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在一个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害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笃笃笃、笃笃笃。把虫子给捉完了,大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所有的树枝开心的跳起舞来。今天刘老师带来的音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音乐分别说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鸟在干什么?(啄木鸟在给大树检查,啄虫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看病。(边欣赏音乐边做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刚才我们跟着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给它捉虫子,那你们有没有看见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做检查的呢?(从上到下)那我们一起来跟大树学一学。提问:检查了几颗大树呀?(四棵)复习第一段。还可以在么检查(两只手一起检查)师幼一起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做好检查了,那刚刚啄木鸟医生是怎么给大树啄虫子的呢?怎么用动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师:每棵树的蛀虫一样多吗?(不一样),第一棵树上有三条虫子,我们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各啄三下,第四棵树只有一条虫子我们只啄一下。我们听音乐一起来给大树啄虫好不好?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大树经过我们的检查,经过我们的捉虫,它的病终于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提问:那它是怎样长出茂盛树叶跳起舞来的呢。(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那我们刚刚用的是这个动作,还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动作可以做?(往上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二)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大树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那我们现在把啄木鸟给大树检查、给大树捉虫的、大树跳起舞来的动作一起连起来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师:刚刚我们在座位上有点挤,请小朋友一起来中间,我们再来一遍,你可以跟老师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哦。(完整表演)
(三)分角色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别好看,有谁愿意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来完整的表演一遍给大家看呢?我们请来了四棵大树,一只啄木鸟。那请问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鸟的动作,哪一段做大树的动作,谁先做,说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拍拍手。
师总结:先是啄木鸟检查大树,然后在给大树捉虫,第三段的时候大树开心的跳起舞来。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分角色来玩,一个人做大树,一个人做啄木鸟...
查看更多与“2025啄木鸟医生教案(精选4篇)”相关的文章
《啄木鸟和大树》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写大树自以为年轻力壮拒绝啄木鸟为他治病(捉虫),后渐渐干枯。故事说明有病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大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课文的对话比较精彩,很能吸引人,啄木鸟和大树的情况都是通过它们的三次对话来展开。如大树第是“叫起来”,第二次是“生气地说”,第三次是“不耐烦了”,把大树对自己的病不但不知道,还以为啄木鸟在伤害他写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而啄木鸟先是“亲切地,温和地说”,后来没办法了,就只好飞走了。本课的设计就围绕这三次对话,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如自由读、同桌读、分角色读、挑自己喜欢的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读中明理,读中感悟,从而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树所犯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让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也使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如“年轻力壮、伤害、稀稀落落、干枯、”等词语的理解,也通过安排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词意。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制作了课件,如三次对话的图片和文字,茂密的大树和干枯的大树的对比,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大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的道理。另外,在设计本教案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精彩起来,达到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的终目标。
森林里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叶子长的枝繁叶茂,树于粗粗的。
有一天,大树的身上长满了几条虫子,啄木鸟先生正好路过森林,对大树说:"大树先生,你的身上长满了几条虫子,要不要我帮你治治呀!大树说:"没关系,就这么几条虫子盯不死我的。"啄木鸟听了,马上飞走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大树的身上又多了许多虫子。大树发现自已的病更严重了,在树林里喊着:"谁能来给我治治病呀!"正在睡觉的啄木鸟听了,马上飞到了大树的身边,拿来工具帮大树治病,大树连忙说:"谢谢你!啄木鸟医生。"啄木鸟听了说:"不用谢!"说着便飞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大树的病终于好了,它的身上又长满了茂盛的树叶。
《棉花姑娘》一文选自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一、扎实字词教学,促进语言内化。
小学语文,字词的学习是基础,是重点,也是完成新教材许多教学任务必经的路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字词教学,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
查看更多与“幼儿啄木鸟教案(系列四篇)”相关的文章
基于您的需求,栏目小编已整理了关于“啄木鸟课件”的相关信息给您。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老师需要认真对待。编写完整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进度和内容。以下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三《桃花朵朵》中的次主题二“莺歌燕舞”。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可理解为啄木鸟在大森林里寻找生病的大树);b段乐曲节奏跳跃(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三幅图画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不同图画”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画)、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
2、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啄木鸟》音乐磁带、三幅森林的情景画(啄木鸟飞在森林中寻找、啄木鸟为大树治病、啄木鸟开心的飞舞)、大树模型、啄木鸟头饰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
难点: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有个医生技术高,尖嘴好像手术刀。啄开树皮把虫瞧,叼出蛀虫一条条。”引出树木医生—啄木鸟。
2、出示三幅森林情境画,引起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
幼儿啄木鸟今天又去干什么了呢?
出示第一幅图画: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啄木鸟,它飞来飞去。它正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寻找生病的大树(重点突出寻找一词)
出示第二幅图画:啄木鸟找到了生病的大树。它把自己尖尖的嘴巴,放入因生病而痛苦不堪的大树身体里,用力的啄(重点突出捉虫)
出示第三幅图画:啄木鸟围绕大树飞舞(重点突出啄木鸟与大树的高兴)
3、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有一首音乐讲的也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你们听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
4、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5、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三幅情境图和肢体动作配合,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感知旋律的变化。
6、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1)啄木鸟在森林里,它不知道哪棵树生病,它会先怎么样?(寻找)让幼儿自由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如:边学飞,便睁大眼睛;飞左飞右…
(2)找到生病的大树,发现虫子,开始捉虫了,它怎么捉虫呢?(捉虫)可加语言“笃笃笃”,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
(3)捉虫后我们听到了欢快的旋律,猜一下他们都感觉怎么样?(高兴),用肢体动作表现,如:挂着笑容欢快的飞舞、翩翩起舞…
7、师幼互动,分不同角色表演。
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它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8...
查看更多与“啄木鸟课件(系列9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