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最新经济自查报告(精华十四篇)#】依据您的要求,笔者为您整理了下列的“经济自查报告”。大众都说,只有在实践之后才能取得成果,当我们将一项工作付诸行动时,我们都需要撰写报告。报告的最重要目的在于向对方传达所需内容。请注意,以上文章仅供参考,请勿用于违法行为!
经济自查报告 篇1
根据总行下发的《银行稽内控风险排查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我支行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查防结合、重在防范、经营发展、内控优先”的总体原则。
一、储蓄存款业务
储蓄存款业务严格执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无虚开户现象。针对存款大存、取款频繁账户进行检查不存在公款私存现象。利率使用准确无抬高存款利率无多提少提应付利息现象。检查各类储蓄存款登记簿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其内容及时、正确、完整。
二、企业帐户管理
对帐户的开立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和规定执行。无违反规定开立基本帐户、一般帐户、专项帐户和临时帐户的现象无混淆单位性质和资金性质开立帐户情况不存在一个单位开立多个基本户和在同一银行开立不同帐户的情况。开户单位的开户资料齐全符合帐户管理规定不存在未经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开立帐户的现象无先开户、后补批的情况。
三、内部结算检查
1、印章管理检查按规定建立业务印章管理制度并对印章的制发、启用、保管、使用、停用、上缴和销毁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按规定严格执行。
2、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市检查有价单证及重要凭证的管理符合规定实行专人保管无混用和混合保管的现象落实查库登记制度会计主管按规定进行查库查库记录规范、完整无涂改记录簿规范、完整领用手续齐全领用合规记录完整。
3、账务组织检查分户账检查无凭证代账现象帐户设置齐全、完整设立真实分户账的户名与开销户登记簿以及预留印鉴卡的名称一致。各种登记簿的设置齐全记载内容真实及时并与有关分户账数据一致。各类余额表数据一致无虚增、虚减现象。
四、对存、贷款及承兑汇票等业务的检查
对大额存单及相关的承兑汇票和大额存单业务进行全面检查销户手续合规。对公存款单位的存款资金来源正常贷款资金走向正常无以贷转存的情况存款利息使用正确计算正确。
五、对跟踪贷款和承兑资金流向的检查
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实用贷款资金和承兑资金对风险因素进行了及时的弥补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我支行已经对内控风险建立了长效的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了检查制度将案件防控作为一项基本的管理工作。20xx年将力图继续保持我支行“零案件”的防控目标。
经济自查报告 篇2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的统一部署,为深入查找环保工作与服务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市环保局党组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走访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大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有序地推进了我局“百日整治”工作。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为深入查找我局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局党组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周密有序的部署。一是发放征求意见表。8月下旬,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印制了《征求意见表》200多份,分送到全市100多家重点企业和市直69个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召开座谈会。从8月31日开始,利用半个月时间,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包片挂点方案,分为6个组深入到全市21个镇、办、场、园区,邀请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界人士进行座谈,宣讲我局工作职责、环保形势政策、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和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措施,并征求他们对我局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服务大局、为民办事、廉洁自律、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并对我局7个重点职能科室、单位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现场测评。9月17日,我局又邀请了环保义务监督员、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以及群众代表等共15人座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围绕“如何在正确履行职责的同时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主题,在全局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全面查找个人在履行职责、工作作风、为民办事、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每个人查找问题,明确责任,防患未然。在查找问题阶段,我局共召开座谈会21场,参会人员达到337人,发放征求意见表542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开展深入的自查自纠以及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纳,我们对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40多条,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环保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大家普遍认为,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且有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作保障,但由于发展仍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环境保护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各级决策者的环保法律意识不强,企业的环境守法意识不高,群众自觉保护环境意识不高,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还不够,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支持、参与面不大,环境保护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环保执法力度还不够。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少数企业不办“环评”、不落实“三同时”措施,偷排、直排、超标排放以及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更是屡查屡犯,严重危害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污染投诉也有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对化工、畜禽养殖业等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不够,不能因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而放松环保执法,更不能用收费来代替处罚。环保部门还在单打独斗,还没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3、服务意识还不够。有的企业反映,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和规律了解不深不透,对企业治污减污指导不够,简单执法,执法水平欠缺,政策宣传不够。有的学校反映,一些“绿色学校”在创建成功后,环保部门对学校跟踪检查少,缺乏必要的工作指导。
4、改善环境质量的力度还不大。城区以油烟、噪声扰民为特征,乡镇以水污染为重点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反响较大。尤其是在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少,畜禽养殖业污染严重,污水、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灌溉饮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城郊结合部由于规划、建设滞后,人口增多,环保投入不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经济自查报告 篇3
根据赣助中心〔20xx〕29号《关于开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对20xx年秋季―20xx年秋季学生资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 ——20xx年,我校先后为40名贫困高中毕业生提供了高考入学资助金,共发放资助金20万元。新生入学提供路费4人,发放资金0.2万元。
20xx年秋季 ——20xx年秋季,我校先后为181名贫困普通高中生提供了国家助学金,共发放国家助学金13.495万元。
20xx年秋季 ——20xx年秋季,我校先后为3439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寄宿生生活补助,共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66.1625万元。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强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专项资金管理,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寄宿生生活费发放的工作步伐,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实施贫困生补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广泛宣传发动:
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利用学期开学初和召开的家长会及晨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考入学资助金”、“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资助”的政策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严格操作程序
1、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发放实施方案”。
2、组建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导小组。
3、确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
4、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实施方案”。
5、制定了“新余市第十六中学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资助金申请条件及程序(含宣传单)”。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为贫困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而设立、“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A、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含艾滋病孤儿); B、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C、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D、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E、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区别不同贫困程度,每学年审定一次,新增资助,重新审定。不搞平均分配,不能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
6、我校“补助”运行程序。
A、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村委会核实的材料;B、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申请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
7、发放程序。
受助学生确定后,制定发放花名册,通过财政惠农补助一卡通发放。未统一制作资助卡发放。领取人签字。
三、各学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情况如下: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356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56人,每人及时足额发放贫困生活补助费(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3.3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8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0.05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8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10.0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26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264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9.9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539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539人。(每生37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0.212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08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08人。(每生50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0.4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1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14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5.875万元。
20xx年秋还增补了26人,(每生125元),共计增补发放金额0.325万元。
20xx春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4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40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7.5万元。
20xx秋年秋上级下达我校贫困生指标456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456人。(每生625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8.5万元。
四、各学期贫困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如下: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55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55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4.125万元。
