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

发布时间:2024-04-24
1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13篇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

为了确保事务或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出色的计划。这些计划通常涉及上级对下级或具有广泛影响的工作,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 篇1

通过对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盲目施救问题非常突出,近80%的事故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增多,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致死人员中超过50%的为救援人员。因此,必须杜绝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

01应急预案

应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xx)的要求,结合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

02应急演练

应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应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应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演练。

03应急救援装备

应急救援装备是开展救援工作的重要基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装备主要包括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大功率机械通风设备、照明工具、通讯设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有限空间进出及救援系统等。发生事故后,作业配置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符合应急救援装备配置要求时,可用于应急救援。

04科学施救

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在分析事发有限空间环境危害控制情况、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及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种救援方式。

若现场具备自主救援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非进入式或进入式救援,并确保救援人员人身安全。

非进入式救援

非进入式救援是指救援人员在有限空间外,借助相关设备与器材,安全快速地将有限空间内受困人员移出有限空间的一种救援方式。非进入式救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救援方式,但需至少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

1.有限空间内受困人员佩戴了全身式安全带,且通过安全绳索与有限空间外的挂点可靠连接。

2.有限空间内受困人员所处位置与有限空间进出口之间通畅、无障碍物阻挡。

进入式救援

当受困人员未佩戴全身式安全带,也无安全绳与有限空间外部挂点连接,或因受困人员所处位置无法实施非进入式救援时,就需要救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内实施救援。进入式救援风险很大,一旦救援人员防护不当,极易出现伤亡扩大。因此,实施进入式救援时,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确保自身防护安全、有效。例如,救援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身式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才能进入救援。严禁无防护开展进入式救援!

若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应及时拨打119和120,借助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允许强行施救。

受困人员脱离有限空间后,应迅...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