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站教案课件(集锦7篇)

2024-02-09 08:33:04 教案课件

站教案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够想象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解题。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题意:诗人在江边一个人寻找着花朵。

(二)看图、读诗

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

2.读诗。(自由读;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1)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

(2)重点理解花满螇、留连、恰恰。

花满螇: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留连: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

恰恰:形容声音非常和谐动听。

(3)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学生自学、交流意见。

(四)引导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读古诗,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螇,千朵万朵压枝低。

(1)指名读第一句。

(2)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螇是什么意思?(小路)哪些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多?

(3)指导朗读,齐读。

(4)诗意: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地垂下来。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指名读这句,全班齐读。

(2)诗意: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的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上婉转动人。

(3)问:黄四娘家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是如何知道的?

(4)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他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个人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说为什么?

(五)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读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六)板书

花多

花美

江畔独步寻花(愉悦)蝶舞

莺啼

站教案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指名背通)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⑴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⑵“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⑴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⑵指名读,师生评议。

⑶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古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站教案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走、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通过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菜市场买菜,熟悉蔬菜,并带一样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搜集蔬菜的图片介绍给大家。

2、家长帮助制作蔬菜名称的词卡(拼音注在卡片后面)。

3、菜园风光的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

4、课文里的蔬菜实物,及写有蔬菜名字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市场上蔬菜是哪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客好么?

2、(课件出示菜园风光)这是哪呀?(出示课题:“菜园里”三个字)这里就是蔬菜的家,“菜园”这两个字谁愿意和它们交朋友,记住它们的样子?(菜字就是草字头加上一个采。“园”就是方框放入一元钱。还在哪见过:幼儿园、动物园、语文园地。)

二、认读生词,识记生字

1、菜园里的蔬菜可真多,你认识哪些蔬菜呢?请你当一回小老师,把你认识的蔬菜告诉同学们。(展示课文中蔬菜实物,学生读后教师及时把卡片贴到对应的蔬菜上,全班齐读,注意读准:“茄子”的“茄”、“萝卜”的“卜”、“南瓜”的“南”。)

2、假如蔬菜们把自己的拼音小帽摘掉了你们还能认得么?自己读读记记,再读给你的伙伴听。(合作学习,认读词卡。)

三、汇报交流,巩固认字

1、现在老师要来看看你们是不是已经和蔬菜们交上朋友了?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名字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2、如果只看到蔬菜们的名字,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开火车读词卡,检查全班认读情况。

3、(出示课件:蔬菜图片和词语)齐读。

4、完成课后“连连画画”。

四、交流感受,学习儿歌

1、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和它们的名字,瞧,它们长得多可爱,想不想再仔细地看看、摸摸它们?快去菜园里参观参观吧。

2、你们在菜园里都看到了哪些蔬菜?你最喜欢什么?说一说。(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从样子、颜色、生长情况等方面说一说。)

3、边介绍一边课件出示相应的儿歌及插图。

4、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菜园里的蔬菜不仅名字好听,长得可爱,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呢,不信你们听一听。教师范读儿歌。

5、喜欢这首儿歌吗?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6、下面,我们要举行儿歌朗诵比赛。请各小组的同学相互帮助,读读儿歌。

7、比赛朗读,全班评议

8、请读得好的小朋友领读。

9、那么菜园里究竟还有什么有趣的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自己再读一读,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自由练读。)

10、全班交流汇报,相机出示课件,解答问题。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结合实物理解。)

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

看课件出示,茄子高高的挂在枝头与高挂灯笼的图片,进行对比联想,所以说茄子就像一盏盏的小灯笼;萝卜可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说说怎么玩这个游戏的,看课件,知道萝卜是植物的根,萝卜是埋在地底下,它不像茄子,黄瓜那样挂在枝上,而是躲在地下,而是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看不到萝卜,所以说萝卜就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辣椒可结合图片和实物理解,或出示红色小嘴的鸟儿,对比理解。看课件演示南瓜由小到大、皮色越来越黄的过程。)

11、联系生活,说话练习:

⑴你们还知道哪些蔬菜也像萝卜一样藏在地下,哪些蔬菜也身上披着绿衣裳?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吗?

