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简易五年级教案

简易五年级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09
1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合集8篇)
简易五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尽心尽责的人民教师,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以下是为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1. 方程的认识与理解

使学生明确方程的含义,了解方程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天平实验引出方程,帮助学生理解方程表示的是两边的相等关系。

2. 解方程的方法

教授学生解简单方程的方法,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方程的解法。

强调解方程时等式的两边必须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

3. 等式的基本性质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如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

4. 方程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引导学生将方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 难点: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理解并掌握解含有二、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的方法与原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天平实验,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方程的定义、结构和特点,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教授解方程的方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讲解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方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方程的认识与理解、解方程的方法、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方程的应用等重点。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方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具准备

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画有教科书第12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教学第1个例子。

教师将简易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然后,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讲台上摆着的是什么仪器?(天平)

它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

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面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面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

教师: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教师:对!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

查看更多
2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九篇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致力于引导他人学习和解惑的教育工作者,认真准备教案是十分必要的。教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计划。那么,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篇1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

查看更多
3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教案
简易五年级教案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教师都需准备每堂课的教案及课件,每位教师都需认真备齐自己的教案及课件。教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方便使用,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整理了与“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相关的内容,本网站所述资讯仅供参考,敬请自行核实!

简易方程五年级教案 篇1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的算理和算法,能对原方程变形求解。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复习方程的意义。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与4的和等于40。

(2)x的3倍等于40。

(3)x的3倍加上4等于40。

二、尝试

1.出示例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读题,理解题意:先列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

(2)引导学生分析图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①提问: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知道每盒彩色笔40支,三盒彩色笔是3x支,共有彩色笔是三盒零4支,实际有彩色笔40支。

②提问:3盒零4支和多少相等?

启发学生回答:3盒零4支和40支相等。

(3)生试着列方程,指名回答,师板书:3x+4=40

问:方程的左边表示什么?方程的右边表示什么?

(4)解方程。

①问:要想求每盒彩色笔多少支,应当先求什么?(三盒多少支)

②解这个方程要先算哪一步?(先求3x等于多少)

③师说明: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数。即:

3x+4=40

加数加数和

④要求加数等于什么?(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

⑤那么3x=?,你会做吗?试一试!指名板演。

(5)集体订正,板演生讲每一步的根据。

3x+4=40

解:3x=40-4(加数=和-另一个个加数)

x=363(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x=12

检验:把x=12代入原方程,

左边=312+4=40,右边=40,

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6)解这样的方程的关键是什么?(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先求出3x,再求出x得多少。)

(7)练习:18-2x=5,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并讲算理。

2.出示例3.63-2x=5

(1)比较例3的方程与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减去2x;

不同点:练习题等号左边是18减2x的差,例3等号左边是6乘以3的积减去2x的差。

(2)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例3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生自己解答,做完后与书上对照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小结:解这一类方程,要先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来,再把x与因数的积看成是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步步求出解。

3.做一做:解方程3x-126=6,生独立解再订正。

三、应用

1.口头解下列方程,要求说出把什么看作一个数并说出每一步的根据。

69+3=94x-2=105x-39=56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导差生,再订正。

18+...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实用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句子
作文
自我鉴定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