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人观后感 篇1
今天,我到图书馆去上阅读课,看到了《纸人》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它的书名与封面吸引了。
我认真地阅读起来,《纸人》这本书的作者是殷健灵,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讲的是主人公苏了了与丹妮从小一起长大,然而丹妮在九岁那年离开了,苏小小接受不了事实,做了一个很长很久的梦作者用亦真亦幻的手法,散发着神秘气息与生命的美感,引人入胜,让读者仿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浮想联翩时间从指缝里无声流逝,为了永远年轻,我们回忆和追索。这句话像是打开了我心灵的眼睛,心灵深处的那双眼。是的,时间是抓不住的,它在慢慢流逝,人和事也会跟随时间一走了之,直至消失,永远的年轻,只存在于回忆与追索当中。
读完了这本书,我从心底处懂得了:在每个人的青春中,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战战兢兢地扬起生命的风帆,曾经也是多么的无助与彷徨。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丹妮,需要向她倾诉内心的困惑与焦虑,需要她的理解与帮助,我们要珍惜青春中的好朋友,因为只有好朋友才会做你心事的聆听者。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彼此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因为有了她,我觉得自己是快乐的,是幸运的,生活因而变得更美好。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地珍惜这份友谊,珍惜身边的美好,让永远的年轻,不只在我们回忆和追索中。
纸人观后感 篇2
四年级三班尹艺家
作品讲了一个名叫苏了了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在**中作者(殷健灵)刻画了温婉大气的木灵老师和外冷时热的y老师,勾动了苏了了少女情思的l老师,充满了对青春叛逆和萌动的男孩莫克,和在那坷坷坎坎的青春”小路”上摔了一个大大跤的秋子。
在女孩到了少女的时候,苏了了在丹妮的帮助引领和陪伴下,努力泅渡青春之河,经历了伤痛,终于挣扎到河对岸,完成了情感、心灵、心理方面,一个人生的一次成长。
岁月是一个永远开不了的一把”心锁”,努力去寻找人生中的路径,就能锹动那心锁。
青春就像花朵渴望阳光。就像成千上万张嘴,呼吸和叹息。在黑暗荒原的寂静中,我看不到岁月的影子越来越长。
人生的坎坷是一些永远”搞”不完的东西,可是在哪儿倒下,那可说不清。
缘分不清,是心里的一个结,解不开,缘分就会失败!勇敢面对现实,用行动告诉生活。我可以打败你。你的刺激不起作用。我可以打败你,树立新的生活标杆!
人生伤不起呀,勇敢活下去!让生命中的每一分每秒都精彩快乐!
教师评语:好棒的多多!老师不禁对你刮目相看!
你谱写了一首”青春”的舞曲,你用自己的清澈的双眼,极富洞察力的语言,抒发了你对苏了了的女孩的成长经历的思考……”勇敢面对现实,用行动告诉生活。我可以打败你。你的刺激不起作用。我可以打败你,树立新的生活标杆!”“勇敢活下去!让生命中的每一分每秒都精彩快乐!
”指导教师:尹倩梅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一)
罗萍萍,我也想分享一下这本书带来的一些想法。我记得上周我们谈到了在家上学到深夜。那天晚上我兴奋+兴奋得有些失眠,半夜两点多钟才慢慢平静下来。
这几天,还是会时不时想些相关问题。
先说说我对整本书的感觉。这本书我前后读了三遍。每次我读到它,我都有一种新的感觉。第一次看的时候,看得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理念,为什么不用呢?!我一定要用!等这股亢奋劲儿过去之后,心情趋于平静,再来看这本书,我觉得在几乎全盘接受可汗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之后,我更多的在思考,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家长,我能做什么?
怎么做?
