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光读后感 篇1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述出来的:比如王冕弃官隐居,匡超人的背弃遗训混官场,周进对于仕途的情有独钟,范进中举等等。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匡超人、周进、范进等人的不知廉耻。
王冕是个农民出身的放牛娃,他凭借聪明好学,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还自学得到了画荷花的绝招,但从来没有迈进科举的轨道,从不被功名富贵所连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孝敬母亲自食其力,当他得知朝廷要他出来做官时,他却连夜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与活动,只能做一名没有灵魂的奴才了。他最终成了一个磊落潇洒的人。
匡超人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仕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制者的打手,终生痛苦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后来连教馆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后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要知道那时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进不顾一切却恭维他们是多么可笑。还有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后来终于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了,当他的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后来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这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可以请人代考,可以行贿,可以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么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这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应该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达到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同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儒林外史》不仅有丰富的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它的讽刺艺术几乎达到了超及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所以我更加喜欢这本书,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相信这本文学经典会一直传承下去!
耳光读后感 篇2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褒奖( ) ②脸颊( ) ③眼眶( ) ④舐犊之情( )
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
②而且,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3.文章开篇以一句话独立成段,你认为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我”先后两次流泪,请你说说“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6.父亲给“我”讲的故事,“我”由于年纪小,不能完全懂得故事中蕴含的深奥道理,请你说说这个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7.请谈谈你对“您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衣物,却给我们留下了猎枪,这是可以终身受用的”这句话的理解。
耳光读后感 篇3
这些天把《货币战争》看了。书是暑假从萝卜那里借来的,本来应该在假期里搞定,没想到拖到现在,书还一路跟到了英国,所以趁这个寒假赶紧解决,好让老妈过年后回国把书带回去。
我个人感觉是我看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收获很大,引起了我很多疑问,让我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思考。虽然很多疑问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但是还是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货币和金融的了解。对于这点,我还是非常满意的,也非常感谢作者。
就书本身和它的内容观点而言,有一部分是比较有见地,也值得深入探讨的。我非常理解它为何能在中国畅销。书里面的内容煽动性强,有非常强烈的阴谋论色彩,再加上很强的忧患意识,所以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面,会与广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产生共鸣,因为大家对美国和外资都心存警惕。但是,越是这样的重大问题,越是要慎重讨论,应该严肃认真严谨地来研究,毕竟经济是一门科学,要讲真凭实据,逻辑紧密,这点我感觉本书是比较缺乏的。
宋鸿兵先生的写作风格,就我感觉,对于一本经济政策论述的书来说,太过于天马行空和夸张随意,文学性太强,导致他对理论的阐述,缺乏逻辑和条理。
1、在许多事情上,只提出了观点和理论,并没有给予解释来论证,比如说宋先生提出了“剪羊毛”这个说法,声称这是国际银行家的剥削平民的终极方式,但是这个方式的具体操作和机制,并没有被很详细的阐述。像这样的缺乏逻辑支撑的说法在整本书里比较多,当然我知识浅薄,有些简单的概念不理解也是有的,不过总体感觉,逻辑推理还是比较缺乏的。
2、我对书中较多的比喻和有时候过于随意的概括比较反感,比如把经济比作身体,将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此类名词引入,我认为这对解释经济现象和金融运作完全是有副作用的,只会让人觉得混乱,像是在蒙混过关,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进行解释,会清晰有效得多;在解释金融衍生产品的时候,作者很果断的定义说其本质就是债务,对此,我深表怀疑,非常多的衍生产品的本质是某种保险形式,如何能和债务等价呢?
3、就是数据图表的缺乏,大量的命题,都缺乏有效的数据来做证据,真实严谨的数据,是经济理论的基石,否则可信度很难建立。
4、书中引用的许多评论和警示,相当多得来自19世纪,20世纪早期,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背景,毕竟金融系统在不断的改变和进化,人们对经济体系的认识也在演变,历史上的争论也许在现在根本没有意义。书中引用的材料,大多来自美国金融阴谋主义作品,经济资料非常有限,所以我对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怀疑。
5、我对宋先生对的西方经济学界,以及历史上的经济学大家的不尊重和恶意猜测,让我感到些许愤怒。宋先生就整个西方经济学都被银行家洗脑的说法实在让我无法接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治学严谨,对研究的细致对经济现象的探索,都是我亲身感受着的。难道就因为现在主流经济学都统一金本位的局限性和法币的优势,就说他们是被国际银行家洗脑了?这样的说法对西方经济学者的学术独立和尊严是一种侮辱。
6、我个人觉得书中的有些说法断章取义,扭曲事实。比如说书中提到巴菲特大量购入白银是因为他受父亲影响,支持金本位的货币体系。然而,从我刚读的巴非特传记中,巴非特自己对白银的解释是,只是一笔投资,20xx年就全部脱手了,而且巴非特对黄金有一段令人非常印象深刻的评论:“黄金是历史上最没有意义的东西,我们千辛万苦把它从地下里挖出来,再千辛万苦地运送千里,只为了在另外一个地方把它们埋到地里去!”这样的巴非特有可能支持金本位的货币体系么?
