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庙会日记14篇

2023-11-18 11:24:48 庙会日记

庙会日记 篇1

今天是梅村一年一度的庙会。我和爷爷奶奶来到了庙会巡游的地方,我看见马路中间有长长的巡游队伍:栩(xǔ)栩如生的龙,长长的龙舟,还有踩着高跷(qiāo)的孙悟空……庙会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两排一望无边的摊位,人堆里传来叫卖声、喧闹声和欢呼声……真热闹啊!五花八门的东西我看得都眼花缭(liáo)乱了。先说吃的东西吧:有香喷喷的面包,有又酸又甜的糖葫芦,还有又香又嫩的羊肉串……再说玩的吧:有毛绒绒的洋娃娃,有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各种各样的卡通挂件……

最让我开心的是打枪,一局十五发,我打中了十一个泡泡,摊主直夸我“神枪手”,奖励给我一串手链,我真高兴。

庙会日记 篇2

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洛阳赶庙会, 我对赶庙会很是疑惑,它是干嘛的呀?我带着重重的疑问来到了赶庙会的地点。或!赶庙会得人还真多呀!简直是人山人海还有人在表演节目,有唱戏的,有杂耍 的,有娱乐的等等。简直太多太多了,我都有点应接不暇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娱乐场,哪里有好多娱乐玩具,但是我最喜欢玩的是射击游戏,我拿起枪装上子弹(塑料的PPC弹)然后拉枪击、举枪瞄准 、扣动扳机啪的一声子弹被射了出去,一下就击中了目标—气球立刻就炸了, 我枪枪击中目标。其实我的理想就是想当一名特种兵里的阻击手。我们又来到了小吃街品尝了一下各地的小吃,把我的小肚 子吃得圆圆得。我们又来到了工艺街哪里有捏面人、吹糖人、等等。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用玻璃做的琉璃咯嘣儿,一吹一吸他就响了,爸爸讲看到我在吹就想到他小的时候。下午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庙会 。

庙会日记 篇3

今儿个是大年初一,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我们在家里闲得无聊,于是爸爸提议,我们一起去逛庙会。

一路上顺顺当当,人也不多,可一到地坛庙会的天桥上,就看见大大小小的人头在涌动,人们在天桥上缓慢地行走。天桥上下人满为患,道路两旁有警察维持秩序。虽然庙会入口张灯结彩,可我满眼还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天桥上定睛一看,庙会里面更是人山人海。

我们三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进了庙会的大门。一进庙会,我立刻就被它那传统的气氛所吸引—满眼都是火红的颜色,处处体现着过年的气氛。我和妈妈一起挑选了一束“稻穗”—一颗颗栩栩如生,都蕴含着对新的一年丰收的美好祝福。“祝福”被我们高高举起,我的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我望了望人群,人们个个都是春风满面,想必他们也从这人山人海的热闹庙会中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老北京的年带给人们的是快乐与幸福。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小吃街。街上满是买卖人的吆喝声:“油炸臭豆腐,烤羊肉串,冰糖葫芦嘞。”“快来看嘞,正宗的老北京灌肠,油面茶嘞。”所有的摊位前都是顾客,门面被围得水泄不通,整个街道都变成了人海。再看看吃小吃的人,因为没有座位,所有的食客不辞辛劳,手中托着一个塑料碗,手上拿着勺或筷子,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边吃边发出咂吧嘴的声音。寒冷的新年里,来上一碗热腾腾的小吃,那真是“年”给我们的大礼!我也不例外,以前觉得脏脏的小吃,现在竟觉得那是何等的美味!就连一碗臭豆腐,我都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赞叹:“好吃呀!”这也许是庙会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吃完小吃,我们的庙会之旅也就接近了尾声。这次出游让我认识到了北京悠久的历史,也让我感受到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更让我感受到了庙会的魅力。

庙会日记 篇4

20xx年2月12日癸巳年正月初三日TUE多云

我们中国人过年是少不了庙会的,因为庙会是我们中国所独有的。厂甸的庙会,是京味最浓、最负盛名的一个。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各得其乐、各有所获。今年的春节我就和大姨一家去厂甸庙会逛了一圈,好好感受了一番老北京那股浓浓的年味儿。

庙会里有:抖起来嗡嗡作响的单双空竹、迎风挥舞就嘎嘎击鼓的大小风车、抽在地上滴溜乱转的陀螺、以及五尺长的大糖葫芦在庙会上,我发现了一位心灵手巧的哥哥。他坐在不大的摊位里,手中的彩泥像是有了生命一般,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了齐天大圣的模样。其他的彩泥看到了,也纷纷从家里跑出来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的模样。但还有些比较淘气的彩泥,变成了围观孩童们的模样来迷惑那些家长。还真有些上当的家长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给领走了。与之相邻的摊位还有个画糖画儿的,只是那么来回抖动几次,栩栩如生的作品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围观的人看得不禁拍手叫好,我也被这些民间艺术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

