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2024-04-07 12:24:09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1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内容,《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反思。本单元以“人间真情”为主题。本课是第20课的第二首送别诗。由于学生在第一首送别诗时已经学会按照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式进行教学,所以本课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研讨文教学更衣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我确立以读为本,利用层层推进诵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以情为切入点,通过触景生离情,寄情酒更浓,唱诗情难舍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离愁别绪。实现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讲究飞白,本课,我利用悠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创设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情境。如前两行锦绣春色的想象,把14个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立体的场景,让学生入乎其内,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以读展现自己的所得。以柳带离别,利用读演的方式,体会老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意。当他们一唱三叹地吟唱着这首诗时,也埋下了对中国优秀文化赏析的种子。

本课学生表现极为出色,课堂因他们而精彩,当场生成的读悟演评让我耳目一新,反而显得老师的语言是那样的匮乏无力。上过这课,真正感觉到孩子的力量,也更有了必须进步的危机意识。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以质疑、释疑为学习故事的主要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能力。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那些问题?

(帮助学生理清送的是谁,谁在送,“使”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使”的意思。)

3、解释诗题:王维送自己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4、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出示课件: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主要作品是山水诗,人们称赞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感知,朗诵诗歌。

1、出示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同时理解难字字义:

朝:早晨。

舍:客舍:客店;另外一个音shě,舍得。

更尽:再饮完。

浥:湿润。

3、齐读古诗。

4、配乐范读。(古琴:阳关三叠)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读,齐读(配乐)。

5、试背。

三、感悟古诗,了解环境: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诵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送别图”,请读前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先想一想,同桌说,指名说。

2)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什么样的“柳色”是“新”的?(穿插指导朗读)

3)客舍旁边还有别的事物,为什么单单只写柳树呢?

2、相关古诗链接,引出相关的送别诗,来体会其中的送别之意。

1)出示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解析“柳”与“留”谐音,感受其中隐含的挽留之意。(指导朗读:把对友人的挽留之情融入其中。)

四、感受情感,体会意境:

1、过渡:作者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读后两句)

2、引读:

作者做了什么事?(劝酒)劝了一杯吗?(很多杯)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更)

3、点拨:

“君”字的理解: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用在这里表现对友人的尊敬。

王维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酒呢?(其一,从“酒”和“久”的谐音入手,体会作者的挽留之意,希望相处的再长久一些;其二从“故人”入手,来理解怎样的朋友,体会知心、挚友、情深意重。)

4、补充:其实,作者如此为朋友劝酒,还在于他去的地方,(出示课件),了解“安西”,体会路途的艰辛。

5、补白: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再也忍不住了,他说“元二兄,”进行补充说话练习。

6、品味:“不舍”多少离别,多少牵挂,都化作了一句话,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们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依依不舍)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指导朗读: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和王维一起,再送他一程吧。

2、简介过渡:或许此次一别,还有可能相会;或许此次一别,将成永别,让我们一起来铭记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齐读)

3、引入《阳关三叠》,欣赏,再读,背诵。

4、课外拓展:读其他离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3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李叔同的《送别》引入古诗。)

1、(课前播放幻灯片《送别》)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先生创作的这首《送别》,在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中尤其脍炙人口,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情别怨可以说是永恒的旋律。今天,我们将要送别的是千古传唱中的哪一曲呢?板书:送(播放课件。)

2、读题,你从诗歌题目中明白了什么?理解使。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3、初读全诗:(古诗幻灯片。)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诗歌,注意把生字读准。

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渭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这几个地名跟送别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细细地体味这首古诗。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1、师: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

2、课件显示王维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读王维的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你是从诗歌的哪几句中看到的?

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

板书:雨

客舍:客中送客。

板书:客舍

柳: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板书:柳

我们来读一读王维诗中的这幅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品诗意,三叹故人

1、师: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直接可以看出?

板书:故人

2、师:再读读古诗,和同桌讨论一下,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读出他们是好朋友。

师:(板书:酒)(播放课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离别的酒,友谊的酒,祝福的酒,连心的酒)

引读这是一杯(xx)的酒──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读读整首诗,再想想,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雨)

师:女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柳)

师:男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指板书:客舍)王维为送友人,从长安一路送到离长安城三十里外的渭城,在此地的客舍摆上一桌酒席为朋友饯别。客舍,本来只是旅客的暂留之地啊,自己都漂泊在他乡,却要在这里送别朋友,怎能不伤感别离──齐读劝君。

4、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安西有多远?

