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通常会有许多感悟需要总结。对于《钢琴师》的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撰写观后感,欢迎继续阅读!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问了问饶老师值得一看的电影,饶老师冲口而出:“海上钢琴师。”,到了暑假,电影单中又一次出现了这个名字。“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于是,我携带如此的心情,细细地品味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意大利电影,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故事是以两个人的对话形式展开的,以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视角的转换,介绍了一位钢琴天才1900的钢琴故事。
幼时的1900,是在襁褓中让人发现的,他的妈妈抛弃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儿,生活在烧煤工人的船舱里,大伙都照顾他,疼爱他,教他说话,写字。直到有一天,他的现任爸爸因救人而死,他便很地伤心。1900离开了爸爸妈妈,没出生证明,悄悄地来到这世界,有得悄悄离去。正好比一个人去世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有关信息,没人相信他的存在,也没一座是他的墓碑,但他确实来到过这个世界,真真实实地活过。
1900对不好的`事情十分厌恶,但不会用嘴说,会用音乐去表达。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一直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点。
有些人说1900非常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欢的音乐中,伴他左右的是对他没半点私心的朋友们,不需要去担忧纷繁与拥扰。但,只不过如此吗?每次停船靠岸时他一个人向岸上远处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还有他偷偷的拨通陌生人的电话时那紧张和期盼的语调:“你好,或许你不认识我,但,大家能聊聊吗?”特别是当他听那个飘过的流浪人告诉他一个人的经历,他愈发的想去体验:站在岸上,听海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奇妙的感觉呢?
影片结局,1900在一艘马上炸毁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愿下船,现实日常,对于其他人的选取,大家会感到匪夷所思,就像这部影片一样,可能大多数人也不解他的这种选取,但,无论是哪个,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无论在大家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被人不解,这都是他的选择。可能,到了天堂,他仍会弹钢琴,就像原来在海上一样。
五月三十日星期一,老师让我们全班欣赏一片好影集,引发我很多的思维,我在想如果当我拥有惊人的某种天赋,而表现却是一种病态的狂热时,无论如何,那一定是处于接近天才的时刻到了,那到底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孩子呢?天才与白?我想往往只界于一线之间,应该看当事者如何呈现出他所领悟的状况,所以常听妈妈说:“精神病患者是生活在自己的领域里,他无法以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他们要表达的事件。”所以精神病应该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把...
查看更多与“钢琴师电影观后感(汇集十三篇)”相关的文章
怎样避免自己的观后感变成流水账呢?电影对于我们的影响甚至超越了书籍,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内心总会有很多想诉说的想法。阅读古典文学后写下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要找优质文章吗“钢琴师电影观后感”是您的不错选择,在这里我们将一起寻找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里面的**,诚然使人动容;主人公的命运,更是令人叹息!一代**奇才,最后也没能战胜心中的“恐惧”,和他的“舞台”一起,永远留在了海上,留在了别人的记忆里......
纵观主人公1900的一生,有过无数次“下船”的机会,最接近“成功”一次,是为了一个女人,为了“爱情”,为了“有个家”。那一次,他放弃了,就再也不可能有勇气“上岸”!他后来说:
“并非是我看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而是我所看不见的......陆地?
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像他一样,害怕!!!害怕驾驭不了的船,害怕征服不了的女人,害怕看不到终点的旅行.....归根到底,我们是害怕“失败”!
可是,“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太害怕失败,怕得要死,以至于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了”!我们总是止步于自己的“舒适区域(***fort zone)”,畏惧“改变”,错过了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机遇。
慢慢慢慢,变成了庸庸碌碌的“行尸走肉”,“活着”和“死了”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有些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温柔地认为他是一位有尊严的艺术家。他拒绝下船,因为他不愿意被金钱、名望、家庭和无尽的欲望深渊束缚,失去了真正的自我。那又怎样?
再好听、再高尚的理由,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终究还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没自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我们总要试一试......
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电影是由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
独白》所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里,**的运用很能够打动观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带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1900。
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是1900年踏上了下船的船,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一生居住的地方——弗吉尼亚号邮轮。在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独有一个人,他对大海,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对名利,他从来没有动过心。
对**,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不能错,不是无限的,但是**是无限的。在键盘上,**无限**。
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
查看更多与“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优选十篇”相关的文章
这里是我为大家总结的“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相关的实用资料,写作品名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在我们观看了一部作品之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可以将内心油然而生的想法,记录在观后感当中,读书之后写观后感是整理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注意以下建议仅供参考请自行斟酌!
《海上钢琴师》的作者是亚历山德罗·巴里科。主要讲述了弃婴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后就开始弹钢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在海上看钢琴老师的电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讲,有人肯听,你就还未完蛋。问题是,谁也不相信我这故事。”没错,一九九零的人生经历的确令人难以置信。
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船的钢琴上,他被一名船员意外发现并收养。船员们给他起名丹尼·博德曼·特德·利蒙1990年。前面是船员的名字。1990年是那一年。
在一九九零八岁的时候,船员在工作的时候意外死亡,一九九零又变成了孤儿。1998年,船员们为1990年创造了一个纯洁而美丽的童年。我想,这也赋予了他洁净的灵魂,造就了他纯粹的生命吧!
