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2023-08-23 13:44:13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如果时光倒退200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很感恩这本书。要报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帮助更多有缘人。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师追逐的梦想。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种幸福;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博爱与智慧中来。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必须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教师可对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顺父母,孝顺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老师不深入研究学问,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的落实,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勤奋之道。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勤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有时对于手头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总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的层面,而重在落实饯行,我们要在平时的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循循善诱地讲透每一道题,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行为习惯差、抗逆能力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书采用了“弟子入则孝,出则剃,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述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表达了古人先贤于人之本性的要求:孝顺、友悌、严谨、诚信、爱心、仁义和好学。我从身边的实际出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贤的教诲编成的行为规范。首先,它倡导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究信用。入则孝。我想每个人都应从内心感恩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珍贵的生命,呵护我们长大,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无微不至。相比之下我们能做的总是太少,尤其在我们长大后,不再依赖父母,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就开始慢慢忽略他们的关心。但通过研读弟子规,这本书又将我们带回到最初,为人子女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的叮咛要用心记牢,不应怠慢拖延;父母的教导应恭敬地聆听,虚心接受;遇事与父母商量,不擅作主张。关爱父母,像年幼时他们照顾我们那样。

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要爱护晚辈,尊敬长辈,外出要友爱朋友关心他人。与人相处不应斤斤计较,这样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应包容忍让,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出门在外,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恭敬礼貌;工作中,对领导要尊敬有理,不卑不亢,与同事团结一致,主动帮助他人,共同努力完成工作。

谨而信。我们要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会帮助我们免掉许多坏的习惯,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圣人们告诉我们这个“谨”,就是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严谨,小心行事,做事之前要先计划,选择最有效率的方法。俗话说的好,先思而后行,有条理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生活上也一样,同样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个人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保持健康的身体。与人相处要信守承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遇事不慌张,面对困难不退缩、不逃避,也不草率行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生活上的强者。

泛爱众。其实就是前面说到了的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自利。不嫌贫爱富,以平等心态待人接物。同时在工作生活中,不说人是非,不揭人短处,要尊重同事朋友。

最后《弟子规》中还写到“余力学文”。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学习。尽管我们已经走出校园,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余力学文”告诫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多余时间精力,尽可能的多去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尤其是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有过硬的财务知识以及专业的账务、报表处理技能,同时不断学习新发布的财政法规,税收优惠法规,并学以致用。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做人的本份。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我要以弟子规中的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最好,做一名优秀的员工,更好的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4

《弟子规》由“入则孝,出则弟,行则谨,事则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内容涉及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弟子规》从古至今,经过前人的著作与不断完善,才有幸传承到我们手中,成为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虽是一本儿童启蒙读本,但它却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精髓,虽非集大成于一身,但却是传统至今不变的奉准则。更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和价值观的取向。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纵观历史,它虽是封建时期的产物,也许有些难免会过时,与当今会产生碰撞,但只要我们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弟子规》不但在那时行的通,当今照样走的通。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每一次学习《弟子规》,都会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礼,被传统圣贤文化影响,被书苑式的学习环境影响,被例子中的人、事、物影响……每一次学习《弟子规》,像从一个混沌的尘世间步入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不再有尘世间的烦杂,清新而又美好。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弟子规》开篇就是首孝悌,可见孝在传统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量。在晋武帝时期,蜀汉亡,晋武帝任李密为太子洗马,而李密为行孝,躬亲抚养祖母,特冒生命危险上书《陈情表》,“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可见古人对孝的重视。但现今的我们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小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也许是仁爱的最高境界。因为爱自己,所以爱父母,因为被人爱,所以爱人,因为爱生命,所以感恩爱。我们生命有限,但爱是无限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同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心相映,共同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奉献微薄之力,与灾区人民共度难关。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大爱”之歌,在大爱之下,再大的困难都已微不足道,因为爱,我们有了团结度过难关的勇气;因为爱,我们不再畏惧黑夜,我们坚信,黑夜之后总会迎来全新的黎明;因为爱,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感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合理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在古代,《弟子规》是为人处事的准则,在当今仍然影响着很多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5

学校开展了诵读《弟子规》活动,《弟子规》记载着许多传统美德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学习态度等,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改变了我许多坏惯。

说到收获,我深有体会。《弟子规》有段话是这样的,“老易至,惜此时”,意思是:我们要珍惜时间,自觉地做作业、复习功课。但是,每到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故意慢吞吞的,直至妈妈催我才肯动笔写,边玩边写,一点也不认真。学习也不是很自觉,一点都不好好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可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我都把那个坏习惯渐渐地改了。我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应自觉地写作业,好好把握时间学习,主动学习,并给自己定学习计划,自然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还有一次我早早地完成了家庭作业,便捧着一本童话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听见妈妈在厨房里叫我,我想:一定是又叫我洗菜,还是看完这篇再说吧!正想假装没听见,“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一下子蹦出我的脑海,我马上清脆地“哎”了一声,跑到厨房帮妈妈洗起菜来。我偷偷地观察到,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像这样的改变还有很多,现在我常常听见爸爸妈妈夸我比以前懂事多了。

在《弟子规》里,我还学到了许多道理,对我的一生都会有帮助,以后我一定更加认真地学习《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6

通过这几天来对《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太多过错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规,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我心静下许多。我知道这些东西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学习这门课,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记得第一节课播放了《跪羊图》视频,听后很感动,许久不能平复,心中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师书上所写的:孝中有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总算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弟子规》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来到部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开电脑忙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打开QQ,和异地的旧时好友聊天,心却靠的不那么近了。

