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1】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4、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2】
2016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这一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属部门及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抓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力时机,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着力推进世行扶贫、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三大项目”,为新阶段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XX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XX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
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确定申报了XX年扶贫项目。XX年市全镇扶贫工作的关键年,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申报了桥头村为我镇XX年扶贫开发重点村,申报XX年迁移式扶贫132户、326人,已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区扶贫办。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世行贷款回收缓慢,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小、进度慢,扶贫重点村,全镇重点村建设进度慢(全镇共设计到XX年完成8个村,正在建设重一个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振奋精神,塌实苦干,加快沈坝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2016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篇2]
201*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15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
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15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15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15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
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2016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篇3]
2015年,我乡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关心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规划,着力抓好疏勒河移民乡村整组推进、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贴息、农村危旧房改造、村组道路建设等工作,开发农村重点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扶贫资金投入创新高,今年以来共争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23.9万元。二是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渠道、道路、畜牧、重点产业、扶贫安居房等项目的整组推进,农户的发展意识得到了增强,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优势互补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枸杞、设施养殖等种养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疏勒河项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村组道路、渠道、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疏勒河移民乡村整组推进项目(总投资63.9万元)。2015年,XXX村被列为整村推进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3.9万元,修建抗震安居住房63户;扶持45户贫困户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45座。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63.9万元,占计划任务数100%。其中:完成投资50.4万元,抗震安居房63户,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13.5万元,修建集中连片暖棚圈舍45座,占计划任务数100%。
(二)、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60万元)。
移民乡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计划实施项目为:衬砌渠道7.5公里;种植枸杞700亩;新修村组道路1.7公里。
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160万元,占计划任务数100%。其中:完成投资120万元,衬砌渠道7.5公里,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8.5万元,铺筑村组道路1.7公里,占计划任务数100%;完成投资31.5万元,种植枸杞700亩,占计划任务数100%。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2000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移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基础得以培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稳步解决温饱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贷扶贫在扶贫开中探索。积极争取小额贴息到户贷款指标10万元。资金惠及全乡X村,1632户。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特色,以亮点村为典范,种植业扶持重点为枸杞、甘草、红花、番茄种植;养殖业扶持重点为肉牛、肉羊育肥养殖。通过小额信贷示范项目扶持,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户收入显著提高,农户对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服务反映比较好,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信贷意识不断增强。
(四)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紧紧围绕“培训是基础,输出是关键,服务是保障,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以“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采取政策激励、引导培训、协会组织、能人带动等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输转。全乡累计完成甘草、枸杞、番茄、沼气、农机、养殖等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期,820人次。新增劳务输转基地1个,截至目前全乡共输出劳动力3224人次以上,其中团体输出务工人员882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1602万元。
三、扶贫开发措施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财税、农业、林业、水利、各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跟踪督促项目的实施,定期不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对项目实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争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具体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并将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干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承诺,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以项目为主线,加大整合力度,整体推进建设。乡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总体目标,从扶贫开发项目上整合资源,根据项目整合要求,协调各部门项目资金参与项目建设,集中投入重点村建设,分别进行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整合、产业项目资金整合、危旧房改造资金整合、信贷扶贫项目资金整合,有效推动了全乡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培育发展支柱产业、改善农户居住条件、拓宽产业资金投入来源渠道等,使各项扶贫开发项目得到稳步推进。
