耀自己的儿子;葛利高里有一个人的良知,有勇气,他走了一条他这样的人必走的道路,他所见的:白军暴虐,红军同样如此,而葛利高里在这断断续续的似乎无意义的选择中延续他活着的意义:对得住良心的活着。

战争让人身体死去或者心灵破损,而一个人守着自己的良心,忍受这无法改变的一切,才称得上伟大。

**一开始老人带着葛雷葛利去钓鱼,在宁静的顿河中。后来,战争爆发,而这开头的一幕——回家的日子——变得愈来愈珍贵,最后藏身于逃兵中的葛利高里忍不住了,他要回家看看他的儿女,同伴劝他五月一号就要大赦了,那时候再回去吧,他说:“不,我不能等了。

”于是他回家了,回到了没有了父亲、母亲、妻子、哥哥、嫂子、情人和女儿的家,他只能搂着他的儿子,就像婀克西妮亚常对他所说的,唯一的亲人。

这是一出悲剧,然而这是这悲惨的境遇,正是葛利高里一次又一次的大难不死、紧接着又大难临头的生活,让他和阅读他的人生的我们感觉到了对葛利高里——也许是对每一个人——最珍贵的东西:亲情和爱情,当安娜死在彭楚克的怀抱里,当彼得罗的尸体脸上留下一滴让葛利高里误认为是泪水的水滴,当葛利高里的妈妈发疯般想念她的小儿子直至死亡,当娜塔莉亚临死时让米沙特卡转告他的爸爸“你爹回来,你替我亲亲他,告诉他,叫他心疼你们”,当婀克西妮亚死在葛利高里的怀抱里,这一切的痛苦让人心悸,更令人痛苦的是似乎在那样的日子里这一切都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在葛利高里回家的时候,在彼得罗逗弄米沙特卡的时候,在娜塔莉亚拥抱她的丈夫的时候,在葛利高里和他的老爹修理耙子、篱笆和割麦机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生活的我们笑了,那就是生活的欢乐。

**把长长的生活变成你三天就能看完的文字,把你不曾经受过的故事和苦难讲述给你听,我们会发现一些在生活之中不易发现的东西,其实,很多东西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很多东西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而有非常多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和宝贵的多。

世界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自最下层的咆哮,《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的感受和体验为内容的史诗。它直接剥去了每一个英雄的表面装饰,告诉我们,当那些伟大人物指出江山时,无论是以历史进步为代价,还是以牺牲无意义的牺牲为代价,都会发生多少悲剧。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座机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曾获斯大林奖、诺贝尔文学奖,此书与肖洛霍夫出身与生活密切相关。出身于哥萨克的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体会过革命省里的快乐,也对**人民和整个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忧心不已。他的一生与顿河分不开,从作者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和异域风情,这部**中描绘了一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描绘了哥萨克在革命和战争中的激烈沸腾的生活,他们“脱胎换骨”的苦难,以及她们最后走向新道路、建设新生活的历史新进程。

哥萨克的那块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组成了一幅史诗般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生动绮丽的画卷。**开头有一首歌唱哥萨克血泪历史古老的民族歌曲: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

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富强,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本文通过描写屯江沿岸几个哥萨克家庭的悲欢离合,再现了20世纪初社会动荡河边迁的过程,描述了这一历史过程中人们思想、情感、意识和习俗的冲突。

**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本丘克斟酌着字眼,说道,‘面包奇缺,工人区里到处是饥饿、不满和无声的**。’‘日俄战争引起了1905年的革命——这次战争势必以新的革命收场,而且不仅是革命,还要发动国内战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哥萨克革命形势的严峻和恶劣,感受到哥萨克人的动荡和艰苦生活条件和残酷斗争。

