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明清观后感

明清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4-11
1 明清观后感集合十一篇
明清观后感

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会有很多感悟和体会。观后感是记录这些感受的重要方式。在撰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别人的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明清观后感 篇1

《大明劫》一上映,各种影评纷至沓来,从历史、人文、朝政、经济、社会各方面大加评说,实际上这些定位都有些不准确。与其说这是一部历史故事片,不如说是一部医学科普片。故事讲述了流民起义、瘟疫横行的明朝举国陷入混乱恐慌,一方面,大将军孙传庭孤胆奋战,誓死保卫大明政权;另一方面,名医吴又可用医者仁心对抗瘟疫,两位英雄在乱世中用不同方式挽救每一个生命,扞卫大明江山。

这是一次明朝版“非典”的再现,本片从头到尾,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不是开封保卫战的殊死搏杀,不是明朝宫廷内的权力斗争,也不是地主豪强的骄横不法,而是瘟疫肆虐、疾患病倒、尸横遍地的凄惨场景。身为医官,吴又可在军营、在村庄、在集市这些环境里,他奋不顾身,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义举,以及他的独到中医学理论及其实践则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实实在在给我们普及了一次明朝版“非典”的病例、病理和医道。

笔者以为,本片以现实手法烘托电影主题,有借古喻今之意,片中关于瘟疫肆虐的情节与现实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影片交待,吴又可创作的《瘟疫论》中的用药方法,在这次明朝版“非典”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本片,很多人的影评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要从自然科学上入手。古往今来,很多学者研究封建朝代兴衰更替,总是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入手,其实这是一个严重误区——地球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应是第一位的,自然气候环境决定社会政治环境。据现代英国天文学家蒙德研究证明,从公元1595到1645年间,太阳黑子活动进入“超级安静模式”——地球获得的光热急剧减少。这个时期,欧洲气候非常寒冷,而中国明朝正处于这一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被称作“小冰河期”。极端气候造成欧亚大陆酷寒,还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当时全中国各地几乎连年遭旱涝之灾,欧洲、中亚两河流域和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地区,被冻饿而死的人口多达两千多万。从1597年开始,明朝中国“小冰河期”效应开始发作——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两广,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颗粒无收。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从万历中叶开始,旱灾竟持继了七十年之久——这对于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来说,完全是致命的打击。

明国北部面临两大强敌——蒙古与满洲。历次游牧民族的南下均与气候的改变有较大关系。无论何时,生存总是第一位的。一旦气候趋向严寒,部族和牲畜的食品供给短缺,对南朝肥沃土地和物质财富的贪欲会无限地放大。晚明一代,遭受外族大小入侵达百余次,为抵御外敌,明朝廷加大征收赋税的力度,引致民怨沸腾,纷纷揭竿而起,内忧外患严重损耗了明国的实力。

“小冰河期”的叠加效应,一是无休止的战争,二就是爆发鼠疫—...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实用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句子
作文
自我鉴定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