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1】
江苏教育版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第一单元
《整数百位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与估计》
我在两个班级完成了实际的教学时间。第一节课主要讲整小时,整数乘以个位数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解决问题开始,介绍计算。重点学习整数
十、整数百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通过组织学生使用学习工具进行操作,使他们了解口算的推理,找到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部分的内容很简单,同学们学起来轻松自如,积极性很高。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可以很快的理解计算方法,但是在对计算的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把“20, 200”理解为2
十和200比较容易,但是20乘以3和200乘以3比较难理解。所以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可以放宽到练习环节。在第二节课上,我学习了估计。我发现教科书没有规定解决实际问题的估计格式。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给出很好的练习反馈,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所以我同意规定格式“52≈50,50×2=100”。我发现能力稍弱的同学很难理解这样的过程,因为他们不理解估计的含义,也无法很好的选择算法(估计)。结合这些问题,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当计算难度在能力范围内时,估计意识低;当计算难度超过他们的能力时,估计意识更加明显。因此,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不仅要加强对题型的练习,还需要从题型上加强学生对估计意识的培养。
整数乘以单数口算教学后的感想: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习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认识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本课通过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带出数学问题,反映数学问题的生活。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与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巩固练习中巧妙地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个性的宽松机会,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以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为此,教师应建设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进步。它是一面反映高智慧学习风格和能力的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位数笔算三位数乘法的课后反思:
本课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笔数法后的延伸一位数。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书面计算相辅相成。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有意地渗透了估计,用估计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一;二、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知识“活”起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实现数学的价值,让我对这个班级的结构产生兴趣。很多脑洞。
通过教学实践,基本实现了教学之初的两个理念,尤其是“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得到了上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在创设情境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联系他们,了解他们将举办的冬季长跑比赛,提出问题情况,并询问你所阅读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到“问题”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绪的距离。
2.在提出问题时,让学生提出问题。 创建情境后,问:谁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班里没有多少学生举手,然后我又问: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班上不少同学举起了手。问题从学生们的嘴里蹦出来,其中有6个是有价值的。这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让我觉得学生有提问的意识。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创造空间,这样学生为自己创造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时,独立探索。 学生提出 6 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问时,我在黑板上写下:①大胜家离体育场比小华家多远? ②大胜家和小华家距离体育场多少米? (即小华家的体育场距离多少米?大胜家离体育场多少米?) ③大胜每分钟比小华多走多少米? ④小花跑了多少米? ⑤ 两个家庭相隔多少米? ⑥他们谁先到了体育场?第三个问题是旧知识,他们有能力解决。第六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回答,因为他们都是4分钟到的,所以他们同时到了。然后,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动脑筋,对第二题所隐含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和交流。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对于这两个问题
1和5,我想留在课堂上解决它们。 但是当铃声响起时,学生建议马上解决,所以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这种处理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很多问题有待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了我更积极的回应。同时,更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数学的想法。
教完乘法末尾带0的乘法后的反思:
本课创造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环境,提出需要使用乘法乘数末尾为 0。手工乘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末尾加0的经验,尝试独立列垂直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法器末尾加0的三位乘法写两位数的简单方法。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问乘法问题,并要求全班帮助他们解决公式:850×15。两个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哪一个更容易,让学生有计算最简单的意识。再提出一个乘法问题,需要简单的计算方法,对应书上的测试。这种设计不仅灵活地利用了课本提供的情境,也尊重了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也利用了阶梯。在教法中,可以逐步掌握乘数末尾为0的乘法方法。
在“Think and Do”教学时,在计算完第一道题后,让学生说说乘积末尾加0的个数是如何确定的,让学生独立探索,合作和交流学习方法巩固了笔算的简单方法。第 1 题到第 2 题的练习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第一个问题主要巩固了简单的笔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也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学生垂直计算的列法。在实践中,也应该让学生独立生成不同的柱状方法,做题的难度也不同。
第二单元
认识公斤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们都很活跃,这可能是因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当我问:如何比较这两袋食物的重量?有的同学立马想到了用秤称,有的同学想到了用手去称。我刚要表扬学生,一个学生突然举手答道:“老师,你也可以同时从高处放下两袋食物,先落下的重一些。”想到这种比较的方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种方法虽然不正确,但学生的思路很好,说明他很有头脑,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敢于创新。我不禁对这位学生产生了好感。很高兴,同时让全班同学为他精彩的演讲鼓掌。由此看来,在民主、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往往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介绍量表时,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介绍了所见的天平以及天平的基本用途。他们甚至介绍了一些我不打算介绍的音阶,这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由此,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表演的舞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解放思想,积极参与课堂。令我惊讶的是,学生们能够毫无困难地根据台秤秤面上的指针正确读取被称量物品的重量。
根据本课的教学情况,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生活素材,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和热情
单位总结
教完公斤和克的认识后,感觉学生对这些质量单位的认识总是那么模糊,几乎完全是一种死记硬背记忆。在机械记忆状态下,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环境的特点,物体质量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几乎是空白。如何加深学生对物体质量单位的理解,由抽象到具体?为了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收集资料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每个人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对他们有吸引力,可以使他们成为有趣的内容。上课前,我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进入超市进行了一项小调查:在包装袋上记录商品质量的相关信息。在信息调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和公斤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数学无处不在。称量超市等小包装食品的重量,初步体验克、公斤等重量单位。
2.课堂探索与发现
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对“公斤”不再那么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熟悉,他们亲身体验过较轻物品的质量单位以克表示。在课堂上交流信息时,他们对克和公斤的理解不再那么空洞抽象,而是建立在第一手的感性体验之上。当在课本的信息窗口中呈现动物轶事信息时,他们已经有了想象和比较联想的思维方式,他们对1克和1公斤进行了浅比较。然后在研究 1 克重的活动中,估计并称重。估算一枚2美分硬币的重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比较和验证,使学生对克和公斤有足够的理解基础,确立1克和1公斤的重量概念。在对知识的探索中变成了一种对知识的再创造,深入到学生的大脑中
第三单元
教后认识周畅后的反思1:
这门课很好地贯彻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教科书为基础,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师对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整理和补充,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内容更充实,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能感受到的现实。第三,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最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轻松教学,学生积极学习。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课后反思
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的世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知、发现和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的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尝试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愿意并善于自主学习,能够主动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和训练,让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激烈对抗,在摩擦和碰撞中闪耀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贯穿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探索和归纳,再到最后的报告总结班级,每个环节都独立于学生。参与和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新知识、认识和应用的过程,教师自始至终只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最后,我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绪,延伸所学知识在课堂上生活,反映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主意。
第四单元
10 整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本课的重点是口算。在口算基础上的教学中,我利用知识转移模仿课来介绍十和一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讲清算。 60除以3视为6 10除以3。得2个十,2个十为20,400除以4视为400除以4,得100,100为100,有一个200÷4等特殊数学题是本课的难点。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它的口算过程,让学生意识到200应该是20个10,而不是200个,因为200个被平均分成4个,每份不能分成100个。当学生回答数字,注意让学生表达计算的想法和方法。通过要求学生重复和练习这个问题来掌握这个算术。效果更好。在这堂课上,想“分表”,将整数除以一位数的同学不在少数。我觉得这也有一些好处,比如
1.以翔计算容易,难度降低,准确率高。
2.便于知识分类
3.未来还有迁移空间 p>
4.在以后学习的笔计算中,将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有益的。 当然,学完之后,还需要加强练习,形成技能。教学反思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位数不可整除):
1.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列出公式后,让学生在实物的帮助下放置一个摆锤。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需要先把整个圆柱体分开。每个班级只能得到2个整缸,如果有1个整缸,只能折叠整缸。打开并分割,因为它是折叠的,然后将它与2个单片组合并再次分割。有了这个折叠整个圆柱体的直接体验,让学生尝试用竖向计算,学生就会对剩下的十位和个位的数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进行除法。自然地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技能。
2.应该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在两个教案中,我都安排口算算52÷2,心想既然会数,就一定会竖排。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能口算,只是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经验到数学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既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又要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更需要教师智慧地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商的末尾有一个除法0。
计算方法没有新内容,只有末尾0的处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为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自主探究、交流验证、概括三个层次进行: 教学实例1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探索。学生在试算中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的商后,讨论难点: (1) 哪一步可以省略? (2) 一位数的0可以省略吗?让学生清楚一位数中的0是0除以任何非0的数,加0起到补数的作用。试一试,试一试后让学生讨论“如果被百位整除的数正好被0整除怎么办”。的个数相除,当末尾有0时,在商的末尾加几个0。在这里的具体实现中,我并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是否可以省略?从正反两方面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占位作用。
例2的教学还是基于以上三个层次的学习和探索。关键点,问题是:除到十位,正好整除,一个位不为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必要再分了。商的一位只写0,除以商的十位就是余数。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例子,并讨论商数末尾为0的几种情况。在第二组测试中,计算、讨论、总结、巩固,总结计算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我没有让学生说商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学生在总结时无法切中要害。
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书写。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点缺点。
优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术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一些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计算结果,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明白算术如果我能进一步理解,我主要是让学生放一根小棍子来理解,让学生用手去探索新知识-on 操作。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具有形象具体、易于激发兴趣、易于树立形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的特点。因此,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了这种认知特征。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学生才能逐渐体验和理解“形”与“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让学生在运算观察中理解算术
在教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第一位数不能被整除)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观察竖式,结合操作思考以下内容。问题:(1)从哪个数字开始计算(2)为什么商的第十位写的是2? (3)
在纵向4和12分别代表什么,通过观察、思考、利用已有知识的过程(写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转移和放一根棍子,第二个就容易理解了
4和12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
缺点:
新旧知识点缺乏对比
本单元有两个对比。一:是基于余数除法的笔算法,但是两个知识点有很大区别:之前学的余数除法是直接用表中的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位数字可整除)的除数为两位数,不能直接用表中的除法计算,而应从第十位开始计算。第二:将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第一个数字是可整除的,在算术和算法上是不可整除的,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明确竖写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不允许学生及时比较自己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与以前的知识相混淆,没有突破垂直计算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挥板表现的作用,加强对垂直写作的指导。
新江苏教育版第三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
江苏教育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p>江苏教育版第三版第二卷教学工作总结第2期最新版第三版第三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5张)
期末江苏教育版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4、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 / 4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60个学生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33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学困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黄统、杨正丘、韦昌支、黄小二、雷双、苏小途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形成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
2 /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六、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对学生因厌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1 2 3 4 5 时间
教学内容
一、位置与方向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
除法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笔算
除法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整理
和复习
三、统计
作业
课时
次数 5 2 5 5 5 5
2 5 3 2
3 /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四、年、月、日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六、面积 六、面积 法定假期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八、解决问题 九、数学广角 十、总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4 / 4
5
2 5 4 5 4 5 3 5 2 5 3 5 4 5 3 5 4 5 2 5 4 5 4 5 4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3】