(三)发挥群众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是主体的扶贫开发局面,使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项目中来。在工作开展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落实群众对扶贫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二是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科学引导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把争取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三是处理好“扶贫”与“扶志”的关系,把市、县的支持、社会的帮扶,转化为内在动力,增强和提高“两西”及“疏勒河”项目移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优先扶持“一村一品”产业。今年我乡充分利用好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积极做好“1245”设施养殖、枸杞、甘草、红花、番茄产业实施,极大的满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重点
推行整村2—3年扶持发展,尽量做到扶持一个村、富裕一个村,在树立典型示范产业村的同时,带动了临近村组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我乡严格遵守财政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和报账制管理,加强项目审计监督和督促检查工作,管理逐步规范,资金到位率和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扶贫作用。扶贫项目竣工时,需各项目村提交管理制度备案,把管理制度列为验收条件之一。
四、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开发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贫困面仍然较大。随着国家扶贫标准的不断提高,我乡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还会更多,扶贫任务更加艰巨。二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乡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2011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我县产业开发、助农增收、发展特色产业的长远规划,积极争取项目配合实施,牢固树立“大扶贫”、“提高扶贫水平”理念,紧紧瞄准贫困群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小额信贷和社会帮扶为重点,加大对贫困村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生态扶贫开发进程。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3】
扶贫调研工作总结
一、
近年来,我市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一部分贫困户没有脱贫,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措施,组织了一次扶贫调研工作。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
1. 调研目的
(1)了解贫困户的现状和生活条件,包括收入来源、文化教育、健康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2)识别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研究造成贫困的根本问题;
(3)发现扶贫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为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2. 调研方法
采取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结合第一手资料和群众意见,全面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贫困户现状
在我市调研的贫困户中,大部分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生,并且收入较低。其中,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一些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另外,部分贫困户也面临文化教育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2. 致贫原因
通过与贫困户的交谈和观察,发现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自然因素、产业因素和教育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不利、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等。产业因素指的是贫困户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收入不稳定和市场供求矛盾等问题。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贫困户的文化教育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扶贫政策落地不到位,贫困户收益不明显。部分扶贫项目只注重帮扶过程,忽视了帮扶结果的长期可持续性。贫困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不够,限制了他们自我脱贫的能力。
四、对策和建议
1. 健全帮扶机制
建立健全贫困户信息台账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制定更加精准的扶贫政策,确保政策落地到位。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帮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贫困户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3. 改善基础设施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和通信条件,减少贫困户的交通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这将有助于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活力。
4. 加强教育和健康扶贫
加大对贫困户子女的教育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提高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贫困因病致贫的风险。
五、总结
通过此次扶贫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了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为下一步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同时,也意识到了扶贫工作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努力实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胜利。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4】
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汇报
我县16-6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6395人,为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2022年以来,县人社局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带动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贫困劳动力脱贫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截止到目前,全县已建立扶贫车间41家,有12家建立在贫困村,带动772人就业,其中吸纳的贫困劳动力有326人,人均年增收达到10000元以上。在已建立的扶贫车间中,3家享受补贴18746.5元,7家享受创业贷款150万元。
一、加强政策统筹指导。
2022年,县人社局起草下发了《县就业扶贫工作具体操作办法》,从发展扶贫车间计划、范围和条件、申请资料、补贴标准及资金拨付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及细化。今年,我们又出台了《关于做好2022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对扶贫车间的开发、扶持和后续管理进行了进一步部署,并且,根据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22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2年,我们计划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全县建立100个扶贫车间、带动10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的目标。
二、创新扶贫车间开发思路。
结合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县人社局鼓励乡镇积极利用闲置猪场转场建设扶贫车间,既为扶贫车间建设节约了场地、房舍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其中镇村利用闲置猪场转场养殖海狸鼠、镇村邓小平利用闲置猪场转场为金蛋加工厂共带动4名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0元,成为了全县扶贫车间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利用乡镇特色产业,鼓励乡贤能人建立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其中镇利用腐竹的特产产业,建立了2家扶贫车间,共吸纳3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6000元;镇利用井冈蜜柚特色产业,建立2家蜜柚种植扶贫车间,共带动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5000元。
四、引导企业生产向乡镇延伸。
