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中国的逻辑读后感

中国的逻辑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8-28
1 中国的逻辑读后感10篇
中国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关注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金融在大社会中的角色出发,探讨其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并着眼于社会转型和中国传统与未来的探讨。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金融的逻辑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的逻辑读后感 篇1

每天都在接触金融,从新闻报道的投资到自己购买证券以及房贷等行为,无不是金融。但是什么是真正的金融,确实没有很好的理解其中的真谛。当然通过本书就能理解了?也非必然。但确实对金融的理解更深入了。

本书实际上讲述了:国家的发展必须靠金融,个人以及家庭的.发展也必须靠金融;金融是依托信贷、融资,而良好的金融环境必须依托于行政、司法与法治三方面相互制约。中国在此方面还在发展中。

不过对个人而言,要及早体会金融尤其是信贷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合理利用信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如通过借贷,预支未来的收入,让自己提前提升生活质量。当然要量力而行。

书中的文章基本上是独立发表的文章似的,重复性很高。所以理解了理念就好。

中国的逻辑读后感 篇2

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每个人奋发向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实用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句子
作文
自我鉴定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