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精华7篇

2024-03-21 17:06:04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1)

这就是事实,虽然很无奈,但也没办法。当时的中国处于不利地位是很正常的,从最根本的层次上说思想并未开化,整个体制从上到下都是如此腐败,或许有少许真心想为国尽忠的能人,但也最终淹没在这股腐朽的洪流之中!那时,中国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不会缺官兵,但我相信,选择退休的人会更多。他们不忍心直视国家的灭亡,选择平淡的生活!

确实,制度可以决定一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奋斗是否有意义!

电影和事实虽有一些出入,但电影说渲染的这些爱国主义和当朝腐败无疑给人些许安慰。从战国时期的廉颇,到南宋的岳飞,再到明末的袁崇焕,都是人们扼杀英雄达不到目的,加速灭亡的例子!我们从这部电影中学到的,不仅是不能忘记国耻,更要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认识到当今幸福生活中的生命意义,做一个有追求、有目标、不被外界感动的人。

纵使有外界阻力如剧中当权者一样不可抵抗,但仍能坚持自己,做到自己能做的,尽自己最大的力,完成自我。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2)

1894年的甲午海战,距今已经119年了。战火的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今天,看了《甲午大海战》,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电影主要讲述了:邓世昌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长大后成为了北洋海军“致远”舰的舰长。中国从英国买回重甲舰,日本也准备花重金购买军舰。但是因为日本买不起,明治天皇便以身作则,缩衣节食,一天只吃一顿,还从自己的薪水中抽出十分之一来捐款,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日本逐渐强大起来。而我们中国,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的挥霍无度,终于使中国走向衰弱。而邓世昌在甲午海战刚开始的时候,因“致远”不幸被鱼雷炸为两节,邓世昌本来有机会逃走,可他宁死也要和日舰同归于尽。他的爱犬——太阳,也随着他一起牺牲了。看到这儿我不禁为他们的英雄主义所感动,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要永远记住“甲午海战”这段屈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把她建设成繁荣富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3)

每次看到中国近代史的资料,我都会皱眉头,感到焦虑。那种味道让我害怕,抑制不住。

甲午海战,甲午海战,揭示了中国真正屈辱的过程,这是不可接受的,但却是真实的。1894年,在决定中国在亚洲大国地位的海战中,中国失败了。很难接受失败,也很痛苦。

**上国,多么耀眼的称呼,以致遮住了中国人的双眼: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文化蕴涵何等风流,这期间更迭了多少朝代、民族!虽然经历了一点小挫折,中国依然风光无限。

清**当权者骄奢淫逸,地方政权割据混战,底层老百姓浑浑噩噩,皇帝吃一个鸡蛋十两银子,而市价上一两银子八百个,其中差价好大啊!不禁想问其它鸡蛋**去了!“腐败”,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

百姓是最朴实的,腐败可以有,但只要真真实实为国家、为人民着想,人民是不会太过计较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国家一旦败亡,个人家庭、民族地位就岌岌可威了,所谓的个人利益、私心还有着力点?还有意义吗?

日本,曾是中国的附属国,仰视中国鼻息了几千年,弱小是他的代名词,怎能和**上国相提并论呢,他有哪个胆子啊!如果想打就让他受受教训,却忘了他也是一个具有很深侵略性的民族,从轻视到震惊,再到恐惧,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让中国没了底气,只剩下了几许悲哀,几多愤慨,外加清**中那位高高在上老太太深深地恐惧。

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一句话到了最深处

刻含义。中国的近代屈辱史来自闭关锁国的腐朽思想,落后的先进科技,首先以武力表现出来就是中国海上防御以及战斗力。在黄海战役中,清**以劣势兵力迎击日军,3000吨以上**两艘,而日军3000吨以上**就有8艘,而且受限于**在建造时的技术条件,北洋舰队的有效射程最多3000米,而日本**吉野有效射程可达5000米,还有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

