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我读了很多有意思的书,其中有一本让我感触很深,那就是可怕的科学--《谁来拯救地球》。
书中有一个叫艾汉堡的英国小朋友和他奶奶一起穿越到古代,艾汉堡说他身上痒得不行,奶奶说:"过去的人根据季节穿着适当的衣服。古时候可没有空调和集中供暖系统。"艾汉堡觉得没有空调和供暖系统他是会死的!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挂在烤炉里的北京烤鸭--但味道一定不怎么样。奶奶告诉他古代的房子冬暖夏凉,让他记下人们节省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窗户和门面向南,可以让屋子保暖,从而节省燃料。
*纸糊的窗户。造纸比制造玻璃节省燃料。
*盖房子用的土坯砖,在阳光下自然晒干--制作过程不需要燃料。
*使用窗帘挡阳光。
*庭院可以阻寒风。
*休闲时玩棋类游戏,因为那时还没发明电视机、电脑、游戏机或手机。
由于没有电和集中供暖系统,人们不怎么需要燃料,也就不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
而现在,我们砍伐树木、捕捉鱼虾、开采石油、乱丢乱扔、将地球变成了垃圾场。 高碳能源和高碳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温度一天天升高。人类的未来与地球息息相关,地球无法选择低碳生活,但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少开一天车,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开始吧!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地球、拯救地球吧!
今天想谈的是前些日子所看的《地球的力量》,这是bbc近年拍摄的一部介绍地球历史以及构造的系列片,片子通过主持人的实地考察,引导观众了解火山、大气、冰川和海洋对形成地球如今模样的影响。片子制作异常精良,内容也深入浅出,许多镜头拍得非常震撼。同时由于我买的版本也好,字幕专业又是高清,所以在增长许多知识的同时,观影过程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当然,我欣赏它并不仅仅因为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对我思想上的一种启示。那便由衷的感到了自然之伟大和人之渺小。通过影片,可以清楚的感知,相对于波澜壮阔的地球历史,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同时,尽管过去常说“人定胜天”,但相对于自然无尽的力量,人的力量也实在有限,在人与自然的博弈中,笑到最后的无疑是后者。
知道了这样的道理,不说别人,就我而言,最重要的警示在于“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样说,有人也许会觉得过于消极,实则不然,树立这样的想法并不是要人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恰恰相反,对于属于自己的幸福应当尽力争取。“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只是隐约告诉自己,要努力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换句话说,就是自我感觉别过于良好。
如今这样自我感觉极为良好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有了一些钱,便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有了一些权力,便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最近非常轰动的杀人案中,那个被刺死的邓贵大便是典型,姑且不论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烈女”,但就邓贵大的所作所为实在过于嚣张,居然拿着一叠人民币不停的向郑玉娇脸部扇击,口出狂言道:“你要多少钱,你开口,信不信我今天用钱砸死你。”可最后...
查看更多与“谁来拯救地球读后感13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