饱了眼福之后,接下来我可就要饱饱口福啦!嗬,一股浓浓的烤肉香扑面而来!好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我来到卖羊肉串的小摊面前。我贪婪地望着那些羊肉串,恨不得把他们全吃了。姨夫看出了我的心思马上给我和哥哥买了几串。刚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哎哟,烫死我啦!俗话说得好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这么着急,不烫着才怪呢!第二次,我可就加了小心了,只轻轻一咬,那羊肉的香味马上就在我嘴里弥漫开来,令我回味无穷。

厂甸庙会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不仅保留了老北京所特有的风俗习惯,也继承了老北京悠久的文化传统。即让中外的游客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我喜欢逛厂甸的庙会,更喜欢玩迎风就嘎嘎击鼓的大风车和吃那五尺长的糖葫芦。

庙会日记 篇5

正月初五,我和爸爸闲来无事,就想在网上找一个好玩的地方逛逛。

“咱俩去逛庙会吧!”爸爸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吆喝道。“好啊!我好长时间没去过了。”我欢呼雀跃,于是我俩马上准备就绪向城隍庙进军。

我和爸爸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了城隍庙,尽管已经是中午时分,但是这里依然水泄不通,人流攒动。我俩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民间歌舞:划旱船、扭秧歌……只见一个头挽发髻,耳朵上插一朵花,头戴一黑色绣花帽,手拿一个烟斗,鼻子斜下方有一个又大又黑的痣的人,另一手中还牵着一头“驴”。从扮相上看是个媒婆,咦!这头“驴”怎么还长着两只人腿?原来是一个人穿上了驴子的服装,扮成毛驴。突然,驴子好像生气了,踢了媒婆一脚,媒婆发怒了,拿着烟斗朝毛驴挥去,毛驴也不知道疼,用身体顶媒婆,一人一驴的战争开始了,我和爸爸吓得赶快闪人。

啊!真漂亮啊!只见一个小摊位挤满了人,我用尽全力挤了进去,是一个阿姨在画糖人。只见她拿着盛有糖浆的勺子在石板上娴熟地画起来,她画的是一只喜羊羊。站在一旁的小朋友们只好眼巴巴地等上几分钟才能吃到自己想要的糖人。画糖人的阿姨拿着勺子不一会儿,一个惟妙惟肖的糖人就做好了。小朋友手里举着糖人,把嘴伸过去咬一口,甜又脆!

我们继续往前走,捏面人的,唱戏的,舞狮子……庙会让我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庙会日记 篇6

每当过年的时候都要去逛庙会,这是中国北方城市的传统节日。

今年,我和爸爸妈妈在兰州的姥姥家过年,我们家所有的人在初三的早上一早决定去逛庙会,一到庙会,只看见庙会里人山人海,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古时候王爷戴的扳指,古玩,古书,老师傅吹出的各种形状的糖人和捏的糖人,唱兰州本地方言的戏,猜谜语,杂耍,打兰州太平鼓,踩高跷,舞龙,和象征带来好运的很大的三只腿的金蟾……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微雕,我还让会微雕技术的阿姨给我刻了一个。

微雕就是在糯米上刻字,并且需要很好的视力。只见阿姨把所有的糯米先筛选好,然后,左手拿着钳子夹起一粒刚刚挑选好的又长又细的米,右手拿着针,仔细地把我的名字刻在了米粒上,再用黑色的墨水笔描了一遍,字迹就清楚地映在了米粒上。最后,阿姨往我挑的四叶草瓶子里注了一些油,用镊子把米放入瓶子里,再用螺丝把口封住,用红线把它串起来,戴到了我的脖子上。看着做好的'米粒微雕,我很喜欢它,也很佩服阿姨精湛的技术。

走出庙会,在大门口,听到了一阵锣鼓声,原来是舞狮表演。表演有四个队伍,他们随着锣鼓声一起舞动长狮抢夺中间的灯笼,看起来栩栩如生,就像真的狮子一样。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来到一家兰州很有名的饭馆吃午饭,吃饭的时候我仍然想着庙会里那些有趣的活动。我希望明年我还能来兰州过年,逛庙会。