本书中的最重要的几个观点是:
1、欧美的货币发行权在央行是问题根源;
2、法币系统会无限扩大国债,从而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
3、金本位系统是最好的货币系统,但遭到国际银行家的破坏;
4、部分储备是导致通胀的罪魁祸首,而通货膨胀是剥削人民的终极手段。
对于这些观点,以下是我的个人研究所得和看法:
1、书中说英美的央行都是私有的,我的调查是英国的央行是政府所有,美联储虽是由美国各大银行联合所有,但是利润基本上交国库。
2、我目前的理解是,法币系统里,因为央行有印钞的权利,当经济需要产生新的货币的时候,央行就从账户上产生新币购买国债,当需要减少货币流通时,就从账户上卖出国债,然后将所得的货币销毁。国债本身无限增加并没有关系,只要货币流量的增加和国债的增加的比例固定就可以了,就是说国债的相对价值没有变,货币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面值增加并没有关系。举个例子,如果A国国债是1美元,经济总值是10美元,过了段时间,国债到了2美元,而经济总值到了20美元,那其实说明了A国的债位并没有改变,自然应该不会对金融系统产生影响。
3、金本位的概念是,货币的发行直接与黄金白银的储备挂钩,一单位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一定量的金银。其实货币本身只是个价值流动的媒介,所以说远古的时候,也有人类族群拿贝壳羽毛当货币的,其实很多货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他们不是商品,只是个媒介,所以用什么当货币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举个直观的例子, A与B要交易,如果没有货币,A就用5斤米和B兑换1斤肉;如果有货币的话,如果一斤米的价格是1个单位的货币,那么一斤肉的价格就是5个单位的货币,无论这个货币是贝壳,羽毛还是黄金。黄金白银之所以几千年在世界被通用,是因为它们漂亮,难以开采,又不容易化学反应,满足作为货币的条件,并不是本身有太大的内在价值,(银的工业价值不算)。所以用黄金挂钩货币,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4、部分储备要解释的话,比较繁琐,简单的说,就是当银行只保留一部分存储资金,然后把剩下的储蓄借出时,这个过程会产生新钱,导致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所以宋先生就说这种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会造成通货膨胀,其实不然,因为当被银行借出的钱被归还时,系统会反向运转,而新钱将消失。无数笔借贷和归还永远都在同时发生着,所以他们会达到动态平衡,保持金融系统里货币流通量的稳定。具体解释大家可以搜索fractional-reserve system,网上有很多很好的解释。 通货膨胀其实不可怕,只要商品的相对价值没有改变就可以了,宋先生总是强调一个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但是只要每个人拥有的货币总量增加了,那就说明个人的购买力增强了。美国人均财富(消除通胀效果后)在上个世纪提高了9倍,虽然美元购买力低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人比20世纪初,要富得多了。
这样的话,观点上我也大致谈完了。
总结一下,货币战争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比较有趣的,只是我对里面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余下的很多观点,我会近一步地去研究,估计等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头来看一下,希望能解开更多谜团,有新的收获。 我推荐学经济方面的同学们还是应该看一下,因为这本书可以引发很多思考。但是我个人认为,对此书的观点要比较小心,盲目草率的接受是危险,所以一定要用独立的思想去面对它。对于不学经济的朋友,如果要读货币战争,我建议不要太当真,就当一种说法,如果在读的时候同时了解一下以被承认的经济金融知识,会很有帮助。
耳光读后感 篇4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他的光荣,也是全中国人的骄傲。他的作品我拜读的不多。最近读了莫言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讲故事的人》,感到这篇朴实无华的演讲词里,满含着人生智慧,映见着文学心灵。他的演讲通篇都在讲故事,没有一句大道理,甚至于对自己主要作品的评价,也是用讲故事来完成的。
《讲故事的人》也许由于环境所迫,艺术加工的成分几乎没有,可文章中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强烈情感早已溢于言表。也是我见到的大人物说普通人话的楷模。
不分国籍、年龄与性别,每个人提到母亲都会引起共鸣。莫言巧妙地通过“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回忆了他儿时淘气、甚至做错了事情时母亲对他的爱和包容;也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文化不高可品行端庄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不愧是文学大师,不用华丽的词藻,却是字字珠玑。
《讲故事的人》中提到,在母亲为莫言儿时偷偷跑去听书的行为给予支持后,作为回报,莫言将听到的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这令人很自然地想到卓别林也曾为了让母亲开心而发掘自己幽默本领的经历.正是对母亲的"敬",成就了他从听书,复述故事,添油加醋编进情节;到他后来入伍,入学,创建自己的文学领地;乃至今天获奖的仕途.
