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1
想想,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写下这篇文字,也以此纪念2021年盛夏每个工作日的澎湃早晨,致敬景芳姐姐,谢谢您给我们的思想土地带来滋养。知道还有五部待续,愉悦无比,借用江流的话说:“感觉未来路长着呢。”,所以“以有涯随无涯”。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没有自己读过的科幻作品中的冷峻、残酷,而是整体给人一种强烈的希望感,读的时候就觉得有一个声音在说:会好的,一定能克服,一定能知道,一定能战胜。带有这种内核的故事是最最吸引我的,我喜欢看事物由不好到变好的过程,觉得这就是人类活着的意义,我们的信念。下面所说的,是小说里对我影响很大的部分:
宝贵的文明
对文明的所知甚少,一直以来都是碎片,这些宝贵的星星就在头顶,可是我们却因为追逐六便士而忘记了,是可惜,是遗憾。兴奋的是,在进入龙船之后,看到了一段作者对世界文明脉络的梳理:“从四万年前红色水牛图案开始,到疯狂舞动的山洞岩壁上的舞者,再到古埃及圣殿上僵直身体、具有奇特配饰的圣徒,再到伏羲和女娲充满禁忌感的神秘画像,再到古希腊神庙上的宙斯和奥林匹斯众神,再到犹太教圣经里大卫王和扫罗王的故事画面,再到玛雅人充满了符号的玉米神和太阳神的壁龛,再到中世纪僵硬的神像和天使。”这段文字描摹的景象十分奢华,十分绚烂,真想置身其中,游览,咀嚼。最宝贵的,就是人的思想,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体现的中国思想精神很令人着迷,目前读出来的有齐飞代表的儒家和法家,江流的墨家,云帆身上有一点点阳明心法,还有一些道家的思想,每种“家”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与准则,还会有碰撞。但面对这些风骨,我觉得自己和身边都充斥着赵一腾的影子,冰冷、利益至上,相信人与人的关系是交易,但是没关系,好与不好都存在着,我愿意追随这些英雄的光亮。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子?
一直以来都对所谓的“宇宙真相”好奇,但是这个命题太空洞了,也没有机会和谁去探讨。我总会想起小时候在院子里的望着星空的那种感觉,《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和吴刚,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理所当然,本该如此,可是这个本该如此又是怎么来的呢?剥去那些浪漫化的想象,我们存在的这个时空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阐述,可能理解的有偏差,那就是“高级的文明可以改变宇宙的运行”,这是让我感到特别振奋的一种观点,可惜自己很学渣,渣到分不清哪些概念是作者的想象,哪些是现实的宇宙学概念,对“信息子”、“吞噬”这些词汇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是却引起了我对物理学的兴趣,跨越高中时期对物理无力又抵触的障碍,开始看一些科普书了,比如李淼老师的《物理原来很有趣》,读的时候心里一直在“喔”,一边惊叹物理的奇妙与纯净,一边感受着自己的变化和超越。我想,让自己振奋的原因,大概就是这种观点与“心即世界,心能转物”的呼应吧。
怎样做自己?
从小浸淫在金庸电视剧热播的黄金时代,非常羡慕那些威风凛凛的大侠,看他们学功夫,恋爱,虽然背负了很多屈辱和压力,但这样的人生真的太过瘾,太潇洒了,我想这样活着。但是要当一个侠者,武功应该不差,能自助,能扶持自己,能自立于天地,我还差的远,因为总有很多不笃定和懒惰的时候,更不要说兼济天下了。所以,要去做,去做是最重要的,因为千千万万个当下就是未来的自己。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2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文章以“我”为第一人称叙述斯特里克兰追求梦想的一生。斯特里克兰是一个追求梦想的理想主义者,47岁的他忍受不了伦敦家里妻子的折磨和工作的枯燥乏味,逃离了伦敦,跑到巴黎生活。随之遇到了斯特罗夫,画家斯特罗夫看到斯特里克兰身上的天才气质,在妻子兰琪。斯特罗夫出轨斯特里克兰的时候,他出于爱才和爱妻子,成全了他们两人,甚至腾出家让他们居住,却不知,兰琪一开始的爱只是占有的爱,当她得不到斯特里克兰的时候,自杀,斯特里克兰对此事以及斯特罗夫的话无动于衷。而“我”对斯特里克兰无情无义冷漠的心态产生厌恶,对他不再关注。