20xx年秋还增补了2人,(每生350元),共计增补发放金额0.07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4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4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55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20xx年春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20xx年秋上级下达我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指标30人,我校评审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生30人。(每生750元),共计发放总金额2.25万元。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校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校贫困学生较多,但由于补助名额有限,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得不到补助。
二是少数群众见利相争,给贫困学生评审认定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有些初中学生不在校寄宿,但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却不能享受补助。
四是有关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家喻户晓”还不够,要做到“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局面。
经济自查报告 篇4
按照区委与市委引发的《2003-2005年**市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的要求,在区委的领导下,**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全面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几年来,在镇党委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目标任务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镇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目标完成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形成了以服装业为支柱产业,化工、造纸、铸造、养殖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服装产业规模达年产1.8亿件,2003年服装销售收入达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381万元,创利润1972万元,创税收931万元。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加强,目前已在我镇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6个党支部和4个共青团,7个工会,有8名私营企业主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主要做法镇党委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了建设“非公党建长廊”的目标,全力推进非公党建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强化组织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镇党委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和提高。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厂等多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全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每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确定至少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镇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创新、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为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坚持制度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逐步规范。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按照《2003年—2005年非公有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的要求和“打好一个基础,抓好二支队伍,增强三个力量,发挥四个作用,实现五个有”的目标明确了职责和任务,还在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逐步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规范,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党员开展活动和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境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推进。(三)加大组建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镇党委因地制宜,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力度,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坚持一手抓组建,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一手抓巩固,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有名正式党员以上的非公企业成立党支部,对不够3名党员的和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时实行“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建促党建”,积极在非公企业中筹建工会、共青团组织,实现党、工、团齐唱一首歌,共同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我镇在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个,工会个,团支部个。尤其是对新建企业,我们坚持“企业开工,党建挂牌”原则,在企业筹建时,镇党委便派出一名党委委员和一名党员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在开展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摸清企业党员的有关情况,指导帮助筹建党组织,使所有新建企业做到建成开工一个,成立党组织一个,企业开工与党组织挂牌同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四)注重组织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在这一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措施。通过送党刊、送党课、送政策等措施,努力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还通过党校统一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五)针对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态度冷淡,心存疑虑,担心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想法,我镇党委把切入点放在教育引导,诚心服务,主动作为上。一是教育引导企业
经济自查报告 篇5
“查实情、找问题、解民困”活动
自查报告
根据《XX区开展“查实情、找问题、解民困”大普查活动方案》工作安排,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抽调镇村民政干部、纪检、村监会成员等7人于2月5日至19日对全镇873户民政对象进行大普查大走访,了解落实情况,查找问题,为更好地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古城镇“查实情、找问题、解民困”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截止目前,共入户民政服务对象834户。其中,城市低保户478户885人,农村低保251户269人,城市高龄101户110人,农村高龄24户26人,残疾人448户,危房户28户,孤儿12户,农村散居五保户7户。
二、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查实情、找问题、解民困活动落到实处。
开展“查实情、找问题、解民困”活动是认真贯彻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做好做实民政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力推进大普查活动顺利开展。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镇村队干部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XX镇“查实情、找问题、解民困”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大普查工作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从纪检、民政、财政等部门抽调了7名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镇村领导干部担任工作组成员。三是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明确由镇主管民政副镇长为此自查活动主要负责人,各包村领导为各村自查活动的具体负责人,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针对我镇城市低保对象多,分散、面广的实际,普查小组采取集中普查与分组普查相结合的办法,逐户抓落实,确保民政对象不重不漏,使自查工作有序进行。一是活动中坚持采取“一查,二看,三听”的方式,确保各种调查数据真实有效。“一查”即通过查阅贫困户档案,查看低保证、残疾证、孤儿证等了解贫困户家庭生活状况。“二看”即通过查看贫困户居住条件、房屋装修、家用电器状况,查看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从直观上了解家庭收入和消费能力;“三听”即听取村委会介绍贫困家庭状况、听被调查人自行介绍家庭状况,听取邻居对其家庭的情况介绍,了解被调查家庭隐性收入。 二是对每天入户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梳理,找出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对下村入户数据情况进行登记并汇报,并就下村入户良好经
验、方法进行交流。明确工作原则:对已经脱贫的低保户,调查组工作人员立即告之取消其低保待遇;对有疑义的低保户,工作组将上会讨论;对低保金不够维持最低生活保障的,提高其保障标准。截止目前,共入户民政服务对象834户。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够到位。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大、不到位,导致部分村民对民政救助政策了解的不多,少数群众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认为低保金是国家的钱,存在争着抢着要低保的现象,而且吃了低保就不愿意脱保,导致进入容易退出难。
(二)动态管理不够及时。对个别低保对象跟踪审核不及时,有的低保证没有及时登记审核。有个别救助对象收入增加,但尚未及时清退,个别救助对象已经亡故但没有及时停止发放救助资金。
(三)孝亲敬老有待加强。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加大了民政救助力度,也使一部分人出现了依赖思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普查中发现农村部分老年低保对象生活困难,很多都是因为儿女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的。
四、整改措施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我们将以此次大普查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救助政策宣传的长效机制,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不断加大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到各项民政救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完善救助工作机制。建立定时回访与随时回访工作机制,落实“三公开”制度,确保民政工作情况掌握及时准确,监督到位;进一步完善申请审批制度,规范操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追究,把真正困难需要救助的人员全部纳入救助,把不符合救助
条件的人员及时清退,实行阳光操作,将救助对象的确定和退出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必退”。
(三)加大民政干部队伍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民政干部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学习制度和系统的培训计划,使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切实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不断提高民政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针对有赡养能力却不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必要时借助司法、行政、经济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
总之,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努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范围,努力把为民之事办好办实,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经济自查报告
经济责任自查报告
集体经济自查报告
经济普查讲话稿
经济调查报告
经济自查报告 篇6
20xx年是“机关效能提升年”。根据《湘西自治州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考核评议暂行办法》的通知(州办[20xx]39号)文件的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在20xx年工作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方案,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率,积极为经济发展环境创造良好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1-10月,我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全州参合农民达216.67万人,平均参合率96.12%,实现了绝大多数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目标;以健康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州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0%以上;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龙山县试点启动;全州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已覆盖全州43%的行政村;省卫生厅向全省人民的“十大卫生惠民措施”在我州得到全面落实,部分工作已经完成;医疗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全州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卫生监督执法有序推进,行政处罚立案及时,程序合法,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发生;扶贫建整、社区文明共建等工作进展顺利;卫生工作在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先后荣获省州“精神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集体”“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总结我局在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工作,具体概括起来是“五抓五促进”:
一、抓队伍作风转变,促进服务意识增强
牢固树立为民人民服务宗旨,强化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着力转变机关干部队伍作风。
一是加强宗旨教育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宗旨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学习教育机制,坚持把宗旨教育和警示教育纳入局机关工作学习内容。5月30日,组织州直卫生系统各单位共25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彭继云同志的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7月20日组织局机关干部观看《一手遮天下的腐败》和《堂堂外表下的'真相》警示教育光盘,9月19日组织学习卫生部印发的《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若干规定》。
二是深入开展“服务基层解难题、优化环境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3月7日,我局印发了《湘西州卫生局20xx年“服务基层解难题、优化环境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扶贫解困、改善民生”这个工作重点,注重活动效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州卫生系统各单位共下乡开展活动279次,其中调研69次,义诊46次,培训79次,志愿服务18次,联谊24次,其他交流共建活动53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500余份,开展卫生人才培训17次,培训人数达2266人次;派驻专家107人次,捐赠医疗设备31.1万元,帮助完善规章制度67项,帮助开展新项目17项;为扶贫联系村落实扶贫资金90万元,为荣昌坪社区落实共建资金12万元。通过加强教育和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局机关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抓依法行政工作,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州战略部署,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推动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法制化,促进依法行政、依法从政。
一是整章建制。在20xx年修正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的基础上,依据《20xx年度全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制定了《20xx年度州卫生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意见》,根据省、州文件精神印发了《州直卫生系统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xx-2015)》的通知,为依法行政工作作出了制度安排。
二是强化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局主要负责人、分管政策法规工作的领导、政策法规科的全体人员参加了州政府开展的第四轮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依托州卫生监督所举办各类卫生业务执法培训班5期,893人参训。6月中旬,组织开展了全州卫生监督技能大比武活动,促进执法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是严把规范性文件出台关。认真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廉洁性评估工作,对局机关已发布的12份文件,实施了廉洁性评估;开展行政审批专项效能监察,对局机关4个科室执行行政审批事项立项监察,对新农合科开展了重要岗位效能监督。通过提高执法业务素质,加强执法监察,有效保证了卫生执法服务效果,1-10月,受理行政许可65起,其他管理服务事项30起,卫生许可率达到100%,执法文书规范率达100%。
三、抓政务信息公开,促进服务透明管理
以提高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和公信度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使卫生工作朝着规范化、程序化、效率化的方向发展。
一是狠抓《湘西卫生信息》网站建设管理。在去年《湘西卫生信息》网站基本建成的基础上,依据《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规范》等上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增设了“健康教育”、“网络直报”、“投诉举报”、“互动交流”、“网站链接”等公众服务栏目,深受广大网民欢迎,网页点击率骤增,截止目前,网络点击量已达30万人次。
二是继续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目录。认真贯彻《信息公开条例》和《保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公开和拟公开的政务信息进行审查清理,对已失效的信息及时更新,确保信息公开合法、及时,满足政务服务需要。
三是加强网上政务服务。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规范了执行网上投诉举报、在线咨询、局长信箱等个案的回复承办制度和程序,落实了办理人员,加强网上政务办理,1-10月,共办理网上投诉、咨询26件,较好地方便了群众诉求。
四、抓重点领域治理,促进行业形象提升
强化行业纠风,突出重点领域治理,推动卫生行风建设开展,促进行业风气转变,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一是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制定了湘西自治州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设置规划,成立了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落实岗位职责和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手术分级管理、死亡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和县级医疗机构签订了“20xx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责任状”、上报“20xx年抗菌药物目录”;8月上旬,联合州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优质护理大比武活动,促进了优质护理规范,目前20家县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10家医疗机构优质服务病房达到60%以上,其中达100%的有7家。
二是以集中招标采购为抓手,加强药品、医用耗材、检测检验试剂、器械购销环节的管理。继续实行药品、医用耗材、检测检验试剂、器械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制,每季通报采购情况,对招标采购活动实行全程动态监管。今年,州人民医院、州民族中医院、州妇保院均严格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据统计,1-10月,全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2.8亿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的98%以上,医用耗材8866.69万元,占医院医用耗材90%以上,采购额同比增长75.77%;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4134.6万元。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确保了药品医用耗材、检验试剂的质量,较好地解决了价格虚高的问题。
三是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加强对“民生”“涉农”工作的管理。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性手足口病疫情大面积暴发流行,为切实控制我州疫情,最低限度减少影响和损失,我局及时组建防控工作组,积极有效应对,通过全州卫生各级各单位2个多月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扩散,消除了社会巩慌,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针对新农合资金总量大、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容易出事等实际,8月下旬,我局组织对35家新农合定点的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和民营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对存在的报账手续不够规范、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下文督办,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有效促进了新农合资金使用的规范。针对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出,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实际,我局充分发挥食安办综合协调职能,及时安排部署了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节假日食品安全整顿等一系列行动,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要时段、重点食品的清理整治,确保食品安全形势平稳。
四是关于《湖南省规范涉企检查若干规定》贯彻落实问题,按州委州政府州市共建有关要求,行政权限下放到吉首市,州直已没有涉企监管对象。
五、抓建议意见办理,促进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把建议意见作为发现工作问题、改进服务质量、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路径,积极开展建议意见办理,促进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0月,我局共收到建议提案23件,其中建议6件(主办5件,会办1件),提案17件(主办14件,会办3件)。接到任务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科室研究,按办理程序落实办理工作,截止目前,会办件已全部按要求及时将我局的会办意见交给主办单位,主办件办复情况意见征询表满意率达100%。
二是积极开展信访投诉办理。根据州政府信访工作有关要求,5月份,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州卫生系统信访工作的通知》(州卫发[20xx]28号)文件,全面落实信访工作“五制”,积极开展信访投诉办理,妥善处理了卫生工作突出问题,有效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1-10月,我局共接各类信访投诉35件,其中网上投诉、咨询26件,均按要求认真给予了回复和办理。特别是3件多年未决的赴省进京纠纷积案,今年得到了妥善处置。
三是加强腐败问题反映追踪。今年以来,第十七办案联组收到和接待群众反映问题3件,其中提醒谈话1件,属非业务范围2件,但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我们通过多方协调,解决了反映人的实际问题,维护了医疗卫生系统的和谐。
虽然我局在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卫生工作线长面广,涉及民生问题的事项较多,还有一些工作做得不足,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巩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足,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为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经济自查报告 篇7
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把好关、服好务、促发展、惠民生、创一流”为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保护环境,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立足重大项目,服务经济发展。建立环保提前介入服务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落实并联审批制度和市上确定的重大项目代办等四项制度,喊响“马上办”,落实“一天办结”,热情服务全市重大项目。1-6月,先后为铝硅产业园区瑞昱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新增16800吨/年切割钢线项目、广亚铝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铝型材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服务。市本级审批项目42个,办理行政许可146件,其中特事特办58件。市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月月获流动红旗。
(二)突出污染防治,推进总量减排。一是积极开展行业污染治理试点。对24家泡菜食品企业和5家造纸企业开展污染深度治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二是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发年审许可证280个,对4户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对6户重点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三是扎实抓好总量减排,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工作,掌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因子,编制《市“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下达年度削减目标任务。
(三)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环保。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扎实推进生态建设,重点加强对青神县创建省级生态县的督促指导,力争年内创建成功。制定《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案》,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完成6个乡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技术核查,完成3个省级生态乡镇验收。制发了《深入推进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通知》,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编制完成思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对思蒙河流域实行重点整治。
(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民生工程。一是抓好东坡湖污染综合整治。牵头开展东坡湖污染综合整治,提出工作措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查,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湖水水质有所好转,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二是抓好省政府挂牌督办和省级限期整治的6户工业企业和4户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上门服务和指导,确保10月底完成竣工验收。目前,10户企业中1户试运行,7户设备安装,2户土建施工。三是抓好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饮用水监管监测力度,推进水库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编制完成《仁寿县水库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五)开展“两年”活动,确保环境安全。一是创造性地开展环境监察执法“规范年”和环境监测“质量年”活动。行政性执法监管做到尺度、程序、规范“三统一”,使环境执法标准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规范;环境监测进一步强化全过程质量意识,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两个活动年”先后被《中国环境报》长篇报道,并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二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涉重和危化企业环境管理,以中高考禁噪为契机,加强对中心城区夜间施工行为的专项整治。1-6月全市累计受理各级领导交办、群众投诉和“网络问政”126件,办结率和回复率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落实专人协助办理12件人大代表提案和政协委员议案。三是认真开展各类监测,取得数据12万余个,及时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水环境质量公告。站三个水质自动站建设如期推进。