昨天的讨论年妈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现在当家长的都很拼,我们看了很多书,学***多正点的”教育观”,手上有很多资源,但怎么把这些”观”和资源,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家长自身的特点,很好的利用起来,是最值得学***考的。今后,我们需要自己决定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兴趣爱好等等。
在信息时代,如何做减法需要勇气和远见。
结合我自身的情况说一下吧,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和集中学习后 (正管家长课、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九型、读书会、华德福工作坊、还有12月份的家排)我觉得我内心深处的焦虑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我开始慢慢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生活状态不那么紧绷了,可以慢下来好好感受生活了。
当我放松下来,我的教育观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我本身有很深的学院情结,上学的时候就有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清高劲儿。所以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也是期望很高,”培优”心切。
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我们都想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我是一型,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要求很高。有时即使是次优也很难接受。尤其是在我最重视、最感兴趣的教育方面,我不会允许自己犯错。
我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但这都是我自己的过去。现在我越来越好了。当我看问题的时候,我比较客观,不容易极端化。
我老大现在4岁4个月,老二快两岁。今年9月,我刚把大哥转到华尔道福幼儿园,这也是我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我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想让他学太多知识,活得太快,所以我选择了改变。
我喜欢华尔道福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户外和体力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让孩子们从内到外得到真正的营养。华德福的理念我理解地还很表面,打算认真系统的学***。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先让自己感觉好一点,然后再处理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要容易的多。
回到《翻转》这本书上来,作为学龄前的家长,我现在可以做什么呢?首先,我告诉自己,胃口别太大,慢慢来。我为自己制订的计划是系统或更多地接触华尔道福的理念,学习儿童的成长规律,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对我这个偏坚定的妈妈来说,这种全面理解孩子的学***重要,对1型来说,知道事情的本源也很重要j.
在自学中,我会密切关注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目前,我们没有课外班。放学后,我们只是在院子里做活动,骑自行车和鼓掌。或者在家看书、剪纸、跟妹妹打架等等。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注重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两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一起读书,给他们提供好书。
现在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参加课外班或让孩子尝试更多不同的项目,你怎么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在**?从而怎么去引导呢?这个问题在给儿子换幼儿园之前我也很焦虑,现在看得很开,一切顺其自然。
我相信,有良好阅读***孩子,不挑书的孩子,他的兴趣爱好已经通过阅读这件事本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引导,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孩子自己就会显现出来,不需要家长死乞白赖去挖掘。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欢迎拍砖哈。
此外,我对学龄前儿童过度使用电子**持保留意见。我几乎不在家看电视。如果老人们看着,我就把孩子们带走。所以我最好先把汗学院的课程留给我学习,让孩子们上小学的时候看**。
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样一个好主意,我可以和一群正能量的妈妈一起讨论和学习。太高兴了!
最后,我想分享下书中特别打动我的地方,在”教育的未来”那章中,有一节是讲”让贫穷的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可汗学院的使命是:”让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世界一流的免费教育”在谈到如何改变印度贫困边远地区教育现状的时候,作者那种排除万难、为改变贫困人群教育问题的决心和魄力,让我感动地想落泪。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可用,网络无法接入,这无关紧要。不用了。如果学生得不到反馈,我们该怎么办?宽带接入有问题,那我们就用蜂窝网络。
蜂窝网络用不了,没关系,我们可以从个人计算机中复制学生学***的信息并将其保存在u盘里,然后用卡车运送到**服务器的所在地,甚至让这些u盘”骑”驴来都没问题。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并非所有与高科技教学相关的东西都必须采用高科技。如果我们敞开胸怀,敢于接受挑战,就会发现许多解决方案摆在我们面前,那些看似困难的问题变得微不足道。p171
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我们面对窘境不闻不问,面对困难时止步不前。如果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就会付出沉痛的代价,这不仅仅关乎金钱,更关乎人类的命运p197