庙会日记 篇7

年初九,妈妈说要带我去逛庙会。我听了一蹦三尺高,赶紧问妈妈什么时候去。妈妈说:“中午吃完饭就去。到了中午我很快吃完了饭。催着妈妈去逛庙会。

来到了那里,眼前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哇!赶集的人真多啊!开始逛庙会了,那里有吃的、有玩具,比如饺子,烤羊肉串还有我喜欢的木剑......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玩飞镖的地方,我一直盯着那个地方。妈妈猜出我想玩飞镖,所以就给我买了两桶飞镖,在射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紧张。”前面四镖我没有射中,所以开始对我自己失去了信心。妈妈对我说:“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没了信心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于是我调节了一下心情,专心致志的射气球,果然气球被我一个一个的射破了,到最后我居然射中了九个,所以得到了一串佛珠作为奖励。我开心极了!然后我又去玩了蹦蹦床,一蹦就可以蹦到两米高。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今天有客人要到我们家来,所以要早点回家。”

于是,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庙会日记 篇8

正月初三,我们一家去洛阳赶庙会,我玩了好多游乐设施,有蹦极等,蹦极的绳子拴在我的腰上,可好玩儿了。妈妈给我买了糖人,糖人是凤凰的样子,既好看又好吃。我还去安徒生童话剧场,看“丑小鸭与鸭蛋超人”的表演,故事说的是: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都不喜欢她,为什么呢?因为她的翅膀一边大一边小,大家都不喜欢她,只有丑小鸭的妈妈喜欢她,故事中,她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他还打败了大灰狼兄弟,最后丑小鸭取得了成功,最后,她的哥哥姐姐们都很喜欢她,说她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鸭子。

今天我们去赶庙会可真开心呀,庙会中,我看到了很多没见到的东西,看了丑小鸭的节目我学到了长得丑并不代表失败,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

庙会日记 篇9

厂甸庙会挪到陶然亭有几年了,离家近,去走走。

逛庙会是每年春节的保留节目,在忙忙碌碌中抽点时间去庙会走走,倒不是要去买什么,也没啥可买,也不是去图那口儿小吃,这个时候可是商家赚钱的好时候,各种吃食都挺贵,也就是去走走转转,看看乌秧乌秧的人流,感受一下节日的喜兴劲儿。

今年,上边反腐力度加大,“老虎”和“苍蝇”都没了踪影,单位也把每年一度发的庙会票当成了“苍蝇”,只好去自己门口儿老老实实买票进场,十块钱,不便宜。

陶然亭东门进北门出,一路边走边拍,感受了节日的喜庆,算是充实的过了初二。

庙会日记 篇10

今天是大年初一,很多人都去阳澄湖边的重元寺赶庙会。我和爸爸、妈妈也去赶庙,我们就沿着阳澄湖边,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两岸的风景,阳澄湖一望无际,根本看不到边,湖上飘着白白的浓雾 ,真像是童话里的仙境,很是美丽。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重元寺,寺庙外面停了很多很多的汽车,肯定都是来赶庙会的。妈妈对我说:“赶庙会的人们是 给全家人来祈福的,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一 切平安。”

人们都提着香烛满怀希望地往寺庙里走,我们也随着人流往里走,一进大门就看到两边的大愿墙上刻着一个个佛像,神态各异,旁边还刻着很多佛经。

有一座桥连着湖中的塔庙,远远望去桥上的人来来往往,密密麻麻看不清楚,真像一只只小蚂蚁,我们也随着人们上了桥,还不时听到寺中传来的钟声。

快到中午了,我们也该回家吃饭了,今天玩得特别的开心。

庙会日记 篇11

新年逛庙会-寒假日记300字

绵阳西山公园又叫做子云亭公园,位于凤凰山。它以刘禹锡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闻名。环境清幽,有古墓、名亭、寺庙,山上空气清新,景色秀丽。我和爸妈及二宝一家去西山公园玩。

这是西山公园正在举办绵阳市第八届文化庙会。利用寒假人闲的功夫,我爸带我和二宝去玩旋转秋千,由于人少,成了我和二宝妹妹的专场,高兴极了。玩了以后,我和二宝去画画,我们在画画时,文化庙会开始了,叔叔阿姨演了很多歌舞、杂技,节目精彩,台下喝彩、掌声不断,持续了二三小时,旁边还有很多小吃及其它游园活动,吸引不少小朋友观看。由于天公不作美,刮起阵阵大风,冷飕飕的。我和二宝就回家吃饭了。

新年逛庙会真有意思啊!