上半年,在抓好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同时,全局其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认真编制《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6月7日,经市政府15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6月21日,以眉府发〔×〕22号印发。二是宣传教育和法制工作稳步推进。以创建生态文明为主题,深入开展系列环境宣传活动。加强信息报送,向省厅、市委和市政府报送信息89则,报送调研成果5篇,进一步扩大了环保在全市、全省的影响力。三是党风廉政教育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环保部门与企业交往,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没有干部违法违纪受到处理。
(六)取得的成效。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1-6月,岷江干流在入境断面为劣V类水质情况下,出境断面水质综合平均达Ⅲ类水质,河北斗断面平均为Ⅲ类水质,江渡断面平均为Ⅰ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优于Ⅲ类;空气质量达Ⅱ级的天数占90%;功能区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级别为“较好”。
经济自查报告 篇8
黎溪片区个体经营户普查数据评估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要求和省、州、县经济普查办公室的部署,2010年9月20日到11月30日,我片区开展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个体户普查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我所全体成员的精心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前期准备、正式登记、数据处理和数据评估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现将整个个体经营户户普查情况作以总结。
一、我区个体经营户普查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片区按照国家、省、州、县各级普查方案的规定,对辖区内所有的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地毯式”的入户普查。通过普查,我们登记到我片区目前实际存在的个体经营户总数783家,其中有营业执照的656多家,占我区个体经营户总数的85%;无证经营的个体经营户为127家,占我区个体经营户总数的15%,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95%以上都已经办理税务登记证。
此次个体经营户普查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从数量上来看,普查上来的个体经营户总数远远多于工商部门库中的数目,我们对全区的个体经营户的数目、经营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有了详实的了解;从质量上看,被普查的个体经营户大多能够在普查员的劝说和指导下,放下思想包袱,实事求是地填写普查表,我们得到了真实的个体经营户的经济数据;从内容上看,被普查的个体经营户可以认真、细致的完成普查表上的每一个指标,每一项内容,数出有据。通过此次对我片区所有的个体经营户的普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掌握了辖区内个体经营户的数量、结构和规模,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相对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二、我区个体经营户普查数据结果的总体评价
经过我所全体同志们不辞辛苦的工作,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我片区的个体经营户的普查任务。对我片区个体经营户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后发现,普查的结果和我区的个体经营户的实际经营情况是比较接近的,数据是可信的、客观的。主要体现在:1)普查的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提供的名录资料总体吻合。2)随着我区总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区辖区内的个体经营户数量较以前有很大的增长,经营的品种日趋多样,经营的结构日益复杂。而调查结果显示,普查上来的个体经营户的数量远远多于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恰恰说明了此次普查的成功和实际意义。3)通过普查得到的结果与我局根据以往经验推算的全区个体经营户的情况比较接近,符合个体经营户发展的客观实际。
三、个体经营户普查工作的几点体会
1.各级领导的积极重视,是做好普查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此次经济普查具有时间紧、任务重,普查人员少,工作量大等特点。但在县、区两级领导积极重视下,针对普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认真解决。各普查的负责人
全身心投入,亲自部署、亲临普查第一线,为本次普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和支持。
2.负责人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在普查工作中,各乡镇和地区的负责人积极配合、群策群力,工商、税务、等部门能够按照普查方案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各部门通力合作,为普查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支持。
3.普查人员的无私奉献,是取得普查成功的基础。
普查工作的成功,除了有普查机构的正确领导,还离不开普查人员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普查人员不辞辛苦、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将普查工作做好,做细,认真填好每一张普查表。正是有了这样高度的责任感和默默无闻奉献的普查员,才使得普查工作圆满的完成。
4.依法普查,有法可依,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被普查来说,他们思想顾虑多,配合程度低,抵触情绪大,尤其在普查个体经营户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明显,给我们的普查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充分正确的利用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数据质量打开了便利之门。
四、对个体经营户普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紧张的个体经营户普查和详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告以段落,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在普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遇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普查方案的制定要及时,各阶段的工作安排要立足时间的保证。
应该说,此次普查工作紧、任务重,时间在安排上不够科学。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使得在区里审表和录入的工作时间仅剩半个月,造成区里工作紧张、压力大,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希望在今后的普查中,首先市里面要运筹帷幄,合理调控时间,处室之间密切配合,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把整体的工作做好。
2.加强同其他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改进改善普查办法。
在普查的整体安排上,县普查机构应作好全面的分析和把握,避免工作中出现麻烦和问题。在普查登记之前,有必要尽早将有关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库及时切块到各个区,给下面的基层单位足够的时间安排工作。另外,在普查的方法选取上,应该尽量结合以往普查的工作经验,采取普查登记现场核实的办法。同事加强工商、卫生、质监和安全部门的通力协作,让普查工作真实正确的反应实际的经济生活。
经济自查报告 篇9
按照区委与市委引发的《2003-2005年**市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的要求,在区委的领导下,**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全面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几年来,在镇党委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目标任务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目标完成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形成了以服装业为支柱产业,化工、造纸、铸造、养殖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服装产业规模达年产1.8亿件,2003年服装销售收入达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381万元,创利润1972万元,创税收931万元。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加强,目前已在我镇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6个党支部和4个共青团,7个工会,有8名私营企业主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主要做法 镇党委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了建设“非公党建长廊”的目标,全力推进非公党建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镇党委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和提高。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厂等多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全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每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确定至少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镇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创新、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为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制度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逐步规范。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按照《2003年—2005年非公有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规划》的要求和“打好一个基础,抓好二支队伍,增强三个力量,发挥四个作用,实现五个有”的目标明确了职责和任务,还在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逐步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规范,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党员开展活动和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境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推进。 (三)加大组建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镇党委因地制宜,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力度,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坚持一手抓组建,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一手抓巩固,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有名正式党员以上的非公企业成立党支部,对不够3名党员的和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时实行“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建促党建”,积极在非公企业中筹建工会、共青团组织,实现党、工、团齐唱一首歌,共同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我镇在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个,工会个,团支部个。尤其是对新建企业,我们坚持“企业开工,党建挂牌”原则,在企业筹建时,镇党委便派出一名党委委员和一名党员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在开展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摸清企业党员的有关情况,指导帮助筹建党组织,使所有新建企业做到建成开工一个,成立党组织一个,企业开工与党组织挂牌同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四)注重组织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在这一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措施。通过送党刊、送党课、送政策等措施,努力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还通过党校统一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经济自查报告 篇10
近年来,市工商局牢抓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将“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断巩固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以扎实创建“五个”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贯彻政策,落实部署,着力营造有利于全市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一)宽进与严管相结合,打造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是落实“宽进”政策。坚持“非禁即入、宽进严管”的原则,在原注册登记手续上落实“五个取消”,进一步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逐步实施“先照后证”,着力解决企业办证多、办照难的问题。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2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1户;私营企业1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7户;个体工商户1131户。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户数逐年稳步增加。
二是推行“四清”服务。完善修订了《窗口岗位职责规范》,要求窗口服务“表格一次性发清、受理一次性审清、咨询一次性讲清、材料一次性收清”;实行注册零收费和注册资本零首付,落实“四通”“四零”工作法,进一步优化准入机制。目前,我局对一般营业执照从受理到发照限时30分钟,企业申请登记的一律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的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上半年累计为6家招商引资企业实行了当天发照,恒凯建材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注册资本达千万的大企业均在3天内快速“落户”。