(课件显示地图。)

师指地图:安西在远离中原的新疆,那时的安西时局常常动荡不安。

渭城又在何处?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阳关呢?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

(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阳关以西,千里迢迢,人烟荒芜。)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次朋友远离故人,奉命出使千里之外,此一去,固然也能得胜回朝,衣锦还乡,然而长途跋涉,其艰难痛苦,何以想象?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切换到幻灯片。)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切换到古诗课件。)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

5、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朋友之间就说最后几句话吧!快快把它写下来,可以是元二对王维说的,也可以是王维对元二说的。

(背景音乐。)

板书:依依惜别

6、指名朗读依依惜别的话。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师:你在课外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

(课件别诗欣赏。)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诵读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 客舍 尽 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igrave;)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老师想和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的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很愿意的小朋友再伸出你的右手,如果想永远和我做好朋友那么请你用右手拍一拍你的左手。老师一下子拥有了这么多好朋友,真高兴。

现在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房子、绿绿的柳树,路、还有很多雨点,还有两位老爷爷再喝酒。)你猜一猜老爷爷为什么要喝酒,认识吗?(两位老爷爷事好朋友,他们看上去很难过,他们要分开了吗?)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告诉你,没被包的那位老爷爷叫王维,他在喝他的好朋友元二喝酒呢,因为好朋友元二要走了,两个好朋友要分开了,所以他们特别伤心。于是,王维老爷爷就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表达了他此刻难过的心情,

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录音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做,大意:渭城早上下了一场雨,洗涤干净了整个城市,连轻轻飞扬的尘土都不见了。旅店边的柳树都换上了清新的绿色。劝元二再喝一杯酒,你走出了阳关去安西就没有知己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注意题目的停顿:送元二使安西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7、想象:如果你的好朋友要和你分开去别的地方了,你会和他说些什么?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

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和精神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

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扎扎实实的品析文字,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教学一二句扣住“柳”,体会作者营造的送别环境,感受美丽环境中那份浓浓的离别情;三四句扣住“酒”,体会这杯杯酒中融入的深情。

本节课,既注重学生语言系统的丰富和优化,又注重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构建对话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语的情味,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感受诗人与好友的深情厚谊;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咀嚼和体悟重点字词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离别的情怀。

教学准备:

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搜集送别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有一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这首曲子是后人根据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创作的。

(设计理念: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优美、有些淡淡哀伤的古筝独奏《阳关三叠》,帮助学生架起想像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诗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准“朝”“舍”“更”的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设计理念: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初知大意,为深入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三、感悟“柳”“酒”中蕴涵的情意。

1、渭城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2、指导感情朗读。

3、体会“柳”的寓意:一个柳字,你能读懂诗人的情吗?带着这种情怀,再来读诗句。

4、拓展关于“酒”的诗句,理解“酒”中蕴涵的情。

写话练习:相聚的日子,他们曾。

5、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6、感情朗读。

(点评:文中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老师紧紧抓住“柳”“酒”这一“诗象”,感悟古诗。将古诗化为画面:青青碧柳里诗人怎样的`难舍难分?相聚的日子是怎样的其乐融融?由此来体会两人深深的情谊,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也就品味出了。)

四、互文理解,感情升华。

1、拓展:“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寒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从这首诗中体会什么?对比想象安西与渭城的不同。

2、感情朗读。

3、结合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体会别后的思念。

4、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引入王维《送间司直赴西安》帮助学生感受元二出使安西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感受王维对好友离乡背井的牵挂、忧虑;引入王维的《山中送别》帮助学生理解王维对好友的无限思念之情。以一首的学习带动多首诗的学习,以多首诗的补充促进一首诗的理解,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拓展延伸。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其它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品读,理清思路,体会余光中笔下“雨”的美。

2、鉴赏文中的优美的语言, 品味其意境之美 。

3、体味文中蕴涵的深挚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体会“听听那冷雨”中“听冷雨”所蕴含的深深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2、品位语言,体悟意境。

教学方法

1、运用美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美意境美。

2、提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体悟余光中先生那浓浓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学生齐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写下散文《听听那冷雨》,正如文章中所说,他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翻译和评论的创作,他自称为自己的“四维的写作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曾经说:母亲是大陆,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余光中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三、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雨的?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视觉:淋淋漓漓

淅淅沥沥

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

嗅觉: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淡淡土腥气,淡淡土腥气

触觉:冷雨潮湿

味觉:舔舔吧那冷雨

第5节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第6节

清脆可听如瀑布比碎玉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听觉

第7节

黑键灰键“拂弄、奏

第9节

羯鼓

电琵琶 “刷、鞭、打”等

第10节

雨是一种音乐。单调而耐听、回忆、潮潮润润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作者喜爱的是哪里的雨?

地域感:美国

台湾

大陆(横向

) 形象密集

听雨(主线)

历史感:太初有字 →

亡宋之痛

公寓时代(纵向)

述写瑰丽

现实感:中年后洞明人生

现代都市对传统文明的破坏

情切意浓

对永恒的理想追求

作者喜爱的是:古大陆瓦上的雨。

4、体会本文的意境之美

本文的行文思路或作者对雨的感情的思绪之网撒得很开,总体上是由远到近,由物及人。时间上从远古时期、太初有字写到亡宋之痛写到今天的公寓;空间上从远隔万水千山的海外写到大陆写到宝岛;人生体验上从少年的“红烛昏沉”写到中年的洞明人生写到沧桑过后晚年的白头体悟。内容上写雨,按“雨”——“冷雨”——“嗅嗅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听听那冷雨”——渴望那冷雨(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盼望故乡那“六角形的白雨(雪)(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永恒理想的追求)”的思路展开。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抒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5、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或者传达了作者的乡愁、故国之思、古典文化情思以及对古典诗意生活的向往

6、作者为什么在雨前要加“冷”字?