庙会日记 篇12

听说小雁塔和大唐西市每年都会有庙会,大年初四,我去了大唐西市赶庙会。

来逛庙会的人可真多呀。还没到大唐西市就堵车了。我在远处看到,庙会里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那里有全国各地的小吃,有油炸冰淇淋、撒尿牛丸、糯米糕、新疆烤肉、冰糖梨水、章鱼丸、日本小丸子、椰子汁、烤鱿鱼、天津狗不理汤包、九寨沟烤山鸡、蜀国饭团、长沙臭豆腐等等。

再往里走,我看到了画展楼,最重要的是,我还看到了古代唱戏用的戏楼。戏楼后面是一个许愿池,可以拿1元钱去换2枚特殊的硬币呢。只要你把钱币投进池里的龙嘴里你就可以许愿,我当时差点把硬币投了进去,结果投到龙的眼睛上给蹦到水里了。

我还去了“非遗城”,那里写着禁止拍照,还有的写了不买勿动。那里有许多皮影和泥人。出来时,我买了一个凤凰皮影。

今年的庙会真好玩呀。明年我还要来大唐西市里来赶庙会。

庙会日记 篇13

大年初三,我们一家去逛庙会。一路上,我在想,庙会是表演节目还是吃饭,或是购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什么是庙会。

到了庙会现场,哇!人山人海,彩旗招展,四周全是小摊,我置身于一片喜庆之红中。叫卖声,讨价还价是滔滔不绝,舞台上五颜六色,真热闹!摊子五彩缤纷,有卖玩具的、卖烧烤的、卖饮料的;还有许多小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老北京冰糖葫芦等等,随着人流而动,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呼——呼——”循着声音我扭头看去,哇,是做棉花糖的。瞧!一根细竹签子,随着主人手的转动,裹上了一层层像棉花一样洁白松软的糖絮,就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就鼓出了一个棉花包。而且这棉花糖变幻莫测,不吃的时候像一棵小树,咬上几口又变成秃顶老人……我把脸埋上去,好甜呀!这棉花糖不仅是魔术师,还是糖中的另 类代表啊!

在棉花塘边,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剪纸,有连年有鱼(余)、陕西八大怪,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人物的皮影。

庙会中看的便是玩杂耍了。“啪!啪!”这声音比放鞭炮还响。快看!原来是一老一少两位表演者,各拿着大约十几米长的皮鞭子在地上抽着、抡着,我吓得赶紧后退几步,生怕被抽着。爸爸笑着说:“别怕,他们手上有准。没个几年时间练不出来!”妈妈告诉我,打响鞭预示着新年红红火火。

下一个节目是玩风火轮。一个老人拿着线轴,一边是一个大碗,另一边是一个小碗,碗里燃着火,只见老人镇定自若的抖着,风火轮在他的手中潇洒地上下翻飞,火苗子呼呼的冒着,真是技艺高超啊!怪不得爸爸说:高手隐藏在民间!

我的表妹只有三岁,她被声音吓得捂着耳朵迟迟不肯放下,真搞笑。

这就是西安的庙会。既有民族特色,又丰富多彩,让大家玩的很开心,真好!

庙会日记 篇14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忙忙碌碌,家家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在我们南方,过春节就是走亲访友拜大年,而我到了北京以后,感受到了更深厚的春节气氛,这就要从我们逛庙会说起了。

初二一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厂甸庙会。哇,好热闹啊。只见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长长的“美食街”。从串成佛珠样的大山里红,到五尺高的大糖葫芦;从顶着红点儿的爱窝窝,到层层起酥的油酥火烧;还有羊肉串、鹿肉串、爆肚儿、炸灌肠、烤鱿鱼,各种美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路走过去,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肚子也被各种好吃的塞满了,正当我还留恋着要不要再来串鹿肉,旁边的叫好声将我吸引了过去。

原来是一组人物雕塑正在“行进”:卖力的洋车车夫、认真的剃头师傅、漂亮的唱曲小姑娘、欢快玩耍的小孩儿……他们从头到脚全身都涂着厚厚的油彩,扮起雕塑来有板有眼,一眼望去还以为是王府井步行街的人物雕塑活过来了,真有意思。爸爸说这叫“行为艺术”。

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玩儿的东西。看,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风车迎着风儿笑开了怀;听,贴着金字标签的空竹抖起来声声清脆;一会,这边捏面人儿的捏了个孙悟空;那边吹糖人的又吹了一个小金鼠。更有艺人们竞相表演的绝活,高跷、太平鼓、五虎棍……“咔嚓”、“咔嚓”,连妈妈都忍不住拿着照相机拍了又拍。妈妈说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八大庙会之一,到现在已经延续四百多年了,可以称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名片”。

这次逛庙会真是我历年春节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和特色小吃,也学到了不少像“行为艺术”、“文化名片”的新名词呢。

推荐阅读

上一篇:公司年终聚餐通知模板精选 下一篇:安全大检查自查报告(精华九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