三是强化教育宣传。自今年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实行以来,我局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培训”活动,由分管注册登记局长亲自带队,在高温天气下,深入全市10个乡镇(办事处),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地讲,累计开办培训活动9场,培训企业1031家,发放宣传资料、操作指南1500余份,为促进企业良好发展铺平道路。
(二)服务与监管相结合,大力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诚信”“守重”企业评选公示活动。今年以来,我局消费者委员会采取广泛宣传、重点推荐、实地指导等措施,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第六届万名消费者评诚信活动,评选全市“诚信单位”15家;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组织32家企业参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其中参加国家级“守重”企业公示活动的2家,参加省级的有30家,企业参与数量同比增长23%,全市“守重”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
二是公布“红黑榜”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完善建立企业“红黑榜”录入和公示制度,在政务网站公布了第一批“红榜”诚信单位名单,97家企业和个体户被列入“红榜”;依托“我为企业办实事”、“千企升级”工程等红盾助企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亲自走访诚信企业30余家,开设企业“直通车”服务30家,为其解决了涉及企业商标、融资、股权纠纷等诸多困难,进一步彰显了诚信企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是全力做好市场主体信息公示落实工作。为保障“企业经营异常目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的顺利建立,我局了开展市场主体数据清理工作,开展市场主体清理和登记数据普查,目前已清理数据3968条,规范数据1896条;抓好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出动执法车辆23次,执法人员62人次,检查经营主体41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3份,对限期未整改的4户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强了对涉安涉危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坚持做好“三个一律”“四个排查”,切实保障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建立期间社会稳定安全。
(三)兴企与富农相结合,深入推进全市商标战略实施。
一是商标兴企不遗余力。深入开展“进企业、优服务、促发展”活动,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指导服务,下发《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运用指导书》和《商标管理指示书》;紧密联系乡镇党委政府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到庙前、半月、两河等乡镇,为齐家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商标在申报、管理、使用上的多项难题,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插上“品牌效应”的双翼。
二是商标富农强势推进。不断创新深化对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和集体化商标的运用。创新了“长坂坡”集体商标“一主、三化、五统一”的运用和管理模式,获得了省局调研组的肯定,在全省商标培训班上得到推广;创新建立了“地理标志孵化库”,将具有潜力的地理标志资源进行录入,量身制定培育方案,今年,我局将“双莲荸荠”作为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重点,多次与王店镇领导密切沟通,促成了“双莲荸荠”地理标志注册工作的顺利启动。
三是商标阵营逐年壮大。自20xx年我局完成全市驰名商标0的突破以来,连续三年保证驰名、著名、知名商标逐年递增。20xx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27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89件,其中市知名商标22件,全省著名商标9件,商标总量同比增长16.15%。20xx年1月,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澳利龙”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总量达到4件,提前完成了市“十二五”规划驰名商标创建工作目标。
(四)宣传与维权相结合,全面营建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教育宣传形式多样。每年开展“3.15”纪念活动暨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以现场设立宣传咨询服务点、提供咨询、现场受理投诉的形式,强化消费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定期组织开展新《消法》学习活动。今年我局组织了全市“一会两站”维权员及部分工商干部50余人进行新《消法》培训,重点围绕新《消法》31处修改内容进行了强化学习;实时发布市场消费警示,强化企业行业自律,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
二是加强“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投资近万元对省级示范站“村维权站”进行改造升级,促进张青山维权模式的推广,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拓宽和深化基层维权站职能,针对以“存单变保单”等欺诈行为侵害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我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市支行联系,在两河村和育溪河社区新成立“农村金融维权站”2家,强化金融业务咨询和维权工作,更快捷、更专业、更强力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全市消费维权网络。一方面发挥“12315”投诉、举报的联动作用,系统各单位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实行24小时无缝隙值班制度,及时接收、交办、处理、反馈各类投诉,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累计建成了市级维权示范站30家,市级示范站5家,省级示范站1家,全市155个村实现了维权站全面覆盖,为人民群众真正实现“家门口的维权”。
(五)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勇于突破服务市场发展瓶颈。
一是以“一站式”服务提升融资效率。建立了“受理、审查、核审”一站式动产抵押现场办结机制,将原来5个工作日的登记时限缩短为即时办理。在今年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期间,我局对两家市重点企业开展了“一站式”服务,仅在半天时间内办好融资7000万、36700万元的手续。
二是以“点单式”服务强化合同帮农。深入推行合同职能下基层,将合同监管服务站的合同咨询、指导、备案、调解、维权、监管等六大职能在工商所公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今年,我局半月工商所根据半月镇农民反映农产品贱价上市的情况,引导涉农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3200多份,订单面积达23500多亩,企业以每斤高于市场2分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为该镇农户增收100多万元。
三是以“裁量式”服务壮大农合组织。在推动辖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上,各工商所根据不同实际情况,为当地农合组织“私人定制”发展方案:育溪工商所针对地理优势和特色产品,提出了“由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模式向产后深加工、商场超市对接、休闲旅游等层次进行延伸”的新想法,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找到了新出路;两河工商所推行“零距离、零收费”的一站式服务制度,并推动成立了一批以村为单位的农民合作社,因地制宜进行指导帮扶,实现了“村村有社”的目标;玉泉工商所采取“商标嫁接、品牌借力”的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发展规模,得到了镇政府、协会及村委的认可,形成了政府牵头、协会主导、村委配合的良好局面。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农合成员达到9883人,农民合作社达到646户,同比增长17.45%,农合组织发展壮大之势蔚为可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托今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的开展,我局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查、案件回访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梳理出了工商部门在营造经济发展优质环境上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办事程序需进一步简化,工作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仍需增强,为企业多办实事、办好事。
(二)对工商法律法规与政策业务的社会宣传与培训较少。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息沟通、协作联系仍不够。
(三)对“宽进严管”的探索仍需深入,对商标管理、商品质量方面的信息的发布、沟通和保护需要加强。
经济自查报告 篇11
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审计统计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投入,不断规范审计统计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我局统计工作在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和帮助下,审计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局领导重视统计工作,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台账都亲自把关,使统计工作达到规范、完整、准确性。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经常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强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个股室与办公室相互配合,力求使统计工作达到一个新台阶。并肯定统计工作成绩,对统计工作严格要求,对统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都及时给与了大力的支持,极大的.促进了审计统计工作的进步。
2、注重分析,服务社会。
局领导要求办公室负责人员按照审计决定、审计报告、审计调查报告的内容,据实填报审计台账和报表,做到台账中各统计数据与审计文书保持一致,台账数据与报表数据一致,上报数据与存档数据保持一致,如实反映审计工作。而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注意收集相关资料,选好统计分析题材,撰写审计统计综合分析报告、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按时上报。
3、规范档案,妥善保管。
及时将审计统计资料归档,进行妥善保管,保证审计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建立健全了《县审计局机关保密工作责任制》、《县审计局机关保密工作制度》、《县审计局审计项目案卷编目装订归档办法》和《县审计局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作业规程》等制度。严格审计统计保密工作,不得任意公布审计统计数据。
虽然我局的审计统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上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反映在统计基础工作薄弱,而统计人员由于缺乏统计理论知识,工作经验不足,对审计的具体业务不甚了解,往往不能正确地将审计业务文书中所反映的问题准确地填列审计情况台账及报表中对应的统计指标。希望市局在今后的统计工作方面多组织系统化的培训,不断充实我局在统计工作方面的正规化。使我局的统计工作达到一个新台阶。
经济自查报告 篇12
按照XX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省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情况督查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督查重点,我市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进行了深入总结和分析,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XX市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在政策上支持,发展上引导,环境上保护,极大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2年底,全市非公经济数量达8922户,其中:非公经济私营企业户数1193户,个体工商户数7729个,占到市场比重的94%,资本总额达 20.05亿元。非公经济注册资金过千万元企业24个,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全市共1个,过千万元企业全市共29个。非公经济增加值达39.367亿元,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吸纳就业人员达2.7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数的71.3%。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非公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XX市2012年非公经济发展与 2011年相比增幅达29.2%,其中,非公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吸纳的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较2011年相比分别提高了2.41、6.35、7.53个百分点。主要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活动,引进了浙江正泰、力波科技、南特动漫等一批非公企业,非公经济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非公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12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净增52户,达到1193户。其中,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60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80户的75%。涌现出了凌云实业、天河实业、现代实业、西部矿业、大成石材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市内外颇具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新引进吉隆机械生产项目、津环宇石材园续建、龙行天下国际旅游度假城项目、大成石矿有限公司石材项目、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等为主的一大批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20多家,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3、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截止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增加值分别达到2.77、9.87、17.8亿元,分别占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22.55%、54%、54.05%,非公有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4、非公有制经济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先后开发生产了人造石材、聚苯硫醚、钒铁、钒氮、钢板洗涤济、化学浮选济、罗布麻茶、力神咖啡等10多个新产品新技术项 目;全市非公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24项,其中,近三年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3项,目前已实施转化专利技术17项,2012年实现产值1亿元。