“雨”可以表现故国之思的缠绵悠长。“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冷。

四、雨连着台湾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和难尽人意的现实,尽管为文的契机是感慨与海峡两岸“参(shen)商太久”,但此文的审美对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用雨来濯涤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由此来找一下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说明理由。

1、句式上 长短配合,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2、大量使用叠音词写雨,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雨态表现得更形象。参差有致的韵语段落,在诉诸读者五官感觉是着重了听觉,充分应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

3、诗化的语言。

4、修辞。匀称的对偶、生动的比喻、整齐的排比,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五、你觉得那冷雨里有---------------------------------------------------------------------------------

第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故乡母亲的孺慕;

第2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美丽中文的热爱;

第3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古中国历史的遐想;

第4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名家点评:雨是古今作家反复歌咏的对象,而余光中在文中所创造的“冷雨”的意象是经过独有的审美感受创造出来的。余光中笔下的雨,如“鬼雨”、“冷雨”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是作家独具慧眼的发现。《听听那冷雨》借“冷雨”这个意象,把人带进了一个冷寂、凄迷的氛围之中,抒发了身在海岛、异城的游子对故国、故土的无尽的乡愁

这篇散文运用通感、比喻、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构建出一个空蒙而迷幻的出神入化之境。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一句,综合运用了通感、叠字、排比等手法,渗融着诗的意境,有雨声的节奏感,诉之于感官,给读者的感觉是多方位的。

————江少川主编《大学语文》

诗歌欣赏: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

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课堂小结: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听听那雨声》所表达的是余光中先生对山水的独特感悟。这位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呼吸在当今,却已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新中国文学的史册上。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

作业布置:

1、收集古典诗词中写雨的诗词佳句

2、写写“我心中的冷雨”

要求:

(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

(3)字数: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地域感:美国

台湾

大陆(横向

)

思乡之情

听雨(主线)

历史感:太初有字 →

亡宋之痛

公寓时代(纵向)

文化之恋

现实感:中年后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文明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

知识扩展: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联绵不断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吴松即苏州河)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赏析:这首揉合情景、自抒胸臆的怀古小词是淳熙十四年(1187)雁南飞的残秋道经吴松至苏州时所作。“燕雁”即北雁,象词人一样“太湖西畔随云去。”上片第二韵为传唱千古体现白石独特风格的名句,其貌其神清苦的数峰聚首商量黄昏降雨,物拟人,人拟物,活画穷愁而颇自得,是词人──自我完成者形象,内蕴极丰富。自然与诗人浑然为一,动态寥阔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的风骨和精神。下片点怀古,家住苏州甫里的唐代高士诗人陆龟蒙(天随子),思想与一生浪迹天涯的鸿爪颇似白石,姜一世甚推崇之,今临其地,能不念及?云雾缭绕“商略黄昏雨”的数峰中,陆、姜当各占其一。

【注释】:【注释】:燕(yan1)雁:北国燕赵之地。拟共天随住:晚唐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住松江,近苏州。当时杨万里等人要用陆的天然情趣,来救江西诗派的瘦硬之风。白石虽是江西人,论诗却是膺服陆龟蒙的。陆龟蒙不羡权贵,恬淡江湖的性格,也很合白石的脾胃。白石曾赋诗,「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

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吴松:即今吴江。本年春,姜夔曾由杨万里介绍到苏州去见范成大。

②商略:商量,酝酿。此处指遥望山峰,雨意很浓。

③第四桥:指吴江城外的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宋词凡用四桥,大半皆谓吴江城外之甘泉桥……。《苏州志》:甘泉桥旧名第四桥。”

④天随:晚唐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吴江。

此词为作者自湖州往苏州,道经吴松所作。乃小令中之名篇。虽只41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上片写景。“燕雁”、“数峰”,不仅写景状物出色,且用拟人化手法,使静物飞动,向为读者称赞。下片因地怀古。“残柳参差舞”,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集评】 卓人月《词统》:“商略”二字诞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陈思《白石道人年谱》:案此阕为诚斋以诗送谒石湖,归途所作。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数峰”,乃词人幽渺之思。白石泛舟吴江,见太湖西畔诸峰,阴沉欲雨,以此二句状之。 “凭阑”二句其言往事烟消,仅余残柳耶?抑谓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杨无情,犹是临风学舞耶?清虚秀逸,悠然骚雅遗音。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虞美人①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②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③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宁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抱节以终。其词多承苏、辛一路而兼有众长,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断雁:失群的孤雁。

③星星:形容鬓发斑白。

【品评】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推荐阅读

上一篇:党员活动总结怎么写集合 下一篇:我与地坛教案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