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课件教案

更新时间:2025-02-08
1

幼儿园教案课件(汇编十五篇)

幼儿园课件教案

作为教职工,编写教案是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大班幼儿园教案的编写方法,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回忆孩子们刚入园时哇哇大哭喊妈妈,到现在变成了有礼貌爱学习的好孩子。感受着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们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幼儿园教案课件 篇2

设计意图:健康对幼儿成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在春末夏初的季节,天气干燥,变化无常,空气潮湿,特别容易传染流行性疾病,像水痘、麻疹、腮腺炎、手足口等,严重困扰着小班幼儿。特别是这几天,班里有几个抵抗力较差的宝宝经常不来幼儿园,其他的宝宝常常问起他们。为了让宝宝获得更多的预防疾病的经验,同时懂得如何关心生病的好朋友,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名称 《好朋友生病了》

活动目标

1、懂的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会传染的,获得勤喝水、多锻炼等预防疾病的经验。

2、知道关心生病的朋友。

活动准备

1、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等发病时的图片。

2、故事挂图《朋友生病了》。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引入活动。

“最近几天,我们班里的越越小朋友没来幼儿园,知道为什么吗?”

“她生病了,”“是啊,她为什么会生病呢?生病了感觉怎么样?”

2、让宝宝讨论讲述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张涵越说:“因为她不好好吃饭,也不锻炼身体;那次我生病了,发烧、嗓子也很疼,很难受的······

鹏越说:“因为她不讲卫生;那天我生病了,还住医院了呢,医生给我打针、吃药,我很难受的······

基本部分

一、教师创设情境故事《越越生病了》,引出活动。

“越越从小就不好好吃饭,水果、蔬菜更不爱吃,还不喜欢锻炼身体,所以他的身...

查看详情>>
2

安全教案课件十三篇

安全教案课件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教案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3、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使呼吸困难。

4、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医生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神经系统和心悸损害最大,导致供血阻塞、人体缺氧,致残率很高,易造成迟发性脑病,治疗恢复非常难。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二、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

查看详情>>
3

幼儿教案课件12篇

幼儿教案课件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综合优质课教案《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含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案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手机这-便捷的通信工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必不可少的物品,中班幼儿大多有使用手机的经验。教育内容应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应符合幼儿的兴趣,所以我们设计了“小手机”这一活动。中班幼儿已经掌握团、搓、捏等泥工技能,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巩固分泥团泥、压泥,指导幼儿捏出手机的基本造型,引导幼儿感受手工劳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分泥、团泥、压泥方法,了解手机的制作步骤。

2、掌握制作手机的技巧,能塑造出自己喜欢的手机的外形。

活动准备:

各色橡皮泥、泥工板、手机实物,“幼儿学习材料”——《生活中的发现》。

活动建议:

一、出示实物手机,引导幼儿观察,说说手机的外形特征。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手机的.制作步骤,指导幼儿学习分泥、团泥、压泥的方法。

1、请幼儿自主阅读《生活中的发现》第 6 页,探究手机的制作方法。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手机的制作步骤:

团个小圆球一—搓搓长——捏出屏幕——再搓个大圆球——搓搓长——捏出机身——将屏幕粘到机身上部——在机身下部粘上按钮——插上天线,手机制作完成。

3、提问:怎样分泥?分成大小不同的几份?

三、指导幼儿制作,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屏幕和按钮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塑造自己喜欢的手机形状。四、布置“手机展”,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玩“打电话”游戏,用自己制作的小手机互相打电话。

2、将小手机投放到相关活动区,供幼儿游戏使用。

幼儿教案课件 篇2

活动目的

1. 喜欢“子字歌”的传统歌谣,感受作品的幽默感。

2.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引导语: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还有4位小朋友也来我们班做客了,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引导语:小胖子、小柱子、小妮子、小豆子这4位小朋友可不一般哦,他们可能干了,到底有多能干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结合课件,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儿歌一遍,让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儿歌中有几位好孩子?他们分别是谁?儿歌里的“好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好事?

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分段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完整朗读儿歌。

引导语:好孩子们会做的事你们大家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看着这些图试着把它读一读好吧?

三、引导幼儿发现“子字歌”的特点,认识“子字歌”

1.引导语:老师发现你们也很能干,念得真棒,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儿歌听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首儿歌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子”字,我们叫它...

查看详情>>
4

初中英语课件教案

初中英语课件教案

初中英语课件教案 篇1

八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在我八(4)班男女生比例相当,要充公的调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总体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本学期应注意抓好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尤其本学期,千万不能松手后进生。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本期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将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学生情况简要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我任教八年级二个教学班中,初二12班平均分名列年级第二,优生率第二,及格率第十;初二11班,平均分列第六,优秀率第三,及格率第七名。初二12班整体情况较好,有2名满分,但是不及格的人数比较多;11班也是低分率较高,导致平均分没有名列前茅,但是优秀率很高,而且有1位同学满分。

通过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三、教材基本情况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全书共有十个单元,另两个复习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教学总体目标

1、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3、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4、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5、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教学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10个生词,5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

查看详情>>
5

高中教案设计生物课件模板(合集十二篇)

作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教案设计生物课件模板 篇1

1、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1.1知识目标

⑴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b、识记)。

⑵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b、识记)。

⑶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b:识记)。

1.2能力目标

⑴以猫叫综合症产生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讲解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⑵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⑶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训练学生演绎思维能力。

1.3情感目标

⑴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⑵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2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高中教案设计生物课件模板 篇2

一、考题回顾

高中生物《细胞核的功能》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上届学生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设问:

1.你能认出它们中的哪些结构?

