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腐败心得体会(经典九篇)

2023-10-27 17:00:28 腐败心得体会

腐败心得体会【篇1】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几位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在错位的亲情观作用下,不注重家风家教,最终迷失在“权力的游戏”里,不仅葬送了自己的人生,在本该意气风发或含饴弄孙的年纪身陷囹圄,将原本温情的幸福家庭弄得支离破碎。

作为一名年轻的财务工作者,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会面临的各种诱惑,我不禁深吸一口气。如何才能做到一片冰心、两袖清风呢?修身慎独是固本,齐家传家是培元,固本和培元是密不可分的。

“固本”一是要读书学习,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保持智慧的头脑。二是要躬身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是要防微杜渐,“慎独、慎微、慎言、慎友”。

“培元”一是要言传身教,做到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家人。二是要传承实践,曾国藩以“人应常以劳、谦、廉自惕”作为家训传承,其后代人才辈出,家族繁育。三是要潜移默化,把良好的家风家教融入日常互动,让家人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清风廉雨滋养。

“人钻进钱眼里就是"囚"”,“宝珠玉者,殃必其家”,我们应该注重精神财富而非物质财富的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在颐养天年时,道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腐败心得体会【篇2】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教师出差违规报销火车票的案例。这些问题看起来上不影响国家安全,下不撼动百姓民生,实际上影响恶劣。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让社会风气每况愈下、让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让国家各项禁令变成虚有其表的“摆设”。

讲“规矩”不仅是党员干部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它考验的是一名党员的党性和对党的忠诚度。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政治规矩,党内规矩有的有明文规定,有的是不成文的规矩;有的是刚性的规矩,也有的是自我约束的规矩。无论哪一种,都要严格遵循。但也有极少数党员缺乏规矩意识,做事不“讲规矩”,只“看心情”“看利益”。结果一个个不讲“规矩”的“小问题”慢慢变成了“大窟窿”,铸成了“大错误”。

通过观看这部微视频《规矩》,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守住规矩才能守住幸福”,要时刻警醒自己严格守纪,不碰“高压线”,把廉政的要求变成自觉行动,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守望得住小节,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提高“管住自己”的自制能力,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觉抵御和防止形形色色的诱惑,确保不让外界毒素在肌体内“裂变”,树立良好的形象。

腐败心得体会【篇3】

为进一步强化检察人员廉洁从检意识,增强检察人员拒腐防变能力,8月25日xx人民检察院全体干警观看了省院组织播放的《远离家庭腐败》警示教育片。

从普通群众来看可能是一个个小故事,但对于政法队伍一名新入职的干警,带来的是深深的震撼和反思,该片对家庭腐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历数家庭腐败种种现状,深刻揭示党员领导干部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庭不廉带来的严重危害。通过真实案例真正达到“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的作用。我深受感触,感慨良多。

家庭,是每个人的幸福源泉、精神港湾,更是人生的重要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涵养良好家风,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党员干部来说,廉洁,是最重要的家风;清廉,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8月中旬在全国开展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政法战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刀刃向内的一场自我革命。本人作为新入职的xx人民检察院新人,要深入学习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固化干警良好家风,用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远离家庭腐败》专题片警示性很强,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在今后工作中,我会继续坚持敬业奉献精神,坚守初心与使命,提高党性修养,坚决做到忠诚之心对待工作,履职尽责,继续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管理好家人。

作为新人更要深刻理解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意义,怀有敬畏之心,自觉学法守法,深入贯彻落实“三个规定”的要求,实事求是,积极净化朋友圈、社交圈,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我会用初心来践行自己的庄严承诺,把教育整顿作为政治建检的“铸魂工程”,以最严的态度、最硬的作风、最实的举措,共同完成好各项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农垦检察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腐败心得体会【篇4】