5、非公有制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2.84亿元,对本级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1.6%,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146.95%和提高了16.6个百分点;涌现出了凌云实业等纳税千万元以上和立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河实业等纳税50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4家;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在全市大型活动中累计捐款捐物320多万元。
二、扶持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做法
去年以来,XX市坚持“抓大不放小、抓公不放私”的原则,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充分挖掘非公企业自身潜力,从政策上引导、管理上规范、服务上优化、资金上扶持、人才上支撑,使非公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1、不断优化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制定扶持发展政策。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甘发[2012]19号)、《关于加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各类商会协调发展的意见》(甘发 [2011]45号)和XX市《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酒发[2012]92号)、《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酒发 [2012]93号)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意见》、《关于印发XX市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奖补政策的通知》,出台了《XX市促进投资优惠政策》、《XX市促进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及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修订完善了《工业园区优惠政策》、《项目建设和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争取资金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的原则,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项目准入、税费征收、土地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便利条件,对所建项目要一律平等,一路绿灯,坚决杜绝无故拖延、吃拿卡要、随意设槛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市规划部门对受理的涉及非公经济初次报批项目,规划办理时限由《行政许可法》规定的20个工作日缩减到15个工作日内回复审批意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15个工作日内办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个工作日内办结,规划竣工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农牧局出台了“对于新建气调库储量在2000吨、5000吨以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分别以奖代补10万元、20万元”的政策,2012年通过积极争取甘肃省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255万元,对全市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扶持。人社部门组织75名高校毕业生到市内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见习就业,见习毕业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500元,共计发放75000元。税务部门严格落实我市《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中关于非公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其中:国税局全年减免增值税2674.3万元,地税局为非公经济减免税1939万元。科技局组织1家非公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帮助企业争取资金 60万元。三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通过政治安排,提高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社会地位,先后有43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分别担任了XX市和我市的“两代表一委员”,并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加市上的政情通报会,为他们有序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了“服务敦煌经济转型跨越”、“非公经济风采人物”等多个专栏,采取言论、消息、专访、字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去年以来,地级以上主流媒体刊登、刊播敦煌非公经济发展相关稿件100余篇,市内新闻媒体共刊登、刊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稿件500余篇。在全市非公经济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对作出贡献的30名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
2、有力破解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融资难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XX市加强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了文化旅游投资、城乡建设投资、清洁能源开发等三大融资平台,加强银企合作。在充分引导利用民间资本的同时,加快发展民间担保融资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个层次参与的担保体系。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允许民营企业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大力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非公经济人士组建小额担保贷款公司,把积聚民间资本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现已成立小额贷款公司7家,开张营业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202笔、4536.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117.95万元;成立5家担保公司,开张营业的4家担保公司共担保122笔、9018.8万元,累计担保金额达21225.9万元。
3、深入开展“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去年以来,我市把开展好“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作为组织实施“五个年”活动,助推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发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非公经济界人士和各类商会广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紧紧围绕光能、风能、矿产、农产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坚持以资源换项目、以资源换装备、以资源换产业的思路,科学规划了“石灰岩-碳酸钙-pvc-塑胶制品”等8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包装了100个对外招商项目。编印了《招商引资项目目录》、《敦煌投资指南》,制作了《敦煌之约》宣传光盘,经过认真筛选,有31个项目被纳入了全省“民企陇上行”招商引资目录,进行统一招商。邀请甘肃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西北矿冶研究院等11家科研院所专家,论证策划,重点包装了40个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为对外招商引资做了充分准备。2012年,由市级领导带队,成立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58批次,通过多种招商方式,引进了吉隆机械、大成石材、招金产业园、龙行天下等一大批非公项目落地敦煌。截至年底,全市共签约项目119个,签约资金537亿元,其中,实施招商项目117个,涉及投资242亿元,已完成投资89.7亿元(其中非公经济项目102个,完成招商引资51.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35.5亿元)。今年以来,我市组织3个招商小分队,由市级领导带队,分赴多个省市区开展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活动。截至目前,共接待客商12批次45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个,完成投资2.7亿元。其中,新落实千年敦煌暨世界佛教文化园、敦煌悦榕酒店、世界葡萄园主题公园、敦煌雅丹国际户外运动基地、雅丹旅游观光服务等5个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投资65.7亿元。
4、广泛搭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的组织领导,成立了XX市非公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职责,组建了非公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非公经济项目发展联系制度,对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指派帮办小组负责落实,涉及哪个部门,由那个部门负责全程办理,在法定时限内提高效率、优质限时办结。建立了非公经济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和征求意见制度,对非公企业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政策落实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协调解决。建立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考察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多次外出考察活动,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经济发达在区考察学习。去年以来,先后组织2批非公经济企业代表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观摩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对外宣传、开展项目洽谈,为非公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在我市非公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发展起点仍然不高。非公有制企业鉴于自身特点,主要表现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
2、融资渠道仍然不畅。银行发放贷款准入门槛较高、担保抵押机制不够灵活、存贷比严重失调等不利因素,使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科技含量仍然不高。非公有制企业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缺乏长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导致这些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少、特色产业规模不大;非公有制企业缺乏品牌意识,造成我市部分质好品优的产品在市场上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产品销路不畅,省级以上的名牌名品较少。
4、管理方式仍然落后。非公有制企业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大多数以家族式管理为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缺乏相互联合、合作做大做强的促进机制。
5、经营难度不断加大。主要是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却呈下降趋势,员工工资和福利逐渐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非公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员流动性大,用工不稳定,劳动力供需矛盾总体上是需大于供。
四、下一步加快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XX市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非公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抓四融合”的工作思想,紧紧围绕“四翻番、两同步、一优化、一提升”的总体目标,以文化旅游产业、新能源开发及装备制造业、特色林果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矿产开采加工业、商贸流通服务业、高新科技产品开发等为发展重点,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做大、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成为繁荣城乡经济、推动全市发展的主力军,解决劳动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提高竞争力和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不断壮大经济总量,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幅不低于 30 %,达到87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65%以上。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4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达到9600户,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1500人。一是树立“抓大不放小、抓公不放私、抓新不弃旧”的思想,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在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在强化落实上下功夫,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责任感。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的原则,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或限制的产业外,所有行业均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二是积极鼓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领办、创办企业,对军队转业干部、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兴办、创办非公有制企业的,享受国家、省、市的扶持优惠政策。三是结合正在开展的政策落实年、作风转变年和效能风暴活动,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优惠政策,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2、逐步完善服务体系,搭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平台。