表现出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的意志力,揭示出一切反动统治势力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广大的哥萨克人在复杂的历史转折点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漩涡中的主人翁葛利高里的悲剧,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这些人以一种疯狂、绝望的英雄气概,拼死地反击哥萨克,进行自卫,在马刀的劈刺声中倒下,而在垂死之际,却还是不顾一切地冲向死亡和毁灭,因为他们豁出去了,死在哪儿都是一样的”,让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感慨不已。一方面,我钦佩和钦佩这些战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另一方面,我觉得在动乱和战争的时代,人们太轻视自己的生命,或者在那个时代,总会有很多的献血。是当兵的光荣还是时代的悲哀。我不敢下结论,下结论也不容易。

在刚开始葛利高里因杀人行为不安时,一个叫“锅圈儿”的哥萨克对他说:“你不要去想这是怎么回事和为了什么,你是哥萨克,你的天职——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砍下去。在打仗的时候杀敌人,这是神圣的天职······”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才会使这些士兵一往无前地去**面前的敌人,而这种信仰我自是无法体会得到。

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我们是否也会从心底涌出去痛惜生命?我认为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人道主义的同情心。

细细地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人性深处的“对人类的痛惜心情”也超越各种意识形态,超越我们狭隘的地域及身份偏见,上升到心灵的最高层面!

我自知出身于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年代,没有那种革命信仰,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那种革命情感,我是一个和平爱好者,从美国与伊拉克以及其后来与利比亚的战争,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给其国家的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平是主流,我希望美丽的橄榄枝可以抛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在我爷爷的那一辈,都是经历过那个风云变幻的转折点——建国,对革命感受自然匪浅。

我曾经想,即使我们知道历史,那又如何?有多少人能真正体验到革命时期出现的那种无畏精神?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无所畏惧的精神逐渐消失。这个社会充斥着喧嚣和金钱欲望。

很难想象有一天我们都忘记了历史,忘记了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健康的革命,忘记了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幸运的是,像肖洛霍夫这样的作家喜欢用笔记录历史。让我们了解历史并记住它。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都是那么的安静,平静,甚至有点冷,就像他写的静静的顿河一样,带着无限的忧郁,忧郁,流露出一丝浅浅的忧伤。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主人公葛利高里参军入伍,军队生活寂寞无聊,容易想家,他看不惯军队里的人的作风,军官对士兵残酷无情,还有那些士兵们**妇女,这些都使他愤慨,身为读者的我也感受到当时水深火热的处境。

杀人的行为让葛利高里的脚步变得又乱又沉,内心感到痛苦。“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

他们解开裤子,一面叫骂,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斜砍一刀,把头割了下来。”最没有渲染的文字却越是带来强大的冲击力。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在战争中肆意杀害敌人,甚至是残暴剥夺别人生命的那些人为何能够如此坦然自若,心安理得!即使是敌人,信仰也罢,为何一定要如此残暴?这就让我联想到在南京大**中,那些残忍的以杀害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为乐的日本人,又是如何寝食得安?

一个人,总是该有善恶、内疚之心吧,而丧失人之本性即良心,又凭什么称之为“人”?看在影片《一路有你》中,我被男主人公高尚的品行深深折服。在一次事故中,主人公杀死了女主人公的丈夫。事实上,他没有义务做任何事情,除了付钱。

但由于其内疚感和责任感,他毅然承担起照顾死者家属的责任。我想这就是人性的不同。不管何时,信仰也罢,我们都要保持着心中那抹高尚,不能丢失我们的本性!