那时,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时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与体温也随之附于墨香。

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我们常手持素笺,一遍一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儿化开去。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即使爱得焦头烂额也不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代。

当怀念已成习惯,我们固执地怀念往昔,是因为风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罗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我们倾听的不再是单薄的音符,而是一种沉淀在岁月里的心情。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7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弟子规》详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生活起居,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等的行为规范。它解决了“如何去做到”相当于方法论。其次“首孝悌、谨次信”,为人子女要孝敬好父母,为人父母应该教育好孩子,然后“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最后,诚信做人,谨慎做事,且对人对事对物常怀感恩恭敬之心。这是我学习《弟子规》的总体认识。

下面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谈谈自己在工作方面的一些粗浅看法。

1、重视个人仪表仪容。“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 必正,纽必结”“步从容、立端正”“勿跛倚,勿箕踞”等。珍惜时间,每天提前几分钟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整齐;坐有坐姿,站有站相。良好生活习惯,将使我们精神抖擞的开始每一天;每时每刻都以干脆利落、奋发向上的整体形象展示于人,门岗是矿区的`窗口,所以我们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形象能帮助我们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坚持下去,受益的肯定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2、待人接物进退有度。“长者先,幼者后”“应勿缓,行勿懒”“出必告,反必面”“进而趋,退而迟”“财物轻,言语忍”“缓揭帘,宽转弯”“事非宜,勿轻诺”等等,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别人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那么自己就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吧。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文明执勤,礼貌待人,营造一个友好的氛围。

3、诚信做人,谨慎做事。“凡出信,信为先”“勿轻言,勿轻说勿道长、勿道短,勿搅忙、勿打烦,勿揭短、勿说私,思人善、省人恶,当然,谨言慎行并不是说要不言不行,而是要慎始慎终。慎于始,就要加强计划性,详细策划,才能“事勿忙”,遇到变化则马上启动预备或应急方案,才不会由于事道临头抱佛脚而导致“忙多错”,亦即预防为先;慎于终,就是要加强过程管控,使工作进展不失控, “勿畏难,勿轻略”“执虚器,如执盈”“如虚室,如有人”,如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做到做对做好了,结果自然就有保证了。这点更适用于保卫工作,我们这个工作突发事件较多,变化无常,这就需要我们周密部署,预防为先,防患未然,把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时刻准备着应急。

“事虽小,勿擅为”,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管理无大事,所有的决策都基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程序的日常点滴积累,离开这些决策就是无本之末。反过来,管理也无小事,每一个细节的错误,也往往会预示或代表着一种倾向,有可能导致失败。因此。不仅要“事虽小,勿擅为”,见微知著,以小明大,“以一叶落而知岁之将墓,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亦即“功夫在平时”。 简单的说就是“厚积薄发”, “厚积”就是平时不断地积累。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单调的保卫工作,在保卫工作面前没有小事,任何不清楚的事情都要询问同事或汇报领导,不可肆意妄为,否则任何小事都可能会成为大事,但是如果能认真对待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注重其中细节,把事做实,做到位,那我们就能够做到“薄发”,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你只要伸手就自然落入囊中。

1、重视学习,从被动的“要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真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人员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学习能力的竞争。今天不学习,会被淘汰吗?不会;明天不学习,会被淘汰吗?后天不学习会被淘汰吗?不会;如果每天都不学习呢?“满招损,谦受益”“勤有功,戏无益”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会永远休息。因此,唯一的竞争优势只能是比对手学习的更多更快。

在学习完后要将所学习内容应用在工作当中,并进一步去结合实际推陈出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知道了不去做,还不如不知道呢,“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此外还要知道,自己或别人所作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学习的机会,应该充分利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机会和过程,有意识的从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增长经验和智慧,还要举一反三,善于创新。因此,我们要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区,从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和效绩的提升。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恭敬与傲慢;《弟子规》是一阵甘霖,滋润我们枯燥迷失的心灵。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更要宏扬优秀传统思想,塑造保卫精神,做到爱岗敬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提升高保卫的服务品质,与同事职工和谐相处,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做一个优秀的保卫人员。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8

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生过许许多多令我难忘的事情,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我学习弹钢琴的那件事。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会涌起一阵阵心酸、感动和温暖。

记得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看到一些大姐姐在联欢会上弹钢琴,我就特别崇拜她们,心里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像她们一样在舞台上表演弹钢琴就好了。随后我就一直央求着妈妈帮我报钢琴班学习弹钢琴,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同意了,但是妈妈对我说:“宝宝,给你学习弹钢琴,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我高兴地答应了妈妈。

一开始,我学习的还不错,但随着我练习的曲子越来越难,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急躁,我经常一弹不好,就“啪”的一声关上了钢琴,我原本对钢琴的一种喜爱,现在渐渐地变成了一种厌恶。原作文先,弹钢琴是我的一种梦想,现在,只是为了答应妈妈而要完成的一个任务。妈妈也注意到了我的情绪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还记得你对我的保证吗?学习弹钢琴,贵在坚持不懈,而你只上了几节课,就要放弃了,这怎么可以呢?”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心中若有所悟。

从那天开始,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练钢琴,当我想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候,妈妈的那些话就会不由自主的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出来,这些话语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随着我对弹钢琴兴趣的增加,练钢琴时间的增多,我的弹钢琴技巧有了显著地提高,得到了钢琴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通过我学习弹钢琴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不能说放弃就放弃,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推荐阅读

上一篇:延安之行心得简短 下一篇:大学军训结束心得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