为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不方便进城务工的问题,县人社局利用乡镇场地租金低、场地大、劳务成本低、富余劳动力足的特点,引导县城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向乡镇延伸,其中手套厂、制衣厂、针织厂在乡镇建立的产品加工点,共吸纳1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达到17000元。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5】
党员扶贫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党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党员,我们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努力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总结一下党员扶贫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扶贫工作需要全面深入的调研。作为党员,我们要了解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群众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愿望。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帮助他们脱贫的计划和措施。
其次,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产业扶贫。通过发展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在实施产业扶贫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环保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帮扶措施能够长期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除了产业扶贫,我们还要关注教育扶贫。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命运的重要途径。作为党员,我们努力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通过捐资助学、送书进小学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我们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技能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此外,精准扶贫是党员扶贫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要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扶贫计划,精准施策,确保扶贫措施切实可行。通过建立贫困户档案和动态管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进程,及时调整帮扶办法,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实施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守党的宗旨,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将关爱和温暖送到贫困地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总而言之,党员扶贫工作需要全面深入的调研,重视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严格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相信贫困地区的人民将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6】
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持续推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解决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需求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将详细总结过去一年我区的扶贫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取得的成绩
1. 脱贫人数显著增加:过去一年,我区共帮助8000人成功脱贫。通过制定扶贫计划和政策,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帮助贫困家庭改善了生活条件。
2. 扶贫产业发展:我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贫困家庭的收入有了显著提升。
3. 教育扶贫成效显著: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贫困地区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了显著提高。
4. 健康扶贫取得突破:医疗资源下沉,医疗费用减免政策的实施,使贫困地区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贫困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
1. 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扶贫项目的经费使用不透明,存在浪费现象。有些项目未能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居民。
2. 扶贫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扶贫产业过于单一,缺乏差异化和可持续性。某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扶贫产业无法有效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贫困地区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扶贫工作的进展。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居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4. 教育资源不均衡:尽管在教育扶贫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仍存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资金监管: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审计,确保扶贫项目的经费使用合规合理,杜绝浪费现象。同时加大对有潜力的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提高扶贫项目的效益。
2. 推动扶贫产业多元化发展:鼓励贫困地区发展多样化的扶贫产业,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特色发展相应的产业,提高产业的增加值,增加居民的收入。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补充、校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只有不断改进扶贫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居民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7】
农业局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以转变思想观念、解决致富“路子”和理顺工作关系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优势,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油菜种植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五年中共发放各类政策补贴资金退耕还林、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建设资金向扶贫重点村倾斜,并充分发挥资金的聚焦效应,把项目做成、做好、做大,五年来共向扶贫重点村投入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三是将救灾资金向扶贫重点村倾斜,近五年我局投入扶贫资金及物资200多万元,帮助重点村开展好生产自救工作。
高效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促进贫困户的增收。一是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近年来,我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各类生产要素的整合,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发展高效农业。一方面围绕“葛、油茶、生猪、红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种养,带动扶贫村农户致富。另一方面结合扶贫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乡葡萄,乡杨梅、水蜜桃,乡村麒麟瓜等都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三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29家,带动农户3600户,其中贫困农户210户,专业合作社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将致富经送到农户手中,帮助叩开致富大门。一是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大力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争取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10年培训农民1100人,其中贫困农民235人,今年计划培训1200人。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农时季节,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各扶贫村授课,讲授种养科技知识,赠送科技书籍,努力提高贫困户种养技能和致富能力。