**中有很多环境描写,篇幅也很宏大,人物众多,从中反映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人物上至将军,下至一般群众,个性都塑造得很鲜明,其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尤其生动。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描绘出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匠人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

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葛利高里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

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肖洛霍夫继承并发展了托尔斯泰那种把道德意识与审美意识相结合的美学传统,面对现实,谱写了一部悲剧主题的伟**诗,运用了一种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的真正的现实主义原则,即:不粉饰现实,不拔高人物,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几点看似简单,但在当时万马齐喑的苏联文坛却很是难能可贵的。他曾告诫年轻的作家:

“作家在小事情上违背真实,便会引起读者的怀疑,读者会想,在大;在第四卷第二章中前线的哥萨克这样唱到:;“啊,我出生的故乡,我再也见不到你;在清晨的花园里我再也见不到黄莺,听不到黄莺的歌唱;亲爱的妈妈,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死在战场上;啊,我心理预感到,我的心在预言;**在飞响,射进了我的胸膛;我倒在战马的脖子上,血洒在黑色的马鬃上;白天我们浑身湿淋淋,夜里战兢兢,整

情上违背真实,便会引起读者的怀疑,读者会想,在大的问题上可能他也会撒谎。”面对现实,敢于秉笔直书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肖洛霍夫的良知,也是他在现实主义美学上的独特性。

在第四卷第二章中前线的哥萨克这样唱到:

“啊,我出生的故乡,我再也见不到你。

在清晨的花园里我再也见不到黄莺,听不到黄莺的歌唱。 你呀,亲爱的妈妈,不要为我过分悲伤。

亲爱的妈妈,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死在战场上。 我驰骋在野味的空地上,我心里预感到。

啊,我心理预感到,我的心在预言。 漂亮的小伙子再也回不了故乡。

**在飞响,射进了我的胸膛。

我倒在战马的脖子上,血洒在黑色的马鬃上。 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就不知道什么是恐怖。

白天我们浑身湿淋淋,夜里战兢兢,整夜都不能入睡。

野外的空地上,每天每夜,时时刻刻,都是恐怖和悲伤。” 通过这些民歌,我们可以看到在马背上长大,一生都不能摆脱战争的哥萨克戎马生涯的全貌。在肖洛霍夫的笔下, 哥萨克民歌仿佛凝聚了哥萨克们的灵魂,在《静静的顿河》中,这些民歌构成了整部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深刻的研究它们对于我们认真解读这部史诗巨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感受作品散发着的人道主义气息,感受哥萨克的生活,哥萨克浪漫不羁的性格,他们对生与死的豁达无畏,他们对宗教信仰的无比虔诚,感受肖洛霍夫带给我们的有关顿河的一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4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读书笔记(精选13篇)

文章开头:梅莱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

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

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那是海特曼大道,一丛白色的艾草,车前的棕色草地,马蹄踩着顽强的生命力;岔口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后面,是被忽隐忽现的海市蜃楼笼罩的草原。南面,是白垩的山脊。

西边是一条穿过广场,通向河边草原的街道。

对了,就是这个开头,不用看了,这本书应该就不会差到**去。为什么,首先就是这文字非常顺,读起来口齿生香。另外你看下文章的描写语言,一开始就采用拉镜头的手法,远近结合当中的味道非常足。

这种在太空中选择跳跃的能力不是普通作家所能控制的。另外,作家毕竟想写一部史诗般的作品,所以要注意他选择的场景,这些场景基本上都是大气的东西。在这段之后文章才开始走向关于人物的。

但是文章没有直接就进入到主人公的描写当中,而是描写了一段长远的历史,这非常有趣,因为这段事情根本就和文章没有关系,甚至说你就把这段文字给删掉也不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但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写这样一部历史,并把它放在开头呢?知道这样的文字放在开头是很危险的,毕竟读者是在开头读者一章的。

作者写的顿河,作为哺育哥萨克的一条河流,它就不能只是在空间上广阔,它在时间长流上也必须具有魅力。换言之,这样的一段文字为这本书奠定了基础。给人的感觉是,在静静的顿河上,作者所描写的只不过是长流中的一段。

贰我觉得全书最为精彩的地方就在第六卷第九章,这里作者描写的是哥萨克抢劫红军家属战利品的场景。很难写出这样精彩的情节,也很容易写出一段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是很多作家所做的,这不仅造成了全文的气氛不协调,也让整篇文章充满了廉价的酸味。但是,来看肖洛霍夫是怎么写的。

