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大班蚯蚓教案推荐

2024-02-15 12:57:04 大班蚯蚓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蚯蚓教案(篇1)

目的要求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了解蚯蚓。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物质准备:家长与幼儿查找并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

物质准备:音乐《找朋友》、播放器

1、谈论蚯蚓的话题,导入活动

⑴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⑵教师与幼儿集中分享交流。

提问: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关于蚯蚓的哪些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并交流查找、收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幼儿观看操作材料《蚯蚓》,并将自己收集的材料粘贴或画在空白处,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布置是"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⑴引导幼儿分类整理资料

⑵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请同年段的幼儿参观、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体育:《我们邀请一个人》

1、引题:幼儿园里朋友多,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吧。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找朋友》的音乐,边唱边表演

2、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3、交代规则:猜拳一次定胜负,如出拳相同则继续猜

4、活动推进:幼儿念儿歌的速度逐渐加快,两队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

5、放松活动:好朋友手拉手、散步回活动室。

区角活动

重点指导幼儿在科学角绘制自己收集到的蚯蚓的资料。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幼儿兴奋紧张的场面比如:在摸蚯蚓环节时有的孩子胆小不敢摸、或者壮大胆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处理好该事情,让幼儿处于一种轻松、自然地状态下完成认知。《纲要》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它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大班蚯蚓教案(篇2)

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但往往在如何整齐合理地摆放物品上能力较弱。为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做中学”,引导幼儿发现空隙,填补空隙,学习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同时能在生活中学会整齐摆放物品,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为入小学做好一定的准备。

1.通过实验,发现空隙。

2.通过演示文稿,迁移生活经验,学习合理整理物品。

物质准备:幼儿记录表,记录笔,幼儿实验材料每组一份(大石头,小石头,沙子若干),筛子,透明实验杯,原木玩具一套。

一、开始部分:

1.熟悉实验材料,了解材料特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材考、幼儿自由讨论材料的特点)

教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小朋友看看我们的桌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操作实验,并及时做好记录。教师:“你们真能干!发现材料间有这么多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就是把这三样东西(大石头、小石头。沙子)都装到一个大瓶子里(出示大空瓶)。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东西要一样一样地放;大石头很重,要轻轻地放。当东西到瓶口时就盖好盖子,停止实验。我们还要把实验的过程画出来(出示实验记录表)。如果全部材料都装进瓶子里去了,说明实验成功,就打勾;如果你没把所有的材料都装进瓶子里去,说明实验失败,就打叉。每组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1.幼儿分组第一次试验。

2.各小组讨论成败原因。活动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小组成功,有的小组失败;一种是全体失败。

教师:“你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摆放的?结果怎么样?”

“东西一样多,为什么有的小组可以全部放进去,有的小组还有东西留在外面呢?小朋友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好,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吧!看起来,我们的瓶子都已经装满了,似乎装不下东西了,但小朋友们看一看,瓶子里有没有空着的地方?在哪里?用手指一下。”

“这些空着的地方就是空隙。这些空隙里还可以放东西。原来是我们浪费了很多空隙,所以东西才装不进去。这三种材料中哪种材料中间有空隙

?(幼儿多数会回答大石头,那么小石头和沙子能钻到它的空隙里吗?”

3.利用操作材料将物品分离。

教师:“到底按照什么顺序放才能把这些材料全部装进去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可是这些材料都混在一起了,请小朋友想想办法,用桌上的工具把这些混在一起的材料分离开。(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由想办法分离。)

4.总结经验,再次实验。

“到底按照什么顺序才能把这些材料都装进瓶子里呢?我们再来试一次。”

5.试验成功,幼儿分享成功的喜悦,引导幼儿观察瓶内是否还有空隙。

教师:“你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放东西的?结果怎么样?”

“小朋友们看一看,现在我们的瓶子里还有没有空隙了?”

教师讲解:“其实瓶子里还有空隙。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空隙较大,我们很容易看清。沙子与沙子之间也有空隙,只是空隙很小,我们不容易看到。我们来试一试。我这有一瓶水,看看这瓶水能不能找到沙子之间的空隙,并把空隙填满?”

