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项目调查报告范本

2023-11-09 16:36:41 项目调查报告

【#实用文# #项目调查报告范本#】俗话说,经验是智慧的灵感之源,在我们完成工作任务之际。随着报告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加,一开始写报告时,我们可以参考和模仿其他报告的写作方式,报告的标准格式是什么呢?经过反复修改,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项目调查报告”,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自行验证其真实性!

项目调查报告 篇1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于2月2日-2月5日,对去年各乡镇参加县“4+1”观摩的村级集体经济观摩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上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9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这主要因为各乡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村居班子战斗力得到了增强,党群关

系也明显改善。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观摩的在项目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调查的主要情况与建议如下:

一、主要情况

去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以“4+1”工程建设为主线,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助推器、加油器,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引导全县村居成立专业公司,实现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序、规范和快速发展。

据农经年报统计,截至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849万元,其中经营收入393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426万元,投资收益71万元,其他收入

1959万元。全县246个村居中,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村仅有27个、0-5万元收入的村79个,5-10万元的村95个,10-20万元的村34个,20-50万元的村7个,5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4个。全县有70个村居成立农、工、商等性质的专业公司。去年,全县各乡镇参与

“4+1”工程建设观摩项目34个,其中有30个项目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有4个项目未经营,分别是八集乡标准化厂房、三庄乡标准化厂房、高渡镇标准化厂房、王集标准化厂房。

无论从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还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项目情况看,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我县拓展集体经济发展三个新模式。

一是利用省脱贫奖补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项目,已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极。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利用脱贫资金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标准化厂房,或在县乡主要道路两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所建资产归村居集体所有,让贫困户到工业集中区就业,或承包高效农业设施从事种植,发包收入的80%归贫困户集体所有,20%的收入归村集体,用于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

二是成立农、工、商等专业公司,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发展,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村集体成立公司,或村级集体与有实力的老板共同成立公司(村级集体占大股),把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归并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如临河镇小店村成立腾讯商贸公司,村集体实现年收入20余万元。

三是发展“房东”经济,杜绝集体经营,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乐章。实行村集体的资产和资源实行对外租赁,变过去村集体直接参与经营为间接经营,杜绝集体经营,把村集体收入的风险降为零,确保村级集体的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如众兴镇姚圩村,新建康居示范点,出租门面房每年取得稳定的村集体收入。

二、存在不足

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有:

一是少数村个别乡镇重视不够。个别乡村干部,片面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村集体经济无关紧要的,不合时宜的。更有的把发展集体经济与搞集体经营概念等同,认为搞集体经济是不能搞,也搞不好。有的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无从下手,无思路,无办法,无实力,村支“两委”成了“维持会”。

二是项目档次低,投入少。无论是标准化产房,还是高效设施农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少,不能形成村集体持续增收的主渠道。有的项目仅仅依靠上级扶持,个人资金和引进外资投入少。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一方面,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推广不够。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偏低,从事农业产业化的人数偏少。

四是工农业附加值低。有的项目仅仅是一些“三来一加”项目,加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有的农业项目只是简单种植,农业加工项目还停留在“谷变米,麦变面”的初级加工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几点建议

“4+1”工程建设,是县委县政府推动镇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实现强镇壮村富民战略的有效途径,而村居集体经济发展是“4+1”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工作,去年是我县实施战略的第一年,在村级集体经济观摩项目的建设和考核上,需要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从宏观上认真加强指导,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建议县政府制定下发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纳入县百项重点工程督查考核,赢得乡镇领导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强化工作监督体系。建议县成立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督查指导办公室。组织专门办事人员,负责政策拟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督查指导,以及目标考核等内容。

三是完善工作考核体系。建议在考核时重点抓住“三看”。村级发展项目必须是当年新增项目。一要看合同,还要对经营项目进行跟踪督查;二要看村级集体账目,看协议,看实际进账数;三要看项目效益。要对村级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项目调查报告 篇2