肖洛霍夫安排了一个人去强抢红军家属的财物,这个人是不是别人,而是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这看上去好像没有怎么样,但是你要知道,潘苔莱在这之前是个什么人,地地道道,老老实实的传统的哥萨克,在这个画面之前肖洛霍夫在写道这个人物的时候几乎就从来都是正面的形象(哪怕不是正面的形象,也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批判)就是在这个画面里潘苔莱这个人物突然就变坏了,整个形象突然坍塌,又突然立了起来,圆满了起来。这个很出人意料,但是一部伟大的**就必须要有出人意料之外的东西,要不然读者看到了开头就看到了结尾那还有什么意思?当然,所有的突然都必须要有一个逻辑支撑着(这边的逻辑就是潘苔莱是一个把家业看得比较重的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哥萨克农民都是这样,潘苔莱根本就是其中一个最普通的一员。

当然写到这边我还不会说这一部分是全文最为精彩的地方,这边就起了一个冲突,这种行为被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给看见了,这既是描写潘苔莱也是描写葛利高里更是描写两个人身处乱世处世的不同哲学。这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文章中一个人物与潘苔尔的对话,这个人就是达利亚。达利亚抢劫一点也不奇怪,但她扮演了一个责备的角色。

文章是这样写的:车尾的东西上又装了一个浴室热水器,是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从洗澡间的炉灶上拆下来的,他刚刚拿到马车边,达利亚就责备说:“爸爸,您连大粪都不放过!

”我不太清楚原文是怎么样的,但是这个翻译是非常到位的,必须是“责备”,必须是“您”,必须是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

叁《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恢弘的作品,从大场面到细节上展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段时间内顿河流域哥萨克们的命运。庞大而复杂的史事与作者的艺术创作相结合,构成了一幅长而实的画面。历史就像河流一样宏伟,但就情节而言,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开始和结束。

喜欢就是喜欢这种纯粹的人类情感开始的时候,这种简单而充满人性美的生活。在这里,作为纯洁幸福生活的开始,也许就像人类的童年,渐渐地,你会与污秽抗争或掉进其中。这种生活不可能是永久的。历史也在跨越一座独木桥。谁不使劲挤,谁就倒下。

我喜欢结尾,因为我觉得结尾部分最吸引人,情节最紧张。

他对孩子的渴望战胜了一切,他决定不顾危险回家,这是他余生的生活,是他的精神可以依靠的地方。

肆其实葛利高里所代表的也是哥萨克的历史,葛利高里反复地重新选择阵营,与历史上哥萨克们一会儿倒向波兰、一会儿倒向俄罗斯又或者寻求土耳其的支持这种行为本身是一致的。当然了,这与哥萨克的由来密切相关,哥萨克是追求自由的逃离土地束缚的群体,他们英勇善战,参加战斗要自备马匹,经常表达对不会骑马的庄稼佬出身的红军的鄙夷态度。他们所处的位置超出了政权的控制,这为他们提供了利用主要政权的机会。由于他们的强大力量,其他政权有时不得不与他们进行政治交易。

当格雷葛利第一次在战争中受伤时,他接触到了红色信仰的人们,因此他对沙皇的崇敬受到了影响。随后葛利高里已经接受了红色的信仰。在与白军的战斗中,格雷葛利意识到很难选择正确的道路,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红色信仰。

同时,他由于受伤而得到了返回家乡的机会。在家里,葛利高里坦白自己支持苏维埃,顿时就受到了父亲的怒骂!当时他的哥哥彼得罗正在为白军服务,也对葛利高里进行了劝说。

毫无疑问,当时哥萨克觉得红军不利于哥萨克,所以他们更愿意支持白军。他们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政权,而不是属于苏联。红军从前线来时,格雷葛利村开了个会,大家都表示要抵抗红军保卫家乡。

