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夜雪读后感 篇1
读了书之后,感觉总是要写点什么,不然我总有一种感觉:再过几天,或许我连这本书的内容都不记得了,甚至或许一年后的今天我都不知道去年曾读过这本书。
这本书怎么说呢?说实话,我真的没读懂,真的。或许是不喜欢过于单纯的描写,也或许是看惯了大场面大情节的叙述吧,对于这种大部分描述雪国风景而将细腻的情感寄托于景色上的书不是很懂得欣赏吧,总的读下来,就是感觉到一种压抑,既有为自己没读懂这本书这本书所阐释的含义,没有与作者内心共鸣的惋惜,也有对书中驹子最终还是做了艺妓,岛村终归还是没能与驹子表明心意而遗憾吧,总之很多种感觉交杂在一起,感觉再不梳理脑海中的头绪,可能就会陷入思维的混沌或者干脆忘记读过这本书的思想吧,或许这也是我要写这篇读后感的真正想法吧。
不想为这本书到底好在哪作出教科书般的解释,只想单纯地作出自己的看法,给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书中主要就是描绘了岛村来雪国与艺妓驹子厮混的故事,而之中也牵扯到叶子和行男与叶子的关系,具体的不再详述,也没有那个心情详细叙述,可能需要真正读过的人才能理解吧。岛村来雪国第一次就喜欢上驹子的美貌,而驹子也被岛村的学识所倾倒,但是岛村终究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竟把从来没有看过的西洋舞蹈也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番文章来,因此这种我认为可能有性格上的懦弱,以致无法表达对驹子的爱意,虽然明白驹子也同样深深倾倒于他,可终究是水中映月一场空啊。
驹子可以说是比较好或说是乐于追求美的.人了,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只要能见到岛村就好,哪怕让岛村带妻子来也好,只要能这样长久地交往下去就好,也不愿寄一份哪怕是妻子看了也无关痛痒的信,她或许内心真正想的就是遇到一个能与她内心相共鸣的人,正像她不愿为多挣一些钱搞坏自己身子一样,钱只要够用就好,趁空溜出宴会也好,来到客栈也罢,都会来到岛村的房间,不论是早上七点钟亦或是夜半三点钟,只要见到他就好了。或许这就是单纯的喜欢吧,像岛村眼里的驹子一样,是个单纯很好的人呐,就像璀璨的银河和雪国洁白的雪一样早已走进了岛村的内心,为之倾倒,超乎了普通旅客的身份和艺妓。
说了这么多,或许每个人读《雪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吧,读一读吧,书内容不多,字数也不长,也希望能与我有相同共鸣的人。
七夜雪读后感 篇2
每当赏读《湖心亭看雪》时,隽永清新的文字,精湛熟稔的语言,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遮去所有的污秽,将纯洁与明媚洒入我的心田。又好似湖中涟漪,在平静泛着不安,一种感动渐渐袭来。
清新淡雅的笔墨令我对作者充满崇敬之情,这是怎样的豁达与开阔的胸襟啊!感谢张岱,能将这好文字留给后人享读。
然而,真正令我感动的是张岱的仕子之情。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剧,实为享乐之士。然而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使他不再从仕,入山着书以终。这些情感都在《湖心亭看雪》中显露无余。张岱借西湖看雪之景诠释了一颗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隐逸之心。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拒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通过张岱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西湖封洞后,一个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万籁俱寂的.世界。更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广阔的胸襟。而这种感受在“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描述也有。但在作者轻描淡写之中,我却一点也没有感到轻松,而是觉得沉重,觉得沧桑,觉得人生的多变——命运的坎坷加之国家的不幸,带给张岱的是无限的伤痛。然而面对白茫茫一片,心中的喜悦代替了原来的苦楚与怅然,将长天永存的阔大境界全部传达出来。这种宽广更使他深藏心中的愁绪与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溢于言表,令人惆怅又感慨万分。
然而,当作者在湖心亭巧遇知音,最初的孤独寂寞化为欣喜与愉快,三人对酌,临别时才互道姓名。张岱的喜悦却又一次令我悲伤,甚至是可怜。知音难寻,然而,张岱却寻了太久,等了太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之下,使得这种喜悦弥足珍贵。尤其是当作者得知三人同是寓居他乡的游子时,对故国之思又在喜悦中弥漫开来。命运真是对张岱不公!