引进一流企业  建设一流环境  构筑一流园区    ——某县“一区三块”项目建设情况调查     一、某县“一区三块”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工业区)是企业集聚、产业培育的重要平台,工业项目投资是我县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近几年,我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工业发展理念,举全县之力狠抓园区平台建设和项目推进工作,以此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实践中成效明显。    1、初步形成了“一区三块”的发展平台格局    我县园区建设是随着规划的深入而不断深化,宏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治理,阶段的不同而不断调整重点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工业区块规划面积25087亩,其中已开发土地12757亩,出让土地面积10887亩,尚余可供熟地1000余亩。初步形成了“一区三块”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发展平台问题。首先,优化了空间布局。我县于1992年启动城南开发区建设,2002年提出“工业立县”战略,在加大城南工业区建设的同时,面上铺开湖镇工业区和溪口工业区建设;2003年正式推开龙北经济开发区建设,同年引进民营投资主体建设湖镇沙田湖工业区,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强规划、拉框架、建基础、提品位,不断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2003年下半年,宏观环境趋紧,8月份对工业园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我县沉着应对,将龙北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积极建设并争取省政府批准,其余园区调整为城镇建设的工业功能区块予以丰满繁荣,至2006年5月份,龙北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浙江龙游工业园区。至此,“一区三块”空间发展平台基本形成。其次,推进了工业集聚发展。在铺开园区建设的同时,对面上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布点控制,新建工业项目一般要求进入园区,尤其是2005年县委八届八次全会以后和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来,引进企业和入园项目逐年递增,集聚效应逐渐显现。截止目前,全县“一区三块”共引进企业270余家,已投产企业171家,开工在建项目53个,未落地开工项目50个;2005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6%,园区企业完成工业入库税金2898万元。园区工业已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第三,引导了产业集聚。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不同区块之间的产业布局功能和相互协调功能,明确定位龙游工业园区以高档特种纸、五金机械、服装饰品等为主,城南工业区以五金机械、食品加工、电器电子等为主,溪口工业区以笋竹加工产业为主,湖镇工业区以造纸、棉纺等为主,从而较好引导了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溪口工业区已引进竹木加工企业10家,龙游工业园区引进特种纸企业5家、饰品企业14家。    2、较好推进了入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    入园项目“四率”指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其中履约率从严格意义上讲[找文章到范文先生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是按照投资协议约定事项百分之百到位,涉及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到位资金等复杂情况,必须通过逐个项目核查才能汇总判定,实际上目前百分之百履约项目也基本没有,本文以项目开工视为履约,未做深度分析。    据调查,自2003年以来,我县工业园区(工业区)已签约协议入园企业203个,项目协议总投资55.17亿元,计划需用土地7040亩,具体开工建设情况如下表:    *县入园项目建设情况调查表    时间:2003年至今                        单位:个、万元、%    序号    项    目    合计    龙北    城南    溪口    湖镇    1    协议入园企业总数    203    53    111    14    25    2    项目协议投资总额    551749    286784    176805    20210    67950    3    项目计划用地 &nb

项目调查报告 篇3

2005年,项目管理者联盟与《人力资源》杂志社共同发起项目经理薪资调查。本次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管理者联盟的会员和《人力资源》杂志读者群。非常感谢参与本次调查的朋友们此项调查活动的关注及支持。在本次调查中,共收集问卷1245份,其中有效问卷1198份,有效率96.2%.    本次调查是国内最大型的、全国范围的项目经理专项薪资调查。2004年项目管理者联盟曾发起中国首次项目经理专项目薪水资调查,调查数据得到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转载和使用。    《人力资源》杂志加盟了本次项目经理薪资调查活动,作为专业的人力媒体,《人力资源》杂志在薪资调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本次调查提升了专业性,使得本次调查更加圆满,调查数据更加详实。    在此,感谢慧聪网、塞迪网、中人网、世界经理人、中国经营网、博锐在线、CSDN管理频道、大连项目管理协会等20多家媒体和单位对调查给予的大力支持。    (一) 项目经理人薪资水平仍处高位,并小幅提升    2005年中国项目经理人薪资水平,从区域上看上海周边地区项目管理人才年薪水平最高,达到111849元,广州周边地区平均年薪列全国第二位,平均年薪达到111645元,北京周边项目经理平均年薪111304元居第三位。从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地区三个经济发达区域项目经理人工资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平均年薪超过十万。武汉周边地区受中部崛起的影响,近年经济发展较快,项目管理应用程度和薪资水平都有良好表现,平均项目经理薪资达到89887元;沈阳周边地区平均薪资72715元,西安周边平均年薪62230元,也有小幅提高,但这两个地区项目管理人员薪资水平和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2005年全国项目经理人平均年薪达到92279元,较2004年的89500元,增加2779元,增长3.1%(本次调查中沈阳、西安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数明显增加);在参加调查区域中,广州地区较去年的110760元增加885元,增长0.8%;北京地区较去年的104280元,增加1024元,增长6.7%.上海周边地区较去年的100452元,增加11397元,增长11.3%.    本次调查中,加入了对项目奖金(年项目奖金的总和)和期望年薪的调查。项目奖金平均值:北京周边18457元,上海周边地区12721元,广州周边地区12367元,西安周边地区13191元,武汉周边地区10865元,沈阳周边地区8585元,其它地区年项目奖金17137元,这一数字值得推敲,我们在以后的薪资调查中将继续给予关注。    各地区项目管理人员,期望年薪的平均值:北京210543元,武汉192822元,上海182126元,广州178448元,西安111658元,沈阳126142元,其它地区174291元。    各地区薪资情况表格:

项目调查报告 篇4

根据市联社的要求,我县联社对县内20户农户进行了生产项目、资金需求、授信用信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农户的组织形式

在参加调查的20户农户中,有5户是养鱼协会或养鸡合作社的会员,其余的15户都是一般农户。据这5户协会会员反映,协会在提供技术支持、购买药品、销售等方面起了较明显的作用,克服了单户农户生产抗风险能力弱和销售渠道窄等种种弊端,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农户的技术、销售等多方面问题,确保了农户收入的实现。

(二)农户的生产项目和资金需求状况

农户的生产项目中,有5户从事农业传统生产养殖,其中的大部分农户目前在种植养殖方面是没有资金需求的,但是在去年或前年在种植养殖方面有过少量的资金需求,只有1户在过去和目前都存在其它方面资金需求,主要是用于修房。目前存在养殖方面的资金需求自有1户,主要是为了投资奶牛养殖。

另外有5户是从事规模养殖业,主要生产鱼苗、水花或鸡。这5户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在养殖方面,希望扩大养殖规模。

调查的农户中有4户是在煤厂上班,同时从事少量的种植养殖活动。在养殖方面有资金需求的有3户,其中有2户是计划投资奶牛养殖,另一户打算扩大羊的养殖规模。另一户主要在其它方面有资金需求,主要想投入铅矿厂。

未从事农业生产养殖的农户有6户,包括开片石厂、铅矿厂、鞋材加工厂以及从事运输业的。这些农户在其它方面都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希望增加投入,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

总之,从农户经营项目、资金需求来看,一般从事传统农业养殖种植的农户,在种植养殖方面的资金需求比较小或基本没有,只在修房等其它方面存在着资金需求。调查发现,没有从事规模化种植的农户,从事规模化养殖的农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方面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在工厂上班兼顾农业养殖种植的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养殖方面,也有极少数在投入厂矿方面存在资金需求。另外,从事副业的农户在资金需求方面较大,普遍存在投入经营项目的资金需求。

(三)资金需求额与授信额

从事传统农业养殖种植的农户,在种植养殖方面的资金需求较少并且额度较小,一般在3000-5000之间,只在修房等其它方面存在着资金需求,这方面的资金需求相对大些,大多集中在10000左右。调查发现,没有从事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而从事规模化养殖的农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方面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资金需求视其自有资金和养殖规模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需求额在5-10万的占大部分,仅2户的资金需求额在200万左右,而这两户的自有资金投入是100多万。在工厂上班兼顾农业养殖种植的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养殖方面,在养殖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7-10万元,也有极少数在投入厂矿方面存在资金需求,其资金需求在10万元左右。另外,从事副业的农户在资金需求方面较大,普遍存在投入经营项目的资金需求,这方面的需求从6、7万到20、30万不等,需求额6-10万的占部分,需求额20多万的仅有一户。

作为信用村的村民,信用社对农户的授信额一般是3万元,只有一户是1万元。调查发现,从事农业传统生产养殖以外的农户普遍觉得授信额相对较小,不能满足其全部资金需求。

(四)农户用信和资金缺口情况

从农户用信额来看,只有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用信频率和额度较小,其余的农户的用信都比较频繁,额度上基本都为2-3万元。农户资金充足,目前不需要贷款的有3户;农户用信后资金充足的有4户;农户用信后仍然存在资金缺口的有13户。

二、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在农户授信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而言,信用社的授信金额已能足够满足其资金需求;但对其他农户来说,信用社的授信额度远远不能满足其全部资金需求。