直到有一天,辗转良久,得知斯特里克兰在南太平洋的岛上患上麻风病死去。又重新,追溯斯特里克兰的足迹,“我”循着斯特里克兰可能走过的路,一路上打探他的消息,获悉斯特里克兰与真爱爱塔和无忧无虑的家人,过上安宁快乐的晚年生活,这时,不幸降临于他的身上,患上了麻风病,因为土著居民出于恐惧的心理,时不时咒骂、驱赶他和他的家人。历经沧桑的斯特里克兰,面对这些旁人的污言秽语,依旧保持着对画画的执着,不顾世俗的眼光。文章前半段说他抛弃家庭、抛弃热心帮助他的朋友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厌恶他的自私冷漠,后面才了解,无人理解内心的真正需求、环境的改造以及内心的呼唤让他做出了逃离的决定,随之,对他产生同情之感。这是一本我一看到开头直接想看下去的小说。今年年度看到的最好的一本小说。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3
火光中,一座静谧安详的伊甸园在浓烟中消逝成灰烬。如被魔鬼摄住灵魂般的疯狂,终有栖所。浓烟中的伊甸园,该是思特里克兰德最好的归宿了。那儿,没有躯体与灵魂的纷扰,只有一股可望不可即的辉煌。
思特里克兰德不该属于这个世界。抛开了世俗,放下了家庭,逃离了职业,离别了祖国,他一言不发。没有所谓的女郎,绘画,而已。
我要画画。面对流言蜚语,思特里克兰德只有这四个字。只身巴黎的思特里克兰德,住在最低劣的旅馆,除了画笔,一无所有。但这一走,他不仅丢下了生活,而且撇下了责任:没有经济来源的妻儿,一起谋事的伙伴,谁来负责?
已近不惑之年的思特里克兰德,不是不知,他承认这一切的不对。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人要是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着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绘画,本只是思特里克兰德小时候的兴趣。父亲让他从事经济工作,因此他忽略了它。可绘画的种子悄悄地在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伸出的藤蔓终于将享受着生活的他牢牢摄住。
伊甸园固然美好,可同时那浓烟也会熏得人泪眼朦胧。渗入灵魂的兴趣,与现实格格不入。绘画为追求灵魂之上的美丽,需要摆脱躯体的束缚;可一旦失去躯体,又无法继续追求所寻的美丽。躯体与精神的矛盾,驱使他四处漂泊,以致卸下责任、孑然一身。只得借助贫穷、饥饿、病痛来再三折磨躯体的思特里克兰德用手中的画笔笨拙地描绘着心中的美丽。
踏上塔西提岛的那一刻,思特里克兰德忽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谧。静静作画,他用色彩呈现出了心中的愿景。他创造出了另一个世界。他满足了,幸福了。然后,他以惯常的骄傲和轻蔑令人于其死后烧掉他苦苦追求的美丽。
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理想,毁了他原本安逸的生活。这一切,值得吗?
合上书。点头,又摇头。坐叹一声。
尽毕生之力,获得了灵魂的安谧。思特里克兰德是值得的。可是实现了理想欣喜若狂的同时,蓦然回首,我们却不愿看见自己除了理想,两手空空。
同样闪闪发光,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着头顶上的那轮新月,却将脚边的六便士踢入了死泽之中。为了坚定的追逐,他放弃了所谓的羁绊。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与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人人所希望的。但他们的理想却可能是宇航员、军人、商人事实上,尽管理想不同,但我们都希望有能力关心一些人和被一些人关心。前者被称为责任,后者被称为爱。责任与爱是我们活着的主旋律,是一种给予与获得的幸福。
思特里克兰德又是不值得的。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着自己的灵魂与理想,无可厚非;但他却忽略了责任与爱。他的追逐,对他自己来说,是一次修行;对身边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情;对这个社会来说,是一场悲剧。
在一轮新月的尽头,思特里克兰德看见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伊甸园。但那冲天火光产生的浓烟却熏得他如被魔鬼摄住灵魂般的疯狂,泪眼朦胧。
在路上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前方的伊甸园,又有没有浓烟?
