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新的教学工作即将展开。为了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下面是一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供各位同事借鉴与参考。希望这份计划能够为大家的工作提供帮助,并迎来大家的称赞。
一、整体复习思路:
1、本学期前半段,在完成选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生物学科专业名词术语、规范表达。
2、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必修与选修相关内容互相渗透,加强综合训练。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4、关注学科 “尖子生”。二轮复习全部内容共设21个专题,各专题都设有专题训练,专题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纲,主要考虑学科内综合。
二、抓紧几个环节:
(1)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2)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
(3)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高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不避陈题,特别是吃透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综合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对部分学生尽量面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对所考内容,经常错的要及时纠正,矫正练习,确保第二轮过关。
三、.导向与策略:
(1)专题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专题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更好地去解决学科内的综合问题。
(2)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标及考纲,确定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所用时间及练习题,备课组长把关。每次教研要讨论下周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3)强化学科述语、规范用语,训练学生使用学科术语答题,提高得分率。
四、.专题名称及周次安排:时间:20xx.2.25——20xx.5.2
周次
专题名称[试题:12届全国100所名校测试示范卷、综合卷、
11届高考试卷、海南测试卷、海口市三校联考试卷]
第1周
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
第2周
3.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4.酶、atp、细胞呼吸、细胞工程
第3周
5.光合作用;6.细胞的生命历程;胚胎工程
第4周
7.遗传的物质基础;8.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5周
9.遗传的基本规律;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第6周
11.生物的进化;12.内环境稳态与水盐平衡及调节;13.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7周
14.通过体液的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5.免疫
第8周
16.植物的激素调节;17.种群与群落;
第9周
1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9.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工程
第10周
20.传统发酵技术相关;21.酶的研究与应用、物质的提取
五、第三轮::20xx.5.3——高考(即11—15周)
1.内容:模拟题、真题考试,与学校统一安排一致。
2.思路: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综合模拟、真题回放,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针对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学生在答题时所暴露出...
查看更多与“会考生物教学计划(系列十六篇)”相关的文章
时间飞逝,机会与挑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对计划的构思感到困惑,以下是为八年级生物课程整理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你提供帮助。
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继续担任初二四个班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总体要求和教学目标
继续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该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该在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思想方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力,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具体目标: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能力方面初步学会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初二生物下学期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健康的生活”为中心展开的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以及健康的生活。进度详见教学进度表。
三、教学措施
教师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
四、教材及学生分析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初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应增加趣味性。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在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实践内容。让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
新的学期开始,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
查看更多与“生物奥秘教学计划(收藏14篇)”相关的文章
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道德是教育的灵魂,而生物学科,则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计划,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可以为其提供一个更加优秀的道德教育环境,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
一、 将思想引导融入教学
教师从生物教学中抽取道德思想和人生哲理,加强教学内容的部署,从而让学生在课程中受到思想的洗礼,让他们的认知观念和心理素质更加合理,从而为他们将来的道德生活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授植物生长类内容时,手记效应往往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并让他们感受到植物对生长环境的依赖和保护,从而引导他们讲究爱护生命,种植环保之念。
二、 科技与道德的结合
科技与道德结合的先进理念将会在生物教育教学方面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果把电子元器件测量仪器等现代科技技术在学科教学适度应用,与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那么除了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奠定优秀基础,还能在道德意义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学生在生物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他们体会到科技与道德的紧密联系。例如,可根据案例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程序,培养学生有规则意识,对于好奇心强烈的小学生,利用真实案例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实验违法案,对他们进行教育要求他们在实验中要本着“诚实、勤奋、负责”的原则。
三、 生物知识向社会生活的延伸
生物学科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在生活中认识到与道德理念有关的 生活问题。
在生物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用有关的案例或新闻,介绍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例如“有机食品与非有机食品的区别、生物基因毒性风险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计划,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更可以思想引导、科技与道德的结合、生物知识向社会生活的延伸,从而为学生打好基础,引导他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更加纵深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希望未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把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计划,让生物教育成为一扇启迪心灵的窗口。
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德育教育是教师培养学生品德、人格、道德的一种教育手段,既是两性教育的必备内容,也是国民教育中的必备课程。而生物教学,则是中小学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科,关乎着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将生物教...
查看更多与“2024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计划锦集十二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