项目调查报告 篇5

自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产林改造等项目,项目累计投资约1.6亿元,仅年度投资就达2800多万元。这些项目在农村实施情况如何、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结合农村实际需求有效实施林业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双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到镇福河、等村进行调查走访,并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基本情况调查

所调查的福河和村是林业项目建设比较多的村,均位于镇。福河村辖5个村民小组,344户,1197人。版图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9亩,山林面积33770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3元。该村主导产业为袋料食用菌,年稳定发展袋料香菇100.6万袋、反季香菇10.1万袋、茶树菇10.3万袋,使食用菌总规模达121万袋。属于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小康建设先进单位。该村先后主要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低产林改造、世行造林等项目。现在建项目有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低产林改造等项目,总投资为128.66万元,年投资55.34万元。其中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内容是封山育林10570亩(20xx年1890亩、年1680亩、年亩和新增5000亩)、人工造林140亩,总投资58.48万元,年投资48.74万元;退耕还林项目为续建项目,即20xx年和20xx年度实施的坡耕地退耕还林243.6亩,总投资69.18万元,其中年投资5.6万元;低产林改造项目建设主要对低质低效林进行改造,建高效林50亩,每亩投资200元,计1万元。

村位于镇东部,辖5个村民小组,340户1120人。全村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40亩,山林面积30100亩,封山育林面积6000亩,人工林面积100亩。板栗面积1400亩,年产板栗30余吨,山羊年均存栏800只,年产鲜菇150吨。年农民人平收入达到5200元。该村先后实施了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中幼林抚育、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多个林业项目。现在建项目主要有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项目,总投资142.65万元,年度投资16.84万元。其中天保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封山育林5241亩(20xx年1561亩、20xx年1000亩、年1680亩、年1000亩)、人工造林72.6万亩,总投资16.58万元,年投资6.63万元;退耕还林为20xx年和20xx年度实施的坡耕地退耕还林443.9亩续建任务,总投资126.07万元,其中年投资10.21万元。

林业项目的实施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重要推动作用?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林业项目的实施,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如退耕还林工程是将补助资金兑付给农户,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人工造林项目以劳务费等形式,将项目资金拨付给了农民。以年度为例,两个村项目共投入资金91.87万元,人均增加收入396.5元。二是促进农业发展。栽植的树木防风固沙改善了生态环境,小气候的改善提高了粮食单产。天保工程中对农村道路维修建设,有效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三是增加森林资源。按照项目的既定目标,完成造林直接增加林地数百亩,同时通过封育等技术措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从而增加了森林蓄积,为农民储蓄了一笔绿色财富。四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加强加快了森林资源保护和资源营造步伐,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调查了解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农村对林业项目建设有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林业项目建设与强村富民结合紧密度还不够,基层盼望增加林业项目的经济价值且缩短收益期。

二是项目投资不够,盼望增加项目资金数量。

三是技术指导服务不够,盼望多提供有价值的林业技术咨询服务。

四是村级组织协调项目有一定压力,主要表现经费不足,盼望能适当补贴项目工作经费。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林业特性和林业项目性质决定了项目收益期延长,使在农村实施的大部分项目不能实现短期收益的愿望。众所周知,林木生长周期较长,致使人们比较关注的林木经济价值收益时间要相对延长,如人工造林项目,一般要5-6年,甚至7-8年才能受益,这样就导致一些通过造林致富的项目,不能短时间给项目投资人带来经济效益,这样一定程度影响参与林业项目建设投资热情,也影响项目强村富民作用。

二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项目,如正在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实施,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在人工造林技术上要求按照2:8比例营造经济林和生态林,这就跟农村普遍要求栽植经济效益好的经济林的要求产生一定矛盾。由于生态林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一些,且收益期滞后,短期来讲,致富作用不很明显。

三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影响项目投资不足。林业项目均要求地方政府要配套一定比例资金,如天保工程要求地方配套20%项目资金,由于我县财力有限等原因,配套资金落实到位率不高,导致项目资金不足。另外,林业项目大多属于静态投资,比如,天保工程补助标准静态没变,从工程实施以来一直未作调整,执行的是按1997年基数测定的各项补助标准,使得有的政策不能兑现,导致项目资金不足问题的产生。