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信用担保、信息网络、人才培训、政策法律、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与专利申请、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服务架构。一是发挥好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协调统筹作用,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发挥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对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指派帮办小组负责落实,在法定时限内提高效率、优质办结。二是以公共服务、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导,以商业性服务机构为主体,培育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队伍,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优质服务品牌。力争建设1个非公有制经济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重点开展融资、技术、创业、培训、质量、市场、法律、信息、企业孵化等服务。盘活城乡闲置低效土地,适度开发地上地下空间,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退出补偿机制,拓展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三是加强党群组织建设,引导企业发展。逐步在具有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组建成立组织人事、工、青、妇等机构,按照相关政策和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企业先进文化,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3、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优化升级。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采用国内同期先进技术和标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2%。每年争创1个以上省级名牌产品,开发20项以上专利技术,培训100名以上经营管理人才。一是按照“谁受益,谁支持,谁负担”的原则,将非公有制企业对市财政新增贡献额的20%,用于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上市企业重组扶持、中小企业有效益的产品所需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重大科技产业化补助、“走出去”奖励、新办小微企业租用经营场地补贴等事项。二是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管理经营人员的培训纳入全市人才战略计划,有效整合党校、职教中心、农广校等各类优质培训资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保障。三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像西域化工、昌祥化塑、祥农农业机械等企业一样,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4、稳步提高质量水平,破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难题。推动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到2015年,培育10户大中型企业,力争微小企业突破1200户,重点扶持节能环保型、科技创新型、就业促进型、农产品加工型、外向型示范企业10户。一是加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大地方银行扶持力度,扩大村镇银行融资规模,引进主要面向私营企业贷款的民生银行等进驻我市,构建国家和区域相互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创设更多的贷款渠道。二是推进现有银行运作机制的改革,降低放贷门槛,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探索通过资产评估、资金评估、信誉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为企业风险抵押担保的有效形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引导信贷扶持重点向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特色林果等优势主导产业倾斜,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三是加快发展民间担保融资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个层次参与的担保体系。认真探索个体私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措资金的各种途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要求,并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允许其按照有关程序,面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引导全市中小投资者将投资理财的重点由资本市场的股票、基金向市内实业适当倾斜。四是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允许民营企业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允许小额担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把积聚民间资本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通过民间资本参股、控股等方式,大力集聚社会资本。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产业。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招商引资中的独特优势,主动“请进来”、“走出去”,选大商、引强商、招名商,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一是重点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文化旅游、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矿产开采加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教育、卫生、体育、金融、商贸流通、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及社会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依托敦煌的特色资源优势,围绕文化、旅游、光电、石材等产业择优引进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实现外地企业资本、技术、管理优势与市内特色资源、产业基础优势的嫁接。三是大胆探索和实践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将敦煌现有产业关联度强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组,强强联合,组团发展,不断扩大本地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尽快对省上《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责任分工的通知》(甘发[2012]148号)、《关于对全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甘非公发[2012]4号)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落实好我市《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XX市促进投资优惠政策》、《工业园区优惠政策》、《项目建设和引资奖励政策》等配套政策,在项目准入、税费征收、土地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便利条件,以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外地资本在敦煌投资发展。
首页12尾页
经济自查报告 篇13
根据《关于做好审计中整改工作的通知》XX公司文件精神,结合我部审计检查实际情况,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此次自查工作顺利进行,我部成立了以副经理为组长的自查自纠清查小组,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严格清查,不走过场
三、认真自查,及时自纠
按照《关于做好审计中整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部对本单位执行财经纪律及有关政策的情况以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
1、我部所有财政资金均按预算用途使用,支出真实合规。无违规以虚报销获取费用。
2、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的行为。无以虚假理赔或夸大损失扩大赔付、虚假扩大公估费用、开具阴阳支票等多种违规形式获取理赔资金。无以虚开中介发票形式获取手续费资金等。
3、非税收入征收合法合规,无乱收费、乱罚款和截留非税收入的行为。
4、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无以支抵收和坐收坐支的现象。
5、认真执行规范津补贴政策,无在政策规定之外发放奖金、补贴的行为。
6、国有资产帐实相符,核算规范,无违规处置国有资产、截留处置收入的行为。
7、我部资金全部集中统一管理和核算,无“账外账”和“小金库”。
8、我部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并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
成立清查小组后,XXX公司按要求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对照自查内容进行自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认真自查,及时自纠
按照《XXXXXXXX司全面落实审计整改实施办法》的要求,XXXXX公司对违规承保、虚假退费、违规理赔、手续费及中介业务管理问题、XXXXX问题、保费核算问题、虚列费用、应收保费问题、资金管理问题、违规对外担保等十类重点问题进行了自查。
1、违规承保
xx年度XXXX公司保费收入达XXXXXX元,各险种保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及追偿款收入等各项业务收入均如实反映并及时确认纳入帐内核算,不存在虚增保费、截留保费、虚假批退;严格执行条款费率,不存在拆单甩单跨年度调节保费、滚单入帐、改变条款约定退保环节虚假退保退费等数据不真实情况。同时,不存在违规变更条款承保及违规降低费率承保的情况。
2、虚假批改或违规注销
各险种赔付支出包括赔案缮制、赔款支付等基本能达到各项相关规定要求并符合保险合同相关规定。不存在制造虚假赔款及套取赔款情况、不存在扩大赔付、通融赔付现象;不存在向保险人支付赔款后收取返还的情况;不存在虚假列支理赔查勘费用等问题。
3、违规理赔
xx年度XXXX公司赔付支出XXXXXX元,各险种赔付支出包括赔案缮制、赔款支付等基本能达到各项相关规定要求并符合保险合同相关规定。不存在制造虚假赔款及套取赔款情况、不存在扩大赔付、通融赔付现象;不存在向保险人支付赔款后收取返还的情况;不存在虚假列支理赔查勘费用等问题。
4、手续费及中介业务管理问题
未发现将直销业务虚挂为中介机构业务,虚开中介发票套取手续费用于支付给正式员工、无资格保险中介或个人手续费、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等数据不真实情况。严格执行“一条规定”、“两个条件”和三项一致的要求来支付中介业务手续费。
5、农业保险问题
根据农险相关规定,合规承保,合规理赔。不存在虚假承保,农业保险套取财政补贴,违规注销保单及虚假理赔,理赔到户不到位的情况。
6、保费核算问题
不存在通过拆分保单,跨年度调节保费收入或变更险种,或通过上年不出单或批退保单,次年出单或批增,调节年度保费的情况。
7、应收保费问题
在应收保费方面,至xx年底XXX公司应收保费余额为XXXX万元,其中见费出单以前账龄较长的应收保费比例较大。虽然按规定计提了坏帐准备,但努力降低应收保费仍是一个主要工作,争取在xx年底有一大幅度的下降。
8、虚列费用
不存在使用报销,套取资金用于支付高管和职工薪酬奖金福利、个人侵占挪用资金以及支付中介手续费或贴补市场手续费等数据不真实情况。公司严格按照保监监管政策,不存在帐外暗中支付手续费,或超规定比例支付高额手续费等情况。
9、资金管理问题
不存在套取资金用于支付职工薪酬、个人侵占挪用资金以及支付中介手续费或好处费等情况;公司严格按照保监监管政策,不存在帐外暗中支付手续费,或超规定比例支付高额手续费等情况。
10、违规对外担保
xx年,XXX公司根据上级公司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关于开展对外担保有关事项清查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要求,开展了对外担保行为清查工作,经清查确认,并无通知禁止范围内的对外担保行为。
经济自查报告 篇14
XX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XX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2年8月16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主动顺应宏观调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2年6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的各
类市场主体总数6.7万户,累计注册资本148.25亿,其中内资企业1749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3%;私营企业3536户,占市场主体总量总量的5%;个体工商户6.0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农民合作社1231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
总量增长迅猛,规模不断壮大。2011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9.7亿元、实现税收7.2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44.15亿元和4.1亿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和全市税收总额的37.27%和41%。4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到46户。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成份。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安排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力量。
新上项目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
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上了一大批民营项目。特别是2008年到2011年,全市开工建设项目562个、建成投产471个,完成投资218亿元,其中: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291项,建成投产98项,完成投资138.2亿元。XX药业、XX铝业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抓住金融危机期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投资成本较低的机遇,新上了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对拉动和保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出了重要贡献。
集聚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市委、围绕打造“中国X都”、“中国X都”,坚持“工业强市、园区引领、项目带动”的基本思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全市开发区进行整合,建设完成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工业集中区,总面积在115.2平方公里以上。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入驻集聚发展。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政
