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
第一节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
领土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上千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人口1.2亿多,是个地峡人稠的国家
自然环境: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3/4。广大平原为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海港幼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属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经济: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⑴工业
a类型: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b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
国土狭小,资源少,工业所需资源和燃料大部分进口;国内市场小,工业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对外依赖严重
c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见P23图: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d海外投资建厂的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地区
e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为世界经济强国
⑵农业:农业生产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
⑶渔业: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渔场为四大渔场之一
5.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
第二节东南亚
新加坡:是一个的花园城市国家。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建立。文莱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争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位置重要性:地处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地形: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人口分布稠密
⑵马来群岛:多火山,地形崎岖,平原集中在沿海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
农业生产:⑴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越、缅为主要稻米出口国
⑵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其中泰国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的油棕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椰子以及金鸡纳霜和木棉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矿产主要有锡和石油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地区,盛行佛教
第三节印度
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南亚位于热带河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面,降水充沛,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000毫米,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地理位置:大部分在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为邻(与我国有部连续边界),印度洋三面环绕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亚洲耕地面积的国家,南亚面积的.国家
地形北:喜马拉雅山地——狭长崎岖
中:恒河平原——低平宽广
南:德干高原——低缓广大
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侧,注入孟加拉湾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6—9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为雨季;11——次年5月盛行来自陆地的东北风,为旱季。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原因:西南季风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不稳定)
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恒河平原),绿色革命后粮食能够出口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黄麻(东北恒河平原)、茶叶(东北山地)
工业:殖民统治时期,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现在,工业部门齐全,特别是原子能、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
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是印度的城市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中心,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
第四节俄罗斯
1.世界上面积的国家,面积为1707万平方千米。跨亚、欧两洲,是传统的欧洲国家。跨东、西半球,东西长1万多千米
2.总人口1.47亿,俄罗斯人占80%。由130多个民族组成,有100多个民族通用俄语。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占一半
地形区:四大地形区(欧洲部分主要是东欧平原,亚洲部分叫西伯利亚地区)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冬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⑴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⑵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温暖
⑶寒极: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河湖⑴伏尔加河:全长3600千米,注入里海,俄罗斯的“母亲河”,世界最长内流河
⑵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
6.资源:煤:库兹巴斯铁:库尔斯克
石油:第二巴库,秋明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7.四大工业区⑴莫斯科工业区:全国工业最发达区
⑵圣彼得堡工业区:造纸、纺织工业最发达
⑶乌拉尔工业区:石油、机械、钢铁
⑷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油气、电力、钢铁
地理成绩不理想有什么原因
1、缺乏学习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甚至认为是副科或者认为要开卷考试。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不认真听讲,即使听讲也是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习方法不科学。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沉睡在数理化作业里,对地理知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忙数理化,白天无精打采听地理,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上甲课做乙事,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地理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地理一轮复习技巧怎么复习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地理二轮复习技巧有哪些
1、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2、人地关系专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3、区域地理专题: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4、地理图表专题: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在复习地理时,要着重看教材中自然地理原理图式、总结人文地理的思维模式、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审视热点区域题目,同时多做题,多总结规律,只有真正钻进去才能学出兴趣来。
如何利用好地图学习地理
1、学会分类地图
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
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
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
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
②用图记忆学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2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②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③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接壤,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
①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悬殊。
3.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典型。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图见课本P10 )。
季风气候典型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发源地 性质 风向 影响下的气候特点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西北、东北(偏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印度洋、太平洋 温暖湿润 西南、东南(偏南风) 高温多雨
4.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
5.亚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3
一、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学习世界地理要注意什么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
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文字)
7、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怎样快速提高地理成绩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学好地理的四个方法超简单
1、编顺口溜。
初中知识比较多,记得慢,忘得快,编一个顺口溜就记得快一点,比如各省的简称,印度的物产等等,额可以编顺口溜来记。
2、抓重点,概括记忆。
学会归纳总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亚的地形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学会使用地图记忆。
有的同学对地理学习有严重的误解,认为只用背背就可以了,那是大错特错。地理是地图和理论的结合,要养成看地图,记地图,画地图的好习惯。看到一张地图不仅仅看到的是图,要看到图背后的知识!
4、与生活相结合。
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相结合就不会感到无趣。
地理复习方法有哪些
1、系统阅读。
围绕复习的中心课题,认真阅读有关的教材内容、笔记、地图、作业及试卷。通过阅读,使同学们的知识尽快回到曾经达到过的水平。
2、整理分析。
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以便随时查用。主要包括:知识系统提纲—使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各类比较图表—让知识更清晰;简易地图—形象、醒目,易于记忆。
3、重复练习。
做一定量的习题,是复习巩固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深领会。做练习时要注意:题型要灵活多样,覆盖面要广,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题量要适中,不陷入题海之中;选题要有针对性,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练习要经常化。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4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范围
(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本州岛。(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
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
(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18
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2.民族和传统服装: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和服。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5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纬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人们把地轴的中心叫地心。
(1)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圈叫赤道。在地球表面上,凡与赤道相平行的圆圈,就称为纬线圈或纬线。由于赤道面垂直于地轴,而所有纬线都与赤道相平行,所以任何一条纬线都代表地球上的东西方向。
地球上某一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代表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这个夹角,在赤道为0°,在北京约为40°,在南北两极为90°。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纬度分别有0°至90°。由于赤道面把地球等分为两部分,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所以,纬度也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总结:为了研究某些问题方便起见,我们称0~3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低纬度;30°~6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中纬度;60°~9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高纬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增长
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铁煤石油的分布
下面是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关于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内容。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通过上面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上面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好好学习的吧。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土地资源
关于土地资源的知识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讲解的内容。
土地资源
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以上对土地资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