战术上,强调舰首对敌,以横阵方式正面迎击日军火力为主,加上北洋海军的**都比较年长,各方面养护不佳,速度不够快,以致在实战中,北洋水军陷入打打不过,走又太丢人,最后连逃都是个问题的困境。结果显而易见,北洋海军失败。接着中国节节避退,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连道歉,中国失去了亚洲大国的地位,半殖民化加大。

日本尝到了甜头。第一次,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直到你被利用到无法抗拒或翻身的地步。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想长久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应该团结各族人民,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每一次的卫国战争中,无后顾之忧,一往无前。

面对历史,我们都是孩子,需要学习很多;

在历史面前,我们力不从心,沉重,真实;

在历史面前,我们大多都是在感慨,少了那份包罗万象的雄心气魄;

巍峨的昆仑,掩饰不住看穿眼睛的渴望;滔滔的江水,无法了结心中的惆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的未来掌握在青年人手中,让我们齐手同努力,砥柱于中流,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灿烂辉煌!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命运的轮盘转过了两个甲子,又到了甲午年,甲午给中华民族留下的记忆是惨痛的,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历史、分析现实、采取措施,以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坚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不让后人复哀后人也。

《甲午甲午》解密,我等有幸第一时间观看,该片制作精良,思想性、深刻性、战略层次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推荐!吧友值得一看,只是我不知道上有没有出来,大家可以搜搜看,因为有纪律咱不敢把上传,希望大伙能理解。

观后胸中烦闷异常,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历史没有如果,就是再打十次,大清也要失败十一次,其实战争的结局战前已经注定,只是没想到会败得如此迅速,败得如此之惨,扯下了大清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让世人对清廷彻底失望,成为近代命运之拐点,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我主要有三点感想,抛出来与吧友共同探讨,爪机打字不甚方便,希望大伙补充交流:

一、丢掉幻想,准备打仗!

以武止戈,能战方能止战!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不能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外部力量,实力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硬通货。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没有谁会站在失败者的一边。

二、振作精神,形成共识!

让我尤其感到痛心的是当时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的麻木不仁,旅顺口被屠杀的百姓鲜有抵抗,默默的引颈待戮。日本正是由于对清国软弱本质透彻的认识,方敢于在胜利的刺激下一次次扩大战火,取得其自身开战前也没预料到的美妙战果。所以我们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健敢为、国家利益至上的共识,力避鸵鸟心态,不能陷入习惯性的安逸自私。只有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才是哪个强敌都不敢轻视的。

三、推进改革,刻不容缓!

了解了清廷的所有表演,真是猪队友中的战斗机啊!所有敌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它都帮着搞完了,而且还不领薪水倒赔家底的,真是让人无语至极。军队也落后至极,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人的素质。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一支不能打仗的军队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我们的军队经历了三十年的和平时期,到底还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赢?这是所有人的疑问。毛主席说过,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学习战争,有必要通过一场可控的战争来推动军队乃至更高层次改革,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5)

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甲午大海战》。回到家,眼泪不争气地从我脸上往下流,那感人的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这部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邓世昌。他爱国勤奋。从广东到北京的一个叫“船政学堂”的校园来求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入学考试。为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全体师生决定到英国学习。邓世昌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因为他是个有骨气的人。

十几年后,邓世昌到英国的军校来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刘步檐,而再去英**校的路程中碰到了刘步檐的表妹小妹,两人相见,互相都觉得曾经好像见过一样。一问,两人正好同路。当我的小妹妹去堵车时,英国人嘲笑邓世昌,说邓世昌是中国人,不应该受到尊重。然而,邓世昌平静地对英国人说:

“如果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得到尊重,那么你们英国人更不应该得到尊重,难道不是吗?”邓世昌的话激怒了这位英国人,这位英国人就想拿刀来刺邓世昌,而邓世昌不仅灵巧的躲过了英国人的暗器,还拿着刀对英国人说:“如果有下次,你认为我会放过你吗?