三年级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I.课堂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42名学生。 ,在技能方面,基本能达到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很有趣。但是当遇到难以深入思考的问题时,就会有一种畏缩的情绪。虽然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错,但成绩并不能代表他数学学习的全部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反映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我更应该注重对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维护,逐步引导他们去思考的快乐,体验收获的快乐。 ?? 2.教科书分析
??本教材共7个教学单元,其中穿插3个数学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该领域的内容安排在3个教学单元中。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这是继上学期学习“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后,又一次集中学习整数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主要安排整数和百十除以一位的计算,三位除以一位的估计,以及三位除以一位的估计和写计算,发现模式,并解决除法问题。小数的初步理解只安排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理解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只需要初步掌握。空间和图形域的内容排列成矩形和正方形两部分,面积和对称。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 1.强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 2.增加与现实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 3.注重选择充满孩子兴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 4、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如为学生的课堂演讲设立“精彩语录”。 ?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 1. 体验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
?? 2、初步了解小数,能正确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 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会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简单转换。 ?? 4、通过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可以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5. 完成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习制作简单的条形图和统计表。
?? 6.学习分段统计方法,了解复式统计表。
?? 7. 能够运用整数乘除法和矩形、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8.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初步的反思意识。
?? 9.在学习中培养认真计算、工整书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 1.严格落实教学“五个认真”。备课时,注意原创知识对新知识的促进作用,加强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
?? 2.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复课准备,做好课前准备,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
?? 3.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 4.加强估计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 6、重视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 ?? 7、注意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
?? 8、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6. 课表
(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16课时)(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5课时)( 3))三位除以一位(15课时)(4)初步统计与不确定现象(8课时)(5)小数初步理解(6课时)(6)对称性(5课时)( 7) 总审查(5 小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4】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结束了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本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紧张忙碌中,也有许多的收获。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度阶段,有着非常。本文。由方的重要的位置,现将这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以高尚的师德育人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关注教育改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用满腔的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本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实践活动,总复习这七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笔算。
百的数。会口算。十数乘。十数,两位数乘。十数。
,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中的作用。
6、初步认识轴对称,知道生活的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的中的对称美,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的生活的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书写。洁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个教学工作只,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教学大纲,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的、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的生活的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构建的过程。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5】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落实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上课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
(2)及时复习。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细致批阅每一次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
正共性问题。
4、耐心做好每一次辅导.
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的指导。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的发展状况,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自制测试卷中,我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
二 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工作总结
1、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小学生最喜欢做的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2、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解决问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他们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6】
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边长=面积÷4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
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分米=1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米=10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千米=1000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小数的初步认识
1、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位比起。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目标: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熟练应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1.用乘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乘应用题,它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如课本99页例题1,可以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也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每一步都用乘法计算。
2.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除应用题,它也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如课本100页的例题2,可以先求一个大圈的人数,再求出问题所问,这种思路的每一步都用除法计算;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圈,而这一步是用乘法计算,第二步再用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那么有a·c=b·c或a÷c=b÷c(c≠0)
性质3:等式具有传递性。
若a1=a2,a2=a3,a3=a4那么a1=a2=a3=a4
等式性质意义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很多解方程的方法都要运用到等式的性质。如移项,运用了等式的性质1;去分母,运用了等式的性质2。运用等式的性质,涉及除法时,要注意转换后,除数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小升初数学常考知识点
轴对称图形
1、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
3、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4、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
认识分数
1、单位1-----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
2、分数:把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4、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如:90个桃子的五分之三是多少?