”我感觉,如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历史转折点,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整个教育体系。对于与教育有关的全部问题,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全部的解决方法,但我们认为,教育理念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对现代的教育方式提出合理的质疑” p123
是的,世界上没有唯一完美的教育理念。所有我们认为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有风险是肯定的,不管采取哪种教育理念,如果我们家长能够做到不断自我学习,努力实践、适时引导,即使有再大的风险,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二)
张丽娜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
------泰戈尔
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们在孩提时代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教育无需强迫,也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任何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只会让人头脑空虚,一无所获。
只有在早期教育中融入寓教于乐的成分,我们才能更快地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柏拉图《理想国》
1. 这本书的整体评价及印象深刻的地方
1)我很佩服作者的创造力,行动力和追求梦想的决心。他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2)书中体现的作者的高度科学性、逻辑性和自知之明的态度令人敬佩。科学性和逻辑性在书中很多地方有所体现,特别是讲到大脑的学***的时候引用了许多**和数据,很有说服力。p96页的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所说的是,虽然我们处于教育改革的最初阶段,但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有力的证据(包括实践结论和数据)可以证明,一些运用了**和软件的教育方式适用于某些学生和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呢?我不知道。
”这段话说得滴水不漏,非常严谨。
”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所有学生呢?”我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从学生的特点来看,可汗的个性化网络教学非常适合有很明确的目标、自学能力强、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学习,没有学***力,那么也许在学校里老师推着学的模式更适合他。
从可汗学院涵盖的学科看,现有的课程以数理化为主,兼有历史和艺术史等少量的文科。他先开发数理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来他擅长这些科目,二来这些学科适于用做题来考查成绩,有一些学科,比如画画,外语,**,文学,哲学这些科目,无法用一个试卷来考察学生水平的,是否适合采用网络教学呢?我个问题我是打了一个问号的。
语言的问题。非英语语种的版本可能还在制作当中,起码现在我的孩子还没达到用英语听懂讲课的水平,所以现在对可汗学院只可参考不能应用。
3)”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因此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学***识的能力。”(p135)
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很快,现在有的职业没准几年以后就消失了,现在热门的专业可能几年以后变成冷门,现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很可能毕业的时候一点都用不上,所以应该让孩子们知道,重要的不是学到知识,而是学***识的能力。我认为现在的社会要想成功必备的能力有两种: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有了创新能力才能让你与众不同,不去干大多数人都去干的事。古今中外所有有创造力的人都不是大多数,而是极少数。有了自学能力,即使你所从事的行业被时代所淘汰,你也有能力去学***西,去适应变化。
有了这两种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世界怎么变化都不怕。
2. 我的思考
我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可以分为几种:自我教育(自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自我教育是贯穿一生的,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有停止过;家庭教育在孩子出生到离开原生家庭这段时间体现的比较明显,尤其在小学之前对孩子的***成和品质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孩子上小学到大学毕业会受到16年的学校教育;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没有老师逼着学,没有分数、考试,遇到问题,要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他人学,包括同事、上司、老板、客户,朋友等等。
纸人观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书里的蚂蚁》,书里一篇名叫《抽屉里的小纸人》的让我感触很深。《抽屉里的小纸人》中小纸人离开了自己的小主人,离开了家,他遇到了小鸟,做了小鸟的邻居;他遇到了螃蟹,做了螃蟹家的“留言条”……小纸人有了许多精彩的经历、有了许多要好的朋友,但他还是失眠了。鸟告诉他,他睡不着,因为他想念他的小主人和他的家乡。
于是,小纸人又回到了遥遥的身边。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我的家。在我的记忆里,我和妈妈分开的经历并不多,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外出学***开家30多天,到了晚上我总是睡不着,当时的我还不理解那是思念,思念妈妈。
后来,我和爸爸周末去看望妈妈,和妈妈一起去了许多有趣的地方。周末很快就结束了。离开母亲的时候,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有了距离,就会有思念。思念使孤独美丽,思念使人坚强,坚强地度过每一个难关,迎接妈妈温暖的拥抱,我有妈妈的地方就是我可爱的家。
纸人观后感 篇4
