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思,我们能对生活有新的理解。因此,记录10篇心得体会是促进思考和进步的有效方法。本文整理了假期读书的心得体会,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收获,希望大家喜欢。
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让我认识到,人的肉体也就是“皮囊是拿来用来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皮囊的人才能成材”。
文中写道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还有一次,在那看似强悍的皮囊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在挥别女儿时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死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作者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认为他父亲在世有没有还清的债务,就去各种寺庙气球祷告、“通灵”、“请父亲”,表面上是母亲封建迷信,但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母亲对父亲的一种爱,也是在最迷茫的时候找到了一种心理安慰,显示出在那个时候一种无助的表现,这些细节被作者刻画的淋淋尽致。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
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开拓人的思想,提高语言能力,使人名辨是非。假期我读了一篇文章《狐假虎威的小鸟》就使我受益匪浅。
文中写到中美地区有一种会编织鸟巢的小鸟。它的巢很复杂,像罐子一样吊在树枝上。可当小鸟下蛋以后就得想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后代,因为这个地区喜食鸟蛋的动物特别多,什么猴子、野猫、蛇等,它们都很善于爬树,这样就对鸟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小鸟有它的办法,它将自己的巢和黄蜂巢吊在一起。黄蜂和自己的近邻和睦相处,而对那些不速之客,就毫不留情了。森林的动物都知道黄蜂的厉害,虽然对鸟蛋垂涎三尺,但也只能望‘巢’兴叹了。瞧,聪明的小鸟不正是用“狐假虎威”的妙法吗?
读完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为了使自己不受别人的侵犯,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经常使用;而且我还亲身经历过。
放寒假后,我还想去姑姑家住上几天,与他家的小弟玩个痛快。我骑着崭新的“飞鸽”...
查看更多与“初中学生假期读书心得体会(热门10篇)”相关的文章
小时候,觉得散文最没有味道,不痛不痒亦不轻不重。见不到宏大的场面、激烈的冲突,甚至连主人公都可以缺席。现在再不敢说这种没有见识的狂言妄语,恨自己被刻板印象毒害,一耽误就是这么多年。
散文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孟晖在《妙饮沉香一缕烟》中,描写的宋人以沉香烟制作饮品的过程。将茶瓶倒扣于香炉之上,收集袅袅熏香,倒入滚烫的沸水,密闭一段时间后便可享用。与茶水的醇厚苦涩不同,这种用素馨花或檀香一类做成的“沉香熟水”自是甘甜可人。想想看,散文的语言多是细腻轻柔,作者把他所观所闻所读所感娓娓道来,好似缕缕香烟在屋中缓缓升腾,汇聚一隅。继而作者将视角放大,慢慢铺陈,就像那香烟静悄悄地拂过室内每一处角落。这时,突然有一句话说到你的心坎,那种感同身受让人激动得心跳加快,此刻的内心仿佛被注入沸水一般燃烧起来,唤醒尘封已久的记忆。文章戛然而止后,思绪尚不肯转移到别处,只待留自己与那些文字独处须臾。
最喜欢北岛的《北京的味儿》,酣畅淋漓,读罢意犹未尽。那是孩子们眼中的北京城,散发着上个世纪的味道。堆满墙根的冬储大白菜、大杂院里的浓烟滚滚、家门口槐树上的吊死鬼,如果不是跟着作者又回顾了一遍短暂的童年,北京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只剩下首都和雾霾?当看到那条熟悉到再不能熟悉的路线:从三不老胡同到地安门大街,头脑里那些已经退去颜色的画面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在馋猫小北岛的带领下,找回了那段欢蹦乱跳、无拘无束的时光。
《饿》和《报纸的故事》让人看到拮据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凉,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终究逃脱不了现实与理想这对永恒的矛盾。是要将全身心投入到艺术,还是向“只有饥饿,没有青春”屈服?前不久某公众号推送了胡适的《一个故事》,编辑后的题目取为《胡适:柴米油盐的日子就算过了一生吗?》。讲述的是一个有才情豪气的人迫于生计碍于情面,工作结婚生子,三十岁的年纪已白了头发,再写不出好文章,而后逢人便问,“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后来又看到几篇忆顾城的文字,原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存在于幻想中,现实版的激流岛是种不出庄稼的山坡,破败不堪的小屋,没有水源的孤岛和违反当地法律要在三天之内杀死两百多只鸡的残酷。相信每个人在意气风发的年纪里都有过豪情壮志,甚至不光自己发誓还要许诺给别人。后来被生活一次次地压倒,在目睹了人生的艰难后,有多少人坚持了下来,又有多少人选择了苟且。《表弟》一文中面对表弟的不幸离世,作者说,“或许我倒可以庆幸,表弟选择那个明媚的夏日午后离开,心中一定还有大梦想和大爱,因为那时,他身后的世界还烨烨生辉,有青山翠谷,有侠客,有神。”在大风大浪过去后,耳边回荡起卡尔德隆的那句“人生就是一场梦,梦也是梦。”
这本书读得很慢很慢,想起韩寒在《皮囊》的序里写,“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对我来说,《给孩子的散文》就是第二种。阅读的时候时间停滞,全神贯注,就...
查看更多与“初中读书心得体会7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