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农业个人培训总结

2024-01-04 15:54:12 农业培训总结

农业个人培训总结 篇1

为了提高XX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农民增收。针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低,业务知识更新慢,农牧民素质和科学意识低的实际问题我中心充分发挥优势抓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土肥、棉花、南瓜,色素辣椒,蓖麻种植等专业的培训班。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农业科技培训,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1、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加强了干部自身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聘请地区专家讲课,特别是针对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蔬菜无公害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小麦高产示范创建等方面来给技术干部讲解有关的知识及好的管理办法。共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发放5类科普图书,共发放了720册。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

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18个乡镇和县直属单位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沼气工,植保员开展培训20期,培训1200人次,其中沼气工培训866人次,植保员334人次。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培训

为了重点培养种植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科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XX间学校等方式,全县培训架子南瓜种植户培训3期152人次,设施农业示范户培训11期4886人次,粮食种植大户培训13期2835人次,棉花种植大户培训13期3122人次。

四、普通农民培训

以"科技之冬"、"科普巴扎"、"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技三下乡"、"科普日"等活动为契机,还采取了现场培训、田间学校、发放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农村大喇叭等多样的方式,对农民进行了多次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开展科普讲座12次,听讲13764人次,更新知识内容培训10次,受益人次24315人次,发放11类科普图书,共发放了16500册,举行了大型科普活动6次。同时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开发"特色农业"和"绿色无公害食品"等农业新兴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为农民科技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

XX县农业局

农业个人培训总结 篇2

农业专业培训总结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综合素质,农业专业培训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农业专业培训,并在此总结了培训内容与体会,希望对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本次农业专业培训共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学习,分别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培训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讲座。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学习了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原理。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技能的培训中,首先学习了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技巧。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指导,了解了不同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最佳方法,如何合理利用农药和肥料,以及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和喂养方案。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掌握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还参观了一些高效农业企业,并深入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先进设备和农业科技的应用。其中,机械化农业和精准农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械化农业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而精准农业则通过传感器、遥感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农作物的精准施肥、病虫害的精准防治等,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给我启示,说明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意识到农业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和应用性。农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农业科技创新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需要密切关注和学习先进技术,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在未来,我将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也将密切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创新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专业水平。


小编认为,本次农业专业培训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农业科技创新,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挑战,也为我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我相信,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能够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个人培训总结 篇3

农业执法技能培训总结

近年来,农业发展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意识和执法技能,农业执法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为了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我市组织了一次农业执法技能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对农业执法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执法技能。

本次培训紧紧围绕农业执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展开。首先,我们学习了农业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清楚了解农业法律法规对我们有效执法的重要性,对了解农业法律法规的目的和任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农业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如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我们增强了对农业执法工作的责任感,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在培训班的实践训练环节,我们分组进行了模拟执法活动。通过模拟执法,我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模拟执法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现场勘查、取证等关键环节,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模拟执法,我们还锻炼了与企业家、群众的沟通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典型的农业企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农业企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我们了解到,农业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的合格率。参观学习加深了我们对农业执法实践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

此次培训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结识了来自其他地区的农业执法人员。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们了解到了其他地区的执法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思路,还促进了我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共同探讨了执法中的难题和疑难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这种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执法技能,还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执法的工作意义重大。只有加强农业执法工作,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农业执法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本次农业执法技能培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执法水平,还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将积极投入到农业执法工作中,用我们的执法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个人培训总结 篇4

农业结业考核培训总结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农业结业考核的培训,此次培训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农业结业考核的知识,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此,我将详细介绍这次培训的内容,并总结其中的收获和体会。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农业结业考核,主要旨在提高我们对农业结业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在农业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在这些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农业结业考核的重要性以及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首先,我们学习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技术的创新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最新进展,了解了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以及如何识别农产品的可行性。这些知识为我今后在农业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其次,我们深入了解了农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是否能够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培训,我们学习了农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学会了如何判断农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我们还实地参观了一家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亲身体验了农产品质量检验的过程。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在农业结业考核工作中的决策和判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我们学习了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农产品的销售与推广对于农业结业考核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在农产品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些知识为我今后在农业结业考核工作中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领悟到了农业结业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农业结业考核,我们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结业考核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之,这场农业结业考核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培训,我不仅了解了农业结业考核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示。我会将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我的工作中,力求在农业结业考核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农业个人培训总结 篇5