《纸人》讲述了与讴歌普通女孩的成长经历。以下是《纸人》读后感,欢迎阅览!
《纸人》读后感【1】假期内,闲来无趣,随手取来一本书看。这本书的名字叫《纸人》,作者叫殷键灵。这本书是校讯通公司作为奖品邮给我的,先前因为工作忙,没细致地看,只浏览了一下,知道是一部重点反映青春期少女的生活及心理的故事类书籍。
今天一页页地细细看完后,感觉这真是一部反映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心里路程的好书,以前只读过像三毛写小学阶段生活的篇章,像这样完整地记录一个人成长的故事还是第一次读到。这部书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文中的“我”在不同的时期,对家长、老师、同学及周围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小时候,“我”对***的崇拜和对y老师的憎恨、q老师的反感,感情是那么单纯而热烈;到了中学对木溪老师的迷恋更是体现出“我”对别人关爱的渴求;而到了高中时代,这种对老师的崇拜与爱慕却因为自身生理特征的变化而有些微妙,“我”对l老师的感情很模糊,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
这部**中其实写了两个“我”,一个是生理上的自然我,另一个是精神上的我,文中称它为“丹妮”,是这个叫“丹妮”的一直在引领着我成长,每当我迷惘时、高兴时、痛苦时,它都会出现帮助我、开导我,为我指明方向。当我真的长大了,它就消失了,再也不回回来了。其实,“我”和“丹妮”是一个人,告诉我们只不过文中的“我”在各种时候都能正确思考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所以“我”才得以健康成长。
读这本书,我最发人深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使学生健康成长,脱颖而出,也可以杀死学生,使其无法挽回。我感到教师的责任重大。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教多少学生,自己也记不清,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从自己这受益,但一定不要让一个学生受到伤害,不然真的要像一个故事中说的,我们死后要下十九层地狱都不为过。
《纸人》读后感【2】《纸人》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她的文笔细腻清新,文字婉转优雅,娓娓道来我——苏了了,9岁。关心自己在老师眼中的形象,关心大人可以夸奖自己是个好女孩。但是我经历了我最喜欢的老师的离开和我的新老师的偏见。
每当我感到紧张时,我就开始玩纸人游戏。丹尼是我最喜欢的报纸人。丹尼实际上是我们青春期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女孩青春期慌乱,初潮,第一次收到小纸条,第一次脸红心跳
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带给青春期女孩慌张、无助、低落、忧伤。青春期的女孩渴望更多的爱和关注,理解和交流。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女孩都开始有许多秘密。
这些秘密压抑的她像一只莽撞的小鹿,奔跑在青春的原野上。殷健灵用她最优雅的文字,最深入的勾勒苏了了成长的每一步心里渴望、忧伤、负累。丹尼终于带领她成功地跑出了青春的森林。
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老师的赏识,因为y老师之前的不愉快记忆最终因为y老师的离开而结束,而丹尼一直陪伴着苏,她让她看清了自己。木溪的欣赏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像催化剂一样激发人们的潜能,使人们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苏了了深深地喜欢上了她的木溪老师。
每天不惜跟踪老师回家,悄悄送木溪花。后来木溪却不告而别。悲伤流泪的苏了了听到妈妈悄悄地跟她说“我和你爸永远都爱你”。
那一刻苏了了幸福地眼泪再次汹涌。
秋子是苏的补品,但秋子不喜欢学习。父母离异的秋子是孤单的,她渴望爱抚拥抱,单纯善良的她爱上了有夫之妇,后来还怀了孩子,无知无助的秋子穿着妈妈留下的唯一一件蓬蓬睡衣坠楼了。
书里说:“听说初恋是风火热烈的,也听说它是以真诚为柴薪,以忽起忽落的得失为风波,它有怡人欢心,也有灼人痛楚。世间的青春儿女都要勇往直前,在那热烈里经历一回,有人因此而成长,有人却无端过早地坠入深渊。
”苏了了在丹尼的带领下穿过青春期那长长的迷雾,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日渐成长,一步步走出封闭而羞涩的自我,步入生活轨迹。
纸人观后感 篇5
这个礼拜星期四我从同学那里借来了一本名字叫做《纸人》的书。
这是一本讲述少女成长中遇到的困惑,无奈,而最后真正成熟的过程的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苏了了,一个九岁的女孩。她与好友久儿最爱的游戏便是玩纸人。丹妮是她梦的主人公,也是引导苏了了走向成熟的朋友,老师。她们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开始了是非观念的逐步提升。
因为了了和久儿做Y老师的纸人,还做得很难看,被Y老师发现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从久儿的抽屉里拿出“纸人家族”,全部撕碎了……虽然了了的丹妮被撕碎了,但是她在公园的灰楼里找到了真正的丹妮。丹妮对疑惑的了了说:“苏了了,我是你创造的梦,梦不是虚无的,我的身体碎了,可我的灵魂一直留在你的身边,美丽的梦从来都不会破灭的。”我一直认为,丹妮,是了了心中的一个最纯洁的影子,她带领了了跨过青春期的小河,随后随着了了的成长渐渐消失。同时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断走过她的生命,而真正让她感到成长的是秋子与L。无疑,秋子的死给了了了极大的震撼,不过这并没有让了了感到彷徨与不知所措,仅仅是因为她拥有丹妮么?不,不是的,因为她早已日益成熟,即使没有丹妮,了了也不会因此对成长产生恐惧,相反,她会更加坚定的迈出步伐,向她自己的希望走去。
L,一个有着年轻外表,帅气阳光的男老师,了了对L老师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因为她总可以在L身边感受到连父母都不能媲美的爱,但却不是家人之间的亲情—-这也是青春期不可避免遇到的一道关口,秋子便是一个没有把握好而悔恨终身的一个最好的例子。而我们的了了很镇定,也很清醒。当了了对L说出:“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心能在通畅的轨道上行驶,我不希望路上有什么东西磕磕绊绊。”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了了已经真的长大了,所以丹妮也离她而去了。
看完这本书,我对于自己的青春与梦也更加的明确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困难当然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