《讲故事的人》的成功还在于作者对听众(或读者)心理的把握。当我读到有些人因为重名而找莫言的亲戚发泄不满时,感觉有点赘述了,再往下看,作者马上笔锋一转,“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厌烦的……请各位原谅。”我心里暗自好笑,这文学的穿透力也太强了,他怎么知道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呢?
我最欣赏的是莫言的淡定,毫无功名利禄之心,能把自己这个被争议的对象,当作与之毫不相干的局外人,难得!我还认为莫言在文章中讲的众多故事中,最后一个故事最精彩!
耳光读后感 篇5
莫言坦称“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讲故事的人》里说的故事,有的是亲身经历的真实感人的故事,有的是民间传说的虚构故事,这些不同的故事巧妙地组合到一起,就是故事的大串连,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就是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现实生活“大杂烩”。
我与作者莫言有老乡关系的地域邻近感,有当兵经历的戎马生涯亲近感,有可算作同时代人经历生活感。所以,我读《讲故事的人》,有着感同身受,读之感到特别有味,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收获,使我受益匪浅,为之动情。
《讲故事的人》有独特的个性,有鲜活的人物,有动人的细节,有令人深思的故事,有谦卑和深刻的语言,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精品,在《讲故事的人》里彰显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创作实力。
莫言在《讲故事的人》里,较大篇幅讲了他母亲的故事:莫言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他提开水因饥饿无力,失手打碎了热水瓶,本以为会受到母亲打骂,但母亲并没有打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莫言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他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时,母亲被看守人搧了耳光,多年以后,在集市上看到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让儿子报复,并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莫言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经济困难时期,他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莫言就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求乞老人愤愤不平,却遭到了莫言的喝斥,母亲阻止了他,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倒进了求乞老人的碗里;莫言最后悔的一件事,他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卖白菜的老人的一毛钱,母亲难过的泪流满面,对他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这四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真实地刻画了一位宽容的母亲、悲悯的母亲、正直的母亲,充分展示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读了这几段故事,使我联想到了我已故的母亲,与莫言的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一边读着《讲故事的人》,一边想象着类似的生活经历,内心深处受到了无比的撼动,难以名状的情愫在涌动,《讲故事的人》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莫言在《讲故事的人》里,讲了他童年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饱受饥饿,放牛时感到离开群体痛苦的故事;他躺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望着蓝天上的白云,学着鸟叫,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便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会对树倾诉心声,但鸟儿不理他,树也不理他。后来,莫言把当年的许多幻想都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他想象力丰富,读了《讲故事的人》后,我仔细揣摩,那是他生活的真实体验。
莫言在《讲故事的人》里,讲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经历,他没有上过大学,小学都没毕业,上的是民间大学,莫言辍学以后,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经历,他听着民间故事、说书人的故事长大,后来,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热炕头上,在马车上,聆听了二百年前,故乡曾出现的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的讲的神鬼故事,成为他写作丰富的资源,“高密东北乡”一直成为他创造的不竭源泉。莫言在《讲故事的人》里,讲述从农村到部队的经历,与我的成长经历非常相似,有些故事情节,确实耐人寻味。
莫言还在《讲故事的人》里,讲述了写作《透明的红萝卜》、《娃》、《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的经历,使故事与小说联姻,从小说里回味原始的故事,让读者的想象更丰富。
耳光读后感 篇6
《鲁滨逊漂流记》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我喜欢读书,也读过好多书,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是一个英国人,他不喜欢呆在家里过那种安宁、舒适的生活,于是他开始了一次航海冒险。但是不幸的是,他遇难了,他被风暴吹到了一个荒岛上。岛上没有人,没有房子,只有成群的动物、成片的森林和鲁滨逊。他奋斗了二十五年,终于和一艘船回到了英国,他的故乡。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多么坚强的一个人啊!在他生病的时候,他可以吃任何放在家里的粮食,但他仍然选择出去打猎;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在他遇到食人生番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投降,但是他却和他的奴隶——星期五一起英勇战斗,还救出了一些俘虏;在他遇到船商的时候,他没有马上提出回国,却提出了和他们一起战斗,保卫他的领土。
看看鲁滨逊,再看看我,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懦弱呀!遇到困难就放弃,心想:让妈妈帮我做吧!遇到难题就请教家长,却不听解题步骤,只是在盼望着,快告诉我答案吧,我好玩手机啊!