二、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扶贫村的扶贫资金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
二是在扶贫政策和项目方面适当向我县倾斜,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8】
为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20XX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中央补助安徽省贫困县医疗救治能力专项资金项目》等文件精神,我院在总结20XX年扶贫工作经验基础上制订了20XX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继续按省卫生厅部署实行对口支援,为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医院专门下发文件,使该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现对我院20XX年度卫生下乡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我院各级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卫生扶贫工作,20XX年我院获“全国卫生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院医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勇跃报名要求下乡。医院为做好该项工作,对人员选派、工作任务、生活安排及其福利待遇等多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布署。为保证该项工作规范化、常规化,于20XX年初全院发文,要求各科室从工作安排、福利待遇、考核晋升等方面向下乡人员倾斜,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了扶贫工作的进行。
20XX年度我院对口扶贫颖上县医院。为落实好对口扶贫任务, 20XX上半年、下半年我院分别从近百余名人员中遴选2批10人(5人/批)按时赴颖上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定点扶贫。派出人员均为我院高年资主治医师,涉及8个临床专业和1个医技专业(麻醉、烧整、感染、儿科、消化、风湿免疫、儿外、老年病、检验)。针对颍上县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我院还第一次派出了麻醉科医生。他们高度认识卫生扶贫工作的责任所在,在下乡驻点期间快速熟悉工作环境,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积极参与查房、门诊、业务讲座和医院管理,努力发挥个人专长,成功治愈大批患者,使部分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了颖上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谢言虎医师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手把手带教,针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水平较弱,开展了中心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对急危重症病人主动参与抢救,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挽救患者生命,多次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家属的感谢。小儿外科孙华医生多次主刀,成功进行了小儿疝等带教手术。其他队员也积极参与科室临床工作,并参加了临床一线值班。医疗队在医院的配合下,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医学讲座,如《中心静脉穿刺技术》、《爱滋病的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及《小儿慢性咳嗽的诊疗进展》等,赢得了院方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20XX年共计完成8000余人次的门诊工作、参与8000余人次的住院医疗、10余项专科疾病诊疗知识培训,受训人员达800人次,颖上县人民医院相关专业学科水平得到提高,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幅度2%,平均住院日减少0.2天,放射甲片率>95%,顺利地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我院继续发扬“青年志愿者”技援贫困县市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优秀青年中选派2批6位(3人/批)高年资主治医师到寿县瓦埠镇中心卫生院进行驻点扶贫。我院妇产科为执行卫生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残疾”项目,在临床工作极为繁重的情况下,抽出2批2人次先后赴六安地区的金寨、霍山同、霍邱等地的几乎所有乡镇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研、扶贫工作。为完成卫生部“西部人才开发计划项目”,我院有8个科室于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承担了省内各地市医院2批14人次的培训、教学任务,涉及科室有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泌尿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妇产科因带教工作突出得到了相关医院的表扬和感谢。
卫生科教下乡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益。20XX年,我院科教处先后组织了三批30人次(10人/批)的高级专家讲师团,利用节假日或抽出工作时间赴宿州、淮南、广德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巡讲演示”,内容覆盖了内、外、妇、儿各专业,专家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热烈欢迎。
除了医院组织本院人员积极完成各项指令性支授任务外,我院还有一些科室如风湿科、血液科等,先后以党支部或科室名义到颖上县、寿县等地进行卫生扶贫和宣教,他们是在自觉、自愿、自费地做着这些默默无闻的扶贫工作。
通过以上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深感政府引导、医院重视、政策倾斜是做好卫生下乡扶贫、提高基层医院能力、锻炼城市医师品质的重要保障,我们愿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而继续努力。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9】
扶贫日工作总结
2021年10月17日是第29个国际扶贫日。在这一天,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各项扶贫活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户进行交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以下是对这次扶贫日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筹备阶段
为了确保这次扶贫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搭建了志愿者招募与培训体系,通过广泛宣传和社区动员,吸引了一批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加入。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取得了密切合作,争取到了一定的扶贫资金和物资捐赠,以满足贫困地区的基本需求。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和路线图,确保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能有序进行。
二、实施阶段
1. 贫困地区调研
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调研团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通过与贫困户的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掌握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讲座,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就业技能。
2. 扶贫项目推进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扶贫项目,并积极推进实施。我们投入一部分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提高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 扶贫公益活动
为了喜迎国际扶贫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公益活动,包括捐赠衣物和生活用品、组织义卖活动、开展义务植树和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居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提高了全社会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三、成果评估
经过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这次扶贫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贫困地区,我们启动了一批创业就业项目,帮助了不少贫困户实现了自我发展和增加了稳定收入。我们通过调研和走访,了解到了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推动了全社会对扶贫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形成了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不足与改进