在哥萨克们俘虏了本丘克以及波乔尔科夫等赤卫军首领的时候,村民们都愤怒地谴责他们背叛了哥萨克,在群情激奋之中,哥萨克们给俘虏的赤卫军判下了死刑。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5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

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我永远不会忘记英雄第一次在战场上杀死第一个敌人的情景。

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

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

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他的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的情人。他勇敢地跟着阿克西妮亚,阿克西妮亚和他一起逃走了。他亲眼看着他死去。他深至连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和女儿相继去世,世上唯一抱着的就是年幼的孩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地面对自己一直回避的现实。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我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战争的时候,上帝不存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6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活力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应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杯具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我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终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我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应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我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杯具的恐怖因素,世间本能够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提高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7

趁着这几天休息,我读了《静静的顿河》的梗概。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厚了,也只能读一下梗概。

这是真正的史诗,真实地描写了每个生命的悲剧、痛苦和创伤,作品散发着强烈的有别与社会主义或所谓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气息,你可以感受到哥萨克的生活,哥萨克浪漫不羁的性格,他们对春种秋收的眷恋,他们对生与死的豁达无畏,他们对正教虔诚的信仰。我非常喜欢文字里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残酷生活里的死亡:黑夜里星星流着悲哀的眼泪,冬日的月亮,像战争和火灾的血红光亮一样,烟雾朦胧地在村庄的上空照耀着;初春的早晨,顿河边的树林、草地、湖泊和光秃秃的田野,都庄严地和静静地被粉红色霞光的火堆阳照得通红;像母亲的膨胀的乳房一样的满潮的小河里流淌着清凉的,像孩子的眼泪一样纯净的泉水;像缎子一样光滑的,绿油油的冬小麦,全身凝结着眼泪一样的露珠,像怕冷一样紧紧贴在松脆的黑土地上,吸着黑土地的黑色鲜血;野麻丛里,连续不断地发出了鹌鹑斗的咕咕叫声,金花鼠吱吱叫着,野蜂嗡嗡叫,被风吹动的青草沙沙响,云雀在流动的蜃气当中歌唱,远处的干枯的山沟里,有一挺机枪顽强地、凶狠地和沙哑地嗒嗒嗒响着,表示着人类确实是万物之灵。

在这些美丽的背后是什么呢:在一个明媚的春天,红军李哈乔夫被俘并押送上路,“树枝上那褐色的芽儿已经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香气预示着春天的繁荣,预示着太阳转回后生命又要开始。“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他们解开裤子,一面叫骂,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斜砍一刀,把头割了下来。”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淡淡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内心的伤痛和珍爱;那宁静的庄严的顿河,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

对人类的痛惜心情!当我们看到天灾人祸、暴富与贫穷时,当我们读到矿难和瞬间被埋于地层深处的矿工,当我们想起地震中的孩子,当我们看到在街头要饭的老人、残疾的儿童,我们的反应的是什么?是厌恶,是可怜,是统计数字,还是经济损失,我们是否也从内心深处涌现出对生命的痛惜?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人生不求面面完美、事事顺心,只要不昧着良心就行。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而不是眼巴巴的可怜他们,要从内心对生命涌现出爱,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让世间有爱。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8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文学作品篇幅长的好处,一是有充足的笔墨去描绘一幅幅生活画卷,将小说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以及人文环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二是可以真切地反映其中人物心理,思想,性格以及境遇的变化。

小说的开头,在战争还未波及鞑靼村的时候,顿河边勤劳,淳朴,热情的哥萨克们在这片他们世代生息的土地上耕作:冬天,他们不顾危险去冰凉刺骨的顿河里捉鱼;夏天,他们起早贪黑去侍弄庄稼,割草喂牲口;大街上,生性粗犷的哥萨克们毫无恶意地相互对骂;姑娘小伙子们毫无顾忌地调情打闹。。生活尽管艰苦,却充满了希望和欢乐。

