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与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黑种人的故乡(p67中的图8.26)
人口:有6亿多,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自然环境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两个概念:
①初级产品:没有经过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料、半成品;
②单一商品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
原因:殖民主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
弊端:出口价格低廉的工业原料、半成品的初几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的价格受发达国家影响,波动很大,制约了本国的发展。
出路:例如西非的科特迪瓦,被称为“非洲成功的经验”,
①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②发展多样化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
③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3、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达2.2℅。
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恶化。
人口、粮食、环境的内在联系:
解决途径: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干季干燥少雨。
分布: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是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1.巴西概况:
⑴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⑵位置:海陆位置――濒临大西洋,是一个临海国。
纬度位置――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地处热带,是一个热带国家。
2.巴西地形特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巴西气候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植被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广泛。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
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的国家。
⑵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
工业分布: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分布在东南...
查看更多与“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七篇)”相关的文章
写作分为标题、正文、落款。标题又分公文式的,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组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协调配合,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
神经系统
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概括:反射和传导功能。
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1、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司令部。
2、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相连。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3、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神经细胞跟其他细胞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神经元的这些结构形态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5、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到兴奋。(说明: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类。
3、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一般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反射和反射弧不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且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反射是一种生理活动,而反射弧是一种结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实现的。例如:排尿中枢受损,将不能排尿,只能采用人工导尿。另外,如果大脑控制排尿的中枢受损,将无意识排尿。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大脑能控制排尿。婴幼儿易尿床,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控制力差。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
查看更多与“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2篇)”相关的文章
1.巴西概况:
⑴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⑵位置:海陆位置――濒临大西洋,是一个临海国。纬度位置――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地处热带,是一个热带国家。
2.巴西地形特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巴西气候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植被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广泛。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
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的国家。
⑵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
工业分布: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劳动力,开发较早。
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⑷丰富的资源: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水电站---尹泰普水电站)。
4.热带雨林的危机:
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a、调节全球气候;
b、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
c、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d、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e、提供良好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f、提供木材。
———被称为“地球之肺”、“空气净化机”
⑵.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破坏的原因:
a、为了兴建亚马逊横断公路等数条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
b、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人们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
c、本国垦荒的贫苦农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在公路两旁肆意砍倒数木,开垦种地。
产生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新课标为依据,围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组织实施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的学科功能,努力探讨、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读图、理解、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期末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重点难点
1、复习重点:掌握世界各地理分区、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复习难点:在识图读图能力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比较分析的考查。
四、复习方法:
复习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
(1)整合地理内容
(2)教师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
(3)加强读图与判图...
查看更多与“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0篇)”相关的文章
就是说,文档写作技能对于人们更好地表达想法和观点非常有帮助,这也使得范文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那么,关于如何写范文,您有兴趣了解吗?如果是的话,相信这篇文章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对这篇文章感到满意!
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4、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黄麻,棉花。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的结果。
5、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中心,孟买是的棉纺织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俄罗斯的位置、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
2第一长河是伏尔加河
3、气候:以温带...
查看更多与“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相关的文章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介绍“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你收集整理了多少有关范文的呢?文档处理能够提升我们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写作诀窍之一就是参阅范文。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范文的写作架构和要点,想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请定期浏览我们的网站!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一节食物
1、几种物质的性质
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
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
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
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注:1、小肠是主要吸收器官,结构上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物质容易通过。2、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
2、三种营养物质的利用
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多余部分贮存备用;
氨基酸:在细胞内重新被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
查看更多与“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9篇)”相关的文章
在寻找灵感时,许多人都会寻找一些值得借鉴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能够为我们处理文档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是我们持续学习和工作动力的关键途径。如今,范文被广泛认可为现代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与“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议题成为本文的核心所在。
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4、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黄麻,棉花。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的结果。
5、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中心,孟买是的棉纺织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俄罗斯的位置、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的...
查看更多与“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八篇)”相关的文章
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猜你喜欢:
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xx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
修建者: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查看更多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