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8篇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篇1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角色区的创设就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角色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表现和创造,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全面发展。

开元实验幼儿园之行,最大的感受是体会到该幼儿园老师对环境布置的理念和对区域活动创设的重视,老师们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走廊和现有的环境进行创设,每个班级各有特色。在环境创设上很多都是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和加工,如:夏天的蒲扇,老师们刷上了颜料,拼成了大树;小竹筐反过来做成了立体的瓢虫;家里蒸馒头用的篦子在老师们的改造下成了装饰品;还有用纸袋做成的玩偶、瓦片做成的装饰画等。

在角色游戏的设置上也别有新意:一楼大厅里设置有门诊、小超市、美容美发厅、老灶房等。小银行里孩子们都拿着仿真货币进行角色扮演,小吃店里老师用真的面粉和水让小朋友们尝试和面、擀面皮等。我感觉到她们老师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和纸板把场景设置的栩栩如生,真是积极良苦!

参观过程中,我发现每个教室内都设置了4到5个区域,如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等,材料并不是很多,但是却很富有操作性。娃娃家、图书角都安排在落地窗前,区角设计的十分温馨,还有一些材料摆着我们根本看不出玩法,需要老师介绍才明白。孩子们有的和老师一起玩,有的按自己的想法能玩出更多的花样,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参观了开元实验幼儿园之后,让我更加懂得教师为孩子创建区域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在我们的幼儿园由于空间的限制,很多区域活动无法有序开展,短短半天时间,我的观察不是特别仔细,但收获真不少,我会尽量将我们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促进其活泼、有特别的发展。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篇2

通过观看纪录片《幼儿园》,里面的8个场景深深感染着我,分别如下:

1、孩子由最初上小班时的哭闹不止,到升到中班后的训练有素,可谁知两个简单画面的剪切,里面包含了我们幼儿教师多少的辛勤汗水和无私付出啊!

2、有一个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可是他努力了好多好多次却都没有成功,但是孩子丝毫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尝试,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也深深感觉孩子是那么的无助,帮助每个生命,该是多么重要啊!

3、独特的马玉兰,本应也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是被无情贴上标签后的她,竟是显得那么的不和谐,老师的一句引导有时或许真的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啊!

4、周五放学了,可是还有一个孤独等待的孩子,迟迟没有人来接,那弱小的背影,那极度渴望的眼神,都让我们心酸不已。孩子的父母啊,有时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真的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快乐或痛苦,好好想想自己的行为吧!

5、对于不听话的、不乖的孩子,老师简单粗暴的要把他送到小班去,孰知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请用心呵护吧!

6、通过采访孩子,孩子们对爱的曲解,对爱的冷...

查看更多
2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5篇)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篇1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的的确确从内心深处给予了我震撼,和其余纪录片或者是影视作品不同的是,它的导演张以庆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儿童的视角,去记录和反映生活。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儿童一定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是在张以庆的《幼儿园》里,我们看到了一群和我们想象中不同的一群孩子。他们是略带凶残的、他们有时是忧郁的、有时也是被固化了的。

笔者认为,片中更能引起观众反思的在于穿插的采访部分。其中有一部分采访是这样的,和一个孩子谈了交警和钱的问题,然后画面接到孩子们游戏时,分钱的场景。继续插入刚刚那个孩子的访谈,谈了怎样处理钱和领导关系的问题。这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到的事情,按照我们大部分人的想象来看,孩子的内心应该是纯洁干净的,孩子的回答理应是将罚款上交给领导,而这位被采访的孩子的回答确实让人诧异,他对处理钱和领导的问题上,成熟的超越了他的实际年龄,这不应该是孩子应有的表现,所以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是什么时候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另外,片中的另一个孩子——马玉兰,也值得去仔细推敲。马玉兰确实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孩子,她爱动好说话,尽管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责备她,她却依旧我行我素。你可以认为她应该管教,是不听话的孩子,但是当她一次次被约束的时候,难道不是在抹杀孩童的天性吗?笔者认为,孩子不应该被完全固化,而应该去引导他们的行为,在没有做错事情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他们释放和发掘自己的天性不是更利于个性的发展吗?

谈到释放天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更引人深思——爱打人的小孩。成人的世界是软肉强食的,小孩子的世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片中的这个孩子也因为总爱打人被送回了小班,就不会再有更多的办法了,这是不是在折射我们的现实呢?对待坏人,我们只能躲得远远的,尽可能的远离他们,但是我们对于他们的暴力却没有更多的解决措施。

在片中穿插的采访中,让幼儿园的孩子谈论一些似乎是大人才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有关爱、有关政治等等。其中,有些回答是理性的,但也包括缺乏理性的、带有偏见的狭隘观点。而这些从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孩子,他们儿时就形成的固定观念和思维,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决定着他们的未来。所以,纪录片通过观察幼儿园孩子的生活,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面貌,折射了每一个社会人的形象。也呼应了片头语: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除此之外,那个周末总是被最后接走的陈志鹏是否依旧翘首以盼,顽皮的马玉兰是否被管教的变得乖巧听话,那个爱打人的孩子现在又是怎么样了…… 幼儿园其实是一个微缩小社会,在这里同样可以看到各色的人,各样的事,也就是真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范文 篇2

今天晚上和老公一起看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记录片,...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实用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句子
作文
自我鉴定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