翘首于天际,一轮新月闪烁;寂然于路边,一枚便士无言。苍茫的夜色中,惟剩沉默的心跳,一起一伏。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4
今天我在家看妈妈给我买的书,叫《神奇的符号》。(Sxw9.COM)
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苏步青爷爷写的,主要说了苏步青爷爷亲身经历和他的感受。他读小学的时候,爱耍贪玩,在班里32人中,考试勉强及格,成绩倒数第一名。后来,学校转来一位老师,在那位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才知道了自已怕缺点,然后认真学习,从倒数第一变成了全班第一,后来一直保持第一名。事实说明了一时学习不好,总有原因,只要正视现实,积极地找出不足的地方,并努力去克服,就会使自已怀断地进步。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认为在遇到挫折时,要坚定信念,要像苏步青爷爷一样坚定不移地去攻克一个个难关。获得成功时,应该戒骄戒躁。当考到一百分的时候,你认为有什么值得骄傲呢?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5
讲述他人,亦是认知自我
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人们总是为了生活不断扮演着各种角色,或许我们会被当下光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磨平棱角。在任何人所触及不到的一面,我们一定拥有着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同样也有着属于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与遗憾。
翻开这本小说,我就被作者卓尔不群的风采吸引,作者将中国古典美、武侠与科幻密切融合在一起,跳脱了以往科幻小说一贯的类型,将中国文化带入科幻的一重尝试,是对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理解翻新。无论是典籍,还是经典技艺,都在科幻的语境中获得了另一番呈现。
这本小说讲的是,四个独立个体在宇宙与世间探索真理与真理的故事。作者以国际联盟为支点,将四条独立且特别的命运轨迹相交,构造出一个曲折而美好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内心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成长的问题、世界的问题。
不仅使故事里涉及的典籍、器物和遗址才高气清的工艺与发展描绘地辞喻横生,在四个人身上也有诸子百家和文学名士的许多痕迹。随着浏览过的书页一点点加厚,我开始慢慢能感知到四人的个性,他们心底的哀愁。
江流成长于名利场,这是他孤独感的来源,也是他虚无感的来源,面对虚与委蛇的母亲和冷淡严厉的父亲,他曾试图逃避这份亲情,但还是一次又一次被裹挟,身不由己,始终面临家庭与自我的拉扯;齐飞一个自我控制非常良好的人,他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个优秀、强大、自律的人。但自我控制良好,不代表没有秘密,甚至是阴影;云帆的不安全感,在于自童年起就感受过的来自父母的分裂,云帆是一个觉知力极强的孩子,而又容易有内向归因。这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诅咒。
每一个个体都是在大大小小的坎坷中,艰难的自我成长。面对寂静的夜晚,可以望见远远的行星,却看不清人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坚韧、勇敢,他们不断了解彼此,靠近彼此,拯救彼此,用真诚和善良换来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一片一片拾起自己破碎的人格,饱满地填充起丰富的自己。修复自己的问题,寻找更完整的自己,在此基础上再成为英雄,拯救彼此和世界,成为士人精神的传承者,成为宇宙中的侠客
每个英雄,都要先修复自己,才能修复世界。
合上小说,从完全虚构的世界里跳出来,就可以用故事中杜撰的传奇,来衬托现实中历史的神奇浩瀚。
冷清也好,嬉笑也罢,我们面对现实只有一种选择-活着。但能以什么方式活着,这是唯一我们能够选择的。只有沉入暗影世界,感知到心底的阴霾,才有忽然释然的感受。在未来的旅途中,遇到的压力和艰险会甚于一本书,相互之间背靠背的温暖,会存在一些前途的光亮,因此敢于面对未来。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6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神奇的符号》。
书中讲述了在一个乏味无聊的下午,无所事事的男孩米洛在自己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收费亭。他开着他的电动玩具车,驶过收费亭,踏上了一趟不可思议的奇妙旅程。一路上,米洛身陷懒散国,误入结论岛,闯进期望国,在词语国中还差一点儿入狱,帮助寂静山谷的人放出声音。他在他的伙伴闹钟狗“咔哒”和甲虫先生“骗人虫”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他们还遇见了色彩大师、“哪个”老婆婆、向下长的男孩“阿列克宾丝”、嗓音医生和他的宠物神灯“吵吵”、十二面体人;还从空中城堡中救出了甜美韵律公主和纯粹理性公主。突然间米洛又从这个神奇的世界返回了他自己的家,还是同样的房间,还是同样的下午,米洛却懂得了神奇世界告诉他的许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从懒散国的人民因为惧怕闹钟狗让他们不要浪费时间中懂得了珍惜时间;从词语国和数字国中懂得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期望国里因为米洛的车轮需要一刻不停得动脑筋才能转动而懂得了时时刻刻都要动脑筋;在空中城堡为了救两位公主而充满了勇气。在这次“旅行”之后,我们和米洛都变成了一个珍惜时间,热爱学习,勤动脑筋并且充满勇气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很是惭愧:“我以前经常在走道上无所事事地“晃来晃去”,因此浪费了许多时间;我还不爱动脑筋,总觉得动脑筋太麻烦,要是我也去“旅行”,我的车子一定早就不能继续行驶了;我还很胆小,又怕黑又怕虫子,怎么能像米洛一样去和妖怪去搏斗呢。比起米洛,我可真是差远了。”
我要改一改我的这些缺点:“我要用上每一分钟与每一秒,不会再磨蹭、拖延时间;要是遇上困难、难题就要动脑筋,直到把它们解决;我还会试着把自己关在一个比较黑的房间里锻炼胆量。争取也像米洛一样。”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不仅风景奇特,又教会我们要做一个珍惜时间、勤动脑筋、好好学习并且充满勇气的好孩子。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7
这是本关于苏步青教授一生故事的书。苏先生家境贫寒,10岁就下田干活了。有一次因为放牛时不小心从牛背上摔下来,所以父母就把他送到县城高小念书,可是那些富家子弟们经常欺负他。有一天晚上,因为苏先生的蚊帐上有几个小洞,寝室里的其他同学就认为他不配合他们睡在一起,于是就与管楼的先生通气把苏先生从寝室里赶了出去,让他睡在楼梯口。为此苏先生还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去。苏先生渐渐地开始不想上课了,于是他经常旷课,逃学,并年年背榜。后来苏先生又转去了另一所学校。终于他在陈老师和洪校长的帮助和教导下去了日本留学,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有一件事令我十分感动,,1978年8月21日,是原先规定小型科学讨论班开展活动的时间,可是复旦大学正遇到暴雨袭击,大水猛涨。许多人都认为苏先生不会去了,可熟知苏先生脾气的谷超豪教授却肯定的说:“苏先生一定会来的。”他话音刚落,已经74岁的苏先生便出现在了门口。苏先生还说:“其实我一直把自己当普通的一员,要求别人准时,自己起码不能迟到嘛!”……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成功的!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8