然而,战争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土地上的宁静。从最初与德国人打仗,到后期混乱的内战,战争一打就是近十年。家家户户的青年哥萨克都被迫去服兵役,并相继阵亡在前线。到最后,鞑靼村已经没有一户人家没有在战场上牺牲的人;上了年纪的、生病的、跛足的,都被拉上去充丁。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妇女们,也没有一天不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唯恐前线传来噩耗;家里因为没有壮丁,成片成片的田地被荒废,仅有的一些糊口的粮食、牲口也被兵痞洗劫一空。由于内战,昔日的好友反目成仇;在战场上死里逃生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的哥萨克却有可能在后方被自己的同乡好友送进监狱,因而有家难回。

小说的最后,当葛利高里历经各种颠沛流离,再一次踏上自己故土的时候,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自己苦命的妻子,以及亲爱的阿克西尼亚,都已经离他而去,自己和这片土地唯一剩下的联系,就是死去的苦命的妻子留下的一个儿子。回头想想战争开始前,顿河边鞑靼村宁静的生活,鲜明的对比令人不能不感到彻骨的辛酸,咒骂这万恶的战争。

小说对于葛利高里心理变化的描写非常真实。例如,葛利高里参加战争第一次杀人时,内心的痛苦和矛盾都被刻画地非常真实;类似的还有在战争后期他杀死几个水兵的时候,同样感觉到强烈的自责与无奈。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本书对于战争对人的心理影响的描写,完全不输于一些专门描写这类题材的书,例如《西线无战事》。另外,在战争从对外转为内战之后,葛利高里内心极度彷徨,尽管多次在红军白军之间摇摆,却始终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一条道路。我想,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何去何从,彷徨、苦闷,这才是当时的战争带给普通士兵心理上最大的摧残。但是,尽管如此,葛利高里却始终保持着善良,保持怜悯之心,保持最后一丝人性不泯灭。他可以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却极力反对屠杀手无寸铁的俘虏;他也始终禁止自己的士兵掠夺百姓的财物;尽管已经在内战的对立方,可是当他听说儿时的伙伴被捕有生命危险时,还是不顾一切地想要救人;甚至在最后加入福明匪帮之后,他也不忍心杀死想要背叛大家的卡帕林。保持善良,这也许是他唯一确信的正确的事情,于是他坚持着。我想这是是他受到哥萨克们拥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我喜欢他的最大原因。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9

有喜欢看俄国作品的,建议先看《战争与和平》,然后看《静静的顿河》,再然后看《古拉格群岛》。

当然,如果想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可以去读波兰的《火与剑》,在那里有哥萨克人的前世。他们向往自由,为了摆脱波兰人的奴役而借师助剿,选择的对象居然是俄国人。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比这更黑色幽默了。

从感性的角度讲,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对俄国和俄国人充满了矛盾的感情。他们的人民容易伤感、喜怒无常、傲慢和自卑并重、既有托尔斯泰悲悯的灵魂,亦有种族灭绝种.种暴行。

我们对俄国人的好感,源于本朝体制对苏联帝国的继承和模仿,源于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民歌,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是沧桑的、强大的、深沉厚重的、外表沉默但是内心情感丰富的,事实上俄国人有这样一面。就像日本人的双核一样,他们的确有这样一面。

但任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们是残暴、无信义、侵略成性的。其实,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古代的斯拉夫人变成今天的这种德行,和蒙古人的入侵有极大的关系。鞑靼人在历史对罗斯人造成的伤害与侮辱,成为了俄国人最早的启蒙老师,当罗曼诺夫王朝崛起后,俄国人就用鞑靼人的方式向周边所有的民族输出着伤害。

从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国人就开始了圈地的脚步,沙皇俄国是这样的,红色苏联是这样的,今天的俄罗斯要不是虚弱的头重脚轻,恐怕也还是很想这样干的。

