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春节的传统风俗作文300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写作文的机会。写作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心静下来,思考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3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习俗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大年三十那天,我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回到了河北宁晋的老家。
当天下午家族里所有的男人都要去上坟,包括我们小孩。到了村外坟地里,我见到爷爷和伯伯拉来一车鞭炮,其他人也都到齐了。爷爷等人把鞭炮摆成一排一排的,点燃了。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和二踢脚声中,爷爷烧着纸,伯伯把一瓶白酒倒在坟上。我不懂大人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说这是怀念逝去老人的传统仪式。
我们回到家,村里下饺子的炮声也陆陆续续响起来了。爸爸伯伯赶紧把春联和福字贴上。我没什么事可干,就跟着大人瞎转,等春联贴好,香喷喷的羊肉饺子也下锅了。我们家下饺子放的是二踢脚,真响啊,把妈妈吓得捂着耳朵,闭着眼睛不敢看。饺子煮好了,爷爷却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供了神位。要知道爷爷家供神位的碗摞起来可有一尺多高呢!
第二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去了,中午回来的时候,双膝已经沾满了土。因为他们得入乡随俗,见到村里的长辈就要磕头的。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习俗!
以前我们家乡过年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大年初一的前一天,我们家乡的人都把压岁钱放到新衣服里面呢。
现在我们过年还是有这么一个习俗,每当过年都是我最开心的地方,因为我都可以得到很多的礼物,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压岁钱,大年初一也就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妈妈会带我去买玩具,有布娃娃,画板和跳绳,大年初一可热闹了!
元宵节到了也就是正月十五,我可以去买灯笼,我看见的灯笼处处张灯结彩,可真漂亮。有纱灯·冰灯·玻璃灯·还有走马灯,你们家乡有这些灯吗?对了还有的灯里面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可真美啊!
还有除夕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还可以喝出了香喷喷的酒肉,门外和门上都贴好了又红又好的对联,屋里面有美丽的画,可漂亮了,鞭炮的声音非常的大,我也很喜欢除夕!
我的家乡又美又漂亮吧!我喜欢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重庆。在我们这里有很多过年习俗比如:贴对联、贴“福”字、贴“财神”、放鞭炮、包汤圆、杀年猪还有熏猪肉、灌香肠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汤圆。大年三十这天,我们一家人围在大圆桌边一起包汤圆。外婆把包汤圆的材料拿了出来。就开始包很快就包好了。包好了就开始煮,我很想吃我亲手包的汤圆,于是我焦急不安的等待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啊汤圆终于出锅了!外婆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在吃之前外婆对我们说在这锅汤圆里只有一个汤圆包着一元钱,谁吃到它在这一年里就会顺顺利利。我和我的表哥一听就埋头猛吃汤圆,我满嘴都是芝麻陷和糯米皮。呀!真好吃。我真想细细的品味汤圆的味道,可是为了在一年中顺顺利利,就不能让我的嘴消停一下。我瞟了一眼大人们,他们有说有...
查看详情>>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作文(通用12篇)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下面小编带来了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欢迎参考借鉴!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关于除夕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怪兽叫“年”,每到岁末它就会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声响和红光。于是到了那天,大家就点燃鞭炮,门上贴上了春联,把年给吓跑了。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我是上海人,记忆中每到春节的时候,大街上行人开始了,大人们都张罗着买年货,我和妹妹就负责贴福字,写春联。到了除夕晚上,全家围着圆桌开开心心地吃起了团圆饭。满满一大桌的美味佳肴,有让人口水直流的白切鸡,有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有我爱吃的`桂花糖藕,最馋人的是桌子中间滚烫的“全家福”,其实“全家福”就是一个大砂锅,里面有蛋饺、肉片、冬笋。鱼丸、熏鱼等等,看得我垂涎欲滴。我们把菜吃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爸爸,他的肚子最能装,已经圆溜溜了还在大快朵颐。我们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我们小孩子还能拿到压岁钱。这些就是我记忆中过年的样子。
过年除了吃团圆饭,各地过年时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北方人过年要吃饺子,广东人过年要说‘恭喜发财’,南方人过年吃年糕,那我们就吃汤圆啦!