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基层存在的一些“蝇贪”,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进而对基层治理状况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后果十分严重。干部作风清廉,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增加一份信任;干部作风不正,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减少一份信任。“微腐败”虽然看似不大,但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可谓“吸血”不多、其害如“虎”。基层“微腐败”不能一查了之,必须在如何坚持标本兼治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下功夫,在做实做细反腐“后半篇文章”上求实效。作为防治基层“微腐败”的中坚力量,县级纪委要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以实实在在的反腐成效取信于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强化思想引领。强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治标只是手段,通过治本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是根本目的。在铁腕治标的同时,要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在惩处违纪违规对象的同时,要引导其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唤醒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使其在心灵深处感受到组织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从而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被处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引导和鼓励他们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开展警示教育。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印发忏悔录以及违纪违规对象所在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周围党员、干部受警醒,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补齐制度“短板”。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党、治吏。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牛栏关猫”的制度被试探久了必将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查处基层“微腐败”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剖析,查找制度“漏洞”,补齐制度“短板”,用严密的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要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制度执行,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查处跟制度“叫板”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充分发挥制度的效力。强化责任追究。列明制度落实的责任清单,针对基层涉农惠农项目实行“一案双查”,即项目出了问题,在追究项目实施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要追究项目审批和决策者责任,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维护群众利益。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近年来我们查处的基层“微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案件都涉及侵害群众利益,有侵占群众救济款的,有挪用征地补偿款的,甚至有克扣困难群众扶贫款的。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在给予违纪违规对象相应纪律处分的同时,要设身处地为利益受损的群众着想,切实在挽回群众损失、维护群众利益上下功夫,尽可能把群众受损利益补回去,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反腐“红利”。加强涉农惠农政策宣传,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坚持公开透明,加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监督力度,不仅要让群众清楚自身有哪些利益,更要增强他们维护利益的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大基层反腐成效的宣传,提高群众满意度,赢取民心支持。

腐败心得体会【篇5】

有句老话我们再熟悉可是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堤溃蚁穴、气泄锋芒,“吃拿卡要”看似事小,实则害处无穷。在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眼中,吃一点拿一点,似乎是“小事一桩”,殊不知,这对老百姓而言,有切肤之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斗争永远不停歇,要狠刹“吃拿卡要”不正之风。

“吃拿卡要”频频出现,主要还是有两点原因:其一,权力的傲慢与任性。手中有权,并且权力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所以导致很多事情就是当权者说了算,而不是百姓说了算,这在必须程度上助长了当权者的为非作歹思想;其二,思想意识的滑坡。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应对诱惑、利益,一些领导干部难以抵御,出现跑偏、铤而走险的行为举止,攀比、欣羡、腐化,最终坠入深渊,永远不能自拔。

毫无疑问,吃拿卡要现象,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机关办事效率,伤透了老百姓的心。“吃拿卡要”不正之风,必须治理,必须遏制,必须狠刹。

一方面,要建章立制,规范权力,注重精神洗礼与警示教育。牛栏关猫关不住,权力篱笆必须扎紧、扎牢、扎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让“吃拿卡要”行为有机可乘;要加强领导干部梦想信念、党纪国法的教育培训,牢记宗旨使命,远离不良诱惑,从案件中吸取教训,知敬畏、明底线,管好自我的手,收住自我的心,把好自我的嘴。

另一方面,要强化打击,通报曝光,坚决铲除不良习气与土壤。对待“吃拿卡要”行为,要严厉查处,不姑息、不迁就,及时查处这些违纪党员干部,让他们“吃”到后悔,“拿”得扎手,“卡”住前途,“要”到处分;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以儆效尤、以案示法,强化监督举报,让“吃拿卡要”分子无处遁形,最终还政治生态一片风清气正。

腐败心得体会【篇6】

通过学习观看微腐败警示录,我对微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感触也非常深刻。因为腐败问题,不管大与小、多与少,只要有问题、有苗头、有倾向,教训是极为惨痛的。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杜绝腐败,远离犯罪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此为鉴,结合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成一道思想上的防腐防线。要管好自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在思想上不能有侥幸心理,理想和信念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做有违制度有违党纪国法的事情。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认真履行好组织赋于的个人职责。

二、在新的形势下,在金钱、权力等诸多诱惑面前不动心、不丧志、不失足,就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慎微、慎独、慎欲,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树立一心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三、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权力是用来为党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为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面对种种诱惑,应当做到不动心,不失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一名党员,要有坚强的党性,私欲的膨胀最终只会使其失去一切。不贪不骄,不拿不该拿的东西,不做不该做的事,。

四、要知足常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决不可贪图财富,决不可贪图享受,才能不会迷失方向,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权利时,无论在任何时候,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给自己开绿灯,必须态度强硬,立场鲜明。

五、从自身严格要求做起。一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检查自己,就会使我们耳畔警钟长鸣,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筑起拒腐防线。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该吃的饭坚决不吃,不该拿的酒坚决不拿。三是自己算好人生账。算好自由帐;算好经济帐;算好前途帐;算好家庭帐:一个人在社会中有种种角色,犯了错误,所有角色尽失。