记忆里的数学,就是掰着手指算数,一遍又一遍,远离生活。假如说记忆中的数学跟生活有关系的话,就是数一数课本上画的树有多少棵,花有几朵,小动物有几只……记忆里的数学作业,就是中央用直线分隔成的左右两半,从左边开始写,一道又一道数学题,算式、计算过程、得数都要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地写好,格式不对或是算错就要重写。记忆里的数学就是公式、数字外加计算题,变来变去都是各种数学符号与数字,而那些数学与符号又是那么枯燥,偶尔有图形,那也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的……
数学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那小学数学是什么?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数学还是学生的心灵?如何建构生命课堂?……董文华老师《让小学生恋上数学》一书给出了回答。
基于以上的思考,董老师把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为关注“学生如何学”。她力求把课设计得更“朴实”,更“体贴”,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这两层“厚土”。上课前,她努力把课堂向前延伸,围绕着学生的认知困难来设计教学;课堂上,她努力构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共同成长的生命场,怀着极大的耐心,尊重、启发、引领、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让学生在“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去经历、体验、尝试和控究,让“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理念在课堂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课堂40分钟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学课程的结束,不代表数学学习的停止,课后,她会让孩子们精心设计一些弹性作业,比如,写数学日记,开展课后小实践、小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视角延伸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来,努力拓展数学的宽度和厚度,实现“大数学”的教育观。
董老师的课堂,那些冰冷的符号和规则都能闪耀学生智慧的光芒,学生能在课堂上享受到思维的大餐,感受到数学的丰富和神奇,体验到“征服”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她的课堂能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一个思考的头脑;每个孩子都能在她的课堂中记住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事实也证明,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激情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他们乐此不疲地记录贴近生活的小实践、小调查,写下了大量的数学日记和学习数学的心灵体验。那些数字、符号、概念都带着鲜活的体温,赋予了生命的色彩。
通过文字,让我这个阅读者也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喜怒哀乐,触摸到学生思维跳动的脉博,也能品尝到数学在促进学生发展中显示出的强大力量。这样的数学,师生就像一个生命的共同体,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在老师的引领下行走其中,向课堂的更深处漫溯。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9
拿到这本书,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写数学道理的书。因为书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可看了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写苏步青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苏步青的家里很穷,但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成才,就把他送到县城学校读书。在那儿上学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他们用的东西都比苏步青,他们就利用这一点来羞辱他。苏步青就化悲愤为力量,用好成绩把他们压下去,他们也就对他刮目相看。
苏步青从小就刻苦,学习一点不马虎,才有了今天。他在学校从来没有在十点之前睡觉,他一直坐在课桌前刻苦的`学习。我认为我就应该有他的这种精神。
这本书中有好多苏步青在年轻时的照片,看了一些他的照片。我觉得天才不一定有很好的环境,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相反,他没有好的环境,但他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追求目标的决心。
我现在只读了书的一半,但我知道书越往后,写的都是苏步青中年、老年的故事。这本书里写尽了他的大半辈子。他的一生真是不容易。但像巴金爷爷说的那样,他的生命已经开花结果了。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10
《神奇的符号》是“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用平易睿智的文字讲述了大科学家苏步青先生近百年的经历,由47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和生活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相对独立,都有各自的标题,既可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按时间顺序排列,构成了苏老先生充满传奇色彩和勤奋进取的一生。这是科学家用生命历程写成的书,那力透纸背的感人的文字,那饱含哲理的真实小故事,定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
我们读这些文字,丝毫没有被“说教”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是科学家生命感悟的结果。在目前讥诮成风、语病多多的文风日渐张扬的.环境中,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书写的这些平易醇厚、睿智通达的文字,虽然让我们感到一点点陌生,却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平实的语言文字的力量。
