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微课设计方案集合3篇

2023-11-17 09:48:51 微课设计方案

【#实用文# #微课设计方案集合3篇#】您可以在以下内容中找到关于“微课设计方案”的相关资料。不要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为了做好眼前的工作。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工作方案,只要掌握了写作技巧,写出一份优秀的工作方案都不是难事。我们提供这些信息,希望它们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某个领域!

微课设计方案【篇1】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活动

知识点名称:神奇的指纹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及家长

授课时长:8分钟

一、教学内容

了解和理解指纹、指纹的特征、类型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发现让孩子们知道指纹的类型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

程解说四、教学方法

1教学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

观察自己的小手

(2) 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为了理解指纹,伸出你的小手,(老师指着指指肚皮)这里叫指腹

2*仔细看看你的指腹上有什么?(引导孩子观察和发现细纹)这些细纹称为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个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用手指蘸墨水垫在纸上打印指纹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讨论指纹的形状

指纹的形状有:箭头形、水波状、漩涡状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在您触摸的地方找到指纹

1 *老师将演示如何用蘸有红色墨水垫的手指触摸玻璃杯,并要求孩子说出他发现了什么?

老师:当我们的手指接触到物体时,我们会留下指纹

2.老师演示如何在不使用印泥的情况下触摸这些东西,并要求孩子说出他们发现了什么

(会不会留下指纹呢?)

教师: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

(3)归纳总结:教师:你们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了!

指纹由**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微课设计方案【篇2】

一、 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时俱进,从而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mooc微课堂新的学习方法。同时,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拓宽教师的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提供有效平台,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将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

二、内容及要求

(一)微课组成及要求

“微课”核心资源是“微**”,(填写微课教学设计模板后附微**),每人一个微课设计,可包含学生课堂微课程和教师成长微课程。

1、学生课堂微课程要求:制作工具是录屏软件、摄像机、手机等,服务对象是学生,内容是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等,时间长度在8分钟以内,使用地点在学生课堂、预习、复习。(填写表

一、表二)

2、教师成长微课程:制作工具是***为主,服务对象是教师,内容是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时间长度不超过5分钟,使用地点是教研活动、学校培训、网络研修。(填写表三)

(二)建设形式

教师应按照系列化、特色化、时效性、实时性的目标,提高微课作品的整体质量,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

1.系列化鼓励针对某个知识专题、主题或小考的某个复习单元设计制作微课,可以将这些系列化、连续的、有层次微课按顺序组成“微课程”,完整呈现某个专题的知识学习。

2特色化,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建设名优微班和特色微班。

3. 实时化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时公布相关信息,方便学生及家长了解微课建设情况,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

六、评审和表彰

1学校将根据学科和课程性质,组织学科教研组和教学带头人对上传的微讲座作品进行评审。优秀作品将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受网上公众点评。

2根据群众评议和领导小组评议意见,对优秀作品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

七、其他事项

1.作品及主要素材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

2微课堂的对象是小学生。作品要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象是应,加强对学习者的指导和监督;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外学习为辅。

微课设计方案【篇3】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拟人修辞的运用》微课视频及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姓名

方小松

学科

语文

教龄

13

微课名称

拟人修辞的运用

视频长度

4分42秒

录制时间

xx年12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设计均可

知识点描述

让小学生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初步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小学中段学生对拟人的修辞手法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判断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更别说怎样运用了,鉴于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实例增进理解,会学习运用。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拟人的初步理解。当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与拟人修辞有关的课文或作文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一、片头

(30秒以内)

大家好,这节微课主要跟大家交流习作中怎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先让我们从学习过的课文中感悟这种修辞手法。

3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8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

结合课例,理解什么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70秒

第二部分内容: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30秒

第三部分内容:

结合实例讲解运用拟人修辞的形式。

一、把动物拟人化。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二、把植物拟人化。

如《秋天向我们微笑》中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冷了,要披紫袍,就是把苹果和葡萄看作人,苹果和葡萄因为天冷,要穿衣服。苹果和葡萄都是植物,作者赋予它们生命,这样就是拟人。

三、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如《大海的歌》中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

132秒

三、结尾

(30秒以内)

本节微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聆听!

2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认识入手,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入手,对拟人的修辞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拟人就是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接着引导学生对拟人的修辞使用效果做了认识;最后重点结合学过的课文对拟人修辞运用的几种形式做了重点介绍,用课文引路使拟人这个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为学生在作文正确使用你人的修辞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

上一篇:购买设备合同 下一篇:亮化方案(汇集11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