六、必须正确对待名利得失。要正确对待名、权、利,我们必须有一个健康正常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平常心看待名、权、位、利,立志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腐败心得体会【篇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批示,表明了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坚决态度,既体现了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也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的要求,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不断把全国人大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深刻认识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一直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每年都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但是,机关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问题警示我们,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仍不容懈怠,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不歇脚、不松气,把全面从严治党抓实抓细。开展警示教育是机关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对机关形成良好政治生态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的全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要充分认识警示教育的特殊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头担负起分管单位警示教育的重要职责,抓紧抓好警示教育这个有效举措,通过典型违纪案件通报,释放纪律的震慑力量,传递机关党组对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的坚定态度,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远离纪律“高压线”。谁要是触碰了“高压线”,就要付出自己的代价。要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问题的思想根源,举一反三、防患未然,不断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做到警钟长鸣。

坚定不移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违纪违法问题,从根子上说都是政治问题,这与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根基不牢密切相关,与所在单位党组织抓党的政治建设不严不实密切相关。全国人大机关的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我们工作的生命线,片刻不放松、须臾不懈怠,不断加强和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要认真贯彻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批示以及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推会精神,按照机关党组《关于印发〈全国人大机关学习贯彻栗战书委员长重要批示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安排,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上来,体现在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的实际行动上来。要坚定政治信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舱石”。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严防“七个有之”,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如果政治上不明白,就会糊里糊涂犯错误。如果政治上不老实,最终就会吃大亏。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机关党组成员和机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严肃认真地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接受党性锤炼。要严以修身立德,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严格自律、慎独慎微,做到廉洁从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全国人大机关是党中央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要建设成为模范机关,就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机关党组对机关党的建设负领导责任,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机关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纪检干部都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抓在手中、扛在肩上,种好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田”。7月份,机关党组与机关各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全国人大机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责任书》,以“军令状”的形式让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机关各单位落地生根,今后哪里出了问题就要问责哪里的领导。各单位党组织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坚持做好年节假期遵规守纪情况报告工作,强化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的监督,严格落实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月报制度,抓早抓小抓苗头,敢于担当尽责、勇于较真碰硬,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要提醒党员干部,只要是外出吃饭,哪怕是好朋友邀请,也要搞明白谁请吃饭、谁花钱、都有谁、在哪里吃,千万不能有饭就吃、有酒就喝,稀里糊涂犯错误。我们没有人是在保险箱里的,如果警惕性不高、纪律的弦绷得不紧,就有可能违规违纪。同时,要开展排查防控廉政风险隐患“回头看”,并在机关内网上公开本单位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切实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机关纪委要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积极沟通配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聚焦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加强监督检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坚持“一案双查”,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通报曝光,发挥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强化警示教育效果。

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作了具体安排。活动期间,各单位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专题会议,把警示教育大会精神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主要负责同志作专门动员部署,提出具体要求。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机关邀请中央纪委有关同志作专题辅导,通过学习研讨,准确理解把握新规定新要求,把《条例》作为规范行为的准绳,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把学习过程变成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意识的过程。结合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吸取教训,做到全覆盖,防止“灯下黑”,消除监督盲区、监管“飞地”。积极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纪律教育专题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教育。严格按照中央纪委的有关制度规定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具体要求,及时落实纪律处分决定,防止出现“打白条”现象,强化警示教育效果。按照栗战书委员长重要批示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拟于明年开展机关内部巡视工作,各单位目前正积极开展自查自纠。下一步,全国人大机关将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特色,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腐败心得体会【篇8】

近日,机关第一党总支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远离家庭腐败》,片中披露了大量十九大以来领导干部家族式塌方的违法违纪事实,一个个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却被自己的贪婪私欲吞噬,他们无视党纪国法,自毁大好前程,以致锒铛入狱,造成家庭支离破碎,看完让人不禁唏嘘不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一定意义上说,好的家风孕育好的公民,好的公民组成好的社会,好的社会推动形成好的国家治理。因此,家风绝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国家稳定祥和、社会良性有序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他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尤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也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不得违规任职、兼职取酬”。党和国家对于家风建设的重视可以说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家风既不是故纸尘封的“老旧古董”,也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伴随你我、贯穿生活的“刚需”。我们从《远离家庭腐败》中看到,无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伙同家人大肆收钱敛财、大搞权钱交易,还是纵容、默许亲友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私利,都是领导干部对家属和亲人失管失教的表现,更是领导干部自身行为不正、公权私用的结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家风建设扛在心间,严守“六项纪律”,践行“两个维护”,从自身做起,在一点一滴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纪法意识、提升道德境界,在小事小节中为家人树立良好榜样,让家庭真正成为清净的园地、廉洁的港湾。