策引导,支持鼓励一批民营企业技改项目进区入园,使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带动了产业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开始将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品牌效应上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和研发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创新意识,涌现了一批科技型企业,2007年以来,我市XX药业、XX制药、XX花卉等三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X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XX制药、XX药业、XX公司等5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X药业等10户企业的11种产品获得“XX名牌”称号,有40多个商标被评为XX省著名商标,XX药业公司的“XX”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市工业领域获得科技进步奖的生力军。
吸纳就业突出,社会贡献显著。近
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开拓市场,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2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为全市“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近年来,我市普遍实行了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地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项目113个,联系领导定期深入企业,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011年,帮助解决了包括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融资担保、周边环境等方面的问题243个,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的经济运行。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发展。一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引
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11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预算递增安排5500万元,其中30%用于对企业的水价补贴、融资担保公司奖补、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等;从2012年起,设立XX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采用贴息的方式对科技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补助。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市场开拓和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以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国家、省、市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我市优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战危机、度难关的典型经验,大大增强了全市中小企业战胜金融危机、实现平稳发展的信心。坚持招商引资,积极承接转移产业。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领导招商、专业小分队驻地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等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工。特别是去年以来,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资金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紧紧围绕马铃薯产业、中医药、铝产业、矿产建材、新能源、装备制造、盐化工等七大支柱产业招商,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加工基地。引进了XX集团、XX药业、XX藏药、XX药业、XX水泥、XX塑胶等非公有制企业,新建和竣工了一批重大民营项目,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扶持融资担保行业,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近年来,XX市加大对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扶持引导,全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得到较快发展,担保机构数量和担保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去年以来全市共新增担保机构7家,新增注册资本2.7亿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1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金
总额达5.4亿元,从业人员160多人。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类融资性担保金额达9.9亿元,其中: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1.2亿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及妇女创业贷款担保5.2亿元,为养牛农户贷款担保501万元,各类在保责任余额合计17.8亿元。全市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杠杆效应非常明显,在缓解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提供服务。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以服务企业为主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企业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一是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扶持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产品监测、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服务,解决中小微型企业在技术、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截止目前,申报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家,市级示范平台15家,其中XX有限公司被推荐为国
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市县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现有创业载体资源,鼓励支持利用闲置的厂房、场地以及在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品交易市场等,建立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审批代理、开业指导等综合服务,提高小微企业创业成功率。目前已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8家。三是建立健全银企对接机制。通过联合市内商业银行、担保公司,通过举办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参与的供需对接会、项目洽谈会、产品推介会和政策培训会等,增强小微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和认知,提高银企对接成功率。2012年上半年协调20户企业与市内商业银行成功签订了21项贷款协议,为企业融资2.5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体实力不强。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工商户占到90%,私营企业仅占不到10%,存在“小、散、低、弱”问题。而且个体私营企业大多分布于传统产业,经营领域不宽、层次不高,结构单一。从目前XX市的发展情况来看,除中医药、淀粉加工和铝产业优势正在形成以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意识不高。仍有一些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创新观念滞后,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经商办厂子的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开拓进取的胆量和勇气,抓不住市场机遇,即使办起厂子,也往往做得不大、不强。部分企业对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不少企业是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金融行业贷款门槛高,审批环节多,加之近年来商业
银行“抓大放小”、“扶优扶强”的信贷政策,使得贷款审批权向上高度集中,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了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信誉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企信贷矛盾。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
人才支撑欠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经营决策主要凭经验,管理靠家族成员或亲情关系,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注重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轻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难以向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模方向发展。服务效率不高。虽然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不少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弹簧门”、“玻璃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处于关键阶
段。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完善园区功能、培育产业集群、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通过开展富民兴陇、全民创业等行动计划,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非公经济。力争通过今后五年的努力,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规模、速度、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实现突破性增长。到201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全力抓好各级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保稳定、促增长”的经济政策以及鼓励、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前景好、潜
力大的非公有制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围绕《XX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能够落实到位,鼓励、引导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引导骨干非公有制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新上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鼓励引导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难题招标、技术支撑、人才培育、信息提供、新技术、新成果推介等方式实现产学研联合,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优势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四是用好国家、省市各类项目资金,对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和产品给予重点支持。
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一是逐步对现有担保机构进行增资和整合,引导整合成立一批资金规模大、合作银行多、管理制度完善的担保机构。二是成立行业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担保机构在业务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担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全面开展业务,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支持,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担保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信用担保体系规范良性发展。
全力做好骨干企业的培育工作。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增强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树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帮助企业家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把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在全市范围内,从“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
大、吸纳用工多、社会贡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选定100家营业收入有望超亿元的骨干企业,作为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实行政府目标管理,在政策、环境、专项资金、上市、融资、人才及研发中心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促其尽快做大做强。三是综合运用重大项目例会、专题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协调企业运行中的煤、电、油、运、气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运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继续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精减行政审批项目,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检查审批制、收费项目及标准申报公示制,限制部门收费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实行企业评部门、群众评干部的考评制度,推行领导与企业家定期座谈、部门与企业定期联席等制度,抓好对部门落实政策规定和公开承诺的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政府
部门执行力。三是大力宣传全民创业、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及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好政策,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在全市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四是尽快召开全市非有制经济工作会议,隆重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高成长性民营企业,进一步营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浓厚氛围。
五、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省上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二是组建并完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方法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