这部电影的画面总是固定在1990年浅蓝色的眼睛上。透过船舱玻璃,他看着汹涌的大海,从孩子到**。他若有所思,却不能被猜测出眼神中到底藏着什么,他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怅然……
八岁以后,他的**能力逐渐显露出来。任何听过他弹钢琴的人都觉得他是上帝派来为那些幸运上船的人演奏的。一九九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也从一开始就被安排好了一生的宿命。他在这片海洋里弹钢琴,直到和维吉尼亚人一起消失。
海洋,船,钢琴,1990年,黑暗中有一定的数字。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担心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担心冬天的来临。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在好朋友麦士劝他离开维珍尼亚号去大陆发展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他的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维珍尼亚号,和它一起经历四季的变换。然而,当爱情来临时,他也想勇敢地走出去,为心爱的女孩着陆。
但当他走到楼梯的一半时,他突然停下来,看着眼前的陌生城市。他的眼睛里有一种未知的情感。是胆怯还是恐惧?也许世界永远不会理解他,就像上帝的诗篇一样。最后,他转过身,目光坚定,一步一步地上了船。
他的眼睛,容不下拥挤的城市,他的心,只有纯挤的**。
多年后,维珍尼亚号已是一艘即将被炸毁的破船,麦士得知消息后上船去找一九九零,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结果,他仍旧坚持着,不肯离开。正如他所说,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他害怕陌生。那些城市的街道一望无际,就像琴键无数的钢琴。没有尽头,他害怕。他宁愿退出人生的舞台,给自己一个结局,也不愿茫然地过着无边无助的生活。
就这样,他生在船上,死在船上,从未离开过**,也从未离开过他的**。在船**前的那一刻,他在空中演奏着**,...
查看更多与“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5篇”相关的文章
《海上钢琴师》的作者是亚历山德罗·巴里科。主要讲述了弃婴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后就开始弹钢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在海上看钢琴老师的电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讲,有人肯听,你就还未完蛋。问题是,谁也不相信我这故事。”没错,一九九零的人生经历的确令人难以置信。
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船的钢琴上,他被一名船员意外发现并收养。船员们给他起名丹尼·博德曼·特德·利蒙1990年。前面是船员的名字。1990年是那一年。
在一九九零八岁的时候,船员在工作的时候意外死亡,一九九零又变成了孤儿。1998年,船员们为1990年创造了一个纯洁而美丽的童年。我想,这也赋予了他洁净的灵魂,造就了他纯粹的生命吧!
这部电影的画面总是固定在1990年浅蓝色的眼睛上。透过船舱玻璃,他看着汹涌的大海,从孩子到**。他若有所思,却不能被猜测出眼神中到底藏着什么,他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怅然……
八岁以后,他的**能力逐渐显露出来。任何听过他弹钢琴的人都觉得他是上帝派来为那些幸运上船的人演奏的。一九九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也从一开始就被安排好了一生的宿命。他在这片海洋里弹钢琴,直到和维吉尼亚人一起消失。
海洋,船,钢琴,1990年,黑暗中有一定的数字。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担心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担心冬天的来临。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在好朋友麦士劝他离开维珍尼亚号去大陆发展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他的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维珍尼亚号,和它一起经历四季的变换。然而,当爱情来临时,他也想勇敢地走出去,为心爱的女孩着陆。
但当他走到楼梯的一半时,他突然停下来,看着眼前的陌生城市。他的眼睛里有一种未知的情感。是胆怯还是恐惧?也许世界永远不会理解他,就像上帝的诗篇一样。最后,他转过身,目光坚定,一步一步地上了船。
他的眼睛,容不下拥挤的城市,他的心,只有纯挤的**。
多年后,维珍尼亚号已是一艘即将被炸毁的破船,麦士得知消息后上船去找一九九零,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结果,他仍旧坚持着,不肯离开。正如他所说,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他害怕陌生。那些城市的街道一望无际,就像琴键无数的钢琴。没有尽头,他害怕。他宁愿退出人生的舞台,给自己一个结局,也不愿茫然地过着无边无助的生活。
就这样,他生在船上,死在船上,从未离开过**,也从未离开过他的**。在船**前的那一刻,他在空中演奏着**,仿佛面对着熟悉的航程而不是死亡。
最终,他与维珍尼亚号一同消失在苍茫的海上。他最后的希望,便是天堂能有钢琴。
朋友的强烈推荐,我看了《海上钢琴师》,而且一口气看了三遍,因为我想读懂其中的寂寞与孤独,是什么能让你如此痴迷,更是因为我想读懂你的心,明白你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查看更多与“《钢琴师》电影观后感通用”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