5、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6、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7】
这一年半我都在高三教学,下面就高三一年的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高三数学复习,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复习阶段,也就是单元复习。复习目的:形成知识体系,梳理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第二阶段是综合深化复习阶段。复习目的: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第三阶段是反思、总结、调整心态阶段。复习目的:反思总结,沉着备考。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和侧重点都不相同,要求也逐步提高。结总如下:
1、 从基础做起,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双基训练。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刚开始我也像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复习中首先给出概念、公式、定理,然后讲几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我们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去做题,试图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从而造成失分,所以后来我一直着重抓基础,其实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7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支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支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我们在复习中过于粗疏,或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的综合程度有所降低,一些考题紧扣概念、定义和公式,注重考查体现学科特点的思想和方法,不是刻意追求“巧法”、“新法”,而是把重点放在最有价值的常规方法的应用上。
例如:转化思想沟通了几何和代数的关系,把待解决的问题或难题转化为规范化、模式化的问题以便应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分类讨论的思想:通过对问题各种情况的解决来达到解题目的。数形结合直观、快速,使复杂问题在困惑中柳岸花明。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使问题解决得心应手。考查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配方法、数学归纳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如课本中数列一章有详细推导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体现了“倒序相加”和“错位相消”两种不同方法。为我们在数列求和的解题中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课后习题可以延伸拓展开来就是结论性内容。因此要特别注意课本中例题和习题所启示的解题方法,要善于总结,丰富解题思路。
2、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尤其高三复习课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遍的情况下,如何面对这些知识而进行提高,往往是老师简单复述本节内容学生就是套用公式解题,若果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如复习不等式问题中,让学生做“已知正数a,b且a+b=1求S= )的最小值”。学生用不同方法得出9或8,学生深知不可能两个结果。那么让学生明辨是非,找两名学生进行板演,大家一起挑毛病,异常兴奋省事生的思维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结果,在这种渴求知识的心理驱使下,大家很快找出了等号带来了矛盾,接着趁热打铁分析归纳作法,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当然这阶段重点还是要把不同章节、不同分支而又性质相同(或方法相同)的内容归并成一条知识链,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书本越读越薄。如解题方法就包括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选择题解法、填空题解法,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目的是夯实双基,形成技巧,提高能力。
3、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总之,教得有法,但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做老师的认真思考、全身心的付出,相信多少会有收获的。也相信经过一年的努力,会为以后带来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篇8】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培智六年级
中文教学工作总结
赵红燕
这六年我有一直担任培智学校中文老师 教学工作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主动请假。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妥善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平时勤奋好学,待人真诚,热爱学生。他始终按照人民教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从不懈怠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下面我将总结一年的语言教学工作。
1.深入细致的备课。 我平时认真研读教材,多方参考各种教材,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精心编写,经验教训不断总结。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弱智学生的特点,注重愉悦教学,不填满课堂,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龙头,教学为主线,注重结合讲授与实践。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的教学研讨,不断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与有经验的老师咨询和讨论教学问题。多次听公开课,让我明确了以后讲课的方向,以及以后怎么教,怎么教中文课。
4.在作业的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员批改、改正。
5。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让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要一味坚持。自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自由健康。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变“我要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6.做好后进生改造工作。 作为老师,你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秀学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成绩不佳的学生则很容易找到。尤其是学习落后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以及后进生的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班里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专注于后进生的改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发挥长处,克服短处。其次,以正常的态度对待:成绩不佳的人也是孩子,厌恶和责骂只会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平等和民主,他们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认可。第二,要真正了解真相,用情感去感动。首先,要用“真诚”二字,即教师根本不能虚伪,不能上当受骗。一旦学生发现“假”,老师所做的一切都将被视为“做作”。其次,要“接受”,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成绩不佳者的各种心理表现和意见,如恐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终达到了“理解”二字,也就是用学生的眼光看事物。
7.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按时完成作业
、认真听课、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始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
8。 问题与不足
a 在学生的作业中,部分学生的写作质量太差,练习册的保护不够好,错别字很多,没有 却养成了认真写作的好习惯。 b 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 对教材内容把握不足,教学方法不灵活,未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人类社会中,有残疾儿童。 特殊教育是残疾儿童权利保护的内容之一。 我会更加努力地发展特殊教育。 教育,保护残疾儿童的权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老师:郝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