⑵小朋友们课前收集了许多蔬菜或者它的图片,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你认识的蔬菜,根据它们的特点试着学课文的样子说上一句。

⑶班级交流介绍认识的蔬菜,给蔬菜编儿歌。

12、这菜园里,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的蔬菜都有,可真是一片好风光呀!我们一块读读儿歌的最后两行!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出示菜园全景,使学生感受到菜园里蔬菜五颜六色、新鲜可人,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13、这菜园多美丽多有趣,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给你的伙伴听。

14、分组竞赛读。

15、看着课件有感情地齐读,读出对菜园的喜爱之情。

五、学写生字,指导规范

1、指导观察,“卜、又、心、风”四个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描一描,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汇报,教师范写。

教学时注意“心”与“风”这两个字的指导。指导“心”字时,首先让学生整体观察一下,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点不同的方向、位置及高低。卧钩是新笔画,可先启哪学生形象记一记: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然后范写,注意讲清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钩之前要顿一顿再钩。“风”字也可让学生先整体观察一下,整个字如同被风略略吹开裙摆的裙子,写“几”时注意“丿”尖与“乙”的钩底持平,都朝外略斜,写里面“丿”时要像柳叶轻拂,写“丶”注意与“卜、心”的点进行比较,教师边讲边范写。

4、学生根据指导,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5、小组交流评议。

选出较好的作品进行评讲,纠正巡视时发现的问题。

站教案课件(篇4)

谪(zhe2) 属(同“嘱”zhu3) 淫(yin2) 霏(fei1) 樯(qiang2) 楫(ji2) 冥(ming2) 谗(chan2) 偕(xie2)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站教案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

3、在成长过程中,知道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身边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最近,有一位同学露露遇到了一件烦恼的事,你想听一听他的烦恼,帮助他解决烦恼吗?(愿意!)

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心声吧!

我无法原谅母亲偷看了我的信。

“妈,你过来,这是什么。” 我抓起一叠信狠狠地问,“妈,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妈妈有点不知所措,“小枫,妈也是为了你好啊,你看你都上初中了,妈不想你分心啊,妈本来打算等你考完了再给你的。”“为我好?为我好就不应该把信藏起来。”这是的我已经完全丧失理智了,“你不但藏我的信还看我的信……”“妈没看啊。”“没看?那这是什么。”我举起手中的一封信,显然这已经被拆开过的。“你以为你是我妈妈就可以管我的一切吗?我也是人,我也需要自由,你为什么私自拆看我的信件,你不知道私自拆人信件是犯法的吗?作为一个母亲,你就不能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性和严重性吗?!”

同学们,法律是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个人隐私。

第三十一条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在这花样的年华里,我们的未成年人却受到很多的伤害。这伤害犹如航船时的暗礁,可能产生致命的打击,一切不及挽回。我们自己应该学会自我保护,要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你知道维护少年权益该用什么法律武器吗?

(一)、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公布、施行的日期以及相关条款。(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 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学生自主阅读,并再次进行评论。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父母可以带未成年人子女到歌厅唱歌吗?

案例:一天晚上吃过饭,小强的爸爸说:“没什么事情做,带你歌厅唱歌吧”。结果到了歌厅门口,门卫却说:“大人可以进去,小孩不能进,看见这牌子了吗‘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小强的爸爸不理解:“我们花钱进去唱歌,凭啥不让我儿子进?”

2、儿童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吗?

案例:小明是个聪明爱动手的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小发明,他只有14岁,还没成年,他的发明能申请专利得到保护吗?

3、谁是孩子的监护人?

案例:李某夫妇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双双身亡,留下一对双胞胎兄弟。兄弟俩由于没有父母管教,经常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来往,最近因参与盗窃活动,被公安收审。但由于兄弟俩年龄还小,被免除刑事责任。公安通知他们的监护人来派出所领人,但亲戚们对兄弟俩已经头疼至极,都不愿意去。

4、未成年可以进游戏厅吗?

案例:育新小学附近有个游戏厅,尽管门前立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牌子”,却仍有很多同学放不后到游戏厅玩游戏,游戏厅这种做法对吗?

同学们,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课文中的其他案例,进行评论。)

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正当权利,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站教案课件(篇6)

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

⑴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⑵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要求:

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

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分享。

(同时亮出小黑板,上面写着: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过渡:

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

(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

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

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共同评议:

导语:

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师生评价。)

导语:

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

站教案课件(篇7)

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闪烁着人性善良、精神高尚的光辉。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训练,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是围绕“感动”这一专题展开的。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本案设计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首先,口语交际课重在交流,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习作教学则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背起父亲上学》电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情趣

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湖会不断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观看电视公益广告)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二、拓展思路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3、小结:

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

三、互动交流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

(请个别同学讲述,教师作指导,属指导性讲述。)

3、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

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

四、教师总结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揭题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⑴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⑵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指导构思

1、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2、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四、独立试写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五、讲评修改

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

六、布置作业

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银行保安年终总结7篇 | 个人工作计划7篇 | 课件教案 | 教案课件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报告收藏八篇 下一篇:2024教师转正自我鉴定(分享八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