2.这些细胞器相互合作,如同工厂的各个车间和部门,这些细胞器如何确保合作无间呢?

学生根据模型识别细胞器,并经讨论回答:需要一个控制中心。顺势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资料分析

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初步认识细胞核的重要性。

过渡:对于细胞核的认识必须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不能靠猜测,科学家是如何认识细胞核的功能呢?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问:(1)美西螈的体色由什么决定?说明了什么结论?(提供细胞核的美西螈决定,生物肤色由细胞核决定。)

(2)回顾初中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过程,生物性状由谁控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动画展示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问:(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出现的不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一半有核,一半无核的;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细胞核与细胞分裂有关。)

(2)这个实验结论的得出是体现了实验的什么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图片展示资料3: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问:(1)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该如何设计实验?(介绍变形虫去核和核移植实验。)

(2)该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对照实验完善吗?(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视频展示资料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问:(1)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

查看详情>>
6

初三美术PPT内容课件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工,经常需要设计教案来帮助顺利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美术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美术ppt内容课件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 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

查看详情>>
7

2024小学课件教案实用15篇

小学课件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诱趣激学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

1、动画片《朝三暮四》

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

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学生们笑了,就借机问问学生们笑什么?)引导说出:

4+3=7(个)3+4=7(个)课件出示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得数都等于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桃子)。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

课件演示:4+3=3+4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谈话: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骑自行吗?(会),李叔叔也会骑车,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能)

请在草稿本上做,老师下去找到需要的答案,板书黑板。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问:观察这两个同学的列式,你们发现呢什么?

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课件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40+56=56+40

2、举例猜想,概括规律

课件出示4+3=3+440+56=56+40

观察这两组算式,都是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列子吗?同桌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真聪明,举了这么多的列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总结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问: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我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老师这里有几组算式课件出示讲解过程

①30+20两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

②100+30三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是不变

③1000+200四位数加上三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不变

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

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老师下去帮助同学。

全班交流:

想法一:甲数+乙数=乙数+...

查看详情>>
8

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课件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 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 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 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最佳剧组和最佳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懂得“爱好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启...

查看详情>>
9

高中教案设计生物课件(集合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教案设计生物课件 篇1

一、版本: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的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2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生物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从之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在这样理念的促进下,“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应运而生。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引导──探究”式学习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1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标:能够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

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

②参与交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理解酶作为催化剂的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ppt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理解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生活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我们熟悉的化学无机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但是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而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

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解决方法]

①利用ppt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五、设计思路

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然后通过过氧化氢酶的实验来让学生理...

查看详情>>
10

七年级语文猫教案PPT内容课件

七年级语文猫教案ppt内容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词语,品味精美、富于表现力的的语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完善自我的待人处事原则、方法,以及勇于自省的精神,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味语言和多元解读主旨;

2、难点:多元解读主旨。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郑振铎)

二、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1、由作者入手,积累词语。

①“铎”读什么音?

②你在预习中还积累了哪些字、词?推荐给大家。(提示掌握:怂恿、怅然、妄下断语……)

2、由课题入手,整体把握。

课文围绕“猫”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简要概括。

(引导学生理清人物、事件、结果等,然后组织为一句话。)

三、品写“猫”之妙

1、创设情境(欣赏一组可爱猫咪图)。

2、放声朗读第一、三两段,勾画出文中描写“猫之趣”的精彩语句。

3、在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展示共享。

重点语句: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台阳光里滚来滚去。”

②“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③“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5、从字里行间中,你感受到作者对前两只小猫分别怀着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抒发这种感情的语句读一读。

重点语句:“我坐在藤椅上……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愉悦、温馨、悠然……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6、一旦产生了如此感情,那么前两只猫的死亡和丢失带给了我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呢?

第一只:酸辛、可怜,惋惜居多。(简处理)

第二只:怅然、愤恨、诅骂。(难过之余为何又多一层“愤恨”呢?写猫同时更有批评小人、劝诫社会的深刻意蕴。)

四、悟写“猫”之理

1、回到课文中,浏览写第三只猫的有关内容,“我”与第三只猫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哪些语段直接抒发了“我”内心的伤痛?

重点品读:

①30段。感受“我”的感情:(内疚、自责、痛苦)

②“永不养猫”句。

3、为什么第三只猫会有如此遭遇呢?为什么会给“我”的内心带来如此重的伤痛呢?故事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①绝大多数学生可能先从“我”的所作所为这一角度思考,尽量给充分发言机会。

②这一事件的另一角色“猫”的.身上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吗?

4、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经历过类似于第三只猫的遭遇吗?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像猫这样的小生命,错怪过别人?或者你也曾经被别人误解,蒙受冤屈?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有话要说吗?拿起笔,把你此刻最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集中表达出来。

五、学习小结

1、口述或媒体显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