教师总结:“水倒进去了吗?(倒进去了)原来沙子与沙子中间真的有空隙。这些水能钻进沙子与沙子之间的空隙里,把空隙填满。”

6.观看演示文稿,迁移生活经验。

教师:“今天小朋友很能干,发现了瓶子里的空隙,并想办法来补充空隙。这就节省了空间,合理安排了空间。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播放演示文稿:

教师:“这是我们幼儿园的建构角。平时小朋友们把玩具摆得满地都是,占了很多空间。”

幼儿通过画面比较,发现合理地利用空间能给生活带来方便。

教师:“每次游戏结束后,小朋友们自觉地把小玩具装进箱子、抽屉里,大的玩具整齐地摆在角落。这样建构角看起来就很宽敞了——这就是合理利用空间。”

教师:“这是小学生哥哥的书包。里面有书本、油画棒和小算盘,还有纯净水。书包都装不下了!后来哥哥想了一个办法:把书本整齐地摆放在书包里,把纯净水放在书包左边的口袋里,小算盘放在右边的口袋里,这样就很好地利用了空间,既把所有的东西都装下了,书包又显得很整齐。哥哥可真棒!”

教师:“看,这是小班的小凳子。虽然这些凳子摆得很整齐,但还是占了很大的空间。你们有办法来节省空间吗?”

幼儿根据经验联想到将凳子由下至上依次叠加起来摆放。

用所学经验解决问题。如班级塑料凳,班级玩具盆应怎样合理摆放。

7.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合理安排空间的例子。

师: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合理安排空间的?(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教师总结:看来合理地安排空间真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帮我做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小朋友跟我来。(带领幼儿来到原木玩具处)

2.小朋友们看,这么多的玩具昨天还好好地呆在玩具架里呢,今天怎么装不进去了呢?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整理好吧!(引导幼儿发现空隙,想出解决的方法:先放大玩具,后放小玩具,个别玩具进行拼摆后放回玩具架。)

3.教师总结幼儿的成果,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学会整齐地摆放物品,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班蚯蚓教案(篇3)

1. 在拆、装、玩的过程中,了解电筒的基本构造,认识正负极,学会使用电筒。

2.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兴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电筒)

(1)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电筒,要请你们玩:先看看电筒是什么样的,再把它拆开来,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玩电筒,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拆,并将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子里。

(1)师:小朋友拆开了电筒,发现了许多的秘密,那你们能不能把它装好,(教案出自:)让它和原来一样能发出亮光呢?

3. 修电筒: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电筒不亮了,请你们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电筒亮起来。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把你的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师:你发现电筒是什么原因不亮的,你怎样又使它变亮了?(电筒不亮的原因:电池装反了;电池里的电用完了;电珠坏了;垫片没有等)

找小朋友上来安装手电筒,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

4. 电池里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

(教育幼儿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面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也会污染环境。)

5. 师:除了今天我们玩的电筒,你还见过其他样子的电筒吗?

游戏:

1. 师:电筒不光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它还可以用来做游戏,你想用电筒玩什么游戏呢?

2. 拉上窗帘,关掉灯,幼儿开亮电筒玩游戏。

你还认识哪些电池?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大班蚯蚓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故事中优美的语言以及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幼儿喜欢与别人共同生活的良好心态。

3、让幼儿了解虫子的生活习性和本领。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情节制作挂图。

2、配乐故事录音磁带、录音机。

3、相关角色的头饰和简单的场景布置:花丛、草地等图片粘贴到小椅子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孩子们学着小动物的样子进入活动室。

2、谈话:小朋友,刚才你们学得什么小动物的啊?(老师,我学的蝴蝶飞;我学的小鸟飞;我学的小蚂蚁在避雨;老师,我学的孔雀开屏。)哇!小朋友们太厉害了,想象力这么丰富,好,掌声鼓励一下!(拍手)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有关动物的故事,想知道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吗?(想)。好,请看大屏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讲述。(边讲边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1)老师用故事《蟋蟀、蚯蚓》开头的语言导入:那是春天美好的一天,蚯蚓、蟋蟀、蝴蝶和蚂蚁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久,就偶然地遇在一起,它们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猜想,讨论。

(2)教师讲述故事至它们就在那儿成立了它们的家后,提问:蟋蟀、蚯蚓、蝴蝶和蚂蚁住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再次请幼儿猜想、议论(会打架、会找不到东西吃,会没有房子住?会成为好朋友)

(3)继续讲故事至因为是蚯蚓首先想出这个计划的后,提问;如果你是蚯蚓,你会想出一个什么样的主意呢?幼儿自由表达。(让蚯蚓去掉土,让蟋蟀去唱歌,让蝴蝶采花粉,跳舞,让蚂蚁驮食物等。)

(4)继续讲完故事。

2、教幼儿完整地听故事录音一遍。

3、结合教学挂图孩子们自己看图讲述故事,老师适时地给与提示。

刚才小朋友们讲的太好了,现在听老师完整地给你们讲一遍,注意听啊,待会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啊!