遇到困难,鲁滨逊会放弃吗?不!他当然不会。遇到不会的题就请教家长,鲁滨逊会那样吗?不!他不会。看完了这本书,我突然有所领悟:坚持也是一种品质,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懈可以让我们渡过难关;但同时,自立也是我缺少的一种精神。不会自立,人无法生存;不会自立,也无法让我在社会立足。想到这,我立刻昂起头,去面对、迎接即将向我冲来的困难!
耳光读后感 篇7
与其说是讲故事的人,不如说是编故事的人。看完了这篇讲演稿,除了山东高密东北乡和青岛,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什么社会,;也不清楚是什么人。就好像演戏一样:台上的是疯子,台下的是傻子。诺贝尔怎么也不会想到文学奖给了这样的人。我不相信国人看了这篇演讲会有什么自豪感!倒是像伯颜说的那样:一个丑陋的人——中国的!20xx年世界末日到来,庙塌了,只有他登上了诺亚方舟——被扔出庙外!江上春树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被扔到庙外的他幸存下来——祸兮福所伏——诺贝尔奖的桂冠竟然幸运的落到他的头上!继续编吧!我反正是一本也不买,一本也不看!原因就是他不真实,让我感到我们不是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的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诺贝尔奖才颁给了他。
演讲厅中讲故事,不知故事在何时。
高粱红了酒红了,小麦发青女发痴。
集市说书能领悟,江山易改性难移。
耳朵嘴巴换成笔,中国也出高尔基。
耳光读后感 篇8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记耳光。
我实在没有料到,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且极少发怒的父亲,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重重的一掌。
起因十分简单。
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五分钱买了两碗小豆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而且,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父亲本不该这样。
这以前,我和几个小伙伴曾瞒着大人到护城河游泳,因为走散了,我不认得路,回家很晓,父亲以为我遭不测.见我回来,连喜带气,将手臂高高扬起,众人皆惊,做劝阻状。然而父亲高扬的手臂只是缓缓落下,在我的脸上轻轻一拍,以致劝阻者哑然失笑,道:“您这是打他呢,还是给他搔痒痒呢?”
可是,这一次父亲仿佛用尽了平生的力气,以致过了半天,我的耳畔还嗡嗡作响。
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
睡觉的时候,父亲用手摸着我的脸颊,问:“还疼吗?”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那一刻,我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的这一记耳光付出10倍甚至100倍的代价。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良久,他靠在床边,点燃了一支香烟。
这时,我第一次听到了一个曾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小孩因母亲从小纵容最终成了江洋大盗,临死前他提出再吃一口母亲的奶水。痛不欲生的母亲答应了,没想到儿子一口咬掉了她的奶头。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一块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科长十几年,从我手里走过的钱财成千上万,我虽清贫,但聊可自慰的是从没有拿过公家一根草棍儿!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想让你记住: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当然,你没有去偷人家的东西,但是上车不打票,和偷拿人家的东西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贪’字!说着,父亲站起身来,从衣架衬衫里取出钱包,掏出2毛钱放在桌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要多打一张票,再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那一年我九岁。当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这故事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从那以后,每逢在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那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一晃儿,30年过去了。
不久前,我携妻儿去为父亲祝寿。全家人都去了,足有20多口。大姐代表全家向父亲祝酒,父亲端起酒杯,略带赦疚地喃喃道:“难得你们有如此孝心。我这一生……唉,只有一把算盘,两袖清风,没有什么财产可以留给你们。想起来,实在有些惭愧啊!”
我说:“您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衣物,却给我们留下了猎枪,这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父亲闻言先是一愣,继而欣慰地笑了,在烛光的映照下,我看见他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来……
回来的路上,10岁的儿子问我:“爸爸,你说爷爷给你留下了猎枪,放在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没有见过呢?”
于是,我向他讲述了耳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