腐败心得体会【篇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这要求我们全面审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和纪检监察工作实践,用法治思维规划指导和引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解决好与法治要求之间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树立法制至上理念

法治中国,依法治国,不仅早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也已上升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坚强意志。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依法治国,不仅再次吹响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号角,也为推进廉洁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反腐法治化与国家法治化的路径基本一致。国家的法治化,即国家权力全部纳入法治轨道,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近年来,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国家先后制定和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务员法、反洗钱法、政府采购法等,这些法律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公职人员行为进行了规范。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对纪检监察业务法规制度如数家珍、驾轻就熟,还应该把法治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学习领会法规制度精髓,掌握各类法纪条规,体现和贯彻好法治精神,把"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作为一种思维习惯,敬畏法律、推崇法治、遵循法则。

加快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

法制健全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前提和基础。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完善过去的一些法规,扎紧制度笼子,加快重要领域如权力公开、党务公开方面的立法进程等。现行某些规范权力的党内法规和行政规定,有的只是原则性的倡导,缺乏实际操作性;有的无责任主体,有的无配套政策,有的无程序性规定;有的只有禁止性规定和要求,缺乏明确具体的责任追究条款;有的党内法规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既损害了法规的权威性、执行力,也不利于开展内部监督。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同样一起案件或相同的违纪行为,给予警告和开除党籍都是在原则规定允许的框架内执行纪律规定。所以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对干部腐败行为以纪律责任替代法律责任,甚至对一些违纪问题常采取"下不为例"的处理方式,客观上纵容他们在制度规定面前依然我行我素,在利益诱惑面前产生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

因此,在党和国家层面,应认真研究解决党纪与国法、行政规定与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的一些缝隙,及时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力度,从制度源头堵住或减少公权力寻租的可能。在中央层面,还应围绕消极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新趋势,围绕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工作业务程序等方面制度建设,防止因为断层和脱节而产生违法问题和办案事故;结合公、检、法、司等执法机关在反腐败工作中承担的角色任务,加强与其之间工作运转程序衔接的制度建设,实现法制化规范、程序化运作,防止交叉打架、重复劳动,使反腐败的法律链条平稳延伸、无缝对接。在地方层面,应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配套法规,特别是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目前,有的地方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台了诸如网络举报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公车改革等方面的法纪条规,在操作执行层面反映出了良好效果和社会反响,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宣传,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

依法履职刚性运行

没有法制为底线作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仅失去了方向基础,也没有了根本遵循。党和国家不断结合时代特点强化反腐败工作法规制度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要让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现实问题,这既是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有利于反腐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纪检监察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做到心中有法纪、脚下有红线,实现法纪落地、刚性运行。一方面,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合情与合规之间的差距,合理与合法之间的鸿沟,不能空泛化、选择性、生搬硬套落实运用法规条款;另一方面,要谨防用组织程序代替法律规范,用工作纪律代替法律规定,用领导意志代替法纪要求的错误行为和现象。在纪检监察工作各项核心业务、关键环节,都要抓好法律实施的监督,甚至可探索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

破解法规制度盲区的难题

近年来,各类涉法涉诉案件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增多,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范围内出现的许多问题也亟待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要认真梳理研究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法制为统揽,以实践为课堂,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当前突出的仅用党纪而无法用法律规范的灰色地带、法律法规滞后性问题,比如裸官、兼职取酬、收送"红包"、"吃空饷"等,许多违反党纪的行为在法律上尚无明文规定,这既是法律监督的盲点,也是法律界定的难点。比如,对官员失联事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后,办案保密规定与公众知情权之间存在冲突、实施重处分对象审诉复议有无第三方介入监督、党外人士违纪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手段受限等新问题,要加强研究论证,有针对性地利用法律途径、法律武器,提出解决对策,运用法治方式破解此类难题;如对外信息披露不畅通的问题,可以建立全天候网络值班新闻发布制度,针对疑难信访、申诉复议等问题,可探索吸纳律师、司法、第三方组织参与,举行公开听证会,这不仅是对法治精神的弘扬,也是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积极贡献。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经典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经典 |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 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上一篇:单证员实习心得精选 下一篇:保育员实习心得(精选11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