《神奇的符号》以苏步青先生跨越9个虎年的经历,更多地从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来撰述,从他令人景仰的经历中,令我们感受良多,深受启迪。《立壁角》、《倒数第一名》、《三个月通过日语关》、《踏上数学之路》等故事打破了科学家是神童、是天才的神话,告诉我们学习要靠勤奋和艰苦的实践;《因材施教》、《关心下一代》、《巧用零布头》、《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决不是小事》、《为中学教师讲课》、《拳拳老人心》、《语文和数学》、《攀登贵在少年时》等故事写出了大科学家对国家年轻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并给我们指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譬如,“常言道,过河要有桥,学习不能不注意学习方法。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讲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结合故事读后定能让你受益匪浅;《回到故乡》、《支持学生运动》、《踏上西迁路》、《山洞里办学》、《天快要亮了》、《在动乱的年代里》、《社会主义需要数学》等故事写出了在艰苦的年代里,苏步青在遇到挫折时毫不气馁,靠着坚定的信念,靠着对祖国的热爱,靠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我们从中能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那浓浓的爱国之情。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11
“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愿你的生活中同时拥有月亮和六便士。”第一次想读《月亮与六便士》便是源于在网络上看到的这样一句话。初次看到这句话,我想大概六便士代表的是金钱,而月亮则代表了某种圣洁的难以企及的事物。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事物并不能同时取得。就像古语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然而在我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之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是一本我无法看懂的书。确切的说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故事。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事。有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当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时,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追逐他的厄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厄运。别人都是在不断的做加法,他却是在做减法。书中的他自私并且六亲不认,但好像他是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也并没有什么错。他非常厌倦自己的按部就班一样的生活,他从来不想过去,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他的生活是一种伟大的不幸。书中的另一个人斯特略夫,我很喜欢他。因为他的人生是一种平庸的幸福。我觉得这种平庸的幸福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两个人两种人生对比鲜明。也正像是月亮和六便士,分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
就像书中所说,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月亮就相当于我们的梦想,它很遥远但却很美好。我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也许会很孤独,甚至到最后会一无所得。而六便士则象征着金钱和世俗,不论是月亮还是六便士,重要的是自己想要的究竟是哪一个?而我追求的又是哪一个呢。
符号世界读后感 篇12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开始语文、数学双肩挑。数学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在教一年级数学前的那个暑假。我找来了1-12册的教材,仅用一个假期,就把全套教材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都做了一遍,我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老师学习,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的网状图,整理了厚厚的一大本学习笔记。此时我已经通读和熟悉了一到六年级的全套数学教材。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灯下认真演算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题中的高难度题,我就一张张草稿纸的演算,草稿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自测题,我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我整理了《小题库》、《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学习笔记,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为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教学改革的进程让我体会到:一个教师仅仅能驾驭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研究是科学的实践,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我开始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白天听了北师大教授的“智力及其测量”的讲座,晚上我就随笔记下了学习心得;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是谁,我就试着作小学生心理的研究;学习了《教育评价》,久尝试着在实验班作学生评价改革。我认真阅读书籍,注意从各种教育刊物上捕捉信息,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至今20多本密密麻麻写满学习体会的笔记本各教学随笔还珍藏在我的书柜中。两次喜迁新居,
忍痛割爱的扔掉了不少书,唯有那发黄的学习笔记还紧紧与我相随,对它情有独钟。它时时告诫我: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在教育改革的路上绝无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