”就这样,小妹和邓世昌去英**校找到了已经毕业的刘步檐,凑足了兵力,开始了海上大战。在中国凑足了兵力时,也就是中日两国开战之时。邓世昌带领着自己的“致远号”在中国的海疆开战了,在中国一筹莫展的时候,邓世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为了战争的胜利,他决定用自己的“致远号”去撞击日本的“吉野号”,可是,由于撞击的裂缝非常的大,所以当时船上所有人都淹没在海中,只有十几人活了下来,这些活下来的人不惜自己的生命代价,打出了最后一战。他们用已经破损的“致远号”,对着正在得意洋洋的“吉野号”发出了一颗鱼雷,可是让“吉野号”跑掉了,真可惜,然后中国又向日本连续发出了两颗鱼雷,在发出第三颗鱼雷的时候日本已经无路可逃了,被我们中国的鱼雷炸毁了!最后我们还是失败了。

看完这部电影,邓世昌的爱国精神神深打动了我。我的感觉是,我们的小学生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不曾料到之后再也无法放下。

《震动》讲了六名少男少女因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改变了彼此之间的恩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复杂。这几位少年的性格、经历完全不同,有的只是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但在难过后,他们的心变了。他们从山上走了出来,在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后找到了他的家人,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感情。

我猛然醒悟,丰衣足食的我为何常常会不知足?我应该感谢身边爱着我的人;我应该感恩亲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曾经默默帮助过我却也许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灾难无情,它毁灭幸福,夺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许在死亡面前我们无能为力,但至少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闪耀。

“风雨过后是彩虹。”这是我读完《震动》这书后的第一个感受。看完《震动》,我的内心被震动了,而我,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自己可以微笑的面对风雨,迎接彩虹。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6)

落日下的余晖照耀在致远舰的甲板上,邓世昌牵着德国黑贝,傲然立于舰上。逆光而看,身躯是那样的伟岸,但再伟岸的身躯,也遮掩不住大清的落日和他背后的落日。这部《甲午大海战》以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海军的兴亡为背景,讲述了饱受列强凌弱的清帝国,在洋务运动的驱使下,派遣留学生,打造了中国第一支近现代海军,却依旧无法改变清帝国的命运。虽然这部影片,以现代电影的拍摄水平而言,它的转场有些突然,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有些略欠火候,配乐和战争场面也需要再雕琢一下,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与效果,再现了那个时期爱国将士与名臣期望祖国的兴旺以及他们回天乏术的悲哀。

福建水师,虽然在剧中被马尾海战一笔带过,但对于看过《康熙大帝》的朋友而言并不陌生。第一支帮助康熙大帝收复台湾的福建水师正是这支福建水师的前身,也是为什么福建水师地位如此之高,位列满清三大水师之一。和北洋水师组建相同,福建水师第一批战舰也是向外国花钱购买的,我清楚记得,当时康熙和他的海军上将谈论收复台湾时一边感叹洋人的坚船利炮,一边感叹火炮战舰的造价之高,但是康熙帝坚定的下令,虽然一艘二十万白银,依旧要向荷兰大批量购买。正是凭借这批战舰,不善水战的清军终于打败了以水军之强纵横的郑经,实现康熙所谓千古一帝的英明。

历史上真正的福建水师并非像电影中这般不堪,这支长存的舰队在洋务运动中接受了近现代化改造,装备了众多的铁甲舰,实力并不比北洋水师差太多,哪怕是迎战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还是具有可以一战实力的。在法军舰队冒犯时,为防止事态扩大,李鸿章下令福建水师不许妄动,舰队龟缩在港口内,排成陆军常用的一字长蛇阵。但是海战中,这种阵型是致命的`,因为军舰是主要火力是靠舰船保持侧舷的状态发挥的,这种阵型就像希腊波斯大海战的情形一样,始终保持着对方全体舰队打我方一艘战舰的状态。结果在法军突然开火后,满载国人期望的福建水师就在指挥失当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都不是在家门口,就是在家里面就全军覆没了。

