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小宝贝教案

更新时间:2025-04-06
1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收藏7篇)

小宝贝教案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想象不同动物的造型,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做相应律动动作。

(3)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圈上反向追跑

材料准备

a式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安排角色及角色动作创编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我们摘的小柿子都会跳舞。他们可厉害了,他们跟谁一起跳舞,就能学会谁的样子。(备注:老师可以举例说,跟小兔子一起跳舞,就竖起耳朵。)

二、展开

1、教师展示一遍。(备注:一共八个八拍。前四个八拍是固定不变的,后四个八拍根据不同动物或人的造型改变不同动作)。

2、请幼儿思考动物或人的造型,并大胆想象动作,将其加进律动中。(备注:教师可根据幼儿提供的动作造型,重复四到五遍律动)。

师:某小朋友想和小猫一起跳舞,那我们现在来学学小猫。

3、游戏环节:教师将结尾处加一个大锤捶下的动作,并与幼儿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刚才跳完舞,你们有没有看见老师做什么了?…对了,有一个大锤子捶了下来。原来,这个大锤子是来把小柿子捶成柿饼的,我们这些小柿子可不想被捶成柿饼,那样我们就不能开心地跳舞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营救我们的好朋友。

(备注:游戏规则:在律动结尾处锤音响后,教师先作锤子向任意一个幼儿做敲打的动作,这时被“打”到的幼儿便任意做一个被打扁的动作,然后,该幼儿左右两边的两名幼儿迅速反向跑,先回到原位的幼儿则成功营救第一位幼儿,后回到原位的幼儿则在下一次律动中作为锤子)

三、结束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

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cd、录音机。

2.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谱,粉笔一支。

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块纱巾进场。)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特别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

(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幼:我听到“……”(幼儿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

查看详情>>
2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2、 幼儿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3、 导幼儿根据乐曲较合拍的做动作。

4、 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活动难点:

让幼儿根据乐曲合拍的做动作活动准备:步娃娃、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发声练习:

12345大家来跳舞,火车来跳舞,呜呜呜,母鸡来跳舞,咕咕咕。

基本部分:

1、欣赏《摇篮曲》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出示娃娃跳舞和娃娃睡觉的图片。

2、 教师怀抱 布娃娃,轻声柔和地边唱边摇,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3、 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意义。

4、 整曲跟唱,要求幼儿用轻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跟着旋律,较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轻轻哄娃娃入睡。

5、 分句教唱。

6、 幼儿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

延伸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学习当妈妈,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活动反思:

《睡吧,小宝贝》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而且很柔和,幼儿学起来的难度不会很高,很快大部分幼儿都可以演唱出来了。 这次活动,我认为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我可以增加一些小游戏,这个需要研究,那么可以将各种游戏融入歌曲中,相信幼儿学习起来的积极性会很高!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孩子们的睡姿多种多样,有的孩子睡觉时玩玩具,特别是有些孩子总喜欢蒙头睡觉,这样的睡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利,还容易发生危险。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姿,专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挂图

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1)问题一: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小结:睡觉时蒙着被子,会感觉很闷,喘不过气来。我们睡觉的时候也要呼吸新鲜空气,不能蒙头大睡。

(2)问题二:树胶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小结:不能带玩具上床睡觉,玩具上的尖角很危险,会伤害小朋友。

(3)问题三: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小结:趴着睡觉,身体会压到自己的心脏,就会感觉很不舒服。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3、游戏“宝宝睡觉了”。

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幼儿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导幼儿根据乐曲较合拍的做动作。

教学重难点:

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让幼儿根据乐曲合拍的做动作。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发声练习:

12345大家来跳舞,火车来跳舞,呜呜呜,母鸡来跳舞,咕咕咕。

基本部分:

1、欣赏《摇篮曲》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查看详情>>
3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精选

小宝贝教案

如果您想要更好地了解"睡吧小宝贝的教案",那么请看小编的说明来更深入了解。老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撰写教案和课件,但教案和课件的撰写并非可以随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某个难题!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篇1)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主题范文:家庭睡眠教育

引言:

睡眠对于婴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睡眠质量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和情绪调节能力。然而,很多家庭都面临睡眠问题,小宝贝常常晚上失眠,使家长无法安心休息。本教案旨在帮助家长了解睡眠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一些睡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宝宝健康的睡眠习惯。

一、睡眠问题的原因探究

1. 生理因素:包括宝宝的饮食、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等因素。

2. 环境因素:如家庭的安静程度、光线、温度等。

3. 心理因素:宝宝的焦虑、紧张、担心等情绪状态。

二、睡眠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1.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a. 控制室温:保持适宜的室温,避免过冷或过热。

b. 控制光线:在晚间提供柔和的光线,避免过亮。

c. 控制噪音:保持宁静的环境,可以使用白噪音机掩盖噪音。

2. 建立稳定的睡眠时间和作息规律:

a. 每天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形成习惯。

b. 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绘本阅读、按摩、温水浸泡等。

3. 培养适当的睡前习惯:

a. 定期完成宝宝的洗漱活动,如换尿布、刷牙等。

b. 提供舒适的床铺,如柔软的床垫、被子等。

c. 避免在床上玩耍、观看电子产品等刺激性活动。

4. 提供情绪宣泄的途径:

a.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安全感与情感关怀。

b. 安抚宝宝的焦虑情绪,如采用亲子沟通、温暖拥抱等。

c. 建立日常愉快的活动,如和宝宝一起玩游戏、做手工等。

三、睡眠教育的实施步骤

1. 家长与宝宝共同制定睡眠计划:

a. 分析宝宝的日常作息情况。

b. 确定合理的睡眠时间和持续时间。

c. 设定逐步改变的睡前习惯。

2. 渐进式的调整睡眠习惯:

a. 逐步提前将宝宝上床时间,使其能够适应新的作息规律。

b. 逐渐减少在床上的娱乐活动,强化床铺与睡眠的联系。

c. 逐步提高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沟通和亲密关系。

3. 坚持与监督:

a. 跟进睡眠调整的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评估与调整。

b. 鼓励家长与宝宝建立亲密的、以睡眠为焦点的亲子关系。

c. 提供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如宝宝的焦虑、哭闹等。

结语:

通过对睡眠问题的原因探究以及睡眠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的介绍,希望家长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宝宝的睡眠,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不仅促进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也有助于他们的情绪调节和认知发展。同时,希望家长们能够以耐心和关爱的心态,与宝宝一起享受睡前时光,共同创造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

睡吧小宝贝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创编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熟悉音乐旋律,创编简单的模仿日常生活中劳动的动作。

3.具有一定模仿能力和动作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查看详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