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公务员心得体会

公务员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9-05
1 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
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
最美心得体会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产生许多想法。这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对于我们做事更加有条理起到很大的帮助。鉴于您提供的信息,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份实用的“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 篇1

谁都希望有个“最好”青春,成就“最好”人生,但“最好”不会自己到来,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并付出艰苦的努力。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这些“最美”的奋斗事迹感人至深,“最美”的奋斗精神激人奋进,年轻公务员当以“最美”为参照坐标系和奋斗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锻造“最好”青春。

以“最美”为志,忠诚担当。古人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又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说的是人要立志才能成事,而且志向要高远,才能成大事。年轻公务员立志,就当向全国标杆看齐,以“最美”为目标,才能做到“最好”。这次的“最美公务员”们都来自基层一线,被评为“最美”,首要的一条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平凡岗位中无私奉献。要以他们标杆,立志做实事、做对人民有益的小事,立志做好事、做好对国家有益的每一件事,立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终生的追求,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征程中保持定力、矢志不移。

以“最美”为师,锐意进取。三行人,必有我师焉。32名“最美公务员”虽然来自不同岗位,但每一位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注意观察他们做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标准,在观察思考中领悟到这些榜样背后的“成功学”。要学习他们敢于叫板艰苦一线的奉献精神,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敢于像海南的张庆福一样坚守岗位,困了就倚在墙角打个盹儿,吃睡都在码头岗亭里。要学习他们扎根基层、不胜不休的奋斗精神,努力在一线服务群众,像黑龙江的沈淼一样当群众的“老闺女”,像陕西的靳康鹏一样做村民的“玉米书记”。要学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像辽宁的张彪、江苏的聂永平等一样,立足岗位,认真做好涉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要学习他们的聪明才干,像浙江的钟毅、广东的刘志刚一样,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科技的手段改进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智慧担当。

以“最美”为镜,补短纠偏。“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最美公务员”是在实践中经过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要以他们为镜,对照检视自身不足,寻找差距,发现短板,净化心灵,提升境界。要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作为“镜子”,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做一名让组织放心、让干部群众满意的优秀干部。要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作为“镜子”,扎根基层,敢闯敢干,真情为民,甘于奉献。要以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作为“镜子”,严于律己、坦荡无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以“最美”为鞭,策马奔腾。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查看更多
2 公务员心得体会(经典八篇)
公务员心得体会

公务员心得体会 篇1

他,从上任那天起,就没有歇息过,10个月行车8.6万公里,走遍了全县272个贫困村,440个行政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天接打电话200个3小时,而几乎没有留给家人温暖的时间;他,脑中积攒下309万个贫困数据,3年时间,全县近4.3万人摆脱贫困。他就是全国最美公务员、现年38岁的赤城县扶贫办原主任、张北县政府党组成员冯强。

冯强是从乡镇一步一个脚印干起来的,练就了抓铁留痕的本领,当组织上安排到扶贫办主任这一岗位上时,老领导、同事劝他别去,但他深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务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是一个党员应尽的职责,就这样,冯强踏上扶贫最前线。

“我自豪的是我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能亲历这场攻坚战、感受时代最强音是我一生的荣誉,我为之自豪!”冯强简洁的语言开了场。

刚进入采访,他的电话响个不停,采访被迫中断。从通话中,记者听到是赤城县老家的人问这问那,句句不离扶贫的那些事。

“7月30日,我接到了县委书记电话要‘组织谈话’,便急匆匆从乡镇赶到县城。原来是组织有意安排我担任县扶贫办主任一职,当时书记跟我说,扶贫是‘天大的事’,需要用‘天大的力’。这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也不敢忘记。”回忆起当时刚刚担任赤城县扶贫办主任时的场景,冯强历历在目。

接手工作之初,为了掌握全县扶贫情况,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他的车10个月就跑了8.6万公里,日均行车260公里。三年来,他走遍了全县440个行政村,特别是272个贫困村,村里老百姓见过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有一次,我到镇宁堡乡胡家窑村调研,贫困户张桃的妻子小脑功能退化行动不便,儿子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孙女在农职读书,全家仅靠张桃一人照顾,生活特别困难。”冯强向记者回忆道,贫困户艰难的生活情景让他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到的情况让冯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想鼓起贫困群众的“钱袋子”,必须把产业就业作为群众脱贫的主要途径,必须把有劳动能力的创业户放在产业链上,把留守弱劳动力放在公益岗上,把类似于张桃这样的困难户放到保障线上,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近四年来,他们整合了5.7亿元产业项目资金,带动28801户贫困群众增收;安排了16015个公益岗位,把20611名困难户纳入兜底保障,为脱贫摘帽夯实了基础。

面对各种庞杂的数据和政策,他也有过束手无策的时候,为此,他把车座腾空,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在车“恶补”,理解不透的地方,就谦虚向上级业务部门咨询请教,上任仅三个月,他摇身变成扶贫“政策通”。

“过去我们在进行扶贫工作时总是遇到数据不通不精不准、档案资料不统一的问题,通常为了核实一个数据我们需要打上一圈电话,这样的局面使工作效率不高不说,还影响决策的精准性,使扶贫工作很难做到点子上。”冯强告诉记者。

如何实时精准地掌握扶贫数据、做出科学高效的决策,冯强在数据档案规范化整理上下足了功夫。

为了趟...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