福建水师的覆灭,并没有警醒国人,也没有阻止北洋水师重蹈覆辙的命运。

看了这部电影,很多人表示看了一肚子气,说实话,很多镜头我也抚掌而叹,但结合当时清廷的情况,不得不说晚清真是多事之秋,影片中的大清,先后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满清就像是一个苍老的巨龙,不断的外伤内创更是雪上加霜。但晚清的“多事”并不是当时众人所称的天命无常所造成的,这个“多事”恰恰是清廷的不作为导致的。而且,甲午大海战的失败,非战之败,乃国之败。

除去电影中北洋舰队因装备、给养、维护等等令人扼腕的情况外,在陆地战场上,清军更是一溃千里,虽然在黄海海战上,清军战败,但像邓世昌等爱国将士用他们的行为证明了“只有战死的清军,没有投降的清军”,哪怕他们没有赢得胜利,他们却赢得了身为军人的尊严。但是在陆地战场上,这场战争就变成了赛跑式的大溃逃,朝鲜国王将指挥权、自己和自己国家的首都全权交给清庭,当日军几千人前锋尚在距离平壤好几百里外的时候,手握数万重兵的清朝总指挥官扔了军队、朝鲜首都、朝鲜国王就开始扮演龟兔赛跑中的兔子,没命的跑,他身后是扔掉所有军械跟他一起扮演兔子丢了魂的清军陆军,哪怕日军依旧是以乌龟的速度在攻击前进。这场大赛跑一直跑到辽东也没有停止下来,直接导致朝鲜国王被俘。时隔第一次侵朝14后,日本终于攻下了朝鲜,并踏上中国大地占领了辽东。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这句话好像是岳飞说的,但显然,清庭在主流上不具备这个要素。同时,晚清工业基础薄弱,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实在是太没有活力了,清帝国的工业无法为自己的军队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重要的军械弹药仍需要高价从国外购买,生产的武器弹药也很不过关。应用最优先的军事类尚且如此,就不要想象能为民用类国家发展提供多少便利了。工业的落后导致我们无法制于人,精神的缺失更导致我们受制于人,当然这也是最致命的。当日本军国主义在军费不足时,可以做到天皇带头减餐、全民捐献、前线的将士更是以此为激励组织敢死队时。相较之下的清廷的种种做派,可谓胜负立判。。。。。。

三、石船--光绪帝的泣诉

在电影中,有多个镜头出现了一艘颐和园的石船,李鸿章夸它精妙绝伦,光绪帝在它面前伴着雪花泣不成声。美伦美妙的雕刻工艺没什么过错,,这艘造价堪比数艘铁甲舰的石船静静的伫立在雪花飞扬中,是光绪帝的哭诉,是石船的哭诉,也是北洋舰队的哭诉。

光绪是位很不幸的皇帝,不幸到他自比汉献帝都不如,电影中也着力刻画了这一点,对大臣王霸之气内溢外扬的光绪一到慈禧那里说话都结巴了。几个镜头也恰恰刻画出电影中历史中光绪皇帝的无奈,他确实只能很无奈。最无奈的便是慈禧太后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这使得作为帝王的他无法获得君权。在戊戌变法最关键的时刻,光绪垂死挣扎,把改革的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新军统帅袁世凯身上了(当时中国第一支近现代化陆军),但袁世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的抉择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慈禧,因为他不相信光绪帝能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光绪一生除了戊戌变法的昙花一现碌碌无为而终,他没有崇祯的辛劳,没有汉献帝的颠簸,不过他比唐哀宗还要幸福好多。光绪也只能对石船哭诉了,仅此而已。

近代人物除了左宗棠似乎没有一个不背负骂名的,湘军的曾国蕃,淮军的李鸿章等等。时光过去了百余年,那位被西洋人称之和俾斯麦比肩的李鸿章,也不得不承受时代巨变的压力。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没有谁笔下能写出李鸿章这样的雄心壮志,起步于曾国蕃麾下,创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成为晚清最重要的朝臣,李鸿章用他的功绩实现了自己年轻的心愿,也背负起了大清的龙旗,但无论是光绪还是他,也无法改变清廷的命运,《马关条约》永远的将他定在了耻辱柱上。在影片中,电影公正的还了李鸿章一个清白,他只不过是代清廷签字的一个没有决策权的使臣而已。在影片中,当日寇叫嚣要求中国割让福建、山东、江苏等半个中国的领土时,我真想出现在条约现场对日廷大吼:“诚如此,我中华自古以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你们想要,吾等枕戈待旦随时恭候!”

