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阅兵式观后感

阅兵式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0-22
1 反法西斯阅兵式观后感推荐9篇
反法西斯阅兵式观后感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推荐的这篇“反法西斯阅兵式观后感”文章读完后会让你收获满满。你知道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优秀的电影同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选择的作品通常适合我们精神上有所共鸣的。观后感应该避免夸大其词做到实事求是,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建议你将这个链接分享到社交媒体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帮助!

反法西斯阅兵式观后感(篇1)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该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

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决议,延续了中国政府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相关规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

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

有关阅兵的问题,这次阅兵的主题是什么?今后是不是每逢重大纪念日都要组织阅兵呢?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少将:

阅兵是国家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

查看更多
2 阅兵式观后感
阅兵式观后感

如何写出别具新意的高质量作品名称的观后感呢?当我们被作品中的情节所吸引,心中总会涌现出无尽的感慨。为了不让这些宝贵的思考流逝,我们需要将它们化为文字,写进我们的观后感中。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电影或书籍的内涵和深度。在您的要求下,我们对“阅兵式观后感”进行了编辑,相信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磨练资讯写作技巧!

阅兵式观后感【篇1】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也留下了为正义与和平而牺牲的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死亡和毁灭,以记战争中的英雄!

2015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2015年8月15日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今天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一个值得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兴奋的节日。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军队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然向北平西南泸沟桥附近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战士奋起反抗,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序幕。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的抗战。

经过多年的血腥战斗,日本终于在194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去了近代中国的国耻,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从此,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它不再是东亚的病夫。中国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我们在中国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那些抗日英雄。没有他们,就没有更好的生活,就没有更强大的新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无论是淞沪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还是百团战役,都是无数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抗日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他们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能被欺负,中华民族不能被欺负!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很多年,里面的抗日战争小英雄王二小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阅兵式观后感【篇2】

观后感一:

9月3日一大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实时播报,显示阅兵部队已经向长安街进军。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有人说,你知道今年反法西斯70周年为什么要这么隆重吗?也许在下一个十周年里就没有抗日老战士了。看到这句话,我觉得我不能再开玩笑了。这是很严重。

由300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的2个乘车方队,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受阅的抗战老同志,由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他们中,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102岁。

直播镜头,定格在了老兵们一张张沟壑纵横、写满沧桑的脸上。爸爸说,你看,老兵在擦眼泪。

我也看到了。也许就在这时,老兵们的脑海里闪现出几十年前的血战场景;也许他们回忆起并肩作战却...

查看更多
3 阅兵式观后感受(集锦4篇)
阅兵式观后感

需要了解关于“阅兵式观后感受”的相关知识不妨来看看这篇文章,怎样书写范文才能更加得当呢?自主撰写文章时可以试着用用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希望阅读本文能够为您的职业生涯带来启示!

阅兵式观后感受 篇1

今天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天上午天安门广场是花的海洋,乐声的海洋,最吸引人的阅兵仪式将在这里进行。

上午10时,阅兵式开始了。

“咚——咚——咚”传来了三军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因为有这一群“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洪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他们的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时,国防武器也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更精彩的是空军有序地飞越过天安门广场,女飞行员驾驶着雄鹰施放了彩色的烟丝,烟波浩淼。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60年来的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看了这壮观的阅兵式,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阅兵式观后感受 篇2

那一声声熟悉的靠枪的声音,“踏”“踏”“踏”三步,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干净利索。这整齐、铿锵的足音从历史深处走来。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服从党的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和代代相传。

铿锵的脚步,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心声: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困难,我军是党和人民最可靠的力量。

当雷鸣般的礼炮响彻北京上空,当共和**队踏上和平的北京广场,当铿锵的脚步震动大地,当肃穆的气氛笼罩整个大气,远处的轰鸣似乎诉说着这颗心的礼量,云层后面的太阳似乎羡慕这样灿烂的光线。国歌响起,血液中涌起一股强大的暗流,多少辛酸与喜悦翻滚沸腾,热泪盈眶却无法表述其中的感情,才发现自己是如何深爱着这个国度,才发现祖国母亲的伟大。

走出灾难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经历挫折的国家将是崛起的国家。祖国经历了60年的沧桑、坎坷,由弱到强。我们所依靠的是全民族的团结奋斗和中华民族的不懈进步。我作为新奥的一名普通置换员,更要响应祖国的号召,团结在石家庄新奥燃气这杆红旗下,勇于进取,兢兢业业,在蓝天行动这个展示自己能力的阅兵场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提高广大居...

查看更多
4 如何写阅兵式观后感(通用6篇)
阅兵式观后感

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记忆犹新呢?细细品味一部作品后,观赏完这些影视作品后,我们内心总会有很多感想。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观后感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如何写阅兵式观后感”供您参考,请相信这篇文章会改善您的思考方式!