四是林业技术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重心出现偏差等造成服务不到位现象。

五是现行项目组织实施机制是造成村级工作经费压力产生的原因。目前,我县公益林建设等项目主要依托村一级组织进行实施,公益林建设项目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诸如有许多协调服务工作要做,无疑会增加成本和费用,而项目又无此类经费概算,无法予以解决。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搞好农村林业项目建设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㈠统筹兼顾,搞好两个结合。一是要把林业项目建设与强村富民结合起来,与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兼顾起来,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关系民生、产业发展基地为重点,集中规划,统一实施。二是把项目建设与就地消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统筹起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让更多地群众在林业项目建设中得到实惠,脱贫致富,增加收入。以利益激励机制,激发调动广大群众投身林业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

㈡加强队伍管理,增强项目建设责任意识。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摒弃影响发展的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增加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建设人员责任意识,为农村项目实施提供及时有效优质服务。

㈢着力完善项目实施管理机制。多年以来,对项目(主要指公益林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机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诸如公司造林、大户造林和委托村级组织实施管理等,均存在一些题,影响到了项目质量,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完善。根据调查分析,结合我县实际,建议公益林建设项目可以直接委托产权人所有人组织实施,不再委托其他单位组织管理。这样一来可减少中介环节,节约经费支出。二来增强项目建设人的责任,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㈣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项目资金压力。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对项目质量以及项目建设影响较大,因此,要多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增加项目资金投入。同时,政府逐步加大对项目资金的配套力度,确保项目配套资金不落空,足额配套到位,有效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局面。

㈤严格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严格程序一是要把好任务落实关。二是要把好设计关。三是要把好造林整地关。四是要把好种苗关。五是要把好栽植关。六是要把好检查验收关。

㈥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项目建设积极性。林业项目,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支农惠农好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项目的认识,加深对林业项目的了解,积极投入林业项目建设。

项目调查报告 篇6

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

回顾我省林业站建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1956年至1987年的缓慢发展阶段。为适应林业建设需要,我省于1956年开始在重点林区设置区、乡(镇)林业站,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87年底,林业站只有551个,职工仅1995人。二是1988年至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林业站建设作为林业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利用3~5年时间把区、乡(镇)林业站建设好。我省即把建站设员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林业站建设步伐加快,发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业站1095个(占乡镇总数的61.9%),站员4006人,其中正式职工2627人。三是1993年以来的标准化建设阶段。1993年6月,全省林业站工作会议在东至县召开,研究和部署林业站开展标准化建设,标志着我省开始了以核定林业站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站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制度、图表及档案管理建设为中心;以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职能,加快林业站自身经济建设及廉政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我省紧紧围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这根主线,巩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发挥林业站的多项职能作用,为实现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第二次创业和绿色长廊工程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之中。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保留单独设立的基层林业站有806个,在农林水综合站加挂林业站牌子的挂牌林业站301个,另有综合站284个。全省各类站共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实有林业正式职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76个县(市、区)获得了国家林业部(局)确认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称号。

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

据摸底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山区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机构较为稳定。21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县多以2~6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

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县(市、区)多为在综合站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806个林业站,较XX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个林业站缩减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2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XX年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开始撤并林业站机构,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XX年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72 3个(较XX年缩减4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35人(较XX年缩减43%,占省编委核定全省林业站编制数的52%),实有职工3221人(较XX年缩减39%)。与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人员编制少,事业经费难落实

本次调查,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灵璧县有21个乡镇,设立6个中心站,核定编制才18人;宁国市是我省重点山区县,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核实编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该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75万亩,站人均2.5万亩。金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30多万亩,全县29个乡镇林业站,只核实编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积近5万亩。都与《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中山区乡镇站编制基数为3人,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区县休宁县,全县39个林业站,定编128人,站均编制只有3.28人。而且,该县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有42万元。导致该县32名农民技术员(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林业基金代征员),1997年参加了黄山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XX年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其中,单独设立林业站的59个县(市、区)设立7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多数乡镇为综合站,故未计其中),

下达编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个县(市、区)设立301个挂牌林业站,下达编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式职工中还有23%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全省有35个县(市、区)483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县;有2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89个挂牌林业站实行双重领导;还有20个县(市、区)148个林业站和212个挂牌林业站,18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金寨、青阳、桐城、埇桥、萧县、濉溪等县(市、区)普遍反映,由于林业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镇)干部,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队,计生收税,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站职工待遇低,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三权下放与收回几经反复,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林业站三权下放的青阳县,庙前乡财政只拨给林业站基本工资(占70%)的80%,而浮动工资(占30%)、123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每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