而红色帝国苏联的建立,则是泛人类性质的伤害。首先,换个角度看,列宁或者托洛茨基或者斯大林这样的人物一旦存在于苏联或者我们天朝,早就从肉体被和谐掉了,还会允许你站在广场发动群众?),建立了和封建王朝相比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恐怖暴政。新的集权统治的特征,请参照乔治.奥威尔的《1984》,那里面有非常形象、具体、生动、裸体的说明。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也是一个古老的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而又残暴无比的民族的悲歌。你可以把它解读为俄罗斯人的悲歌、霍霍尔人(乌克兰)的悲歌、哥萨克人的悲歌。在那样一个时代,人是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的。

前面有位网友的文章写的好: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但是,这恰恰是一个悖论性的话题,自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以来,有哪一代人不会被命运裹挟呢?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的天朝,我们谁又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当然,那位网友说的最到位的一点就是,逆流的命运。马师傅主义的崛起,红色俄国的建立,就是人类历史上的逆流。我们看的到,小说里面无论格里高利怎样选择,都必然是错误的,结局都是悲剧的。即使他做出背叛的选择,帮助党和红军去屠杀自己的哥萨克同胞,别忘记,内战结束后的种.种运动和大清洗。像托洛茨基这样的红色学长都会被证明是伪君子和阴谋家,那一个前皇俄军战士,哥萨克人格里高利又怎么可能是清白的呢?在那样一个大时代里,小人物只能是悲剧性的命运。人们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按照东方式的观点,这叫宿命。哥萨克人未必懂宿命,他们只知道他们古老和热爱的生活方式,彻底的被改变了。顿河静静流淌,而那些美好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一纵队行军骑兵从道路右边开上来,越离越近。葛利高里听到了久已熟悉的、哥萨克的一套装备有规律的、和谐的响声。听到了无数马蹄的低沉。同样也很和谐地踏在泥泞的路上的狐卿声。已经开过去了约有两个连了,但是马蹄声一直还在响;看来,大概有一个团正从道旁开过去。忽然在前面,静穆的草原上空,一个领唱的雄壮。粗野的歌声,像鸟一样腾空而起:弟兄们,在卡海申卡河上,在萨拉托夫美丽的草原上……

于是几百人雄壮地唱起了占老的哥萨克民歌,唱衬腔的男高音用强有力的、悦耳的声调压下了所有人的声音。这个响亮的、震撼人心的男高音压下越来越弱的低音,还在黑暗中颤抖的时候,领唱的已经又唱了起来:哥萨克——自由的人们世世代代地在那里生活,所有顿河的、山脊的和亚伊克河流域的哥萨克……

葛利高里的内心好像有什么东西爆炸了……突然袭来的哭使他全身都颤抖起来,喉咙痉挛得说不出话来。他吞着眼泪,贪婪地期待着领唱人再开回唱,自己也无声地跟着领唱的人嘟味着从童年就熟悉的歌词:他们的头领——是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他们的大尉——是阿斯塔什卡。拉夫连季耶维奇……

歌声刚一响起来,大车上的哥萨克们的谈话声一下子就沉寂了,也听不到吆喝马的声音了,成千的车辆在一片深沉、敏感的寂静中向前移动着;在领唱的人竭力唱出最初的字句的时候,只听见磷磷的车轮声和马蹄踏在烂泥里的狐卿声。黑乎乎的草原上空只有这只流传了数百年的古老的民歌在回荡。这只歌用一些朴素、简单的词句,讲述曾经勇敢地打垮沙皇军队的自由哥萨克祖先的业绩;讲述他们怎样驾驶着轻捷的快船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上出没;讲述他们怎样打劫沙皇绘有鹰徽的航船;讲述那些“劫后”商人、贵族和军政长官的狼狈相;讲述被征服的遥远的西伯利亚……自由哥萨克的子孙们在忧郁的沉默中倾听着这雄壮的歌声,他们正在可耻地撤退,他们在这场可耻的、反对俄罗斯人民的战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一团人开过去了。唱歌的人追过车队已经走远。但是车队还在像着了魔似的在沉默中走了很久,大车上既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到吆喝疲惫了的马匹的声音、而像满潮的顿河河水一样浩荡的歌声,又从远处的黑暗中飘荡、扩散过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红色革命胜利后就会输出革命。再后来,东欧、中亚、我国,无数的格里高利们前仆后继,悲哀的骑墙,被砍掉脑袋或者背叛了做人的尊严苟活。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0