整篇文章用淡淡的笔触将对故国的怀念融于山水写意之中,不露痕迹。但越是隐藏,越是感情的深沉。
张岱与吴均,陶弘景相同,完全陶醉与自然风光之中,他为其醉,为其痴,但褪去浮华之后,在一片质朴之中,他的心是清醒的,沉寂的,本真的,让我看到了一片仕子之情。
七夜雪读后感 篇3
我爱梅花,爱它的清高,爱它的坚强,爱它勇做“东风第一枝” !
当我静静读完《傲雪寒梅》时,我的心灵为之一震:那一株株在寒冬盛开的腊梅花是多么的顽强,它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绽放出了她最美的一面,它对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冬天的一个“安慰”;在冬天那净白的雪下,似乎更突出了它那冰清玉洁的品质,腊梅花在雪中永远骄傲的站着,它是现代儿童的一个模范,它能吃苦、它能在苦难中挣扎,它不“随波逐流”,不和百花“争放”在盎然的春天,宁可超凡脱俗的挺立在飘扬的风雪中……
记得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在经过磨练后,梅花似乎更香了,在人们心中也更“骄傲”了,它是千千万万美丽的花朵中不同寻常的一枝,就像李清照写的《渔家傲》中的.一句“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一样,它是花中名副其实的“另类”,但它却永远是寒风中让人铭记的一枝!
“我愿做枝傲雪的寒梅!”……
七夜雪读后感 篇4
动物的世界跟我们不一样,动物的世界是弱肉强食,优秀的动物才获得时间越长,我们不管怎样不需要去捕食。
今天读完《罕山雪狼》这本书,我才知道了动物世界多么的残酷,人类想要得到动物的皮毛有多么的疯狂。
《罕山雪狼》这本书是中国作家许廷旺写的短篇故事小说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这里面有很多故事:《罕山雪狼》、《少年与火狐》、《勇敢的金黄鼠》、《鸽王红冠》、《老人与狼》、《让狼逃生》和《最后一条狼》。
这里面最残酷的故事是《少年与火狐》,主人公是住在沙坨子的连根和和火狐和谐相处的故事,有一天连根在别的'地方玩,突然窜出来了一只火狐,从此连根和火狐成为了好朋友,不过这一幕被想赚钱的豁子看见了,豁子就一直想要抓住那只火狐,不过猎人哈根也想在终年猎杀一只火狐,最后火狐倒在了猎人哈根的枪下。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我们不要再杀害动物,破坏环境了。
七夜雪读后感 篇5
看《雪国》,我突然间想起曾经写下的一些关于火车、旅行的文字来,想想,自己是一个很爱坐上火车去旅行的人。因为坐上火车,就能在陌生的人群中、在陌生的世界中穿行。一路行来,飞驰而来的风景,来往去留的人们,可以让我胡思乱想上好一段时光了。
只是,对风景的描述,比之这样的名著,是绝对无法企及的了。那样凌厉、冷艳、凄美的文字,在《雪国》中频繁出现,却那样自然,似乎是作者信手拈来,却又那样贴切于文章一贯风格和主题。很容易让人沉溺其中。
淡淡的哀愁,抹不开的忧郁,深入骨髓的.凄凉。不是普通文字能承受住的重量……
发自内心的悲戚。
喜欢悲剧的我,何时是尽头?人生悲苦、孤独、凄凉如此,也许,不过是庸人自扰之。我是个太容易多想多虑的人了。也许,该多看看喜剧文才好呢。
七夜雪读后感 篇6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许多以西湖为题材的名篇佳作。如苏轼的“欲把西胡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些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让人对西湖的美景神往之至。
而我现在要说的也是一篇关乎西湖的张岱的小品美文《湖心亭看雪》。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由于改朝换代,从一个富贵人家一落千丈,变得困顿潦倒,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本文分前后两部分,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西湖人的雅趣。
第一部分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的景象。文章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其时已是清初,作者故意沿用明的年号,并非误笔,而是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表明作者不忘明朝。“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就妙在一个“绝”字上。一般文章写景通常是视觉描写,而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雾凇沆砀,天与云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天地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从总体形象入手,连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事雕琢,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文章第二部分写湖心亭巧遇知音,与其同饮的愉悦。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描绘出了三人畅饮的情景,足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兴正浓,不觉天色已晚,待要分别时候才想起姓氏,足见作者张岱是个性情中人,他在意的不是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感情上的想通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这句也隐含些许的惆怅,此去一别,前程万里,后会无期。
文章结尾写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以舟子的话总结全文,有什么含义呢?首先,我们先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这句话中的“痴”是全文的文眼。舟子所说的“痴”是世人的一般见解,但这个“痴”何尝不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地人的合一,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欲之外的闲情雅趣。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是对“痴”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化解了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是一幅简约的山水画,一首朦胧的梦幻诗。
七夜雪读后感 篇7
最近几天迷上了沧月的小说《七夜雪》,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而感人,里面的词句忧伤而唯美,整个故事里,浸透着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浸透着对人生命运的感伤。读过之后,一种悲凉的哀伤在我心中漫延,久久的挥之不去。
在那广阔的天地,在那狂啸的风雪中,主人公们在生命中留下了什么?却又沉重的放弃了什么?亦或是我们在现实中留下了什么,又在命运中无奈的放弃了什么?面对命运,我们终是渺小的,总是身不由已的在命运的河流中飘泊。飘向何方?谁也不知道。
我是个感伤的人,当看到沧月的那句结束语时“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却终究抵不过时间”,我的泪不可抑制的涌了出来。原来人生中,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抵不过那条叫岁月的河流。
还记得,我曾经深爱的一个人,每当看到他时,自已总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心不由的加快跳动。他也对我说过,“即使再过去多少年,等你再次遇到我的时候,你心里依然会跳的很厉害,因为你爱我!”而我也一直是这样认同他所说的话。
分开几年后,当我们再相遇时,望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容颜,自已没有想像中的那样激动,心也没有为他跳得厉害,相反,自已的心里却很平静,很淡然。我始终不得其解,自已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他曾是我最爱的人啊?