奶奶教我们包汤圆,她一手拿着皮,一手拿着一把勺子,小心翼翼地从瓶子里挖出一点芝麻,放在了皮子的中央,慢慢地包起来,搓圆,一个可爱又小巧的小汤圆就做好啦!于是,我们也开始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我们包的汤圆简直不忍直视。奶奶就轻声指导我们:“这里芝麻少放一点。这里皮子包紧一点。”吃着我们自己亲手包的汤圆,心里像被灌了蜜一样甜。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不少,根据不一样的时节分别有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新年。
春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大“福”字。有些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这部分栩栩如生的窗花给大家带来了吉祥喜庆的氛围。还有些人把灯笼挂在大门口,很漂亮。
新年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儿女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块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块,一边包着又香又大的饺子,一边聊着这一年的喜喜乐乐。大家一家每年都要到奶奶家春节。傍晚时,大家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晚。快到晚上12点时,此起彼伏的花炮声就响了起来。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接连不断。天空中的礼花像一个个漂亮的仙子那样耀眼。一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家还在放着礼炮。2、天早上,大家起得都非常早,无论大人孩子都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携带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这种欢快的氛围一直持续到阴历正月十五。
我真期望每天都是新年呀!那样喜庆、快乐、团圆就会永远围绕在大家身边。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长流,在绵延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的中秋佳节,在这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
查看详情>>与“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作文(通用12篇)”相关的文章
[荐]关于家乡风俗春节的作文8篇
第一:打糍粑,糍粑是用糯米制成。首先要把糯米放进水缸里,接着用光滑的木锤打,这样糯米就不容易把木锤粘住。俗话说:“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在打好的糍粑上再加上一些黑芝麻,一块块香香糍粑就完工了。这几块小小的糍粑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二:冻米糖,顾名思义,冻米糖是要冻上好几夜。丰城县的游老师为我们演示了它的制作方法。老师将冻好的米糖洒在热油中,不一会儿,米就膨胀起来了,接着再把米捞出来,快速地压成一块。最后冻米糖被切成小片,分给同学们了,令坐在电视机前的我都垂涎欲滴。
第三:剪纸,艺术作品的一种。讲解员带着我们来到了剪纸艺术博物馆,馆中陈列着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副作品莫过于馆长介绍的《牛》,它的外面紧密相连,内部稀疏断开,真是精巧极了。在博物馆里面,还有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学剪纸,他们的作品也十分漂亮,让我赞叹不已!
打糍粑、冻米糖、剪纸都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新年的吉祥如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将它们永远传承下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青海,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向你展示出它不同的风姿;人更是热情好客,不管你们认识与否,只要你需要帮助,他们总是会在百忙之中放下手中的活来帮助你。最令人喜欢的不是那里的环境,而是那里独特的风俗。
我最喜欢家乡的开斋节,在过开斋节的这一个月里我们过得很开心。我们过的节日可能跟别的地方过的节日不一样,因为别的地方过节一天或者几天,可我们过的这个节日是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节日是这样过的:凌晨3:00吃一顿非常饱的早餐,然后到了四点就不能再吃一口饭,也不能喝一口水,直到晚上8:00才能吃饭。有时候不用在自己家里吃饭,这个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会让全村的人到他家去吃饭,有很多好吃的肉啊,菜的什么的都有。
到了晚上的时候,如果你睡不着,可以到山上看月亮。说起月亮,那是有规律的,第一天月亮是圆月的三十分之一就这样一点一点变大,到第十五天的时候,月亮就圆了,然后一点一点的又变小了,最后的一天,月亮就又回到了第一天的模样,那也象征着这个节日结束了。看着月色,夏天的暖风迎面而来,心里开心极了。
我爱我的家乡,爱我家乡的美景,更爱我家乡的独特风俗,开心的过每一个节日。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全国各地一片欢腾,都不约而同的庆祝这一美好的节日。如今,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家乡的春节也就更加热闹,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春节将近时,家乡的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为街道两旁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在广场堆起了漂亮的雪雕,还展示了许多创意非凡的冰景。除此之外,人们还为过春节准备了丰盛的食品:打年糕、炸果子、炸肉丸子、包冻...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