“十一五”是垦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垦区农机更新速度和新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垦区农机更新投入合计60多亿元,农机总动力由期初的406万千瓦,增加到604万千瓦,增加了48.7%。农机化率由期初的92%,将增加至97%,增加了5个百分点。农机装备以国内外先进的农机装备为主,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适应农机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垦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对垦区农机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机队伍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机队伍素质,适应垦区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是摆在垦区农机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垦区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三级培训网络和体系”,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分级分层次组织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农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垦区农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取得主要成就

(一)利用院校资源优势,培训农机人才队伍。垦区积极利用本系统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红兴隆农技校)、宝泉岭工业技术学校(原宝泉岭农机校)、赵光农机校等大中专院校培训农机技术管理干部和农机后备人才,这些院校离垦区近,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具有培训垦区农机人员的经验。20xx年以来,北安农垦分局在赵光农机校举办了2年期的“农机师傅”培训班,培训农机骨干。20xx年,齐齐哈尔农垦分局举办学期4个月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机后备力量。据统计20xx年以来,共培训农机在职干部800余人次。培训农机技能工人2500人次。重点学习农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和驾驶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建立垦区培训中心,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为贯彻《道交法》,垦区成立了专门的农机驾驶员培训中心9个,每个分局1个,并在各农场设立了培训基地。农机培训中心和基地专门负责对新申领农机驾驶证的人员进行农机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农机驾驶员复训工作。经培训中心培训合格者方可参加监理部门的考验。采取“中心加基地”的新教学方式,即保证了教育质量,也方便了有机户。自20xx年以来,共培训申领驾驶证人员1。9万人,复训农机驾驶员9.2万人次。有效的保证了农机安全生产。20xx年至20xx年垦区连续2年无农机死亡事故发生,受到总局和省监理总站的表彰。

(三)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开展农机岗位培训。

多年来,农垦系统始终坚持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培训工作。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有计划、分层次对在岗的农机管理干部和驾驶人员培训,学习农机管理知识和农机新技术应用知识。邀请国内外和垦区农机专家讲座,曾多次举办过“精准农业技术培训班”、“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农机管理干部培训班”、“农机新技术应用培训班”等。尤其是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以来,总局农机局会同迪尔、凯斯等国外农机公司开展培训。在机具引进前和到货后分别举办进口农业机械驾驶人员培训班,学习新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收割机以及农机具驾驶操作人员29万人次。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培训现代农机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

垦区实施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工程项目以来,为提高垦区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技术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农机管理需要,农垦总局多次选送农机管理干部赴美国迪尔公司、凯斯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国外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和管理知识。20xx年以来垦区赴国外培训的农机管理技术人员达30多人次。同时,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的农机专家到垦区讲座,培训农机管理干部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垦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还经常与工会等部门配合,开展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田间比武等活动,提高农机户的驾驶操作技能。

电视教学、知识竞赛、田间比武、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农机培训工作,也收到良好效果。

(五)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凯斯等现代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指导基层开展维修服务。各分局、农场农机部门,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的要求,对新引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配套农机具以及插秧机等水稻机械的驾驶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专职农机培训机构不健全。目前垦区现有的农机驾驶员培训中心只适合申请领证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具备系统培训条件。而与各公司合作开展的培训只适合现岗位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垦区各级急需成立专职的农机培训机构,培训农机后备人才和驾驶操作人员。

二是农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垦区目前农机装备主要以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为主,对农机培训师资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多数靠进口机械厂家(公司)开展售后技术培训,但随着现代装备数量增加,新增驾驶操作人员增加,依托厂家培训难以满足需要。垦区急需培训自己的师资力量,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是培训经费严重短缺。国家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垦区培训经费紧张问题。但由于垦区每年培训需求量较大,每年20xx人的培训指标远远满足了目前农机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国家及垦区加大农机培训投资的力度,解决培训经费不足问题。

三、培训工作建议

垦区是国家现代化农业的窗口,是国家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生产基地,是“国家队”。垦区的农机化发展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对农垦的农机培训工作给予倾斜政策,加大对垦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培训农垦农机后备人才,促进垦区农机化健康发展。同时,增加垦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名额,加快垦区农机驾驶操作及维修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进程。

推荐阅读

上一篇:收银周记(集合九篇) 下一篇:银行贷款用收入证明范本系列(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