4、老师有表情的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可随老师小声讲述。

5、好,故事讲完了,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

1)、故事中的虫子(蟋蟀、蚯蚓、蝴蝶、蚂蚁)各有什么本领?

2)、它们是怎样相处的?

3)、你有什么本领?

4)、你的小伙伴有什么样的本领?

5)、你愿意和有不同本领的朋友一起生活吗?

6、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听故事录音进行即兴表演。

7、幼儿分别戴上蟋蟀、蚯蚓、蝴蝶、蚂蚁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表扬大胆表现的孩子,鼓励孩子们在动作上有自己的创新。

三、活动延伸:

1、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虫子,它们长什么样子?

2、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你喜欢的小虫子,用这些废旧材料来制作手偶吧。幼儿动手制作,老师来回指导,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与卫生。

3、用制作的手偶进行创新表演。

四、结束部分:

1、让孩子们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一起与爸爸妈妈搜集虫子,制作标本。

大班蚯蚓教案(篇5)

在日常活动交谈中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1、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观察、讨论活动: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活动组织成功与否,与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以及对小朋友的反馈的预测等要素有关。因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好活动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也不会一次就把活动组织的完美无缺。事实上,组织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挖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小朋友和老师都受益,使活动迈向更成熟的一步。我在第一次试上《有趣的泡泡画》一活动时,发现有几个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吹泡泡时有倒吸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对幼儿可能要发生的现象都要考虑进去,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也告戒我们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活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实验,也许每次的结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经验,获得了提高,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大班蚯蚓教案(篇6)

一天即将完结,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活动:蚯蚓的日记_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设计意图:

《蚯蚓的日记》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地球是那么大,蚯蚓是那么小,但他们却息息相关。地球只有一个,毁灭了不会再有。中国作为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挑战。在我们人类的潜意识里我们总是排斥这样的生物,毫无怜惜可爱而言,从祖辈到父辈甚至我们的孩子,我们宁愿相信它们丑陋的一面,把它们抛弃在眉梢的余光之外。未曾想其实只要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只要我们“仰望”生命,生活原来可以变的如此美好:风趣、幽默、乐观、创想、平等……甚至是不经意的科学精神!

试图将这些想法融入于我们的幼儿美术教育,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蚯蚓的日记》。

二、活动目标:

1.能够以绘画的形式来续写日记,表现蚯蚓的各种动态。

2.尝试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想象创作。

3.学习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体验阅读和续画日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课件、范画、绘画材料(纸、记号笔)

四、活动流程:

(一)观看课件,直接引题。

1、通过观看蚯蚓写日记的形象,引出主题《蚯蚓的日记》。

2、蚯蚓每天都会把自己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蚯蚓的日记》。3、边看边引导幼儿观察蚯蚓的各种表情及动态。

(二)师幼互动,隐性示范。

1、请幼儿互相讨论:3月9日蚯蚓会记些什么?

2、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进行蚯蚓表情与动态的重点示范。

3、提出请幼儿为蚯蚓续编日记的要求。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了解幼儿构思,鼓励幼儿抓住蚯蚓主要特点,学习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在完成主体的同时,添加适当的背景,丰富画面。

3、选择性地介绍有创意的幼儿绘画作品,鼓励幼儿的创造性,为其他幼儿提供经验。

4、请先画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师,请客人老师将他的日记写下来。

(四)作品展示。

集中幼儿的绘画作品,制成图画书《蚯蚓的日记》,供大家展示、交流。

延伸活动结束:你们也想写写自己的日记吗?那我们到教室里再去试试看吧。

大班蚯蚓教案(篇7)

1、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讲述。(边讲边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1)老师用故事《蟋蟀、蚯蚓》开头的语言导入:“那是春天美好的一天,蚯蚓、蟋蟀、蝴蝶和蚂蚁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久,就偶然地遇在一起,它们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猜想,讨论。

(2)教师讲述故事至“它们就在那儿成立了它们的家”后,提问:蟋蟀、蚯蚓、蝴蝶和蚂蚁住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再次请幼儿猜想、议论(会打架、会找不到东西吃,会没有房子住?会成为好朋友……)

(3)继续讲故事至“因为是蚯蚓首先想出这个计划的”后,提问;如果你是蚯蚓,你会想出一个什么样的主意呢?幼儿自由表达。(让蚯蚓去掉土,让蟋蟀去唱歌,让蝴蝶采花粉,跳舞,让蚂蚁驮食物等。)

(4)继续讲完故事。

2、教幼儿完整地听故事录音一遍。

3、结合教学挂图孩子们自己看图讲述故事,老师适时地给与提示。

刚才小朋友们讲的太好了,现在听老师完整地给你们讲一遍,注意听啊,待会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啊!

