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四十自述读后感

四十自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04
1 四十自述读后感(通用十三篇)
四十自述读后感

兴趣的去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作品这本书当中对于情感的抒发,相信已经让很多人感动。 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水平。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思考“四十自述读后感”,我们将对您的问题和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出了不少国学大师,著名的如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季羡林、钱钟书等。《诗经》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本着一颗学习的心,我平时或多或少会看看他们的书籍、听听他们的故事,以期获取一点人生智慧,提升一些思想境界,丰富完善简陋的人生而已。

在这些人中,我独特别敬仰胡适先生,因其聪明智慧,在学问、人事上皆是通达,机敏而又灵活。对比同时代的人,李叔同极其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学识非凡人所能达到,但亲和力欠缺,且遁入空门,感觉非常遥远;梁漱溟倔强迂腐,学问见解非常高,一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但不会照顾他人,变通不足,故政治上多有磨难。胡适先生博爱一生,能够跳出文人的清高迂腐,清醒社会政治的现状与方向,又对后辈诸多关心照顾,善始善终,可谓万世楷模也。

一、关于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先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1957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对于胡适,当然小学生都知道,读此书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一是新文化运动领袖,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主张。二是在北大担任过教授与校长,提出“科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寻求真理”。三是写过《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

回看起来,自传是少之又少,其中写的好的更是凤毛麟角,似乎传记本来就很难,自己给自己做传更需要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二、关于本书

(一)缘起

胡适先生发现当时缺少传记文学,便劝身边的朋友们写自己的传记,如林长民、梁启超先生,可惜他们没有立即动笔,以为晚一点也可以完成,熟料世事无常,过世太早,永成憾事。有鉴于此,本着以身作则的精神,胡先生自己也写起来了,用书中的话,目的是“抛出几块砖瓦,只是希望能引出许多块美玉宝石来;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二)解读

按照时间顺序,以下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留美教育三部分对本书进行解读。

1、家庭教育。

父亲的影响:胡父在47岁时娶了17岁的胡母,在胡适三岁半时去世。尽管父子接触短暂,但影响深远。一是胡父家境尚可,“在北边做官”,“很受了程颐、朱熹一系的理学的影响”,给胡适留下了一点程、朱理学遗风,摆脱家务...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实用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句子
作文
自我鉴定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