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语文教学课件

语文教学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26
1 语文教学课件
语文教学课件

我为了打造这份“语文教学课件”倾尽了全部心力,期待这些教程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该产品。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教案课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

语文教学课件【篇1】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语文第十二册第20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写5个生字,正确认读“追根求源、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3、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学习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在读中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对于议论文比较陌生,对于议论文的写法更是不熟悉,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与议论文的写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名言交流,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许多有关质疑的名言,是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发言)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相信你会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和词语掌握情况。

生字注音,词语认读,解释“无独有偶”和“打破沙锅问到底”。

(白板上学生书写生字,再使用漫游功能将书写的内容移上,既方便学生书写,又方便全班同学交流订正,对于错误的地方用橡皮擦掉,再用醒目的颜色补上,既避免了黑板书写的凌乱,又增强了记忆效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遮屏效果的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积累词语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弄清道理

1、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哪些句子讲述了其中的道理,画下来。

2、指名读句子。

3、如果让你用几个词语来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的原因,你会选哪几个词语?

4、作者只讲述道理了吗?(板书:举事例)作者讲述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课前预习我们每个人填写了这样的表格,下面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表格,互相评价补充,待会儿请同学们再来汇报。

5、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表格。

6、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格。台下的同学进行评议。

(将ppt课件与电子白板完美的结合起来,运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地在白板上圈点,使教学节奏紧凑,更具时效性。运用电子白板的黑板页的功能,在...

查看更多
2 语文教学课件集锦
语文教学课件

有一个很不错的文章叫做“语文教学课件”,我建议你看看。希望它能唤起你的思考并鼓励你保存下来。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信大家对编写和使用教案课件都并不陌生。老师们上课时需要按照教案课件来进行授课。

语文教学课件 篇1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在哪儿望月?(注:文中的“我”可能是作者本人,也有可能不是。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赵丽宏本人,课文是在1985年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3、指名答 (板书:江景 背诗 幻想)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三幅图画中,走进这美景中。

三、学习“江中月”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江景图?

2、指名读 (注:其他学生要透过文字看到背后的画面。)

3、出示第二自然段 问:哪里给你印象最深?

4、①理解“闪烁的光斑” 引读“有——千点万点闪烁的光斑”

②理解“安详” (拟人的手法 感觉柔美、描写生动)

③理解“黑色剪影” 提问:给你怎样的感觉?(神秘)

5、自由练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6、推荐一名同学,师生配合朗读。

7、给这幅画面命名。

师:这幅画中既有江又有月,可以取什么名字呢?(板书:江中月)

过渡:看到这幅安详、颇具神秘感的江中月,引发了小外甥背诗的兴致。

四、学习“诗中月”

1、出示诗句 自由练读。

2、指名读 ① 一人读 ② 请两个人应该怎么读?(分角色读)

3、自由背诗

师:虽然刚才三个同学读的都很好,但是课文中的人物应该是——背诗。

4、指名分角色背诵 (配乐)

5、分组分角色背诵

师:背诗时的场景与文中不太相同,我们应该抬头仰望明月。

6、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提问:我和小外甥背诵的诗句就只有这些吗?(不是)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省略号)

文中连续用了两个省略号,说明什么呢?(描写月亮的诗太多了)

7、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呢?(指名答)

8、出示其它描写月亮的诗句 ①自由读 ②师生分角色朗读(配乐)

9、提问:背诵这些诗的同时,你有怎样的感觉?(思乡、宁静、优美)

10、那么,我和小外甥有什么感觉呢?到文中去找答案。(——气氛中)

11、齐读这句话

12、给这幅画面命名 (板书:诗中月)

过渡:诗中的明月又让小外甥张开了幻想的翅膀。

五、学习“心中月”

1、用笔画出小外甥所有的幻想。

2、指名朗读

3、提问:你觉得小外甥的幻想怎样?(好)

好在哪里?理解“每一次闭上”、“偷偷睁开”、“圆圆地睁大一次” (想象力丰富、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4、练笔:在你们的心目中,月亮像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5、交流。

6、给这幅画面命名。(板书:心中月)

六、总结,齐读全文

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在作家赵丽宏优美文字的引领下,领略了“江中月”的迷人,“诗中月”的醉人,“心中月”的美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你们是否和他一样,也爱上了这轮明月呢?(是)让我们一起怀着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朗读全...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