看过《七夜雪》后,深深领悟沧月的话语,我迷惑的心恍然明白,原来时间是条河流,在日夜的思念中,在那一分一秒的.痛苦中,我一步一步的向河的彼岸跋涉而去,满身的悲伤与痛,在这个苦难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从我身上飞离而去,化尽尘埃,落在时间的河里,永远不在。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记忆中深爱的人已经没有了,思念没有了,痛苦随之也消失了。我已经趟过这条叫思恋的河,而我把他丢弃在了河的对岸。站在河的岸边,回望彼岸时,对岸的人已经看不见了,只是一片茫茫。在这场没有结局的苦恋中,我得到了解脱。
你不知道我将要离去,
望着你。
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天边的烟花正在盛开,
一如我生命的梦,
绽放世间最美丽的花朵,
却又瞬间消失在寂冷的天空。
我不在落泪,
为那逝去的梦,
放弃是人生沉重的无奈。
在时间的彼岸,
我再也看不到你。
七夜雪读后感 篇8
特别喜欢妙风。
一把年纪了,还这么花痴。不过妙风在书中,沧月从头至尾都没有给他用上漂亮二字,聊以慰藉,哈哈。
今天突然兴起,在手机上又快速读了一遍。然后我想了想。
妙风之所以迷人,我觉得在于变化。他是主角中唯一一个,随着主要情节逐渐产生变化的人。紫夜、霍展白、瞳都是性格极其刚毅且分明之人,各自有各自的执拗,且为这执拗散发出的气场强之又强。他们在开篇不远或者结尾发生了变化,人生有了一个重要抉择。紫夜终于埋葬了雪怀,霍展白终于准备给八年一个了结。而瞳我认为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唤醒了记忆,最原始的爱被唤醒,但这些年塑造成的他,他继续延续,该是魔王还是魔王。
只有妙风,作者用整篇故事的主剧情去挖掘他、“打碎”他、重塑他。他是个内心纯粹的人。其实紫夜和展白也纯粹,终生为“情”所困,愿意为珍爱的`人倾尽一切,甚至不惜生命。而妙风纯粹得更彻底,他不是为爱而活,因为小半生爱是缺位的。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而活?他的答案是:被需要。这是他生存的理由,所以他所有的行为无非是无条件服从教王的命令。他没有欲望,也无念想。这种纯粹,简单得让人心疼。但是这种极端平衡,在遇到紫夜后被打破了。他被需要,他被拯救,甚至有了念想。于是纯净的他,终于有了机会回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然而故事的基调注定让他也无法遂愿。「他的手指停在那里,感觉到她肌肤的温度和声带微微的震动,心里忽然有一种神秘的留恋,竟不舍得就此放手。」这一段,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萌发,也让我有些难过。
结尾妙风归隐药王谷,他有了新的活下去的理由:不让更多人体会生离死别的无奈。妙风的好,在于生机勃勃。无论生于何时何世,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有着活下去坚定的目标。遑论对错。这也是这本书结尾,最为温暖正向的部分。
沧月的书我觉得不错,有想象力,故事完成度高,人物丰满,情感饱满。作为女性作者,也有大气。不过,相比纯文学,人性的复杂程度的确太过简单。不过倒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