尽管本次扶贫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扶贫资金的使用需要更加规范和透明,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的扶贫项目应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和能力,量身定制扶贫计划。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通过这次扶贫日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依据。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原则,加大扶贫力度,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10】
消费扶贫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中国国内消费扶贫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消费扶贫通过激活市场需求和帮助贫困地区开展产业发展,既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的增长,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乡村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力。下面就消费扶贫工作进行一次总结。
首先,消费扶贫工作在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生产和销售农村特色产品,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红枣、贫困地区的土特产,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销路,增加了收入来源。此外,消费扶贫还鼓励企业参与到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中,通过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起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其次,消费扶贫工作在消费者培养和推广贫困地区产品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消费扶贫成功将贫困地区的优质产品推向市场。例如,举办农村特色产品展销会、农产品知识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贫困地区的产品并愿意购买。此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广告宣传,消费扶贫工作提高了消费者对贫困地区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再次,消费扶贫工作在完善扶贫政策和落实帮扶措施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得到了积极帮助与支持。此外,消费扶贫还重视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提升生产和生活条件。例如,改善交通设施、供电和通信设施等,方便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最后,消费扶贫工作在培训和造就贫困地区创业人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和创业教育,贫困地区的农民和年轻人掌握了创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创业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消费扶贫还为贫困地区创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了创业项目的顺利开展。通过这种方式,消费扶贫工作不仅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加了收入,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现小康生活的机会。
综上所述,消费扶贫工作通过激活市场需求、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培养和推广贫困地区产品、完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培训和造就贫困地区创业人才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使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脱贫目标。
扶贫工作总结个人【篇11】
自政府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标准程序,顺利完成了各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及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乡的基本情况
全乡辖金坛罐村、和平村、峰顶山村,贫困户识别275人。
二、市区帮扶亮点
峰顶山村、太白村、金坛罐村走访老党员、困难群众、残疾人、五保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意愿。同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掌握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区位和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在和平村种植优质水稻重胜寨村种植万源优质秋洋芋高石口村金坛罐村和万家观村850亩乌梅的管护。积极抓好畜牧业发展,在太白村新建梨园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实现年销售鸡10万只。在金坛罐村和重胜寨村建立畜牧小区2个,巩固和培育生猪养殖大户15户,全年生猪出栏可达到3000头,牛出栏100余头。
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农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从农民群众最希望办又无力办的事情做起,在交通、水利、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投入资金万家观村、碉楼村新修泥碎石路金坛罐村、太白村共1600亩土地整理项目也在今年开始实施。
水稻新品种及机插秧技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商品有机肥及有机粮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等实用知识开展系统培训。自20xx年以来我乡有20xx余人参加了农业技能培训。
三、我乡工作措施
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解民忧、聚民心”活动和“走基层、结穷亲、交富友”活动,在工行达州市分行对峰顶山村进行帮扶,区直工委对太白村帮扶,市纪委和区纪委帮扶对和平村和金坛罐村进行帮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乡机关、乡属各单位、村(社区)选派乡村干部、医生、教师、党员等共267名帮扶人员,组建了8个驻村工作队,每名干部至少帮扶3-5人,形成结对帮扶机制。严格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达州市达川区xx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必须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不脱贫不收队”。
3、加大对非贫困村社扶持力度。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非贫困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非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按照贫困村的标准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帮扶政策,明确责任人。
立项、申报、审批、发放、效益”六道关,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四不一公开”(即不准挪用、不准挤占、不准截留、不准优亲厚友,坚持上榜公开);在资金管理上,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建立健全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在资金监督上,实行项目资金动态管理,镇乡村及各扶贫项目均指定专人负责,总结资金使用情况,发挥财政监督审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杜绝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保证了扶贫项目资金的合法、合理、有效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以来虽然我乡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乡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二是人口素质较低。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脱贫难度较大。三是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乡的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市、区直帮扶单位的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四是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乡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
五、下步措施
1、加大项目建设。继续扶持扶贫重点村开发项目建设,使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增加和提高。
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3、加大资金投入。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乡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