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28
1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分享
小班教案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小班西瓜教案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撕纸画:圆圆的大西瓜》是一种选用彩纸,通过手撕、装饰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活动的重点是手撕画大西瓜的创作。而难点则放在撕圆形的西瓜。撕纸活动能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通过撕纸活动的开展,意在帮助幼儿在撕纸能力方面得到发展,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并对撕纸活动形成初步的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体验撕纸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给幼儿一次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本次活动《圆圆的大西瓜》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手部的精细动作还相对薄弱,动手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在撕纸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纸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但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又比较喜欢撕撕贴贴。所以在《撕纸画:圆圆的大西瓜》中,我在纸上打了一圈小孔,减少活动的难度。通过锻炼幼儿手指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撕圆形的西瓜和添画西瓜上的纹路。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西瓜实物,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2、学具:西瓜操作纸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手撕画大西瓜的创作,能用撕贴和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活动难点:

撕圆形的西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西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西瓜

1.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出示西瓜) 西瓜长什么样子的?

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通过提问“西爪长什么样子?”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让幼儿说一说,并通过交流总结出西瓜的外形特征。]

二、探索断点式撕西瓜的方法

1.教师示范撕西瓜的方法:

师:看,这里有一片西瓜地,西瓜地里有许多西瓜,谁来找找看,西瓜在哪里?

【情节创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西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摸摸、说说)

师:怎样把西瓜取下来呢?

幼儿交流,尝试取西瓜。教师总结并示范。

[通过教师的肢体和语言引导幼儿观察,西瓜藏在纸里,需要撕下来。让幼儿尝试撕纸]

师:(一边撕纸,一边撕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

[在幼儿已经经验的基础上,示范总结撕西瓜的方法]

2.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西瓜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把西瓜取出来的?我们把小手拿出来边念儿歌边来学一学。“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集体学习断点式撕西瓜的技能]

师:谁也想在西瓜地里摘一个西瓜...

查看更多
2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优选
小班教案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小班西瓜教案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篇1

《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编者:艺术教育专家

一、教案信息

1. 教案名称:小班美术西瓜教案

2. 适用年龄:3-4岁

3. 教案时长:2课时

4. 教学目标:通过绘画西瓜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幼儿对西瓜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示范引导、自由创作。

6. 教学材料:幼儿毛笔、彩色水彩笔、水粉彩、绘画纸、西瓜图片、西瓜切片、西瓜模型等。

二、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认识西瓜

1. 导入(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回忆到过去一个夏天的经历,引导幼儿说出与夏天有关的水果,并介绍西瓜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西瓜。

2. 感知与认知(15分钟)

a)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西瓜形状,然后让幼儿观察、比较并回答与西瓜有关的问题。

b) 老师展示西瓜切片,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形状、颜色以及里面的籽,并通过触摸让幼儿感知到西瓜的大、圆、绿等特点。

3. 创作准备(10分钟)

a) 老师引导幼儿按照西瓜的形状练习描画圆形。

b) 老师分发画纸和彩色水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绘制一颗色彩鲜艳的西瓜。

4. 自由创作(20分钟)

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描绘西瓜。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表达个性。

5. 总结和展示(5分钟)

每位幼儿完成画作后,老师集中展示并进行简单评价,表扬幼儿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第二课时:综合运用西瓜元素

1. 导入(5分钟)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西瓜的形状、颜色以及幼儿们的作品等。

2. 创意发散(15分钟)

a) 老师展示一些运用了西瓜元素的艺术品或手工制品,如西瓜切片拼贴画、西瓜造型礼盒等,激发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b) 老师鼓励幼儿提出其他能运用西瓜元素的创意构思和想法,并一起讨论和分享。

3. 手工制作(25分钟)

a) 老师提供西瓜模型、彩色纸、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参考上节课的画作,制作一颗可盛装小物件的三维西瓜。

b) 老师提供水粉彩、画笔和画纸,引导幼儿进行湿润颜色的运用,创作一幅有关西瓜的绘画作品。

4. 总结和分享(10分钟)

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后,老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并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心得。

三、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对西瓜认知的表达和创作内容的质量,评估幼儿对西瓜及其相关元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幼儿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和参与小组合作的情况,评估幼儿对西瓜形状、颜色和特点的辨识能力。

3. 通过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评估幼儿对西瓜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

1. 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加入有关西瓜的语言、音乐、舞蹈等元素,提升幼儿对西瓜的综合认识和体验。

2. 鼓励幼儿参观西瓜农场或通过实际操作种植西瓜,感受和探索更多有关西瓜的知识和经验。

3. 组织西瓜制作比赛或小展览,让幼儿们和家长一起欣...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