米哈依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于唐河毗湿斯克镇附近的克鲁格林村。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正是这样,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上哥萨克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这顿河是静静的呢?而且,,和读者本想的有差距给读者一种新颖感,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主人公葛利高里在也丧失了活下去的希望,他辗转流落各地,最后,终于身心疲惫地回到顿河岸的家。父母、兄嫂、妻女,均已去世,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年幼的儿子——米夏洛而已。

这样的结局又和标题相吻合。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小说。这部作品所涵盖的时间从1912年延续到1922年,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所触及的空间从平静的顿河的农庄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混乱的白军司令部到小村子里的革命委员会,从列强伺机侵入的边疆到中心地带的城市。而这种广阔的时空性质又不同于其他的史诗性作品。

在本文中,作者的视角与主人公的视角是一致的,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视角,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视角。因为从现实的角度看,人们生活在历史中,但只有当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才能向个人展示历史的真实面貌。简而言之,《静静的顿河》之所以是现实主义杰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史诗性与独特个人视角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肖洛霍夫一贯坚持艺术真实要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他曾告诫年轻的作家:“作家在小事情上违背真实,便会引起读者的怀疑,读者会想,在大的问题上可能他也会撒谎。”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秉笔直书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肖洛霍夫艺术的良知,也是他在现实主义美学上的独创性。

主人公葛雷葛利有两大追求:爱情和婚姻,以及他作为哥萨克的名声。而在这两个方面,葛利高里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枪打死。

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于白军与红军之间,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加入白军,最后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年纪不到30却已鬓发斑白。穷途末路之际,他把武器丢进顿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时,他与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联系只是他幸存的儿子了。

格雷葛利悲剧最突出的原因是他的哥萨克身份。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人”。

最初是指从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活动的人。后来,一般指的是15-17世纪逃离俄国农奴制压迫,移居边远地区的奴隶、仆人和公民。南方顿河两岸的大草原是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16世纪以来,哥萨克为沙皇政府守卫边疆,免征劳动税,获得了一定的工资和土地。与此同时,哥萨克也形成了相对自治的组织,这是沙皇力量的主要来源。在18世纪,哥萨克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军事阶层。

一方面,特殊的历史使哥萨克人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热爱自由,粗野,善于打仗。可以说,哥萨克最大的矛盾是他们内心渴往自由,在身份上是沙皇压制自由的工具。

格雷葛利是在一个矛盾的哥萨克环境中长大的年轻哥萨克的代表。他有责任感、良知、对哥萨克集团的独特归属感,还有自己叛逆的性格。哥萨克的矛盾决定了葛雷葛利的困惑:支持布尔什维克,因为他们向被压迫者承诺了自由;选择哥萨克,因为他们世代都是哥萨克。

就这样,格雷葛利是千百万在红军和白军中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正如葛利高里所属的那个白军师的师参谋长考佩洛夫所说:“一方面你是一个拥护旧时代的战士,另一方面--请原谅我说话尖刻,又有点象个布尔什维克。

”但是最为矛盾的是他又不仅仅是个哥萨克,而是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

作者在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在这之中,肖洛霍夫以悲悯的情怀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

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淡淡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内心的伤痛和珍爱;那宁静的庄严的顿河,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1

最初的接触《静静的顿河》是在高中时候,那时我们学校办了自己的期刊《青苹果》,我们大家都十分踊跃的投稿。但是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头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2

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

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我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战争的时候,上帝不存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3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推荐阅读

上一篇:小学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信访工作总结精品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