如何写阅兵式观后感 篇1

爱国主义电影《王二小》观后感

国庆阅兵式优秀观后感

国庆60周年阅兵式游行观后感

初中生国庆6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今天。我在电视前期待着阅兵式,终于开始了。我内心激动的很。

***乘坐红旗轿车来到个个方队的前方用响亮的声音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士兵们也用响亮的声音回答:

“首长好。”随后国家领导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阅兵式,我看到一个个整齐而严的方队从我眼前走过。

当战士们昂首阔步、勇往直前、昂首阔步地走过天安门时,国防**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新型主战坦克、大炮、核**和各种战略导弹。祖国,祖国,你们让我看到你们60年来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你们的人民将自豪地站在世界的东方。

如果时间可以停止,我真的希望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刻。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力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队着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六十年坎坷,六十载奋斗。一首气势恢弘的壮丽乐章在神州大地回荡。这个动作是如此动人,如此扣人心弦,如此激动人心!

聆听共和国之音,追寻她不平凡的成长足迹;聆听共和国之音,见证她波澜壮阔的奇迹;聆听共和国之音,期待她更辉煌的业绩。

最后,祝祖国繁荣富强!

如何写阅兵式观后感 篇2

课件****5y

从1949年到xx年,60年的风风雨雨使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国。1949年中国人民大解放,邓小平带领着我们奔小康,走向全新的世界,xx年跨海大桥的建成,xx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们中国的伟大与富强,让全世界人民知道我们中国人不再是鸦片战争时的东亚病夫,我们在祖国的东方从此而屹立,发出万丈光芒。

今天是十月一日。今天是特别的一天。今天是我们母亲的60岁生日。这一天每个人都很难记住。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是我们为母亲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这份厚礼展示了我们中国蓬勃的发展历程。在以前的阅兵式上,我们士兵拿的枪是旧的、过时的,但是现在我们拿的枪是全新的、先进的。

看!在头顶上,尾部有五颜六色烟雾的飞机在空中盘旋。那是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我们不再需要依赖外国技术了。我们的先进技术可以自己制造。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转眼又迎来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xx年一个新的转折点,这一年世界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人们正在从坍塌的市场中求一条生路,但却不是那么的轻而易举,许多企业都在于这个恶魔进行战斗,但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我们并不会气馁。...

查看更多
5 周年阅兵式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
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和探讨“周年阅兵式观后感范文”,你是否不知道如何写一份观后感?电影深刻地表达出了人性的深层内涵,令人深思,衷心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周年阅兵式观后感范文(篇1)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早上十点,我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机前和爸爸妈妈一起阅兵。

当雄伟的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

随着护旗队飞过天安门,阅兵式开始了。由45辆摩托车护送的抗日老兵列队首先出动。虽然他们都很老了,但他们都精神矍铄。***当我看到老兵广场经过天安门时,我站起来向他们敬礼。

这些老兵和爷爷们太棒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随后是三军仪仗队出场,他们步伐矫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其次是军事装备的展示,如坦克阵、装甲车阵、空战飞机梯队等,非常壮观。

最后,七万只和平鸽飞向蓝天,看着和平鸽的飞向,我也默默地在心里许下了愿,祈求世界和平。

阅兵式虽然结束了,可是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阅兵式虽然结束了,可是《强军战歌》依然在耳边响起,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

周年阅兵式观后感范文(篇2)

时代提问,关于开始,关于成长,关于挑战,关于中国梦中国回答:一穷二白的人定胜天,顽强拼搏的无所畏惧,独一无二的时尚潮流,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无法磨灭的英雄记忆一问一答之中,是你,是我,是我们14亿中国人,共同见证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于无声处听惊雷

1949年开国大典是怎样举行的?当有着浓厚湖南口音的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今天成立了!

”全中国沸腾了;他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无数中国人民欢呼雀跃。表面似乎风平浪静,背后却是云波诡谲。国旗飘扬的背后,有国民党间谍的狙击枪、手榴弹,还有随时可能起飞的轰炸机

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我们不敢失败,也不敢失败。贫困不是问题,技术落后不是问题,没有困难和障碍是问题。因为红旗前是林治远,很多工程师喜欢林治远,还有无数中国人。

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电钮扭动,国旗上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为有牺牲多壮志

第一颗原子弹有多重要?青海有一处地方,处于破败状态,没有美丽的风景,但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地方叫做原子城。它是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居住的地方。

墙上只有一条标语:中国人民站在**。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举世欢腾。而在这荣耀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数十载的呕心沥血。原子弹成功**的当天,法国坦诚地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的地位。”周光召、邓稼先们说,如果我的牺牲,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那么便是值得。科学家们远离温暖,远赴罗布泊,“身已许国,再难许卿”。

风驰电击复土疆

香港的回归意味着什么?分离,重逢,母亲们找到他们失去...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