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干净宝宝教案

干净宝宝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09
1 干净的宝宝教案12篇
宝宝教案
干净宝宝教案

干净的宝宝教案 篇1

主题:干净的宝宝

一、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保持卫生的重要性;

2、学会清洁自己的身体、鼻子、口腔等部位;

3、掌握诸如手洗、刷牙等基本卫生知识和技能;

4、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过程:

1. 变换游戏:“亲亲小鼻子”

让孩子们排队,然后老师指明名字,让他们走到老师面前,被老师亲亲鼻子,然后,孩子要亲一下老师的鼻子,这时老师指着孩子的鼻子,让他们摸摸自己的鼻子,看看自己的鼻子是否脏脏的,然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拿出手帕或纸巾,清理鼻子,让孩子们感受保持鼻子的干净。

2、游戏:“谁是卫生小能手”

老师将一些卫生用品如肥皂、毛巾、牙刷等准备在一起,然后,让孩子们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和自己相同的东西,再把它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放到正确的地方。 这时,老师会提醒孩子们这些卫生用品的作用及如何使用。

3、绘本故事:“干净的宝宝”

老师听取孩子讲述书中主要人物是谁,以及她如何保持卫生。然后,老师读故事,途中进行互动:故事里的宝宝把自己变成了脏脏的,孩子们想想为什么,老师问孩子们认为如何才能变成干净的?这时,老师会告诉孩子们细节如何让身体、手、嘴巴、鼻子它们保持干净。

4、唱儿歌:“刷牙歌”

老师会唱一首儿童歌曲《大家来刷牙》,这首歌是告诉孩子们刷牙不但会让自己的口气变得非常清新,而且也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三、活动评价:

最后,老师让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方式,告诉他们如何保持身体、鼻子、手、嘴巴的清洁和干净,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穿梭在各种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自身的卫生素养,也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垃圾和卫生死角,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

干净的宝宝教案 篇2

干净的宝宝教案

一、主题: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干净整洁的宝宝。

二、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卫生;

2. 培养幼儿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3. 培养幼儿养成整理环境的习惯;

4. 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活动安排:

活动一:认识卫生

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介绍清洁、整洁的环境和不干净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卫生和不卫生的区别。

2. 讨论:引导幼儿谈论和描述他们家中、幼儿园中的卫生状况,从而明白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卫生对我们的健康有多重要。

3. 游戏:卫生小侦探。通过观察、对比,让幼儿分辨哪些属于卫生环境,哪些属于脏乱环境,逐步提高幼儿对卫生环境的认知。

活动二: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1. 导入:观察并对比干净整洁的宝宝和脏乱的宝宝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游戏:全身的守护者。以小宠物为形象,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小宠物的日常个人卫生习惯。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小宠物如何洗脸、刷牙、修剪指甲等,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绘本分享:选择一本关于个人卫生习惯的绘本,让幼儿主动参与讲述和讨论,加深他们对个人...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