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发布时间:2024-04-24
1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八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

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1e=1.6×10c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单位:

(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

查看更多
2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二篇)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归纳、应用、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整个一学期,我严格按照自己学期初的实验教学计划进行了初三物理的实验教学工作。

1.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物理的探究实验报告册上很多新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每个主题设置了“学着做”、“自主做”、“合作做”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增强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让学生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技能。

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实验教学,一般只给出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的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有一定依据的猜想与假设,避免盲目的探究;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的指导;方案力求使探究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多思多动手,自己去提出假设,验证猜想,严格遵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做自己的的主人,作学习的主人。

2.取得的`成绩

初三的学生好学好动,刚接触物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需要进行培养,安排必要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三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没有自觉的去探究的意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能力,在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高,能够保证完成实验任务,并且自己在实验中能够发现问题,有改进实验的初步想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验的进行还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感性的认识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整个一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基本也是在学习,跟着许老师学习,包括实验的安排,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边学边教,我自己在实验教学中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特别是实验课的组织,在实验室上实验课课堂的纪律比在教室的纪律差很多,本...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