与此同时,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级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省、市、县三级林业站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

项目调查报告 篇7

一、事件发生时间、地点

事件发生时间:20xx年3月15日14时25分;发生地点:xxxx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标段4#楼北侧负二层—2层

二、着火事件发生经过

20xx年3月15日14时25分,xxxx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标段4楼,施工作业人员在3层剪力墙钢筋绑扎采用电渣压力焊作业时,焊渣引燃4号楼北侧负二层SBS防水卷材,引发火灾。火灾发生后,4#楼3层进行钢筋绑扎作业的4名工人和电渣压力焊的2名特种作业人员(殷祖俊、焦万华),看见火情后立即呼救,负责该楼作业的施工员龚虎立即疏散施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并组织其他施工人员用水管和灭火器进行灭火自救。在灭火自救的同时,龚虎向项目经理杨剑报告,杨剑于20xx年3月15日14时30分赶到现场,第一时间疏散施工作业人员,并安排人员拨打119报警电话;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于20xx年3月15日14时32分赶到现场,此时火势已蔓延,引燃一层和二层楼内废旧方木和模板,杨富强立即从xxxx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其他标段调集洒水车2台进行灭火作业,并逐级上报。20xx年3月15日14时35分,建设单位各负责人赶到现场,又从其他项目部调集8台洒水车,赶赴现场进行灭火作业,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20xx年3月15日14时50分,县消防大队消防人员赶到,封锁着火现场并进行灭火。县住建局和城关镇相关负责人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协助县消防大队进行灭火作业,火灾于20xx年3月15日15时10分扑灭。随后,县消防大队对监理单位负责人和施工单位负责人例行询问,取证之后,于20xx年3月15日15时40分撤离现场。为了防止零星火点再次复燃,施工单位安排值班人员对起火部位进行了全面检查,2台洒水车随时待命,确保不再复燃。

三、起火原因

通过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并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走访询问,起火原因为3层剪力墙钢筋绑扎采用电渣压力焊作业时,焊渣引燃4号楼北侧负二层SBS防水卷材(易燃物),致使发生火灾。

四、初步财产损失情况

现场防水卷材过火面积约200平方米,单价:15元/㎡(含人工费、材料费),经济损失3000元。

五、处理意见

1.项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成立着火事件联合调查小组,本着“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详细调查此次事件,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建设单位;

2.要求施工单位委托具有结构安全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对4#楼进行结构安全鉴定(进行鉴定之前,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呈报检测方案,审核通过后报县质监站审批实施);

3.要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教育、处罚。

六、处罚决定

针对着火事件各单位处理意见如下:

1.建设单位

(1)榆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对项目监管不到位,对部门负责人李谋奎处以500元罚款并由公司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2)榆中盛世建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对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对部门负责人董毅处以500元罚款并由公司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项目甲方代表杨富强处以300元罚款并由公司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2.施工单位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针对本次着火事件,你单位作为实施主体单位管理不到位,未办理动火手续,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彻底,现对你单位处以10万元处罚,并责令你单位将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上报建设单位。

3.监理单位

兰州华铁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本次着火事件,你单位作为监督单位,存在监督不力,总监不到场,现场管控不严,现对你单位处以2万元处罚,并责令你单位将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上报建设单位。

项目调查报告 篇8

今年,我们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协主席王光龙、副主席武解放、杨仲信带领部分委员,联合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到复兴液压、银河轴承、聚良环保、天兆包装、三龙纺织城、新城·拉德芳斯、永洋钢铁、久鹏制药、恒久防护洁净用品等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关于对我市重点项目发展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我市重点项目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期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项,总投资1951亿元,五年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8项,竣工投产项目75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带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xx年至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33.3亿元,年均增长13.3;争取国债资金约24亿元,引进外资4.6亿美元。“十五”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近110亿元,是20xx年的3倍;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电力、交通、民航、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冶金、建材、煤炭工业、纺织、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带动了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业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引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商业、文教、市场、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迅速,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活跃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

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总结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

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通过不断改进、探索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代理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制定出台了《__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

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

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4、严格考核,重奖激励,充分调动上项目、增投入的积极性。

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完成,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项目尽职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白酒调查报告 | 食品调查报告
上一篇:初二数学教案系列十五篇 下一篇:亲子游戏主持词11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