甲午的硝烟已经散尽,黄海下是昔日战场沉没的巨轮。弱国无外教,落后就要挨打。百年沧桑后的中国,已经不在是当年的弱旅,而日寇却依旧是当年的日寇,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中华民族最艰难时刻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广大将士,永远不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篇7)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想到那场悲惨的战争,两眼不时地泛着泪花,为牺牲的英雄而感动,为中华的浩劫而伤痛。118年后的今天,《甲午大海战》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电影从一群怀揣强国梦的青少年开始,我的心也起起落落

当这群少年在去英国的船上面对即将远离的故土齐齐一跪时,我的心中不禁有一股暖流涌上,为他们的爱国赤诚而肃然起敬;当他们开着新式铁甲船驶入中国领海时,那一刻,尽管我明知结局,却依然像他们一样的满怀激动与兴奋,仿佛看到了中国在大海上所向披靡的豪迈气势……

然而,正如片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所言“中国这个巨人又是突然跳起,伸个懒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过了一阵子,只见他坐了下来,喝口茶,吸口烟,打个哈欠又睡着了。”北洋水师这支当时世界第

6、 亚洲第一舰队七年来没有增加一艘舰艇,其炮弹严重不足。李鸿章增添舰队装备的多次奏请,被慈禧太后一一驳回,而她用以修葺颐和园庆六十大寿的费用可购买足足20艘**!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却是省吃俭用、捐出俸禄购买快速舰。

更何况,北洋海军和日军如火如荼的时候,北京的颐和园里歌舞升平;大**号成为慈禧太后送水果的私人货船!命中日军“松岛”号弹药库的炮弹竟是臭弹!我愤懑于清**的腐败之风、人们的醉生梦死。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爆发。没有人会忘记,就在弹尽粮绝时,邓世昌驾驶千疮百孔的“致远号”撞向“吉野号”,决心与“致远号”共存亡。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

舰长一手直指敌**舰,一手坚持举起冲锋旗——那是他前进的方向!他的姿势分明透露着壮志与霸气,这仿佛是对中华民族的诺言。在敌舰上百门快速炮的轰击下,“致远”号终于沉没,邓世昌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狗对人的忠诚就像我们对国家的忠诚一样。

当他与爱犬的身影如两尊雕塑般淹没在深深的海底,这坚定不移的姿势也凝固在那一帧胶片上永远抹不去。

用鲜血唤醒中国人,这就是邓世昌在片中所说的。用你自己的血去唤醒那些还喝着自己的血的人。事实证明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

至少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英雄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邓世昌不是甲午海战的英雄,也不是整个海战的中国统帅。

但在这段历史中,他所展示的是一个民族英雄的各个层面的美丽。事实上,在致远舰沉没之后,邓世昌完全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他所信仰的“与舰同沉”的理念。这和当时那种**各自私饱中囊花天酒地结党营私的反差很大。

人活一世,并不是非要在乎钱、在乎名、在乎命,更应该寻求一种气节,追逐灵魂深处的坚持。

我们必须承认,甲午海战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其结果与当时清**的腐败无能非常接近。正因为这个东方的泱泱大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国力衰败,那些黑色的梦魇才敢来不断侵犯。想要拭去那段任人宰割的历史,摆脱尘灰满目的世间行走,只有依靠中华民族的每个灵魂能够清醒地改变。

推荐阅读

上一篇:审计经理简历模板精选(3篇) 下一篇:小学副校长简单的工作总结精选4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