4、老师有表情的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可随老师小声讲述。

5、好,故事讲完了,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

1)、故事中的虫子(蟋蟀、蚯蚓、蝴蝶、蚂蚁)各有什么本领?

2)、它们是怎样相处的?

3)、你有什么本领?

4)、你的小伙伴有什么样的本领?

5)、你愿意和有不同本领的朋友一起生活吗?

6、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听故事录音进行即兴表演。

7、幼儿分别戴上蟋蟀、蚯蚓、蝴蝶、蚂蚁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表扬大胆表现的孩子,鼓励孩子们在动作上有自己的创新。

大班蚯蚓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蚯蚓的部分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将结果记录与交流。

3、产生对蚯蚓的进一步探索欲望,知道要保护蚯蚓,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蚯蚓若干条,实验用品(尺、放大镜、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台上两盆化在聊天:

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太硬了;紧紧的裹着我的根部,我吸收营养都困难。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软软的,我可以尽情的吸收养分。你看,我长得多茂盛。

为什么两盆泥土会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倒出来看看)

原来是小蚯蚓在帮花儿松土,花儿才长得茂盛,葱绿。那我们帮花儿谢谢小蚯蚓。

二、幼儿自主探究,实验并记录

1、小蚯蚓长是得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研究研究。(为幼儿提供放大镜和透明的小盒)

交流结果:小蚯蚓长得是什么样的?

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细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

2、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呢?用动作学学。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缩蠕动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

3、小蚯蚓还有什么秘密呢?它到底有多长?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欢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欢光吗?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讲解操作方法与要求。

实验一:提供尺量。

实验二:提供玻璃和马粪纸。

实验三:提供手电和纸盒

实验四:提供软硬不同的泥土

另外:提供笔记录

交流探索的结果:

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蚯蚓没有眼睛,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三、拓展研究

我们发现了蚯蚓的这么多秘密,你还知道蚯蚓的什么秘密?

蚯蚓的粪是宝贝,可以养鸡、鸭、鱼等。

蚯蚓是中药,叫地龙。

蚯蚓还是一种菜,营养很好。

现在有一些人养蚯蚓。

(出示信)20xx年中国要举行奥运会,要请小蚯蚓来帮忙,这是为什么呢?

蚯蚓会处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四、延伸活动

1、有一条蚯蚓受伤了,我们把它养在教室里,看看它会好吗?会有什么变化。

2、把蚯蚓送回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大班蚯蚓教案(篇9)

目标:

1、 在绘本的共读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小学的生活。

2、 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的预测和推理。

3、 能仔细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准备:

课件ppt,大钟1个

过程:

一、引出话题:

1、 你们是大几班的小朋友?

2、 你们幼儿园毕业了要到哪里去了?

3、 蚯蚓的小学是怎样的呢?请看……

二、绘本共读:

1、 出示P2:开学第一天,会遇到什么新的事情?

(1) 这些蚯蚓是谁?

(2) 你认为蚯蚓弟弟还需要什么东西?

2、 出示P3、P4:蚯蚓在上什么课?

(1) 语文课学什么?学会认字有什么用?

(2) 音乐课学什么?你们会唱什么歌?

3、 出示P5、P6:下课啦,蚯蚓们在干什么?

(1) 什么叫下课?

(2) 下课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4、 出示P6:晚上蚯蚓弟弟几点睡觉的?

(1) 你从哪里看出时间的?

(2) 这是几点钟?

5、 出示P7:蚯蚓弟弟考试成绩好吗?

(1) 什么叫考试?

6、 出示P8:蚂蚁和蚯蚓弟弟说什么了?蚯蚓弟弟的小学叫什么名字?

三、延续思考: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教案大班 | 健康教案推荐 | 大班溺水教案 | 大班灯泡教案
上一篇:感恩主题班会教案优选十一篇 下一篇:餐饮辞职报告13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